品牌分别作用于消费者和生产者,起到提升市场效率的作用:消费者和生产者降低了交易成本,市场的流通速度加快了,产品、服务的质量持续改善,推动生产和消费呈螺旋状上升态势。这对消费者和生产者来说,无疑是双赢的局面。
品牌起到了帮助消费者控制风险的作用。因为,品牌让生产者须承担产品风险的责任,迫使其努力改进产品质量、完善功能、带来更大效用。因此,好品牌、知名度高的品牌,让消费者无需费心就有更大概率消费到优质的产品,从而有效降低风险。
4.达成与生产者的承诺、契约。消费者购买产品,即与生产者达成了契约,由此企业开始承担产品所提供的各项承诺,消费者也可以依据承诺、契约,对品牌作出评价,并敦促生产者持续改进产品,同时以长期购买作为对生产者守约的回报。正是这种承诺、契约推动生产和消费不断轮动前进。
5.象征符号、文化意义。品牌本身就是一种符号,不同品牌不仅代表了不同的产品价值,更代表着不同的理念和文化。消费者不仅选择产品,更选择其背后所带来的对个体自我的认同、价值观的共鸣、文化的喜爱,从而不仅获得物质功效更获得精神上的收益。在商品众多的环境下,象征符号、文化意让某一产品能够赢得消费者长期重复购买的重要原因,也让整体价值上升到超出普通产品的程度。试想一下,你为什么选择可口可乐不选择百事可乐,你为什么购买苹果或者华为而不是其他品牌的手机?道理正在于此。
消费者对品牌的反应,会作用于生产者,品牌也就对生产者具有了相应的效用:简化识别、储蓄价值、保护自身权益、降低获客成本、满足消费者的质量水平符号、增值溢价、获得竞争优势。
1.简化识别、储蓄价值。品牌让生产者与产品深度捆绑,在消费者根据自身需要选择能带来最大效益的产品时,品牌起到了良好的识别作用,让产品更容易被对应的消费者更快地选择。此外,因为品牌实现了其与产品的捆绑,生产者为了优化产品所做的投入都可视作一种投资,是在向品牌储存价值。
2.保护自身权益。品牌界定了产品对应的责任,在相似产品损害消费者利益被追责时,让生产者避免受到到连累。同时,生产者通过注册专利和商标,让自己的品牌受到法律的保护,更能有效防止他人损害自身声誉或非法盗用品牌,防止因此带来的损失。
3.降低获客成本。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赢得消费者的选择并不容易。品牌可以让消费者建立品牌偏好,很容易找到对应的产品;品牌还能带来消费者的口碑传播,让更多人建立对产品的好感和认可,在获得客户的同时有效降低宣传和新产品开发的成本。
4.满足消费者的质量水平符号。品牌让生产者与消费者建立承诺、契约,让生产者为了获得消费者满意而持续改善产品质量,长此以外,品牌成为满足消费者的质量水平符号,影响消费者重复购买、吸引新的消费者。由此,品牌忠诚提供给生产者稳定的市场需求,更建立起阻止其他企业进入的壁垒。
5.增值溢价、获得竞争优势。品牌为消费者带来功能和精神上的独特体验,背后的精神符号、文化理念让消费者为了获得满足而愿意支付更高的价格,从而让生产者因品牌获得更多的利润,这就是品牌的增值溢价。此外,当品牌作为质量水平符号、精神符号或者文化符号,都能带来消费时的排他选择,品牌越强影响越大,这就让生产者在与对手竞争时建立起优势。竞争有很多种手段,功能竞争、质量竞争、价格竞争,层出不穷,但这些手段往往是短暂的,不能支持企业的长久发展。而品牌竞争是更高层次的竞争,是长期有效的竞争战略,能够让生产者可持续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