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二次购车时更加理性、成熟,首次购车时所选品牌想要留住消费者的芳心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记者调查
消费者二次购车喜欢换品牌
“根据我们的调查,多数二次购车的消费者都不再选择首次购车时所选择的品牌,消费者品牌忠诚度遭遇严重危机。”北京亚运村汽车市场总经理苏晖如是说。随后记者在汽车交易市场在册的100名二次购车的消费者进行了调查,在换车或购买第二辆车时只考虑首次购买品牌的消费者只有10%,而绝对不考虑首次购买品牌的消费者却达到了20%,对于已完成二次购车行为消费者的调查则显示,最终购买了与首次购车相同品牌的消费者只占极少数,绝大多数二次购车的消费者更换了品牌。这一调查结果说明,多数二次购车的消费者购车时首先考虑的并不是首次购买的品牌,而是尽可能选择其他品牌。消费者没有对于某个品牌投入更多的热情。然而,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在10%只考虑首次购买品牌的消费者中,多是年薪较高阶层,这部分人群更愿意重复消费同一品牌,而且所购车型大多为豪华车品牌,价位在数十万至上百万元。
消费者说
4大因素让消费者更换品牌
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为什么缺乏品牌忠诚度?记者对前面二次购车更换品牌的消费者进行了采访。当然原因各异,既有消费者自身消费倾向的问题,也有汽车厂商的问题,让我们一起来倾听一下消费者的声音。
换车人1:后悔伤心型
总降价不敢再买同品牌
换车故事:李先生5年前购买了一辆车,开了5年没出什么大问题,服务也让李先生满意。记者本以为李先生在换车的时候会再买一辆同一品牌的车。出乎意料的是,今年5月,再三选择和权衡后,李先生换了另外一个品牌车型。说起换品牌的理由,李先生也很无奈:“本来还想买那个品牌的车,但是最近两年来,那个品牌车型降价太频繁,实在让我伤心,总想着自己白花掉的那些辛苦钱。”
听了李先生的陈述,记者采访了被李先生更换掉的品牌的经销店,正如李先生所说,最近两年,那款车的价格经常下降。据略微统计,仅仅去年一年,厂家和经销商在4000元以上的优惠就有6次,经销商的小幅度优惠促销就更多了。频繁降价让消费者转而购买相对来讲价格稳定的车型。
换车人2:喜新厌旧型
新车型频上市选择性更大
换车故事:吴先生以前的车开了3年,最近打算换辆其他品牌的新车。他告诉记者,以前的车各方面状况都很不错,基本没有什么问题出现,他换车的原因就是当前新车频繁上市,面对众多的新车型,吴先生有点招架不住了,决定换新车。“这也许是喜新厌旧的心理在作怪吧。”吴先生这样为自己换另外品牌新车做解释。
换车人3:捂紧钱包型
保养价格太高只好“移情别恋”
换车故事:姜先生非常喜欢以前那辆车,但保养价格太高,每次保养都要花比其他品牌车型多一倍的钱,让他很难承受。后来姜先生了解到,这个品牌车型的普遍缺点就是保养费用较高。因此,他在换车时着重考虑保养费用相对便宜的车型。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像姜先生这样因售后服务价格问题换车的还是大有人在,随着养车费用的提高,消费者一旦发现哪个品牌养车费用太高,也就很自然地对这个品牌的车产生抵触情绪。
在前面调查中,记者发现相比较而言,高档车品牌忠诚度较高,这又是为什么呢?记者在走访高档车经销店时了解到,高端车型售后服务满意度相对较高,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售后服务质量对于品牌忠诚度的重要性。
换车人4:难以满足型
同一品牌产品系列不太全
换车故事:宋先生是一位个体私营业者,刚创业时因急于用车,手头又不是太宽裕,就买了辆经济型的小车;如今,宋先生的事业蒸蒸日上,自然萌生了换辆高档车的想法。但是,宋先生走遍了这一品牌的经销店,发现这一品牌车型种类不是很完整,没有适合宋先生的车型,于是他决定换个品牌。“当然,我这也是无奈之举。”宋先生强调说,“目前标准型和豪华型的主要差别在于配置水平方面,比如标准型可能只是单碟CD、普通音响、双气囊、四门电控窗、手动空调;而豪华型可能是6碟CD、高级音响、自动空调、2气囊加2气帘,最多带个前驾驶座电动调节就已经很不错了。其他的根本就谈不上。”
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一些车型种类的确不是很完整,这对于汽车企业来说还需要几年的努力。
业内说法
形成稳定忠诚度还需四五年
汽车品牌忠诚度是汽车厂商今后争夺的另一个阵地,一款新车型推出之后的2-3年,是客户品牌忠诚度形成的关键时期。此外,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反过来也体现了生产企业对消费者的忠诚度,一个受到消费者尊重的品牌,必定是一个充分尊重消费者、能够迎合目标细分市场消费群体价值取向的品牌。
记者观察
别只惦记着推新品、玩降价
汽车品牌不是违背消费者意愿而强加在“品牌的忠诚信徒”头上的,如果消费者不喜欢这个品牌,或品牌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或出现了另一个能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要的品牌,品牌的区别功能就会使消费者避开不满意的品牌,另选一个替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