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据用户心智是品牌的终极战场读《品牌的起源》菜皮日记

本书重新定义了品牌以及品牌创建的哲学和方法,使品牌创建的过程成为一门科学、成为商业的一部分,而非灵光一现的艺术或者虚无缥缈的品牌宗教。本书指出商业发展的动力是分化;分化诞生新品类;真正的品牌是某一品类的代表;消费者以品类来思考,以品牌来表达;品类一旦消失,品牌也将消亡:企业创建品牌的正道是把握分化趋势,创新品类创建新品牌,发展品类,壮大品牌,以多品牌驾御多品类。最终形成品牌大树。

作者艾·里斯(AlRies):定位理论创始人。

作者劳拉·里斯(LauraRies):艾·里斯先生的女儿,定位理论的卓越继承者,把定位理论带上新的巅峰。

心智决定市场,决定营销的成败

“定位”最为重要的贡献是在营销史上指出:营销的竞争是一场关于心智的竞争,营销竞争的终极战场不是工厂也不是市场,而是心智。心智决定市场,也决定营销的成败。

进化使品牌变强大,分化则创造新品类和新品牌

品牌通过进化变得更强大、更有主导力,然而是分化创造了新品类和新品牌得以诞生的条件。

书中将品牌的发展理论类比成物种起源中的进化理论,强调物种都是分化来的,品牌也是。只有一根枝条分化成两根的情况,没有两根枝条融合成一根的情况。这一观点可能需要变通地理解,比如开启了移动互联时代的iPhone就是融合了电脑手机和iPod。或许可以将进化和分化理解成随着社会发展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会产生出新的需求,新需求衍生出新的产品最终建立品牌。只要社会还在发展,必然会有源源不断的品牌出现。

营销并不关乎市场,营销关乎的是心智。在心智中,万宝路代表有男子气的香烟,而女士选择这个品牌就是为了表现其男子气的一面。

品牌不是延续出来的,品牌是分化出来的。品牌分化的初期面对的市场是零,新品类还没有市场。但除非新品类是由于新技术出现而产生的品类尚未开发出来时的真空期,成功的机会或许高一些,否则就有可能是已被验证过确实没有实际需求,举个极端的例子比如消费者心智中有运动时喝的饮料,有聚会时喝的饮料,但没有上厕所时喝的饮料,开发这样一个品类应该胜算不大……

品牌的价值:占领心智,从而主导市场

品牌具有价值在于一个原因,而且只有这么一个原因,就是它主导了一个品类。这些新产品和新服务中的绝大部分(包括它们的品牌)都没什么机会成为大品牌,因为它们的推出是为了服务一个市场,而不是去创造一个市场。

一个打造品牌的营销策划,其首要目标不应该是产品或服务的市场,而应该是潜在顾客的心智。心智第一,市场跟随心智。

心智并不考虑市场,心智考虑的是品类。在这一方面,视觉形象只是达成目标的一种手段。在万宝路的例子中,终极目标就是在心智中成为代表男子气香烟的品类。

首先要问的问题是,心智中有没有一个现有的“男子气”香烟品类?第二个问题是,你是否能创建一个品牌,使它从主流香烟市场中分化出来,最终创建一个“男子气”香烟品类?

占领心智即在某一品类做到绝对领先,消费者一想到品类就想到品牌,品类和品牌几乎划上等号,市场随之而来。

避免陷入泥泞的中间地带

市场仅有一个“甜蜜区”只是个幻象,它很快会让位给多个甜蜜区。你希望你的品牌占据哪个区域?是试管的上部还是底部?试图占据两个区域就会直接陷入泥泞的中间地带。

为什么中间地带的人最容易死掉,因为客户无法对你产生足够明显清晰的印象,辨识度较低,无法占据客户心智。

分化思维应该能鼓励创新者问问自己:“我们可以聚焦于一个新产品的什么部件来建立品牌?”事实是,卖电池(金霸王)比卖手电更赚钱,卖胶卷(柯达)比卖相机更赚钱,卖软件(微软)比卖硬件更赚钱。

分化带来不同品牌定位

人可以完全准确地预测未来,你唯一能确认的事情就是:分化是未来的趋势,未来会有更多的分化,出现更多的品类和更多建立新品牌的机会。

通用汽车通过把市场细分成5个不同价格的品类而成为领先的汽车公司:雪佛兰、庞蒂亚克、老爷车、别克和凯迪拉克。“制造适合每个经济阶层和用途的汽车”是通用汽车公司的座右铭。分化思维曾经使通用汽车成为主导性的汽车生产商。

如果通用汽车执行分化思维,他们就应该增加品牌之间的区隔。雪佛兰应该更便宜,而凯迪拉克应该更贵。

这一点让我想起小米曾宣布红米手机将成为全新独立品牌Redmi,这一决定与其说是独立了红米品牌,不如说是解放了小米品牌,小米最初以性价比切入市场,市场反应火爆,小米一度成为了性价比的代名词,但成也性价比败也性价比,小米一直在3000元以下价位徘徊无法进入高端机市场,小米品牌仿佛被性价比绑架了。而红米品牌的独立则将小米从低端性价比的档位解放出来,去冲击中高端价位,小米品牌或许可以放下一些包袱,轻装上阵了。

专注擅长的领域

如今一家典型的公司或许还能外包维修服务、门卫服务、保安服务、就餐服务、园林服务、绿化服务和很多其他服务。“做你最擅长的工作,其他事交给别人去做”成了很多现代公司的座右铭。

这一点有点类似生物学中生态系统多样性,分化带来品牌品类的多样性,使整个系统更加健壮不易受到破坏,另外分化使得参与其中的每个人竟可能去做擅长的事,提高了效率,降低成本。就像GDP越高代表着货币流通效率越高,社会协作分工越明确,生产效率也就越高,加强货币流通性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反之一个人自己衣食住行全部都自给自足其实也能活,但他效率一定不会高,质量也不会高,这就是所谓小农经济。

客户不会主动创建品类,正如人们不知道他们想要什么,直到你把它摆在他们面前

喝啤酒的人在20世纪20年代走进酒吧时,他要一杯啤酒,酒吧招待给他一份扎啤。任何喝啤酒的人都不可能会要一瓶瓶装啤酒,直到Schlitz、Pabst、米勒、安海斯-布希开始在全国销售瓶装啤酒。创造品类的是啤酒厂,而不是喝啤酒的人。

心智一旦建立很难改变

心智中的品牌名就像是地上的洞。你可以把洞挖深挖大,但无法把它移到别处去。一旦品牌名在心智中和某个品类紧紧联系时,品牌就无法轻易移动。

打出差异化,所谓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三颗种子落在森林的泥土里。第二棵发芽的幼苗如果与第一棵幼苗间隔一定距离,长成参天大树的机会就大得多。

打造品牌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两个:成为第一品牌并把你的品牌打造成领先品牌,或者成为第二品牌并把你的品牌打造成领先品牌的对立面。

超越第一,与其他“做的更好”,不如”做得不同”

你如何与奔驰那样的品牌竞争?这并不容易,但道理很清楚,你要成为对立面。奔驰以车体大、马力强、豪华、驾驶平顺和座椅舒适而闻名。甚至奔驰的跑车,如SL500,也不是真正敏捷的座驾。

分拆和修剪,成立新的机构,采用新的资源流程价值观开展新业务

分拆就像是给植物修剪。你如何确保植物处于健康状态?就是要定期修剪。你如何保证公司处于健康状态?就是不断修剪,分拆那些在分化的环境中必然会从核心部分长出的新部门。

“这是什么?”品牌需要回答这个问题

“这是什么?”这是所有新品牌的问题。如果你无法定义一个品类,你的新品牌就不太可能成功。营销中最困难、回报也最高的工作就是创造一个新品类。

什么时候该不同,什么时候该相同

当你试图成为既有品类中强大的第二品牌时,你的包装(不是主色调)应该模仿领先者。你试图创建一个新品类时,就要做得不一样。

不要试图追赶一趟火车,而是在站台上等下一趟

那些试图追随顾客每天变化的品牌也是没有前途的。耐心才有回报。更好的战略是做好准备,等待潮流再次流向你的方向。

这让我想起韩寒曾在一篇短篇随笔中形容赶时髦:时髦就像站台上开出去的火车,而你正在站台上,怎么赶也赶不上,需要做的只是在站台上等着,自然有下一辆车到来。

心智的格子

品类存在于顾客的心智中。创建品类的方法和创建品牌的方法是一样的,你要把品类名定位在预期顾客的心智中。

心智就像是邮局中的归类箱,邮件递送人路径上的每个名字都有一个格子。每封邮件都根据信上的名字被放入相应的格子里。如果没有适合新邮件的格子,那么它就被归到无法送达的一堆邮件中。品牌也是如此。顾客心智中每个品类都有一个格子。如果格子的名字是“安全轿车”,那么这个格子就属于沃尔沃品牌。

所以新品牌应该避免尝试进入别人的格子。新品牌要创建它们自己的格子或品类。

当向顾客推销新品牌时,应该推销品类而不是新品牌,新品牌会让顾客去跟心智中的最接近的品类的旧品牌对比,会认为为什么不选旧品牌呢?而新品类在顾客心智上是全新的是空缺的。

品牌名和品类名要锁定在一起

品牌名和品类锁定在一起时,这两者就产生了关联。奔驰和称为进口豪华轿车的品类锁定在一起。两者都需要。你不能仅仅是一个品牌。你不能仅仅是劳力士。你要把劳力士和心智中叫做豪华瑞士手表的品类锁定在一起。

两个名字,两个不同的目的,品类名和品牌名服务于两个不同的目的。品类名是个通用词(通常是小写字母拼写的),包含了所有的品牌。品牌名是个专有词(通常是大写字母拼写的),突出你的个体品牌。一个名字如何能服务于两个目的呢?

在一众通才中成为专才

很多品牌是复杂发明的成果,但是品牌不必这样打造,也不必总是成为第一。有时候,你要做的就是在一个品类的通才中间成为专才。耐克、阿迪达斯和锐步都是运动鞋中的通才,但是很多小品牌通过专业化占据了一小块市场。如盖世威(K-Swiss)网球鞋、范斯(Vans)滑板鞋、Sidi自行车鞋。

品类存在于心智中,而不仅仅在市场上。盖世威将很多网球鞋出售给不打网球的人。哈雷-戴维森将很多摩托车夹克出售给不开摩托车的人。局限于字面意思是卓越营销思维的最大障碍之一。

找到参照物,找到负体验,提升新体验

确立一个敌人几乎和开创一个新品类同样重要。任何品类除非有一个敌人,否则就无法成功。任何新品牌除非有一个敌人,否则也无法成功。

确保你的公司朝正确的方向发展的最好方法就是先确立敌人,然后把你的目光投向你的敌人,并确保你的每个行动都会削弱敌人的地位。

顾客买的是品类,而不是品牌谈了这么多关于品牌和打造品牌的内容,真理就是,顾客买的是品类而不是品牌。品牌名是品类所代表的特性的缩写。

要买一辆有“声望”的汽车的人通常会买奔驰。说“我开奔驰”比说“我开一辆有声望的汽车”要更简单、更迅速,心理上也更满足。奔驰失去有声望的轿车这个含义的一天就是奔驰品牌失去其大部分价值的那一天。

品牌的根本是品类

小公司不应该追求几乎没有希望成功的品牌战略,而是应该忘了品牌,思考品类。“我们如何发明一个新品类?然后给那个新品类取一个新品牌名?”这个战略会使你的公司脱离领先品牌的阴影,转移到开放地带。这或许是小公司赢得大成绩的唯一机会。

THE END
1.关于消费行业品牌及消费者心智的思考品牌护城河在于很大一部分来自消...品牌护城河在于很大一部分来自消费者的心智,消费者心智就是消费者提起一个领域最先想到的品牌,如牛奶的伊利,果冻的喜之郎,好酒的茅台,送礼就送脑白金,火锅则想到海底捞等等,这些都占领了消费者的心智品牌,一般同一行业不会超过三个品牌占领消费者心智。但每个行业都会有几百个品牌,而占领消费者心智的品牌会形成占位优势...https://xueqiu.com/2661410238/164402517
2.巨量9999个好案例杨红春认为,良品铺子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长足的发展,就必须跟紧市场潮流,把握住市场机遇,持续打造高端品牌从而占领消费者心智。 二、抓住机遇,入驻抖音 深耕零食行业多年的杨红春仍然坚信一句老话:“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的娱乐与购物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2016年后,伴随着4G/5G技术的...http://99cases.oceanengine.com/topDetail/38/
1.要集中兵力去占领顾客的心智资源,读《2小时品牌素养》,详解加多宝成...根据书中所引用的数据,我们可以知道,中国的品牌已经有170万个,我们常用的就那么几千。美国220万个,欧盟三十万个,每年都有60万个新品牌在递增。崇尚“暴力美学”的企业家们,在这样极端的竞争中,可能会倾向于强力的广告投放,让消费者的大脑在轰炸中被迫接受企业的信息,但在这时候,大脑也开始了它独特的反抗——遗忘...https://www.huxiu.com/article/5819/1.html
2.品牌营销常说的消费者心智是什么?获取它的四个方法知识库获取它的四个方法 品牌总说要占领消费者的心智,那么心智是什么? 简单理解,就是人的惯性思维,比如“怕上火就喝王老吉”王老吉统一了大家的惯性思维,一提到上火,就会想到王老吉。 广告词加上各种经典广告场景,比如吃火锅,聚餐等广告场景,一系列的营销措施,成功占据了消费者的心智,消费者只要吃到热量高的食物,感觉自己...https://www.shichangbu.com/know_info/62075.html
3.品牌定位就是在消费者的心智中占领一个独特的位置。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品牌定位就是在消费者的心智中占领一个独特的位置。A.正确B.错误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考试题库练习。一分钟将考试题Word文档/Excel文档/PDF文档转化为在线题库,制作自己的电子错题https://www.shuashuati.com/ti/6f388f29a99244bfa0b38a0a8ed648f6.html?fm=bd709059f4d22447e706e847700ada3833
4.天猫放大招,助力品牌商占领消费者心智但是,在电商和短视频APP的快速发展中,线下的营销活动也受到了冲击。很多商户开始把营销主体迁移到了天猫等电商线上平台上,这个阶段,营销数据、消费数据等等开始积累、沉淀,这也就是现在的3.0阶段。这个阶段,品牌商们在拼命的争夺消费者的时间,“求关注式”的占领消费者的心智。 https://www.iyiou.com/news/202006011004068
5.江南春:企业最大的成本是顾客认知,比流量更重要的是收获人心占领消费者心智的四种方法 占领消费者心智谈何容易,我自己总结了一句话,要占据心智这个词有四种方法,第一个代言品类,第二种叫占据特性,第三种叫聚焦业务,第四种叫开创新品类。 1.代言品类 当行业没有领导品牌的时候,要敢于封杀这个行业的领导品牌。 https://bschool.hexun.com/2019-01-29/196023583.html
6.精解20+个案例,讲透三种常见品牌策略的起源本质和方法「定位」目的也是寻找自己的目标市场,只不过是从消费者心智之中寻找,方法是通过品类创新和超级符号,形成独特性。 它们有两个共同点: 首先,它们都基于两个基本假设:一是消费者具有多样化的需求,二是品牌或产品无法同时满足所有顾客。 其次,它们都以产品为出发点。首先明确自身拥有的产品或服务,然后进行细分、差异化或...https://www.digitaling.com/articles/1220519.html
7.星巴克卖杯子喜茶成为“杂货铺”,为什么品牌都热衷出周边?推周边其实是品牌全品类战略的体现,周边作为品牌的衍生产品,能够提升品牌附加值,保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持续占领消费者心智。 如今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用户注意力已经逐渐被分割成碎片。对于品牌来说,用户注意力的分散,意味着品牌的传播越来越难,想要抢占用户的心智,成本也越来越高。 https://www.cmovip.com/detail/6670.html
8.消费持续优化升级,国潮品牌占领心智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二、 国潮品牌占领消费者心智 近年来,国货在品质有保障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时尚感和功能细节的提升。人们对国潮兴起的信心和对中国品牌引领世界潮流的期待与日俱增,消费者普遍更加支持国货的发展。中国品牌提前布局线上渠道,目前渠道优势较为明显。上述三点推动我国消费者对国产品牌的认可度进一步提升。 https://www.cncic.org/?p=4021
9.观速方法:品牌零到壹,如何持续植入消费者心智如果在消费者遗忘点出现之前不断重复强化传播, 就能避免消费者遗忘的出现, 把品牌的聚焦点变成长期记忆, 从而真正植入了消费者的心智。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品牌零到壹环节,首先找明星代言(建立好感),然后在一个顶端渠道(植入综艺或者电视广告),首先占领消费者的感性认知(你是大牌,大家都在买),之后避免消费者的遗忘点出...https://guansu.net/nd.jsp?fromColId=110&id=329
10.大学生眼里的品牌,我们调研了107位在校生后发现...无提示第一提及率则是在不暗示、不引导的情况下,用户“脱口而出”的第一个品牌,代表消费者的第一选择,直接指向品类用户心智的占领。 食品饮料品牌TOP10 在食品饮料领域,乐事、三只松鼠、瑞幸位居无提示总提及TOP3,具有广泛的品类认知和偏好。TOP10品牌中有6个都是国产品牌。 https://m.36kr.com/p/2115943808876290
11.抢占消费者心智,让品牌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抢占心智第一...张云,品类创新之父、里斯品类创新战略咨询全球CEO,定位理论在中国的传播者,企业实践的开拓者。罗贤亮,中国战略定位专家。书中提到定位的三种方法,收获很大。一是抢先定位。抢先定位就是要找到消费者心智中有价值的、尚未被占领的空白格子,率先发力进行抢占。因为在第一个进入消费者心智的品牌往往是其所在品类的领导者...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6093366/
12.如何从红海中突围?《繁花》中“三羊”逆袭的品牌生意经同时在那个年代,做好流通型渠道重点在于占领最优质的货架资源。对于很日常消费品,货架是大杀器,谁占据了卖场货架的比例越高,也就等同于货架权力,就会形成选择偏好,选择偏好持续加强就会形成消费者心智。 国货品牌杉杉西服、俞兆林保暖内衣、羽西化妆品、小霸王学习机、好易通和快译通翻译机等一大批国产商品,正是通过类似...https://www.tmtpost.com/baidu/6886220.html
13.3分钟解析泰兰尼斯童鞋品牌战略三部曲丨松鼠跃动传媒集团超级案例...以上总的来说就是,品牌找到一个核心价值点,确定品牌定位之后,去构建独特的品牌价值体系,打造信任状,才能集中势能打进消费者心智认知中。 第二,深耕品牌建设,线上线下品牌心智协同传播 品牌除了需要明确品牌定位,超级心智点之外,品牌心智也需要通过线上线下的触点去传达。 https://www.yoojia.com/ask/17-11889519493190219038.html
14.酣客酒如何占领消费者心智?简效管理化,人才同质化”的今天,企业品牌的竞争最终演绎成价值观之争,这在企业管理范畴中属于战略层面---品牌营销战略,包含了企业战略定位、经营战略、营销计划、竞争对手分析、财务文件等,通过资源整合及策略创新等策划手段,形成的具有充分可操作性、可控制性的,成为助推战略目标实现的关键要义,最终成为占领消费者心智的关键。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4743468.html
15.战略品牌管理基于顾客的品牌资产是由企业通过长期的品牌战略管理在顾客心智上产生的品牌知识所致。品牌的力量存在于消费者心中,是消费者随着时间的推移对该品牌的感受和认知。当顾客表现出更喜欢一个产品,或更喜欢该产品的营销方式时,品牌就具有积极的基于顾客的品牌资产。在21世纪,消费者可以通过不同的品牌来评价相同的产品。消费...https://www.yjbys.com/edu/pinpaiguanli/51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