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饮品需求的不断增长,中式养生水凭借其“药食同源”的理念迅速走红。这种以红豆、薏米、枸杞等传统食材为基础的瓶装饮料,不仅捕捉了健康意识上升的市场趋势,更在无糖饮料领域开辟出新的增长点。
然而,对于这一新兴饮品类别,市场上出现了不同的声音:一部分消费者认为中式养生水是健康生活的理想选择,而另一部分人则对其性价比和实际功效持保留态度。本文将深入探讨中式养生水的市场现状、未来发展潜力,并揭示背后隐藏的行业机遇与挑战。
01
无糖饮料里,
中式养生水成了新宠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药食同源”的理念,古时的《黄帝内经》到《本草纲目》,历代专家对食物的药用价值进行了深入研究,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方法,现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及各地中药饮片标准也对“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进行了列举。其中,红豆、薏米、枸杞、红枣、绿豆等传统食物不仅是日常食材,还具备利水消肿、解毒排脓、补中益气、清热解毒等众多功能,是我国传统养生食补的重要食材。
目前市面上中式养生水正是采用红豆、薏米、枸杞、红枣、绿豆等这类传统食物,通过煮制、萃取等工艺制成的,主打传统养生概念的即饮植物饮料。常见产品包括红豆薏米水、枸杞红枣水、绿豆水、玉米须茶水等。
中式养生水基本为无糖或低糖产品,且中式养生水的定位更注重传统养生,营养价值相对更高,因此中式养生水对无糖饮料有较高的替代性。
目前,中式养生水各大品牌更青睐500ml常规包装容量产品,超过半数品牌推出500ml产品。此外,中式养生水主要品类除500ml产品外,均推出了350ml产品。中式养生水的价格普遍较高,基本的价格区间在1.0-1.4元/100ml。
现在,中国的中式养生水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整体市场规模较小,随着头部饮料企业展开布局,市场逐渐打开,中式养生水行业市场规模呈现翻倍式增长态势。2023年,元气森林进军中式养生水行业,可漾抖音销量翻倍,带动中式养生水市场规模高速增长,2023年中国中式养生水市场规模达到4.5亿元,增长超350%。
随着消费者线上消费意愿增强,中式养生水行业积极布局线上平台,目前已有19个品牌(豆丁日记、可漾、秒燃、寿全斋、熙景源、元气自在水等)布局线上渠道,这些品牌主要布局在天猫/淘宝、京东等传统电商平台以及抖音等社交电商平台。
纵观这些年瓶装饮料抢占市场的大战,从代糖卷到低糖再到无糖,短短几年就用无糖茶饮抢占了年轻一代的心智。
当各大品牌纷纷推出又一轮主打健康的中式养生水,这到底是长期的真需求被发掘,还是各大品牌为开辟新赛道“卷”出来的伪流行?
02
都来卷中式养生水
也是“被逼的”
说到底,“无糖”+“中式养生”这两大健康趋势,正是品牌们都来卷中式养生水的市场基础。
据媒体统计,2023年全国共有157个无糖即饮茶单品在市场流通,其中新品就占到64个之多。
除了市场需求强劲之外,还有个重要原因也在于——被逼的。
瓶装饮料市场发展几十年,传统领域早已山头林立,无论是老品牌增长还是新品牌突围,都需要一个切入点。
东方树叶在2023年的大翻盘,就让众多饮料制造商看到了中式健康水领域的机会。
其中,无糖茶赛道作为最大的细分赛道,已经卷到了地狱模式。根据马上赢品牌CT的统计数据,2024年4-5月的无糖即饮茶市场份额,仅农夫山泉和三得利两家就占据了超75%。
在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看来:无糖茶的风口对于大企业来说有很好的消费红利,而对于中小型的企业来说只是跟风,他们没有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于是,很多品牌就选择从其它垂直领域突破,比如中式养生水。典型代表就是开头提到的元气森林。
也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元气森林在去年推出了主打中式养生水的“元气自在水”,并在“山中无老虎”的市场下迎来了快速增长。
前述报告显示,随着元气森林2023年初入局元气自在水之后,在示范效应下,同年陆续有5个品牌入局中式养生水赛道;2024年至今已有10个玩家进入中式养生水行业,赛道快速扩张。
而纷纷入局的品牌也恰好赶上了一个好时机:
去年酷暑,脆皮年轻人排队去医院敷三伏贴,“冬病夏治”的古法养生理念再度流行;
03
1.0发展阶段的小“尴尬”
对于当前中式养生水的发展态势,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对整点消费表示:“养生水其实在后疫情时代都比较的火爆,许多无厘头、网红的,甚至还有一些假冒伪劣的产品特别多,这其实也是它们抓住了国人对于大健康需求的具体表现。整体上看,养生水这个‘概念’还处在炒作当中,如果没有大的企业涉足,整个品类还是会处于一个高价低质、产品参差不齐,甚至‘挂羊头卖狗肉’、无序竞争的1.0时代。”
的确,整个“中式养生水”品类中,不仅缺乏“爆品”,也缺乏上规模的“大单品”。
前瞻产业研究在上述报告中指出,2023年,可漾和元气自在水共同占据了“中式养生水”99%的市场份额。其中,元气自在水凭借元气森林的品牌和渠道优势,成功实现“后来居上”,拿下了58.6%的市场份额。
即便如此,相比元气森林的外星人、气泡水、纤茶、燃茶等品类,仍然算得上新的元气自在水仍处在市场孵化当中。
此外,同质化的产品形态,高昂的产品价格,大多数依赖委托加工等问题,依旧是制约着整个中式养生水发展的重要阻碍。
比如在产品方面,红豆薏米类、红枣枸杞类、绿豆类等,是当前“中式养生水”的主流产品,只是基于品牌调性的不同,在产品包装、配方等方面做了细微调整。在生产工艺方面,强调“熬煮”“萃取”等,并且在产品卖点上,除了叠加上“药食同源”“配料干净”“0”“无负担”这些健康buff之外,“祛湿”“滋养”等诉求也是大家共同追求的目标。
而在价格方面,绝大多数品牌的“中式养生水”要明显高于其他常规饮料产品,比如元气自在水500ml在线下门店的促销价格都要5.5元/瓶,同等规格的好望水的薏米水和桂圆水为4.9元,而这已经算得上是“亲民”的了。
而像六养最新推出的“中式养生水”系列,规格虽然只有330ml/瓶,但5瓶装的组合产品(5种口味各一)的会员专享价为34.9元,单品合约7元/瓶;而单口味的6瓶售价为44.9元,单品合约7.5元/瓶。
此外,价格超过5元/瓶的“中式养生水”更是层出不穷。或许,中式养生水高昂的价格和大多数品牌都依靠委托加工有关。
前瞻产业研究在上述报告中指出,从目前中式养生水品牌的生产情况来看,79%是通过委托代工生产方式进行,仅有21%的企业具有自主生产的能力。相比代加工,拥有自主生产能力的元气自在水、可漾、多乐多和豆丁日记在产品品质控制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
作为“中式养生水”品类中的后来者之一,六养成立之初就获得了国内头部MCN机构之一的苏州大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数千万融资。创立之初,六养以燕麦切入食品赛道,依托大禹网络的流量加持成为“网红”。
近期,六养一口气推出了5款中式养生水,包括枇杷白玉饮、玫瑰枸杞水、烤梨沁白茶、石榴红参水以及柠檬薏米水。目前,该系列产品的销量为600+。
而据“相遇欢”品牌联合创始人易向宇介绍:“作为一家聚焦铁棍山药农产品深加工的企业,相遇欢母公司怀涛从09年进入电商,以一根鲜铁棍山药开始,逐步成长为一家以大健康食品开发、铁棍山药深加工为核心的新型食品科技公司。目前,公司食品是自有工厂,饮品是代工,但饮品研发和品牌设计,包装食材,都是自己团队。”
目前,相遇欢旗下有山药红豆薏米水、山药红枣枸杞水、生姜红糖苹果水等几款中式养生水产品,其中,大多都依托主营的山药产品进行延伸。
能否迎来2.0时代新风口?
基于大小品牌的竞相涌入,前瞻产业研究在上述报告中指出,2024-2028年,企业加速入局中式养生水行业,整体市场将呈现爆发式增长,随后增速缓慢下降,预计2024-2028年中式养生水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速约88.9%,2028年其市场规模将达到约108亿元。
相比其他动则上千亿的品类而言,即便是突破百亿规模,“中式养生水”依然算不上是一个大的“风口”。
不过,饮品品类不同于其他,还是更多依赖于线下渠道。但就“中式养生水”品类而言,目前主要的销售渠道还是集中在线上。但是,率先从线下触达消费者的元气森林、可漾等品牌也从份额层面实现领先。因此,对于其他品牌而言,除了在产品层面下功夫之外,如何不断提升自身产品的消费触达也将成为决胜的关键。
比如元气自在水基本能够在一些大型终端看到。
而“相遇欢”创始成员均来自于深耕快消品行业十余年的快消品老兵,操盘过多个破亿大单品项目,具备强大的产品研发能力、品牌打造能力、市场运营能力、消费者驱动能力。目前,该品牌在线下渠道主要还是集中在大本营河南以及华北的部分区域。
而当年的网红“一整根”号称9个月“解锁”了10W+终端点位,但目前,产品的普及率仿佛并没有外界期待的那般高。
毕竟在线下饮品市场,消费者可选择的产品类型太多了,即便是选择养生水,可选的品牌也并不少。因此,养生水品类未来能做到多大尚未可知,但是,谁能解决消费触达问题,谁就能跑到前面。
目前,“风口”尚未形成,对于各大品牌来说都还有机会。因此,现有的养生水品牌们,应该赶在更多巨头涌入前,构建起自己的护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