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角兽专题报告四:智能网联汽车释放强磁力,传统汽车产业驶入新风口行业新闻中证金葵花

1.智能网联汽车=自主式智能汽车+网联式智能汽车,是汽车产业技术发展方向和智能交通系统的核心。当前,全球汽车产业正处于深度变革时期,作为汽车与信息技术两大产业创新融合的代表,智能网联汽车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的新生事物。

2.在宏观层面政府主导下为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一方面产业升级成为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新目标,另一方面消费升级成就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新动能,最后国家政策催化助力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

3.推动智能网联汽车行业竞争的四大趋势:低成本的全新技术、进军汽车行业的技术公司发展更为迅速、跨领域合作成为行业竞争趋势、全新的出行概念及城市消费者的增加。

4.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是以智能车机为核心载体。上下游产业链包括:IC芯片的设计、软件系统集、车机硬件制造+互联网应用。寒武纪、商汤科技、云知声分别为其典型“独角兽”。在技术构架方面,智能网联汽车融合了自主式智能汽车与网联式智能汽车的技术优势。

5.未来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趋势:汽车的智能化和网联化是产业发展的趋势;打破传统出行业态,重构出行产业价值链、传统车企与互联网巨头的合作,成为主流趋势;智能网联汽车将改变人们生活。

一、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背景

1.1什么是智能网联汽车?

智能网联汽车集中运用了汽车工程、人工智能、计算机、微电子、自动控制、通信与平台等技术,是一个集环境感知、规划决策、控制执行、信息交互等一体的高新技术综合体。智能网联汽车通过信息技术将人、车、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在提高现有交通基础设施的运行效率的同时,提高城市承载能力,缓解交通供需矛盾。

1.2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现状

当前,全球汽车产业正处于深度变革时期,作为汽车与信息技术两大产业创新融合的代表,智能网联汽车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的新生事物。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不仅在经济层面带动汽车、电子、通信、互联网等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孕育经济增长新动力,还能通过与智能交通系统的结合在社会层面带来一系列深远影响。

在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较为迅速,我国汽车产业已成为世界汽车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汽车的智能化和网联化技术正引起国际上新一轮的竞争。目前,我国汽车市场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市场。据GGII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市场规模达到2600亿元,到2021年市场规模有望接近万亿元。巨大的市场规模,吸引了众多传统汽车企业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寻找机会,也使大量的互联网造车企业涌入,纷纷加大研发力度,向智能互联网汽车靠拢,紧追新趋势。一汽、上汽、长安、北汽等主要整车企业都制定了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系统战略,北汽基于新能源的自动驾驶汽车实现了面向普通公众的长距离试驾体验。百度、阿里、华为在内的多家ICT企业也纷纷进军智能网联汽车的技术研发和服务工作,在定位导航、数据挖掘、5G通信等领域逐步形成了自主优势技术。

我国汽车市场已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提速、汽车数量的爆炸式增长,城市拥堵问题也日益严重,交通事故、噪声污染和空气污染等加剧,使城市承载能力与社会运行效率受到了严峻挑战。而智能交通可切实转变交通发展方式,通过推动交通供给侧结构性调整,增强交通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尤其是,智能网联汽车未来有望迎来战略发展机遇。

二、宏观层面政府主导,营造良好环境

2.1产业升级成为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新目标

目前全球汽车产业正处于转型期,随着新能源革命和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不断突破、汽车产业加快向新能源、轻量化、智能网联的方向发展,汽车也从交通工具转变为大型移动智能终端,产业生态进入变革期及我国制造强国战略实施、“互联网+”行动、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等国家战略部署,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我国发展智能网联汽车的良好环境正在日益形成。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中国制造2025》已将智能网联汽车列入十大重点发展领域之一。并提出,实现制造强国战略目标,必须凝聚全社会共识,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全面提高发展质量和核心竞争力。到2025年,我国将掌握自动驾驶的总体技术以及各项关键技术,要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智能网联汽车的自主研发体系、生产配套体系以及产业群,要基本完成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

《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了要把智能网联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作为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建设汽车强国的重要突破口。完善创新体系,增强自主发展动力;强化基础能力,贯通产业链条体系;突破重点领域,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加速跨界融合,构建新型产业生态;提升质量品牌,打造国际领军企业;深化开放合作,提高国际发展能力。

汽车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自身规模大、带动效应强、国际化程度高、资金技术人才密集,必将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及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柱。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不仅是解决汽车社会面临交通安全、道路拥堵、能源消耗、污染排放等问题的重要手段,也是构建智慧出行服务新型产业生态的核心要素,更是推进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建设的重要载体,已成为新时代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全球汽车产业技术变革的战略制高点。

2.2消费升级成就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新动能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随着人均收入及消费水平的快速提升,中国汽车市场迎来消费升级时代。在新消费时代,消费者的购车消费观念和习惯在迅速转变,这也直接加速了中国汽车市场产业结构调整和营销模式转变。中国的消费者群体呈现年轻化、富裕化和网联化态势,随着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希望能买质量更好、品质更优、更有设计特点的汽车,中国消费者更愿意为技术“买单”。从汽车消费结构、品牌角度看,虽然整体消费速度不是很高,但是外国品牌、外资品牌的增长速度一直较高,而国产汽车也有一些消费亮点。近年来,国家也出台一系列政策推动中国汽车产业的改革,智能网联汽车在国内大行其道。

由此可见,在当前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日益凸显。未来消费结构升级就需要进一步在品质消费方面有所突破。消费者对信息化与智能化产品的需求的持续增强是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2.3政策催化助力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

《“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加快智能辅助驾驶、复杂环境感知、车载智能设备等软硬件产品的研发与应用;推进无人驾驶汽车的技术研发、应用与生态建设、发展智能汽车芯片和车载智能操作系统、高精度地图及定位、智能感知、智能决策与控制等重点技术,实现无人驾驶技术和产品逐步成熟;在有条件的地方时实施智能汽车试点工程推动智能汽车典型应用。

《“十三五”汽车工业发展规划意见》中对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设定了目标:积极发展智能网联汽车,具有驾驶辅助功能(1级自动化)的智能网联汽车当年新车渗透率达到50%,有条件自动化(2级自动化)的汽车的当年新车渗透率为达到10%。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中提出目标,包括:到2020年DA、PA、CA级新车装备率超过50%,到2025年DA、PA、CA级新车装备率达80%,到2030年,HA/FA级新车装备率达到10%。技术路线图的发布对中国智能网联汽车而言有重大的意义,标志着该行业的发展正式进入正轨。

《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提出,重点发展自动驾驶、车联网等智能技术;重点突破自主无人系统计算架构、复杂动态场景感知与理解、实时精准定位、面向复杂环境的适应性智能导航等共性技术;研究建立营运车辆自动驾驶与车路协同的技术体系、研发复杂场景下的多维交通信息综合大数据平台、实现智能化交通疏导。

在国家政策导向下,通过建立完善的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引导和推动我国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发展和产品应用,培育我国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自主创新环境,提升整体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构建安全、高效、健康、智慧运行的未来汽车社会。

3.1低成本的全新技术

技术创新不断加速,尤其是互联性不断提升,像5G无线技术能实现实时从云端传输数据;人工智能、自动驾驶车辆所需的运算速度不断加快;高精度、低成本的传感器让车辆能感知周围环境;还有整合所有上述功能的软件。不管是传统车企还是进军汽车行业的技术公司,都在投资新技术和新服务。国外企业有通用、福特、大众、宝马、丰田、特斯拉等,国内有上汽、北汽、长安、长城等都在技术方面不断突破。

3.2进军汽车行业的技术公司发展更为迅速

非传统技术公司不仅将新型服务作为汽车的附加价值,而且也在不断发展自动驾驶技术,从而对传统汽车价值链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例如Mobileye为高级驾驶员协助系统提供全套芯片解决方案,英伟达制造仪表盘、自动驾驶、导航系统。阿里提供AliOS互联网汽车系统。目前正在研究loT领域,面向汽车、loT终端和工业领域研发物联网操作系统,并整合YunOS移动端业务等。这些进入行业的运作方式与传统车企和供应商大不相同,他们更愿意大胆尝试新概念,产品开发也更快。而且这些非传统公司以数据为中心,主要依靠目前的服务和出售信息盈利。因而,非传统企业更有可能颠覆汽车本身,甚至整个汽车行业。

3.3跨领域合作成为行业竞争趋势

早在2014年7月,上汽集团与阿里巴巴便达成合作,计划将阿里YunOS操作系统搬上荣威品牌车型。两年后,双方共同打造的首款量产互联网汽车正式发布。2018年4月,长安汽车与腾讯宣布达成合作,双方合作的方向也正是车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6月,福特和百度签署战略合作意向书,计划围绕车联网、人工智能和数字营销等方面展开合作。

3.4全新的出行概念,以及城市消费者增加

潜在汽车消费者的品味和兴趣点正在经历巨大的转变。智能网联汽车的潜在交通成本较低,这推动了汽车共享和拼车服务的发展。在中国,中产阶级人数庞大,渴望买车,因此中国将成为未来几年最大的新车市场,而互联程度较高、服务完善的汽车已经是新一代中国消费者的新宠。

四、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技术构架分析及典型“独角兽”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是以智能车机为核心载体,其功能主要体现在车机系统上。其中,上下游产业链包括:IC芯片的设计,如:通信芯片、娱乐芯片、AP主控芯片等;软件系统集成主要为下游车机制造商的综合系统的方案;车机硬件制造,如:智能后视镜、智能中控台、智能抬头数字显示仪等;互联网的应用,如:导航、音乐、车载电脑等。

4.1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分析概况

(1)芯片设计是智能车机上游的关键环节

IC芯片设计是智能车机的产业链上游的核心环节。IC芯片设计为汽车信息导航娱乐系统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为智能中控系统、车载智能终端、智能后视镜等车载电子提供AP芯片、AC芯片以及物联网芯片,也包括应用于行车记录仪、网络摄像机的智能终端应用处理器芯片。

特点:

(一)车机芯片行业集中度高,国内主要公司市场份额高。

(二)技术门槛高,研发投入高技术壁垒较高,研发人员和收入占比高。

独角兽企业:北京中科寒武纪科技有限公司

寒武纪是一家智能芯片研发公司,拥有终端和服务器两条产品线。寒武纪科技是全球第一个成功流片并拥有成熟产品的智能芯片公司,拥有终端和服务器两条产品线。2016年推出的寒武纪1A处理器是世界首款商用深度学习专用处理器,面向智能手机、安防监控、可穿戴设备、无人机和智能驾驶等各类终端设备。2017年上半年完成了A轮1亿美元融资,估值达到10亿美元,成为中国诞生AI首个“独角兽”。

(2)软件系统集方案为引导客户的核心步骤

(一)方案设计商技术门槛高,研发收入高。车载系统软件设计行业系统及存在较高的技术门槛和壁垒,产品更新换代速度较快,行业趋势主要受技术创新推动。行业内公司为了创新技术,不断增加研发投入,提升研发人员占比。

(二)方案设计商利润率较高,由于车载电子系统研发设计服务提供商主要从事系统解决方案开发工作,销售成本较低,毛利润较高。方案设计商一般采用定制化经营模式。

独角兽企业:北京市商汤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商汤科技是国内一家致力于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原创技术的创新型科技公司,提供人脸识别、语音技术,文字识别,人脸识别,深度学习等一系列人工智能产品及解决方案,帮助各行各业的客户打造智能化业务系统。2018商汤人工智能峰会上,商汤科技发布首款智能汽车产品SenseDriveDMS驾驶员监控系统。该系统以原创领先的计算机视觉与深度学习技术,通过深度学习技术和嵌入式芯片优化技术结合,实现对驾驶员疲劳驾驶、驾驶分心、危险动作等驾驶员状态的实时智能检测与提醒,为驾乘安全保驾护航。目前商汤科技为估值超45亿美元的“独角兽”。

(3)车机硬件制造+互联网应用转型顺应时代发展趋势

(一)市场集中度低,利润率低。由于全球大型汽车品牌集中于美国、日本和欧洲,因此前装产品多由国外供应商供应,如博世、电装、爱信、先锋、阿尔派等;在后装市场上,国内厂商掌握了主要的话语权。销售毛利率低。低于软件设计环节毛利率;但是相比国外的车载电子厂商,销售毛利率要高一些。

(二)前装渗透率提升,国内车机制造商发力前装市场。国内车机制造商加大前装市场投入力度,市场份额有望随之提升。

(三)从传统硬件向硬件+互联网服务转型。车机制造商由传统硬件提供向硬件+互联网服务转型,以适应产品从单一功能向智能互联的转变。最初的车机系统产品(卡带CD+收音机),

只是实现纯粹的播放音乐功能,随后加入了DVD、MP3以及导航功能产品,目前的智能车机集娱乐、导航、安全、辅助驾驶、网络应用、呼叫服务为一体。为适应时代变化,车机制造商亦由传统硬件制造商向硬件+互联网服务转型。

独角兽企业:北京云知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云知声是专注于语音识别及语言处理技术的移动互联网公司,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顶尖的智能语音识别和语义理解技术。借助云计算平台和移动互联网技术,已推出了一系列语音识别和语义理解的中间件及服务云平台,为互联网企业和用户提供专业的智能语音服务。云知声的识别服务云平台已应用于不少移动可穿戴、车载导航设备。通过全新语用计算支持场景化引擎唤醒、多轮对话和深度导航,让驾驶更安全。2018年6月,云知声宣布获6亿元C+轮融资成为估值达10亿美元的“独角兽”。

4.2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构架

智能网联汽车融合了自主式智能汽车与网联式智能汽车的技术优势,涉及汽车、信息通信、交通等诸多领域,其技术架构较为复杂。2016年,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的教授李克强带头起草了《中国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其将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分为车辆设施关键技术、信息交互技术、基础支撑技术。

智能网联汽车集中运用了汽车工程、人工智能、计算机、微电子、自动控制、通信与平台等技术,是一个集环境感知、规划决策、控制执行、信息交互等于一体的高新技术综合体。

智能网联汽车的供应侧技术主要包含高级辅助驾驶系统、人机交互界面、信息支持和提供智能网联技术、计算机、云服务的辅助服务。过去在汽车产业,供应侧技术由传统供应商提供,但随着新技术的发展,传统车企及供应商正在加强转型能力,将智能网联汽车作为重要的战略市场进行布局,在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信息娱乐系统、车联网等方面均有重要技术成果推出,并逐步得到产业化应用。

五、未来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趋势

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日益凸显特质,存在最大挑战也孕育最大机会。在当今变革的时代下,汽车行业则是一个变革最密集的行业。智能网联汽车将催生一个巨大的产业。据预测,2035年全球智能网联汽车的市场规模将达到万亿级别!掀起这一波浪潮的,不是别人,正是中国!

汽车的智能化和网联化是产业发展的趋势

打破传统出行业态,重构出行产业价值链

随着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新能源等新一代技术在汽车和交通领域的应用,交通体系与出行方式正在发生深度变革,未来出行市场将朝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共享化方向进一步深化发展。《中国制造2025》中明确,到2020年,初步形成智能网联汽车自主创新体系。先进驾驶辅助系(ADAS)自主份额达50%,网联式驾驶辅助系统装配率达到10%,DA、PA整车自主份额超过40%;到2025年,基本建成自主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与智慧交通体系。

同时,这也将打破传统的出行业态,重构出行产业价值链。无论是上游零部件供应商,还是整车制造商,抑或是下游产业价值链的商家都将受到波及,需要重新思考汽车科技对出行市场带来的改变,从中获取独特信息,推动企业在时代创新中找到企业自身价值。

传统车企与互联网巨头的合作,成为主流趋势

在汽车智能化转型背景下,传统车企与互联网巨头、通讯公司的合作将成为发展趋势。未来,无论是汽车企业还是互联网企业,都没有足够的能力独占智能汽车这块“大蛋糕”,所以未来合作也将成为行业的主流趋势,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巨头与传统汽车品牌开展深度合作。这种趋势同样会给原本在智能汽车或者车联网领域拥有良好基础的企业一个发展的良机。

智能网联汽车将改变人们生活

智能网联汽车将打造集合于未来出行、绿色出行、智能出行、新出行和移动出行的理念。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基于对人工智能云计算语音交付的应用,可为用户会带来更丰富、更快捷、更智能的用车体验。可以从三方面进行归纳,娱乐,娱乐会更加丰富;第二交互,传统物理按键交互向语音识别、手势识别转变;第三是自动驾驶,解放人驾驶负担,实现自动的驾驶。未来,智能网联汽车可以提供更安全、更节能、更环保、更舒适的出行方式和综合解决方案,是城市智能交通系统的重要环节,是构建绿色汽车社会的核心要素,改变人们的出行。

THE END
1.绿色环保一线品牌装修建材成为新宠:消费者追捧度持续上升随着绿色环保装修建材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消费者对其的追捧度持续上升。人们开始意识到环保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责任和义务。选择绿色环保建材,不仅可以改善室内环境质量,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为子孙后一线品牌装修建材个更加美丽的世界。因此,绿色环保装修建材成为了消费者的新宠,未来将会有更多的人选择环保产品,共...https://www.yixianpinpai.com/news/detail/146876.html
2.单品月销量84.7万,GMV超5072万!3月电商的热卖关键词是什么?为此,飞瓜数据出品了“2022年2月电商趋势解读”,带你回顾本月电商热度趋势及爆款品牌,一起来看看吧! 2月电商流量趋势 农资绿植成春季新宠 随着春节假期的结束,尤其是在元宵节后,整体电商销售热度回升到节前。 从2月的热卖品类来看,本月美妆品类销售热度较高,与服装内衣、家居用品成功跻身销售TOP3品类。同时,图书音...https://www.feigua.cn/article/detail/496.html
3.深度解析:2023年家居行业市场趋势与消费行为综合调研报告一、家居行业市场趋势分析 1. 科技创新引领行业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家居产品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从智能照明、智能安防到智能音响,科技创新正在引领家居行业的发展。据调研数据显示,2023年智能家居产品的市场份额预计将达到30%,同比增长20%。 2. 绿色环保成为消费新宠 ...http://www.slrbs.com/jrzg/aizhishi/368685.html
1.美甲帮的流行趋势是什么?三、个性化定制成为新宠 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个性化定制已经成为美甲行业的热门趋势。美甲帮紧跟潮流,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个性特点,选择不同的颜色、图案和款式,打造属于自己的独特美甲。此外,美甲帮还提供私人订制服务,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个性化的美甲体验。https://www.sousou.com/bk/169524.html
2.想创新的进!消费降级2024上半年,这15个商业趋势你必须得知道!鲜活...“公园+商业”,成为消费者“新宠” 塑造消费新场景的公园式商业可以帮助推动,提升消费新供给,培育消费新热点,引领消费新升级,正成为城市商业的“新宠”。在夏威夷、曼谷、日本、上海、北京、成都、福州、台湾等地,公园商业已初具规模,并在一众传统商业模式中脱颖而出,不仅扩展了消费者的眼界和步伐,也激发了商业创造...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21707196.html
3.降消费趋势下,零糖无醇功能破成为新宠!生活压力的增加,使得饮酒成为年轻人增加情趣、放松身心的一种生活方式。但由于饮酒与多种健康问题挂钩,健康化也正成为啤酒品类发展趋势。 零糖、无醇、功能啤酒成为消费者新宠。 零糖啤酒 饮料的零糖化改造目前仍是流行趋势,零糖酒也被追求健康微醺的年轻消费者买账。低热量、少添加、健康化是年轻消费者饮酒时的共同...https://jiu.ifeng.com/c/8Tn0bBIQELT
4.《面膜行业网络关注度分析报告》面膜的经济环境医美面膜成消费者新宠 蜜度大数据研究院统计了500余种面膜单品的热度指数,通过对比可以看到,欧莱雅安瓶面膜成为最热面膜单品,热度指数为2.13。排在第二位的兰蔻小嫩膜热度指数为1.78。欧莱雅品牌另一重推产品——黑精华面膜以1.12的热度指数位列第三。从面膜品牌来看,消费者对国外面膜产品关注度更高,TOP20中占据11个席...https://blog.csdn.net/weixin_51820716/article/details/111932813
5.跟30位95后聊完,我明白了为什么囤这种货成了大趋势到了第13年,双十一对人们来说吸引力有所下降,购物时也已淡定了不少,所购产品与多年前相比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对于女性来说,美妆是囤货必不可少的领域,毕竟为“美”付费,早已成为一种趋势。 而相比往年,随着彩瞳已然成为日常“颜值加分”的神器之一,这几年双十一囤彩瞳的年轻消费者也越来越多,2018年双11当天,一...https://36kr.com/p/1461342397156096
6.“2022京东超市矿泉水畅销榜”润田翠荣登亚军矿泉水成为消费者新宠,增速远超天然水 根据《2022年京东超市矿泉水消费趋势报告》显示,天然矿泉水品牌在京东超市销售额增速达43%,相较于天然水、纯净水品类增速最高。矿泉水份额或将在线上发生逆转,超越饮用天然水,重新成为霸主。 润田翠为何能荣登矿泉水热销榜第二 ...http://www.foodscn.cn/shangye/8006
7.2023年中国年货市场消费调查出炉:“买降”成为时下潮流,预制菜成年...作为新春佳节的重头戏,象征团圆美满的年夜饭是中国人一年中最重要的一餐。然而制作一桌精美可口的年夜饭不是易事,预制菜因制作快、口味佳、种类多,受到消费者青睐。 调研数据显示,在今年计划或已购置的年货类型中,有26.91%的受访用户选择购买预制菜,预制菜成为年货新宠。 https://www.iimedia.cn/c460/91436.html
8.访谈实录新消费产品穿戴甲,如何靠材质再次出圈Q:根据您的预测,PMMA材质是否会成为穿戴甲行业的未来趋势? PMMA材质比ABS材质的成本价格更高,因此目前市面上选择PMMA材质制作穿戴甲的品牌并不多。但在不久的未来,随着行业的规范化、专业化,PMMA材质必将成为穿戴甲行业的“新宠”。 激烈的穿戴甲市场竞争,不仅考验经营实力,也对入局者提出了加速优化升级产品、销售、...https://china.qianlong.com/2023/0506/8022404.shtml
9.中国饮料市场调研报告(精选10篇)我国果汁饮料消费人均消费量为世界人均消费量的1/7,不到世界发达国家人均消费量的2%。随着人们对健康和时尚的追求,作为天然饮品的果汁饮料无疑成为消费者的首选,中国果汁饮料市场潜力巨大。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从20xx年,国际性饮料企业如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农夫山泉、台湾顶新集团等,或强势进入,或加大投资力度,同时,国...https://www.yjbys.com/diaoyanbaogao/1557372.html
10.2022AR文旅元宇宙AR+文旅文旅消费新嘲Online第3页Jennie Toh:在Moxy进入中国之前,万豪国际集团通过充分的市场趋势调研,洞察消费者年龄结构和消费趋势的变化——其中,千禧一代和Z世代已逐渐成为线上旅游的主力消费人群。作为伴随着移动互联网诞生和发展的独特群体,他们非常注重旅行体验。相较于热门目的地和知名景点,Z世代更追求个性化和小众体验,兴趣是他们旅行的最大动因...https://www.zhihuilvyou.com/?m=2022&paged=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