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正处在发展阶段转换和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时期。根据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增长7%,比去年全年增速回落0.4个百分点,与一季度增速基本持平,呈现缓中趋稳迹象。根据各方面的分析预测,目前我国经济整体下行的态势尚未扭转,下半年及今后一个时期可能还会面临比较大的下行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全面深入分析和认识经济形势,对于确定正确的调控政策、促进经济持续向好十分重要。
一、现阶段分析经济形势,不能把眼光仅仅盯在增速上,而要根据我们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进行综合判断
在这样的情况下,分析经济形势,显然不能把眼光仅盯在经济增长速度的高低上,而需要根据我们面临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进行综合判断。不仅要看增长速度的高低,更要看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是否得到改善,结构是否得到优化和升级,发展后劲是否得到增强;要看居民就业、收入和民生是否稳定提高,要看矛盾和风险是否得到控制和化解,要看生态环境是否得到改善,等等。如果为了维持较高的短期增速,而使得结构进一步扭曲,矛盾进一步积累,风险进一步加大,环境进一步破坏,那显然是得不偿失的。相反,如果结构在优化,矛盾在化解,民生在改善,新的增长动力在形成,那么即使增长速度低一些,也是值得期待的好的结果。
二、综合分析我国当前经济形势,总体来讲符合经济发展阶段转换客观规律,也符合调控政策预期目标
第二,在经济总体下行的情况下,就业和居民收入形势总体稳定。统计局提供的5月份31个大中城市的调查失业率为5.1%,比前几个月还略有下降,部分企业面临结构性用工难的问题。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名义增长9.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6%,高于GDP增速。居民就业和收入的相对稳定,既是经济增长的最大成就,也是我们推进结构优化升级最为有利的条件。
第三,经济结构正在进一步优化。服务业比重、最终消费比重继续上升,城乡收入差距继续缩小,节能减排取得新进展,环境质量也有所改善。在行业、企业、区域等继续呈现分化趋势的同时,新产业、新业态快速增长,那些转型早、新兴业务比重大、注重核心竞争力培育的企业、区域发展情况比较好,对前景比较乐观。
第四,矛盾和风险有所化解。在市场压力作用下,房地产企业去库存、部分产能过剩行业去产能的过程继续深化,金融和财政风险总体处于可控状态。当然,整体来看,当前财政金融风险问题依然突出,对此决不可掉以轻心。
这些积极的方面、好的方面使我们看到了结构优化的曙光,增强了对未来经济增长逐步趋稳的信心。如果这种局面能够维持几年,那么转变发展方式就能够取得更大进展,就能够为长期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三、今后一个时期需要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在保持经济基本稳定的情况下着力推进各项改革,为加快形成发展方式的新常态奠定体制基础
从上面的分析不难看出,当前经济增长速度虽继续呈现回落态势,但经济总体来讲在向着逐步化解矛盾、逐步优化结构和形成新的增长方式的正确方向迈进。这说明2012年以来党中央确定的“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是正确的,是符合现阶段我国经济“三期叠加”特点和转变发展方式需要的。当然,我们必须清醒看到,到目前为止所取得的成绩还是十分初步的,甚至只是一些好的苗头和端倪。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过于粗放的状况并没有根本改变,发展不全面、不协调和不可持续的问题也尚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因此,通过改革创新,加快形成与环境新常态相适应的发展方式的新常态,仍然是我们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面临的最重大、也是最艰巨的任务。
因为大项目频频落地,陈弘平以“揭阳赶超进位的首席执行官”自诩,却因为在大项目引进和实施过程中种种“暗度陈仓”的不法行径而落马。
在京东商城、苏宁易购、天猫、1号店和亚马逊这5家综合性购物平台购买了智能手环和家庭装洗衣液两种商品。综合来看,1号店在退货政策执行上表现比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