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近期公布数据看,7月社融、信贷数据同比、环比均超预期回落,企业中长期贷款实体经济信贷均出现不同程度回落,显示国内实体企业融资需求下降;从M2`同比增速由前值8.5%回落至8.1%,M1同比增速由前值4.4%回落至3.1%,反映微观经济活跃度下降。7月统计局公布的固定资产投资、工业产出、全社会零售销售等数据增速均超预期回落,叠加外围不确定性因素干扰,下半年国内经济存在一定下行压力。
经济下行压力来自哪里?
从统计局公布的数据看,下半年经济压力主要是还是来自内部,基建投资与制造业投资增长乏力,汽车销售放缓对消费品零售影响,以及外部需求不确定对国内民间投资等方面影响。具体看,7月零售销售同比回落主要是汽车销售回落拖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乏力主要受基建投资回落,制造业投资维持低位影响。
二、经济有望运行在合理区间,韧性足
(一)消费潜力大
7月扣除汽车的消费品零售支出同比增长9.2%,表现仍强劲;乡村消费增速明显快于城市;网上零售销售增速保持高速增长,且占全国零售比重还在上升,显示国内消费潜力仍大,并且有迹象表明下半年国内汽车销售放缓幅度边际改善。
2014年以来国内经济结构中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不断上升并稳定在六成以上,消费支出已经成为国内经济第一引擎,经济对投资与出口的依赖明显降低;从三产结构看,国内第三产业对经济贡献也稳定在6成以上。国内经济内生性明显增强,这是国内经济韧性增强体现,经济现象的背后是国内消费、产业升级下的转型升级,这与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较为类似。
(二)固定投资有望企稳改善
固定投资增长乏力主要是受基建投资放缓拖累,基建投资占固定投资比重在22%附近,制造业投资约占固定资产投资的31%,1-7月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3.3%,创4个月来新高,前值3.0%,显示管理层一系列针对制造业的政策效果有所显现,但受内外复杂因素拖累,预计下半年国内制造业投资改善动能偏温和。
1、基建投资相对可控。基建投资占全社会固定投资比重在22%左右。下半年稳增长,基建投资是一个抓手,7月30日政治局会议要求,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城市停车场、城乡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等补短板工程,加快推进信息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国内专项债发行规模扩大,预计下半年国内基建投资有望进一步改善。
(三)中国出口仍具竞争力
一年多来受全球贸易放缓与贸易紧张局势拖累,中国出口有所放缓,但是相对发达国家,中国出口放缓温和,贸易顺差扩大,而且中国出口占全球比重并未出现明显变化,中国多元化外贸战略取得成效,中国对欧盟、东盟贸易保持两位数增长,二者分别占我国进出口15.7%和13.5%,受贸易争端影响,美国降至我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12%;上半年,我国对一带一路、拉丁美洲与非洲进出口增速均高于全全国整体增速,且态势良好。预计今年我国出口有望保持平稳。
图:中国等主要经济体出口增速
整体看,消费支出成为经济第一引擎,去年以来一系列托底政策效果释放,政策空间相对较大,国内就业保持平稳,经济有望运行在合理区间。
三、政策展望
7月公布社融、信贷与宏观经济不理想,显示下半年经济仍存在一定压力,欧美经济指标整体延续弱势,预计管理层适时适度,有针对性地加大宏观逆周期调节力度,避免经济滑出合理区间;但从公布经济数据结构与国内政策空间看,下半年经济仍有望运行在合理区间。
短期我国经济面临复杂的内部结构问题与外部不确定干扰因素,国内微观经济主体活力不够活跃,货币政策传导不够通畅等;中长期治本之策是通过改革,补齐短板、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提升效率,但需要兼顾短期经济稳,并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一)积极财政政策
积极财政政策需要加大政策落实督导,激活微观主体活力,这是治本之策,管理层切实落实减税措施有助于微观主体获得感,激发微观主体活力。下半年管理层将根据外部贸易局势及对国内微观影响情况,如果恶化,管理层有望适度加大中小微企业减税等扶持力度。
针对国内基建投资及制造业投资疲弱表现,下半年或根据经济表现,适度加大专项债发行,助力“新基建”补短板,7月30日政治局会议强调增大冷链物流与老旧小区改造等,既有利于提振固定投资,也有利于促进消费。
(二)货币政策中性略偏松,更倾向结构性精准调控
1、央行总量全面宽松空间偏有限。主要是总量全面宽松货币政策可能推升宏观杠杆率与局部资产泡沫风险集聚;从经济数据与政策灵活性看,经济尚无偏离合理区间迹象;以及稳定人民币汇率预期等;目前国内市场利率处于低位,市场流动性整体保持充裕。央行将保持定力,延续稳健货币政策基调,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货币环境。
2、政策更倾向结构性政策工具。主要是针对国内结构性矛盾,政策传导不通畅,央行有望实施定向降准、TMLF等政策工具,引导金融加大扶持实体近力度。接下来经济数据表现将给政策给出指引,如果投资、消费等指标继续超预期下滑,不排除央行实施1-2次全面降准。
3、稳定国内预期。从近一年多来,外围贸易冲击对我国经济影响整体可控,外围这种贸易争端+心理战术,对国内市场与微观企业主体构成负面影响,民间资本支出观望情绪浓。接下来需要进一步稳定企业预期,努力缓解企业融资难题,促进营商环境改善,引导企业聚焦于国消费升级,保持中长期战略定力,积极转型升级,提升竞争力,化“危”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