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以Temu为代表的平台出海浪潮汹涌,海外电商格局改变孕育新机会
家电:CES众多新品发布;12月外销数据出炉,继续推荐出海链+高股息标的
家电:出海链条中的投资机会
策略:出海机遇展望:扬帆正当时
医疗器械行业:器械出海进展更新
汽车出海:总量高增,融入海外生态迈向长期成长
轻工纺服及教育:平价为王,出海淘金——日本90年代后服饰变迁启示录
汽车出海报告系列一:电动化消费趋势开启长期成长
电新:美国新政短空长多,仍然看好充电桩的出海逻辑
机械:刀具:国产替代+扬帆出海,头部企业迎来量价齐
海外:电商跨境出海,巨头领航扬帆
01以Temu为代表的平台出海浪潮汹涌,海外电商格局改变孕育新机会
中国电商出海:以“四小龙”为例的跨境平台快速发展,海外的GMV与用户数迅速提升,平台出海或加剧出海赛道的竞争,或带来出海赛道结构性变化;在这种趋势下,我们看好Temu、SheIn等平台的长期发展,目前的限制在于SKU的拓展和政策风险:
(1.4)Aliexpress:速卖通的优势在于海外业务布局较早,2023年确定新战略之后或能改善之前增速下滑的局面。2023年速卖通宣布“重点三件事”,包括:正式推出全托管(目前的模式为商家自运营+全托管服务);提升到货时效(72小时发货+爆款仓发+标准线路);提升购买体验(新人权益+本地退货+免费退);2023年以来,阿里出海业务成为集团战略重心之一,速卖通的核心优势在于“仓发+供应+市场”:(a)仓发:22年以来优选仓订单快速增长,韩国威海仓能做到3日达;海外仓订单增长30%+,主要来自于欧洲和美国市场,在欧洲的核心9国能做到5日左右送达;(b)供应:公司拥有国内优质的公司及个人供应商家,2022年1600余个商家新跃迁为金牌卖家,400多个商家新跃迁为年销售额超过100万美元的卖家,新引入Mall卖家1000余个;(c)市场:公司在拓展新兴市场亦卓有成效,在韩国、美国、巴西等新兴市场,买家有了大幅增长。
海外电商影响:我们认为在中国电商平台的“攻势下”,防御力较弱的本土电商和以性价比为卖点的折扣电商或最先迎来冲击,未来全球电商的结构与模式变化或将带来新的投资机会:
1)Amazon:海外电商龙头领先优势明显,23年以来采取一系列措施应对Temu等企业冲击,短期来看Temu或难以影响Amazon基本盘,但是长期具备不确定性。1)短期从规模上来看,对于Amazon的冲击相对较小;2)从核心优势来看,Amazon拥有最全品类SKU,Prime会员体系保证用户粘性,FBA保证用户的配送时效与体验,仓储与物流的规模效应等核心优势短期来看是Temu无法替代的;3)Temu与折扣电商用户重合度更高,短期折扣电商或成为Temu与Amazon竞争的“缓冲垫”。
2)SEA:Sea短期内仍有巩固护城河的机会,但是中长期充满不确定性。Sea一度成为东南亚最高的市值公司,但是随着电商全球化进展不及预期,叠加游戏被封禁等影响,Sea的股价一度下跌80%左右。目前Sea电商已经陆续撤离欧洲等市场,更加聚焦于拉美和东南亚市场。我们认为,中国Temu、SheIn、Tiktok等平台出海中长期或对Shopee造成一定冲击。但短期受制于Temu资源的投放有限,Shopee在东南亚仍然具备一定竞争力,但未来东南亚电商竞争环境或更加激烈。
(3)Mercado:拉美市场空间广阔,Mercado支付、物流、电商协同效应明显。拉美市场目前电商、金融支付、物流等业务仍然是Mercado领先,其区域的竞争优势比较明显。从市场而言,一方面拉美电商渗透率相对不高,仍然具备一定红利成长期;另一方面,拉美部分国家本土保护更强(比如关税等),或成为Temu是否在拉美市场重大推进的考虑因素。
(4)Shopify:独立站更加偏向于品牌化建设,Shopify的SaaS业务与金融TPVtakerate都与独立站规模有关。Shopify主要面向企业及个人客户提供电商平台搭建、管理全渠道的营销、售卖、支付等服务。独立站更加偏向于品牌化建设,中短期之内与Temu这类商品的白牌商品可能形成错位竞争,但是Shopify的SaaS业务发展与金融业务均与独立站的规模有关,长期独立站的业务模式在电商中的占比或有变化。
(5)折扣店(DollarGeneral/DollarTree/FiveBelow等):与Temu用户重合度更高,或最先受到Temu冲击。美国下沉市场零售规模有限,且消费者价格敏感度更高,Dollar店经营模式在门店等刚性成本结构下商品潜在降价空间有限,而Temu采用电商模式相对更加灵活。Temu的发展对Dollar店的冲击或更加明显。而Dollar店品类结构、定价范围等因素或成为受冲击程度大小的核心要素。
风险提示:
1)宏观经济:全球宏观经济下行导致电商渗透率及用户消费能力不及预期的风险;其中欧美市场可能的衰退带来的零售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新兴市场电商增速放缓的风险;
2)政策风险:美联储降息节奏不及预期;欧美、印尼、巴西等地的潜在关税增加带来成本上行风险;中美关系不确定性风险;国家层面的本土企业保护的风险;法律合规的风险;反垄断反侵销的政策风险;
4)竞争风险:海外竞争加剧或面临竞争力不足的风险;Temu等平台对Amazon、Shopee等渠道的冲击风险。
证券研究报告名称:《以Temu为代表的平台出海浪潮汹涌,海外电商格局改变孕育新机会》
报告发布机构: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本报告分析师:
SFC编号:BUI663
02CES众多新品发布;12月外销数据出炉,继续推荐出海链+高股息标的
展出产品:展示UX系列产品、激光显示产品。UX系列产品:包括110寸、40000+分区的MiniLED电视与4KMiniLED,75寸、行业最薄的4KMiniLED,支持智慧游戏设置,契合多个游戏平台,为用户带来全新游戏体验。激光显示产品:包括全球首款100寸卷曲平激光电视与8K屏幕发声激光电视,8K屏幕发声激光电视搭载3.4平方米发声屏幕,能够精准控制3300万像素点,为用户带来沉浸式观影体验。
证券研究报告名称:《CES众多新品发布;12月外销数据出炉,继续推荐出海链+高股息标的》
研究助理:付田行
03出海链条中的投资机会
核心观点:寻找出海链中的投资机会。国内家电行业接近饱和,全球市场仍有增量空间。中国企业在出海过程中形成了以代工、品牌出海、产能出海、全球本地化运营等多种方式。从最新11月的家电品类整体出口数据来看,出口额(以美元计)同比增长11.8%,环比上月增速进一步提升。
本周投资建议:重点推荐国际竞争力强,品牌出海的标的
风险提示:1)宏观经济增长放缓:2)海外需求不及预期:3)原材料价格上涨:4)供应链运行受阻。
证券研究报告名称:《出海链条中的投资机会》
马王杰SAC编号:S1440521070002
04出海机遇展望:扬帆正当时
风险提示:(1)地缘政治风险。美国大选年中美关系存在扰动风险,同时俄乌冲突、中东问题等地缘热点可能面临恶化的风险,如果发生危机则可能对市场造成不利影响。
(2)美国经济金融与政策风险。如果美国经济持续保持韧性,劳动力市场、零售等经济数据表现亮眼,那么美国衰退风险或将面临重估,同时通胀风险也将面临反弹,美联储紧缩抗通胀之路继续,全球流动性宽松不及预期,国内权益市场分母端难免也将承压。
(3)国内经济复苏或稳增长政策实施效果不及预期。如果后续国内地产销售、投资等数据迟迟难以恢复,长期积累的城投偿债风险面临发酵,经济复苏最终证伪,那么整体市场走势将会承压,过于乐观的定价预期将会面临修正。
证券研究报告名称:《出海机遇展望:扬帆正当时》
陈果SAC编号:S1440521120006
SFC编号:BUE195
郑佳雯SAC编号:S1440523010001
05器械出海进展更新
行业政策风险:因为行业政策调整带来的研究设计要求变化、价格变化、带量采购政策变化、医保报销范围及比例变化等风险。尤其是集采、医保支付等政策的变化,对行业发展预期影响较大。
研发不及预期风险:新药和器械在研发过程中,存在临床入组进度不确定、疗效结果及安全性结果数据不确定等风险。
审批不及预期风险:审批过程中存在资料补充、审批流程变化等因素导致的审批周期延长等风险。
宏观环境波动风险:全球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可能影响下游需求,此外还需要考虑国际关系、气候变化、通货膨胀及汇率和利率等方面的风险。
证券研究报告名称:《医疗器械行业:器械出海进展更新》
SFC编号:ASZ591
SFC编号:BPW879
06汽车出海:总量高增,融入海外生态迈向长期成长
5.123年复盘:总量高增长,结构多亮点
汽车出海持续高景气,总量&结构全面向好。从总量维度来看,2020年以来中国汽车出口持续景气,2020至2023年1-10月销量分别为99.5/201.5/311.1/392.2万辆,同比增长-2.8%/102.5%/54.4%/59.7%。出口销量实现“三级跳”是外部供应链受阻机会下,自主车企制造能力追平、电动化能力领先海外车企的必然结果,呈现长期成长性。2023年虽然外部供应链扰动逐步消退,但是中国汽车出口已经进入良性循环,实现高基数下的高增长。2023年10月中国汽车出口销量达到48.4万辆,继续创造历史新高,“大象起舞不停歇”。预计全年出口销量有望冲击500万辆规模。
5.224年新变化:逐步融入海外生态,实现长期成长
证券研究报告名称:《汽车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供给支撑景气延续,智驾蓄力成长拐点》
SFC编号:BQR089
07平价为王,出海淘金—日本90年代后服饰变迁启示录
在此背景下,我们有以下发现:
1)以优衣库为代表的日本平价服装成为主流,优衣库1991-2001年在日本本土市场快速增,期间门店数从29家快速增长至519家,98年ABC战略下摇粒绒等高性价比产品引爆需求。2001年优衣库进入海外发展,2011年在本土市场增速放缓后,其海外布局提速,2018海外营收超过本土。品类方面,优衣库初期以男性用户为主,受益于高性价比女装需求增加,女装营收占比从FY1998的5%提升到FY2008的32%,FY22优衣库日本的女性服装占比达43.2%,超过男性,日本女性也钟情于平价服饰。
2)高端可选运动需求下降,经济下行对滑雪等高端可选运动需求冲击明显,各品牌在需求快速下行期明显承压,滑雪品牌Goldwin自FY97-10营收下降46%,迪桑特FY00-06营收零增长。后续凭借不断强化专业化、差异化定位,及产品力提升,营收逐步企稳增长。
3)专业/大众运动需求相对平稳,出海成为增长点:日本专业跑鞋品牌亚瑟士在FY1994-2004期间受需求略下行影响,营收CAGR为-1.2%。伴随其在海外市场开拓顺利,FY2006海外营收已超过日本本土,且后续增速持续领先,成为增长核心驱动。
4)潮牌/时尚板块仍有机遇:日本经济下行期间部分具有本土特色的个性化、潮牌及时尚品牌涌现/崛起,如KENZO(高田贤三)、PLAY(川久保玲)、BAPE(NIGO)等,多个品牌发展为世界级潮牌。
风险提示:海外经验参考性有限;零售折扣率加深,影响品牌利润率;消费复苏进展不达预期;海外需求疲软,影响服饰品牌海外市场销售。
证券研究报告名称:《平价为王,出海淘金—日本90年代后服饰变迁启示录》
SFC中央编号:BOT812
08汽车出海报告系列一:电动化消费趋势开启长期成长
周期和产品力共振,我国汽车出口爆发,未来成长性明显。看过去:2022年全球汽车出口总额7765亿美元,同比+7%,其中我国汽车出口额447亿美元,同比+83%,出口量311.1万辆,同比+57%。按结构看我国汽车出口:(1)乘用车商用车两旺:乘用车252.9万辆,同比+57%;商用车58.2万辆,同比+45%。(2)出口新能源渗透率提升:乘用车65.2万辆,渗透率超25%;商用车2.7万辆,渗透率5%刚起步,未来欧洲零排放等政策有望推进电动化;(3)自主品牌凭借电动化提升出口份额,2022年自主出口份额占48%。看未来:增量市场广阔,欧、亚、南美、非、大洋洲都在电动化中,消费趋势明确。新能源车出口同比大增119%,比亚迪ATTO3在泰国、以色列、新西兰、新加坡成为纯电销冠,已成海外爆款。
风险提示:海外需求不及预期;海外政策风险;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影响利润。
证券研究报告名称:《汽车出海系列一:电动化消费趋势开启长期成长》
程似骐SAC编号:S1440520070001
陶亦然SAC编号:S1440518060002
陈怀山SAC编号:S1440521110006
09美国新政短空长多,仍然看好充电桩的出海逻辑
事件:
美国拜登政府2月15日发布充电器网络新标准,对想要获得两党基础设施法案资助的充电桩,提出了生产地点上的限制,包括:
1)即日起,充电器最终组装在美国,充电器钢铁外壳的全生产流程在美国(包括从熔化到涂层);
2)2024年7月1日起,以采购成本计算,至少占比55%的组件要产自美国。
简评:
复盘为什么海外需求今年爆发?
本质上是充电桩增量增速和电车销量增速不匹配造成的充电痛点,但在当前时点的加速主要是政策上边际变化的大力推动。
根据美国IRA法案,此前2021年底到期的充电桩税收抵免重新生效,凡是2022年12月31日以后投入使用的:
1)商用充电站:单个项目最高可获得30%税收抵免(需满足工资和学徒条件,否则6%),对应上限10万美元(此前3万);以单个充电站3-5个120kw直流充电桩来计算,约对应10-20万美元成本,则6%对应0.6-1.2万美元税收优惠,30%对应3-6万美元税收优惠。
2)个人家用充电桩:30%税收抵免,上限1千美元。以单个7kw私桩500美元计算,对应150美元税收优惠。
因此高额的税收优惠将较大幅度影响产品实际到手成本,是客户必定优先考虑的重点。
限制政策影响如何?
短期来看,限制政策对国内整桩企业出海会产生一定影响。
长期来看,美国市场空间大、利润高,赴美建厂或代工是最佳方案。
两党法案目标在美国建造50万个充电桩,美国市场空间巨大、且盈利能力强(较国内售价翻倍、毛利率高10-20pct),且税收优惠非常重要,不可能丢弃,因此最佳解决方案仍是国内企业赴美建厂、实现本土化供应。
市场当前核心忧虑是把充电桩类比电池产业,建厂投资高、周期长、易受限,但实际充电桩是轻资产行业,具备:①产能扩张更快、投资金额更少、建设周期更短;②工控转型、自动化率高、产业转移容易。长期看,若能够实现美国建厂或代工,则受影响较小。
1)下游新能源汽车产销不及预期:销量端可能受到疫情反复、需求疲软影响而不及预期;产量端可能受到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限电、疫情反复等影响不及预期,进而影响产业链盈利能力和估值。
证券研究报告名称:《美国新政短空长多,仍然看好充电桩的出海逻辑》
许琳SAC执证编号:S1440517110001
10刀具:国产替代+扬帆出海,头部企业迎来量价齐
刀具是广泛应用于各大制造业的关键耗材,硬质合金刀具为主流
切削加工约占机加工工作量的90%,刀具是工业机床的“牙齿”,直接影响制造业的加工水平,下游主要为汽车摩托车、通用机械、工程机械、模具、航空航天等。按材质的不同,刀具可分为高速钢、硬质合金、陶瓷和超硬材料(立方氮化硼CBN/人造金刚石PCD),其中硬质合金凭借其良好的综合性能,已成切削刀具的主流材料,占比约53%。
中高端刀具的国产替代是核心,头部企业引领替代、空间充足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切削刀具市场,2021年规模达477亿元,同比增长13%,近五年CAGR为8.18%,高于全球平均增速。国内刀具市场形成了欧美、日韩刀具企业占据中高端市场,国内刀具企业在细分领域逐步追赶的竞争格局。近年来,外部环境影响欧美、日韩刀具进口,且政策层面更加强调自主可控,而国内刀具头部企业产品综合性能已接近或达到日韩刀具水平,且性价比、经销利润空间与产品更新速度上也优于日韩,我们已经看到进口刀具份额占比不断下降。经测算,2021年国内硬质合金数控刀片国产化率不到30%,预计2022-2025年国产硬质合金数控刀片新增需求合计3.05亿片,整体刀具0.24亿支,国产替代空间充足。
海外市场是不可忽视的第二成长曲线,国内头部企业积极布局
海外市场刀具空间约2000亿元,我国刀具竞争力不断提升,对印度、土耳其、塞尔维亚等国家及地区的刀片出口增速较快,未来发展中国家将是主要目标市场。头部企业积极布局海外渠道,营收持续增长。需要强调,由于定价策略和产品结构不同,目前国内企业出口海外刀具的均价、盈利能力均高于国内,拓展海外市场有利于企业营收规模与盈利能力双重提升。
扩充中高端产能+大力发展直销,刀具将迎来量价齐升
成为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商是必由之路,国内头部企业的产能建设和渠道建设均将为其带来量价齐升。产能建设方面,国内刀具企业在硬质合金数控刀片上进行中高端转型,新扩产刀片性能、均价均优于老产能,另外扩充均价更高的数控刀体、整体刀具、金属陶瓷刀具等新品类,提高可覆盖空间。渠道建设方面,顺应产品高端化趋势,国内头部企业大力开拓直销大客户,直销均价与盈利能力也高于经销,目前在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已有进展。
投资建议:国产替代是行业大趋势,头部企业在工艺积累以及产能、渠道建设上显著领先,将率先抢占日韩份额,未来将迎来量价齐升。
风险提示:制造业复苏不及预期、国产替代进度不及预期等。
证券研究报告名称:《刀具:国产替代+扬帆出海,头部企业迎来量价齐升——机床产业链系列报告》
吕娟SAC执证编号:S1440519080001
SFC中央编号:BOU764
11电商跨境出海,巨头领航扬帆
巨头领航的电商出海大时代
今年以来,巨头在跨境电商方向动作频发,美团电商上线“全球购”;拼多多9月上线Temu进军美国;Tiktok加速布局全球,东南亚、英国、美国等市场投入力度不断加大;Shein布局巴西、日本等地;阿里巴巴注资Lazada、发布独立站......究其原因,跨境电商是疫情以来为数不多的逆势增长的业务,在政策大力推动、新兴市场电商渗透率提升、中国商品绝对的性价比等因素推动下,巨头纷纷探索新的增长曲线,巨头领航的电商出海大时代揭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