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资本市场发展的重点之一是促进居民储蓄向投资转化。投资应该选择哪些方向,市场又会是何走向?疫情后的修复中,中国和世界经济会如何演绎?产业逻辑会如何影响资金走势?新财富特别邀请了第十八届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评选中获奖的第一名团队首席分析师以及最佳产业研究团队,对新一年度的投资策略进行展望,希望他们的意见有助增厚您2021年的收益。
前言
建立30周年的中国资本市场,在“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财富管理需求,不断增强投资者获得感”的方向指引下,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改革,已逐步形成良性发展的生态,尤其是过去两年,伴随资本市场注册制、对外开放等举措的持续推进,房地产价格增长的放缓,各类投资者加速配置金融资产,A股蓝筹、成长、价值股轮番起舞,中国权益投资的大时代正在开启。
截至2020年12月28日,上证指数年线上涨11.4%,年内最大涨幅31%;创业板年线上涨58%。个股分化趋势极其明显,有269只股票涨幅超过100%,518只股票涨幅超过60%,918只股票涨幅超过30%。然而同时,A股也有超过66%的个股跑输大盘,54%的股票为零涨幅,其中1790只股票价格负增长,占比达43%。
2020年12月1日至2021年1月8日,全市场涨幅超过50%的公司有72家,占比仅2%,涨幅超过10%有494家,占比13%。全市场下跌的公司有2759家,占比75%。
这是一个财富管理的大时代,也是一个专业能力致胜的时代。高度分化的行情强化了市场对专业投研能力的需求。作为机构投资者的智囊,全市场的证券分析师们在2020年用超20万份的研报为机构投资提供了从宏观、策略、个股深度到产业变迁的投资指南。
有专业投研加持,以公募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普遍获利颇丰。截至2020年12月28日,年内基金最高涨幅达164%,69只基金涨幅超过100%,其中,权益基金更是唱了主角,其整体平均收益率超过32%,排名前十的权益基金回报率均超120%,主动权益基金平均收益率超过34%,普通股票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率分别超过45%、39%。
2021年,资本市场发展的重点之一是促进居民储蓄向投资转化。那么,投资应该选择哪些方向,市场又会是何走向?疫情后的修复中,中国和世界经济会如何演绎?产业逻辑会如何影响资金走势?新财富特别邀请了第十八届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评选中获奖的第一名团队首席分析师以及最佳产业研究团队,对新一年度的投资策略进行展望,希望他们的意见有助增厚您2021年的收益。
01、总量研究
2020年度代表作:《通缩交易与复苏交易:两种不同的资产定价特征》、《宏观视角下当前像历史上哪个阶段》、《分化中的修复:宏观经济2020年中期展望》、《产业链较全的韧性:出口东边不亮西边亮》、《财政政策力度将深度影响后续大类资产风格》
研究领域评述:2021顺风、逆流
基建与棚改、产能周期、地产、出口、汽车、消费电子、服务业等七个因素,是带动中国本轮经济增长的“七种武器”。
预计基建与地产2021年将有所减速。基建由广义财政和专项债决定,估计2021年专项债规模不及2020年。2020年5月到12月的基建增速估计在7%左右,2021年这一增速或减至4%-5%。地产销售已连续第四年保持零增长左右,2021年判断依然为这一增速。但2020年下半年的销售反弹过于集中,预计2021年将有所放缓。
判断中游产能周期、服务业和出口在2021年是加速的。市场对于前两者看法分歧不大,争议的焦点在出口。
市场对于出口的争议在于份额,即担心2021年海外供给恢复,导致份额又被抢回。
这一问题可以从两个方向思考。首先,2020年二季度是影响份额高峰期,这一影响在第三季度已经开始下行,比如防疫用品、电子产品,但实际中国三季度出口继续上升,这证明主要决定权已经不在份额,而是全球贸易的复苏。其次,这一轮导致中国出口份额上升的产品可分为四种类型:防疫用品、宅经济、比较优势产品、短期转移产品。其中前两块并不存在抢份额情况,而是需求突然增加,中国供给正好与之匹配。中国比较优势产品集中在电气机械、专用设备和电子产业链,这三个领域的制造能力过去几年提升最快。这次疫情的外部冲击导致市场份额快速向头部企业集中,相当于供给侧的效应,这部分转出弹性不会太大。短期转移的产品主要是纺织品和初级工业制成品等,这一部分未来会有转出效应。但单独这一部分对2021年出口的拖累不会太大,出口本质上还是由总量决定的。
汽车和消费电子出口预计大致持平。消费电子在2020年三、四季度已经历了两轮减速,对应线上经济带来的部分增量已经差不多释放完毕,现在回归正常增速了。
疫情之后的经济可以划分为三轮脉冲:第一轮,外需企稳,必需消费品回升;第二轮,出口进一步回升,基建地产、可选消费向上;第三轮,服务业修复斜率上升,全球贸易共振、制造业补库存。目前第三轮脉冲尚未出现。2021年一季度经济不会是实际增长的顶部,如果不考虑基数的影响,这一轮脉冲至少持续至二季度。
偏乐观的经济预期之下,2021年作为资管新规过渡期最后一年,无论是房地产、地方融资还是影子银行,可能都会存在一个政策收敛的过程。2021年的货币供应增速比2020年低,再加上金融政策偏收敛,货币环境将弱于2020年,货币政策最宽松的时代已经过去。
大类资产方面,债券有两个定价坐标:一是名义GDP,我们可以把它的影子指标PPI当作一个坐标,按照市场的预期,PPI要到2021年中见顶,即5-6月,那么利率的顶部很有可能出在PPI顶部之前,最迟是同步;疫苗是第二个坐标,疫苗落地之前,市场的乐观和悲观情绪不可能达成一致预期,利率顶部不可能出现。所以,我们可以大致预判,疫苗落地之后、PPI见顶之前,可能会形成利率的顶部区域。
股票方面,我们可以把经济划分为四个阶段:衰退前期、衰退后期、复苏前期、复苏后期,其中,衰退后期和复苏前期历来是股票市场最好的两个阶段。
过去3年股市走势可划分为三种类型。
2018年的经济是逐渐往下的;由于去杠杆的存在,货币环境也在往下走,这可称为“逆风、逆流”,对应着股市环境不太好。
2019年经济在继续往下走,特别是中小企业在2019年的融资出现了一些问题,但同时政策趋于宽松,这可称为“逆风、顺流”,是市场最喜欢的组合。
2020年经济基本上是在逐月往上,但是由于起点太低,政策基本上保持全年宽松,上半年偏重货币政策,下半年偏重财政政策,这叫做“顺风、顺流”。这个组合有利于权益定价。2020年股票市场是非常典型的符合美林时钟的结构,上半场估值扩张,下半场几乎没有估值的再扩张。
2020年度代表作:《策略看好券商的逻辑》、《牛市扩散——2020年中期A股投资策略》、《曙光微现》、《本轮科技周期到哪步了?》、《大浪潮:居民从购房到配股》
研究领域评述:“股”舞人心的一年
产业结构升级和融资结构转变的大背景下,中国股权投融资时代已经徐徐展开,借鉴1980年代前后美股的经验,A股未来有望迎来长牛。
股权投资大时代的市场将有三大特征。第一是赛道化,借鉴美国历史经验,经济转型期的优质赛道长期集中在消费+科技领域。目前我国正处于转型初期,从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消费占GDP比重、人均GDP、各行业增加值对比看,我国消费和科技还有很大成长空间。第二是龙头化,2019年1月4日这轮牛市以来龙头公司的表现优于全行业,是因为随着行业集中度提升,龙头公司市场份额提升,业绩更好。对比美国,我国行业集中度不够高,未来集中度进一步提升有望增强龙头溢价。第三是机构化。注册制大背景下,A股上市公司数量快速增加,择股难度上升,机构投资者优势凸显。
我国正类似当年的美国,也处在产业结构转型期,未来A股也有望迎来长期股权时代。但长牛和小牛熊并不矛盾,A股目前机构投资者占比低,长牛更可能由一系列小牛熊构成,即市场将锯齿形上移。
我们将一轮牛市按驱动力分成三个阶段,2019年市场处在由流动性驱动的牛市孕育期,2020年是基本面和资金面双轮驱动的牛市爆发期,2021年市场将进入由基本面和情绪面驱动的牛市泡沫期。
预计2021年全部A股公司归母净利润累计同比增速为15%,市场情绪将从目前的60度进一步上移,2021年股市将是“股”舞人心的一年。整体看,2021年宏观流动性将不及2020年宽松,但微观流动性依旧充裕。2020年前三个季度资金净流入已接近1.3万亿元,预计全年为1.5万亿元。2021年居民资产配置将进一步转向权益市场,全年资金净流入将为2万亿元以上。
回顾2020年市场走势,本轮牛市是转型升级牛,科技和消费是中期主线,牛市在主线上涨过程中也要注意其他行业轮涨:2020年上半年,创业板指领涨源于基本面,消费和科技类行业亦如此;7月份以来周期行业领涨得益于基本面数据开始改善;四季度后周期正在发力,春季行情重视低估滞涨的大金融。
展望2021年,第一梯队为科技类企业,其2021年利润将加速增长,这源于政策红利、技术红利,往后看,计算机、传媒、新能源等产业链发展空间巨大。此外还需重视券商,短期看牛市三浪成交量放大将推高券商业绩,中期看金融市场改革最终将提高券商ROE。
第二梯队为内需。“十四五”规划再次强调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出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将扩大内需作为战略基点。展望2021年,大众消费有望崛起,预计乳制品、餐饮、超市等需求或将大增;随着收入水平提升,预计专科医院、高端医疗器械、医疗美容、养生保健等医疗服务领域需求也有望提升。
另外,我们认为港股基本面向好,且估值较便宜,有望迎来补涨,A/H价差将趋于收敛。2021年的风险点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宏观政策首次转向带来阶段性回撤;二是盈利顶和情绪顶导致牛市结束。
2020年度代表作:《滞胀表象,枕戈待旦》、《“疫”发动全身》《渐进修复定方向,内生不足定空间》、《“双循环”与经济发展模式升级》、《详解直达实体的新货政工具》、《解密转债的条款博弈》
研究领域评述:提防融资条件弱化下的债务风险
金融工程丨国盛证券研究小组刘富兵、叶尔乐、林志朋、段伟良
2020年度代表作:《量化分析报告—优选行业的底仓配置策略分析》、《量化专题报告——多因子系列之七:对成长的分解及多维度寻找成长因子》、《量化专题报告——多因子系列之十二:无形资产估值因子》、《量化专题报告——多因子系列之九:海外市场市值和价值因子演化研究》、《量化专题报告——多因子系列之十:行业内选股初探》
研究领域评述:2021年宏观对经济前高后低,市场很可能先扬后抑
2020年度代表作:《全球资产荒与中国核心资产牛市新主角——(A+H)2020年投资策略》、《黄金的配置良机归来,这是一个长逻辑》、《赢在未来——2020年中期投资策略报告》、《风格再平衡》、《周期核心资产的价值重估》
研究领域评述:做多中国,港股牛市,A股不是熊市
首先,全球经济复苏,全球股市投资风格是盈利驱动。欧美经济步入主动补库存周期,二、三季度或有通胀预期骤升风险。中国经济亮点是十四五规划及需求侧改革。其次,资金面海外仍宽松,弱美元趋势将延续;中国信用环境偏紧,化解存量风险短期引发震荡,长期有利于社会财富配置中国权益资产。第三,海外资金配置中国股票的风险偏好提升。行情展望:2021年港股是价值重估与创新成长双轮驱动的指数牛市。A股不是熊市,结构牛聚焦性价比。风险点:城投债违约,或带来股市“黄金坑”。投资机会:金融、有色、能源等传统核心资产价值重估;新能源车、军工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长期看好,但需警惕明年类似2005年“五朵金花”行情的大调整和分化;互联网、医药、消费下半年机会更大。
02、金融产业研究
一、行业:拐点向上,逐季修复。
预计2020年上市银行净利润增速0%,对应第四季度单季增速近40%。展望2021年,货币不松不紧,对银行更加有利。上市银行基本面将逐季改善,预计2021年净利润全年增速8%。
二、板块:骑驴找马,驴会变马。
银行基本面改善刚刚开始,估值水分刚刚挤干,强化反垄断监管有序拉开,银行股有望迎来重大级别修复行情。2021年预期收益率下行背景下,慢就是快、稳就是好,最佳策略骑驴找马,银行是首选,驴或变马。
三、个股:买银行LV,出厂价LV。
2020年度代表作:《保险公司资产管理专题研究》、《健康中国序幕拉开,保险行业大有可为——健康产业专题报告》、《低利率时代,保险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保险行业系列专题一》、《证券行业全面开放,鲶鱼效应或将显现——金融业对外开放系列报告之一》、《佣金战下的“危”与“机”——证券行业系列专题一》
研究领域评述:保险估值提升空间大,券商杠杆提高有望带动ROE持续向上
乐加栋/首席分析师,硕士,毕业于复旦大学。11年证券行业研究经验。2012年新财富房地产行业第二名(团队成员),2014、2015年第三名,2016年第二名,2017-2020年第一名。
研究领域评述:融资新政促供给侧改革,具备管理红利的公司迎来机遇
2020年面临棚改退出及疫情冲击,“房住不炒”定调不变,在适当的政策调整及货币支撑的情况下,需求表现迅速复苏,体现出行业长期韧性。当前板块投资具备两个有利因素:一是汇率带动核心资产重估。地产是低估值、高稳定性、高股息率的优质资产,估值修复可期。二是行业土地质量改善。根据我们的测算,考虑配建后的40城拿地毛利率2020年上升至25.1%,较2019年上升1.8pct,利润率改善将体现在业绩层面,行业具备系统性纠偏机会。对企业而言,融资新政促进供给侧改革,资源再分配,2020年9月后不同分级的企业已经出现分化,对具备管理红利的公司而言是难得的发展机遇。
03、消费产业研究
管泉森/家电行业首席分析师;7年家电行业研究经验;复旦大学世界经济学学士、复旦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硕士。2016-2018年新财富家电第一名(团队成员),2019、2020年第一名。
2020年度代表作:《二十五载磨一剑,霜刃待开新天下》、《沉潜而跃,砺行致远》、《空调行业价格竞争何时鸣金收兵?》、《如何看小家电走出分化行情及后续投资价值?》、《鉴往知来,向确定性要溢价》
研究领域评述:疫情促家电从“制造出海”向“品牌出海”跨越
王永锋/首席分析师,硕士,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12年证券行业研究经验。2015年新财富食品饮料第五名,2016、2017年第三名,2019年第二名,2018、2020年第一名。
2020年度代表作:《受益流动性宽松和风险偏好改善,食品板块估值将继续提升》、《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奢侈品品牌,未来估值中枢应在30-40倍》、《茅台带动“酱香热潮”,赤水河畔“百舸争流”》、《餐饮连锁化推动餐饮供应链变革,未来有望产生多家百亿收入企业》、《复盘前三轮白酒牛市,第四轮白酒牛市将受消费升级驱动》
研究领域评述:白酒延续第四轮牛市,消费龙头有望演绎长期牛市
研究领域评述:2021年医药个股结构分化
研究领域评述:直播带货和社区团购不能有效提升品牌力
研究领域评述:农业板块投资机会聚焦于景气与成长
周海晨/华东师范大学世界经济学硕士,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亚利桑那州立大学EMBA。现任上海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有限公司总经理,历任研究所轻工家电小组主管,制造业、海外研究部总监,副总经理等职。“上海市青年拔尖人才”、“上海市青年金融人才”,“轻工业政策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市金融局金融形势专家咨询会成员。2014年新财富家电行业第五名,2017军工行业第四名(团队成员),2018年第三名,2020年汽车和汽车零部件第五名(团队成员),2008年造纸印刷第三名,2009年第二名,2010-2013年第一名,2014年轻工造纸第二名,2015-2018年第一名,2019、2020年轻工和纺织服装第一名,新财富白金分析师,2020新财富钻石分析师。
研究领域评述:化妆品板块首选优质赛道龙头公司
04、科技产业研究
许兴军/首席分析师,硕士,毕业于浙江大学。9年证券行业研究经验。2015年新财富电子行业第三名,2016年第二名,2017-2020年第一名。
研究领域评述:聚焦产能、新应用、景气三条主线
计算机丨安信证券研究小组胡又文、吕伟、凌晨、徐文杰、陈冠呈、黄净等
胡又文/牛津大学金融经济学硕士。2010年加入安信证券,现任研究中心总经理。2014-2020年新财富计算机第一名。2020年新财富白金分析师。
研究领域评述:中国有望在5G引领的科技大时代弯道超车
我们正在迎来新一轮科技大浪潮——5G引领的科技大时代,中国有望弯道超车!这一轮5G浪潮与上一轮3G浪潮的相同点:科技创新+国家意志;不同点:上一轮的国家意志是“互联网+”,这一轮的国家意志是自主可控!未来3到5年,三大万亿级重构带来计算机千亿集群时代,包括:第一,数字底座重塑,信创打开长期被海外巨头垄断的万亿级基础软硬件市场;第二,商业模式重构,云计算重构万亿级IT支出的商业模式;第三,5G技术革命,5G+AI开创数万亿级新应用场景。
旷实/首席分析师,硕士,毕业于北京大学。曾在中银国际担任传媒行业、社服行业分析师。10年证券行业研究经验。2014年新财富社会服务业第五名,2015年第三名,2018-2020传播与文化第一名。
2020年度代表作:《手游流量运营兴于渠道迭代,未来将走向精细化、智能化、全球化》、《长视频行业:困境与希望》、《美团点评:从生鲜O2O更迭探讨美团新业务发展之路》、《游戏行业:产品和渠道如何影响行业迭代和变革?》、《长视频提价的逻辑基础及UE模型下的商业化演进》
研究领域评述:游戏行业有望实现业绩和估值修复
移动互联网端,社交、视频(长视频提价、短视频货币化率提升、中视频持续扩展用户生态)、本地生活服务机会和空间大。院线供给出清仍在延续,龙头市占率提升明显;游戏行业当前处于底部,2021年有望实现业绩和估值修复;楼宇媒体需求持续回暖,上半年低基数下迎来业绩高增长,全年业绩确定性强。
阎贵成/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移动工作8年多,2016年开始从事通信行业证券研究工作,目前任通信行业首席分析师。2019、2020年新财富通信第一名。
2020年度代表作:《新基建系列报告之十一:一文看懂通信新基建》、《通信行业2020年投资策略报告:新的起点,从5G看云》、《云计算系列深度之一:云基础设施投资回暖的起点》、《云计算系列报告之二:电信与数通共振,光模块迎高景气》、《云计算系列深度之三:IDC,云端驱动,聚焦一线》
研究领域评述:5G市场投资主线正在转向应用
05、制造产业研究
代川/资深分析师,硕士,毕业于中山大学。5年证券行业研究经验。2018年新财富机械第二名(团队成员),2019、2020年第一名(团队成员)。
研究领域评述:后疫情时代“机器换人”在加快渗透
疫情逐渐进入中后期,从需求看,当前机械行业呈现几个典型的特征:(1)内循环加快了国内基建链和制造业复苏;(2)“机器换人”在后疫情时代加快渗透,广义自动化的应用大幅度提升制造业效率。供给侧变化包括:(1)中国完整的产业链基础,使得装备企业在全球份额提升;(2)加快了机械各个领域的主机和核心零部件的国产替代速度。看好市场份额持续提升的工程机械龙头,制造业复苏链条中景气度叠加产品拐点的企业;海外出口链条需求加速并且国际竞争力持续提升的企业;关键核心零部件领域取得突破的拐点型企业。
2020年度代表作:《拥抱变革,静待新生——长江汽车2020年度中期投资策略》、《潮生理棹,披沙拣金——汽车行业2020年度投资策略》、《乘用车展望2020:底部探明,温和复苏,格局分化》、《重卡展望2020:踌躇中前行》、《再论零部件决胜之道》
研究领域评述:长期看好汽车智能化和电动化两大变革方向的投资机会
汽车行业总量延续复苏,迎接大变革时代。受益于低基数和中低端需求释放,2021年延续复苏,乘用车行业销量有望实现较快增长。总量之外,智能电动引发的技术变革是核心看点。智能化将成为竞争胜负手,整车厂加大配置L2.5智能驾驶及FOTA功能,以提升竞争力。智能化将提升整车厂价值空间与主导权,并且带来传感器、底盘电子以及座舱电子的渗透率与价值量双升。电动化已由政策驱动转为市场驱动,预计2021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有望恢复高增长,看好整车龙头放量。电动化将带来更多类似车灯的技术升级,细分领域方向看好轻量化、热管理和玻璃。总结来看,长期看好智能化和电动化两大变革方向的投资机会。
建筑和工程丨国盛证券研究小组夏天、何亚轩、杨涛、程龙戈、廖文强
研究领域评述:建筑业机会来自于转型升级和行业格局变化
展望2021年,财政、货币政策逐步回归常态化,基建、地产投资预计平稳增长,制造业投资有望得到改善,结构上看好制造业工程服务公司。建筑业发展至今总量24.8万亿已十分庞大,在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总量增长已不是产业发展的重点和主题。机会来自于转型升级和行业格局变化。一方面,中国经济的工业化、信息化发展对建筑行业提出全新要求,装配式建筑快速发展是未来三五年的大趋势,优质公司成长性突出,看好钢结构、装饰、设计等细分龙头。另一方面,行业增速放缓将加速行业集中度提升,龙头优势将得到持续强化,龙头企业有望从估值折价向估值溢价转变。
研究领域评述:新能源行业跨过拐点走向繁荣
国防军工丨安信证券研究小组冯福章、张傲等
冯福章/北京科技大学博士,安信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军工行业首席分析师。2007年进入证券行业,2017年加盟安信证券,13年来一直从事机械和军工行业研究。2014-2020年新财富军工第一名。2020年新财富白金分析师。
研究领域评述:军工行业“十四五”或将加速增长
郭鹏/首席分析师,硕士,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多年环保、燃气、电力等公用事业研究经验。9年证券行业研究经验。2014年新财富煤炭开采第一名(团队成员),2015-2020年环保第一名。2020年新财富白金分析师。
研究领域评述:寻找增长确定性,拥抱行业新机遇
06、能源与材料产业研究
2020年度代表作:《钛白粉国际龙头,全钛产业链再升级》、《未来十年,高歌向前》、《御守为攻,方谋大略》、《PDH的昨天、今天与明天》、《乙烷裂解——中美对比,伯仲之间》
研究领域评述:景气大好,布局周期成长龙头
研究领域评述:光伏平价时代运营空间迎来爆发
“十四五”期间清洁能源运营行业为能源领域最具确定性的成长赛道。为实现2060年前后碳中和,我们测算205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的比例需提升至75%,未来30年风电发电量复合增速达8.7%,光伏复合增速达12.2%。展望“十四五”,预计风电开发以央企为主,陆上风电大基地发展加速,海上风电降成本空间广阔;光伏平价时代运营空间迎来爆发,民营企业具备效率优势,国企具备资金优势;火电定位新能源的现金奶牛+调峰主力,龙头加速转型新能源;水电兼具低碳与经济性,稀缺性日益凸显;核电地位上升,龙头或将打造主业+新能源双轮驱动。运营类资产可适用低风险溢价和稳定增长预期,新能源转型不仅带来业绩增量,同时有望大幅提升ROE稳定性,未来估值有望系统性提升。
沈涛/首席分析师,硕士,毕业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曾供职于中银国际证券研究所。13年证券行业研究经验。2015年新财富环保行业第一名(团队成员),2019、2020年批零和社会服务业第四名(团队成员),2012年煤炭开采第五名,2013年第四名,2014-2018年第一名,2019、2020年能源开采第一名。2020年新财富白金分析师。
研究领域评述:煤炭行业将充分受益于周期回升带来的弹性
2021年为“十四五”开局第一年,预计宏观经济延续回升态势,煤炭作为上游行业将充分受益于周期回升带来的弹性。2021年动力煤受益于需求回升,新建产能下降,价格中枢有望高于2020年,而焦煤在进口整体收缩及产量平稳的预期下价格或也将平稳上涨。而中长期看,“十四五”火电用电需求年增速有望维持2-3%水平,十年维度看煤炭消费仍将逐步增长(2030年煤炭还将占50%以上),而供改后产量弹性减小,即使资源条件较好的产地也难有明显增量,进口也维持低位,煤价也有望中高位震荡。此外,行业企业的煤矿资源和盈利继续分化,优质公司有望持续获得溢价。中长期,在煤价高位震荡以及龙头公司分红提升(2020年以来陕煤、平煤、兖煤等公司陆续提高分红并保证最低分红金额)的背景下,估值有望继续提升。
2020年度代表作:《龙头话语权的争夺与重估———外资视角看周期系列1》、《烟花易冷——钢铁行业2020年度投资策略》、《站在新周期的起点——有色金属行业2020年度投资策略之能源金属篇》、《黄金50年:纵览大通胀与大衰退——有色金属行业2020年度投资策略之贵金属篇》、《博弈之道,自上而下看铜铝——有色金属行业2020年度投资策略之基本金属篇》
研究领域评述:重视金属板块多维度涨价逻辑
自上而下看,2021年中美制造业周期底部共振复苏背景下,通胀交易窗口具备持续的基础,金属板块多维度涨价逻辑值得重视。自下而上筛选,重视三条细分主线:1、细分高成长,受益于下游新能源车、军工订单放量的新材料小金属,以锂、钴、高温合金、钛合金为核心;2、供给格局优化,在产量、库存、产能端均出清相较充分的基本金属,以铜、铝领衔;3、受益于巨额赤字与泛滥流行性下美元贬值,且在通胀交易后期具备较好表现的贵金属。
研究领域评述:交运板块迎来价值回归的机遇
2020年度代表作:《乘势而起》、《进退之间》、《建材行业的盈利模式、竞争优势和投资时点》、《德国伍尔特的启示:五金行业的护城河是什么》、《进击的水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