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出发》专家研讨会在京举行7月

7月16日,由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主办,中国电影家协会电影文学创作委员会承办的“电影《出发》专家研讨会”在京召开。

中国美术学院党委书记、教授金一斌,中国电影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中国文联办公厅主任邓光辉,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常务副主任宋智勤,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任晓山,湖南广播影视集团(湖南广播电视台)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潇湘电影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谷良等组织单位及影片出品方领导出席活动。

电影《出发》专家研讨会现场嘉宾合影

电影《出发》导演、中国美术学院电影学院常务副院长刘智海,监制、中国美术学院电影学院院长徐小明,编剧李涛歌等作为主创代表介绍了创作故事及心得。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电影处副处长刘开云,潇湘电影集团总经理助理、办公室(党委办公室)主任熊婷婷,潇湘电影集团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杨蔚然,潇湘电影集团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张鹏,制片人、潇湘电影集团制片人张翔,执行制片人、潇湘青春影业制片经理廖顺兰等湖南方面嘉宾及主创代表出席研讨会。

电影《出发》专家研讨会现场影片艺术顾问、中国美术学院电影学院教授、中国电影高等研究院负责人陈玲珍,摄影指导、中国美术学院电影学院副教授宓鑫君,声音设计、中国美术学院电影学院副教授德格才让,制片人、中国美术学院电影学院办公室主任丁炬,执行制片人、国美影业总经理史晓桉等浙江方面主创代表参与研讨交流。本次研讨会由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电影创作指导处副处长田园主持。

电影《出发》海报

电影《出发》背景为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前夕,世界战火纷飞、中国军阀混战,临近师范毕业的学生毛泽东,携学长萧子升徒步千里、漫游民间,见世间万象与民生百态,通过亲身体验来探寻世间真相与人生意义。这些经历深深地影响了他们的思想和未来的人生道路。

在研讨会中,多位专家学者先后发言交流,从创作手法、叙事方式、人物塑造、艺术表达、影像风格等多个方面对该片进行了探讨,充分肯定该片在主旋律题材创作方面取得的成绩与经验,对影片在类型与题材创新上作出的探索表示肯定。

中国美术学院党委书记、教授金一斌讲话

金一斌提到,电影《出发》以独特的视角和叙事手法展示了新青年的风貌。他指出,潇湘电影集团作为中国老牌电影厂,传承红色基因,具有很高的创作能力。潇湘电影集团每十年都会创作一部重大历史革命影片,这次同中国美术学院合作的电影《出发》延续了这一传统。编剧李涛歌对毛主席题材的创新与突破令人敬佩,他的优秀创作让这部影片与众不同。电影《出发》在导演刘智海冒险精神的带领下,与其团队在艺术风格上探索了独特的表达方式,突破了传统主旋律电影的脸谱化。影片采用了极具特色的艺术手法来实现其独到的美学风格,延续和深化了诗意风格。影片通过大量留白和强烈的主观意愿处理,完善了叙事美学风格,具有明显的创新和改革特色,其深刻的艺术品质和创新精神也体现了非常高的社会意义与价值。

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常务副主任宋智勤讲话

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湖南省电影局局长任晓山讲话

任晓山强调,电影《出发》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具有当代价值和现实意义。国家电影局把它列为今年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影片,湖南省也把这部影片列为“光影铸魂”推荐影片。近年来,湖南省对电影创作给予资金、资源、平台和渠道等各方面的扶持,推动了红色电影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电影文化氛围。湖南电影在全国范围内也获得了良好反响,电影票房接连攀升,昭示着中国电影的活力和前景。接下来,湖南省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全国电影工作会和全国电影局座谈会精神,加强精品创作,促进电影消费,培育电影文化,推动电影市场繁荣发展,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出新的贡献。

湖南广播影视集团(湖南广播电视台)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潇湘电影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谷良讲话

谷良表示,这部电影是潇影集团对主旋律电影类型化的一次积极尝试,在创作团队的精细打磨下,电影在上映期间收获了许多观众的好评。《出发》作为一部主旋律电影,不仅在艺术探索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更在学生、学校和学术的三重基调上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这部影片的深刻内涵和艺术成就,让潇影对未来的宣发充满信心和期待。期待这部电影能对中国电影带来启发,帮助潇影集团在未来电影创作中取得更多进步。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原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中国电影家协会原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张宏讲话

张宏从三组关键词出发,谈论了对于这部电影的体会。第一点:生存与民众。影片描绘了1917年中国人民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压迫下的生存困境,展现了民众在旧社会的艰难生活。船上带着孩子投奔当兵丈夫的妇女,众多村民聚集、诉说苦难遭遇的寺院,以及需要护照才能逃荒的民众,都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悲惨现实。影片的灰色基调深刻控诉了旧社会的压迫。第二点:寻觅与问道。影片探讨了1916年陈独秀主办杂志对青年毛泽东的影响,提出了中国向何处去的世纪之问。通过毛泽东的观察和行动,展现了他对新旧冲突和国家前途的思考,用极其真实的电影语言塑造了一个可爱可信的青年毛泽东形象,给当代青年留下深刻的教育意义和现实意义。第三点:思考与励志。影片展示了毛泽东在旅途中通过读书和实践锻炼自我的过程,强调了他对自我修炼和社会认知的追求。通过救助遇险妇女、面对枪林弹雨等情节,用浪漫的手法展现了一幅幅雕塑般劳动人民的群像,是贴合时代主题的深刻表现。影片在艺术风格上独具特色,通过浪漫手法展现历史场景。

尹鸿针对该片提炼出了三条主线。首先,题材具有创新性,从青年毛泽东的角度展现其成长历程,是一个不可多得的独特视角。虽然原有的素材有限,但通过收集毛泽东与萧子升二人的信件,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与史实资料,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做到了从历史出发的再次创作。其次,主题上做到了贴合当代社会。毛主席对于自身精神及体魄的修炼,通过夜宿水缸、野外生火、渡江救人等具体事件表现了出来。同时,通过这一路所见所闻,青年毛泽东也扩宽了他对于社会乃至整个中国现状的认知。再次,影片展现了毛泽东关于中国向何处去,中国如何能够在这个世界上立住脚步,文明该如何继续延续等深层次的问题的思考,探索了他寻找救国救民道路的过程。这三条主线交织在一起,与当代社会产生共鸣,激励年轻人探索世界,感知社会。从水墨画的开头到木刻式长卷,用独特的艺术手法、鲜明的作者风格展现了这部令人印象深刻的电影。总之,这是一部题材独特、风格鲜明的作品,兼具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中宣部电影剧本规划策划中心主任秦振贵讲话

秦振贵提到,影片中的镜头和演员造型使得观众耳目一新,让人留下了鲜明的印象。影片通过娓娓道来的叙述,展现了1917年生动的流民百态图,使得历史与现实产生了共鸣,特别是对于年轻人的启示意义深远。影片以诗电影的方式展开,通过整个团队的美学理念与精心设计,呈现了非常中国式的审美和风格,使得电影更具艺术性和思考性。影片在去戏剧化的过程中,展现了中国式的审美和中国诗电影形式,是十分重要的新尝试,值得在电影行业推广。

文艺理论家,中央文史馆馆员,中国文联原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仲呈祥讲话

仲呈祥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托物言志、寓理于情、言简意赅、凝练节制、形神兼备、意境深远”这24个字来归纳电影《出发》的特点。他认为,这部电影的重要贡献在于充分发挥了湖南潇湘电影厂与中国美术学院的创作优势和资源,通过强强联合,成功实现了毛泽东游学题材的独特呈现。电影以独特的美学风格和深刻的思想,为中国电影注入了新的活力和价值。这部电影在中国电影界占据了独特地位,展示了积极而富有成效的创作实践,有效结合了西方电影成功经验与中国特色美学精神的传承。通过深入探索电影语言的本质,以高度历史直觉和文化自信,塑造了独具风格的作品。

中国电影家协会顾问、原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局长刘建中讲话

刘建中用“小切口,大作用”来概括电影《出发》的特点。他认为,这部影片独具个性和特色,以重大题材为基础,展现了少年毛泽东的千里穷游和调查研究,具有很强的独创性。影片准确把握了毛泽东和萧子升的形象,突出毛泽东重视调查研究的重要性。影片中对萧子升的刻画也非常细致,表现了他虽未走上革命道路,但与毛泽东有深厚友谊。该影片美术造型出色,真实还原历史时期,服化道精良,营造了良好的时代氛围,强调调查研究的纪念意义,呼应毛泽东和习近平重视调查研究的现实角度。总体而言,影片通过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历史还原,展现了伟人的成长历程,为观众提供了更深层次的探索和思考的角度。

饶曙光认为,影片如何寻找立足点以及自身调性,是电影创作最重要的核心点。而电影《出发》展现了独特的想象力和作者风格,成功地找到了自己的调性,体现了艺术追求和表达。首先,影片成功塑造了青年毛泽东的形象,通过陌生化的呈现,使观众看到一个全新的毛泽东。这样创新的艺术表达增强了影片的艺术深度。其次,影片通过青年毛泽东和萧子升的视角,展示了1917年湖南的社会百态,形成了一幅生动的清明上河图,其包容性与趣味性增强了影片的观影乐趣。再次,影片的诗意美学和调性风格是对江南影像风格的新的阐释,具有湖南独特的地域特点,影像风格反映了青年毛泽东心路历程的迷茫和探索。影片在与当下观众的沟通对话方面也做了很多努力,通过故事、场景、台词等与年轻观众达成共情和互动。最后,在电影市场发生变化的背景下,电影创作需要用更有效的手段与年轻观众沟通,以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中国电影家协会电影文学创作委员会会长、原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剧本规划策划中心主任张思涛讲话

张思涛对于这部影片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点评,并着重强调了电影《出发》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创作中取得了新的突破和艺术探索。从题材上看,影片从青年毛泽东的社会调查出发,开拓了这类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之前未曾发掘的视角,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在艺术语言上,影片采用了纪录风格和散文式结构,通过一连串纯粹、原始的生活画面,独立的小故事,真实反映了青年毛泽东的社会调查。从艺术表现上说,影片在艺术细节、音乐、美术和摄影方面也有许多新的探索和创新,展示了创作者对艺术品质的追求。总而言之,影片不仅为重大革命题材的电影创作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思考,也强调了艺术品质在电影创作中的重要性。

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赵卫防讲话

赵卫防提出,从电影《出发》能看出,主创团队通过更创新的手法,突破了传统主旋律电影的表达方式,展示了新的艺术风貌。影片以风格化的影像表达红色题材,并通过更新的方式扩展和深化对这类题材的表述。特别是在人物塑造上,毛泽东和萧子升作为青年的呈现,展示了他们的迷茫和探索。影片通过独特的视角融入哲学和人文思考,以河床、梦境、庙宇等场景,深刻探讨了中国革命传统及毛泽东等人物的复杂性。青春诗意也是导演深思的一部分,通过电影语言,尤其是跟拍镜头的运用,展现了影片的特殊性和艺术风格。在叙事性与非叙事性的平衡上,影片在追求叙事性的同时,也反思了如何保持细节和整体风格的平衡,以更好地表达其独特的艺术观点和历程思考。

北京电影学院研究生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王海洲讲话

中国美术学院电影学院院长助理、导演系主任、副教授周佳鹂讲话

周佳鹂以卷轴画的独特视角分析了整个影片的美学风格。她认为,《出发》其实不仅仅是对导演的前作《云霄之上》美学延续,还包含了更为明确的一种形式意志。影片中的绘画性表现出强烈的中国传统元素,其开放性和动态性使得画面充满生命气息,影片中的长镜头和动态镜头正好契合了这一特点,呈现出人物的连续性和生命的多元可能性。导演通过自由的摄影机运动,营造出一种既非第一人称也非全然客观的视角,使观众的目光融入画布之中,仿佛置身于传统的中国卷轴山水画中。其次,卷轴画式的影像艺术与影片核心主题“寻找大本大源”相契合。影片不同于传统主旋律电影中对英雄式个体的突出描绘,选择将人物舒展地置放在画卷当中,展现出毛泽东的精神成长过程。《出发》是一部“诗画一体”的电影,通过对于形式的极限使用,探索了中国诗电影的影像表达。不仅展示了青年毛泽东的成长历程,还将中国人精神力量融入山水之中,借鉴了中国传统绘画的视觉形象,构建了属于中国人的心灵空间。影片对于电影语言的文化传承,以及用山水画的影像形态呈现,最终成为了一首献给青年伟人和中华大地与人民的电影诗歌。

胡建礼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对于电影《出发》的看法。第一,影片在主旋律电影领域实现了内容和形式的创新。影片塑造了一个新颖的青年毛泽东形象,展示了他走向革命道路前的思考和感知世界的过程。第二,影像风格浓厚。影片具有中国水墨画特色的长镜头,以及结尾长卷版的流民图展示了导演的独特风格,在以往的主旋律电影中是及少见的。第三,影片不仅是一部新主流电影,也是公路片和历险片,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和戏剧性,也为当代青年学子留下了值得思考借鉴的现实意义。

中国电影家协会电影文学创作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弛讲话

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电影创作指导处副处长田园讲话

田园表示,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出发》不仅展现了青年毛泽东的成长历程,更反映了那个时代青年知识分子精神风貌和爱国情怀,延续红色血脉、弘扬中国精神的同时,也展现了新主流电影创作自信,反映着我国新主流电影的成熟。

电影《出发》以其深刻的历史主题、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湛的制作水平,成为院线电影中独辟蹊径的英雄成长故事。影片中,带有伟人光环的历史人物通过创作者们的视听造型的精心打造,将其还原成了有血有肉的年轻人的形象。该片由潇湘电影集团、中国美术学院、湖南当燃影业共同出品,已于7月1日在全国正式上映。期待广大观众在影片的感召下,与革命先辈们并肩,勇敢地迈出探索的脚步,追寻那些能够点燃内心火焰的真理与梦想。

THE END
1.电影宣传海报设计的历史发展过程频道宣传电影宣传海报设计的起源和发展回顾 因为有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才发现了螃蟹的美味,电影海报设计第一张是题为《卢米埃电影》的海报。电影海报设计伴随着世界电影而产生,经历了由黑白到彩色的发展历程,逐渐由单纯介绍电影内容的招贴画,变成一种平面设计艺术作品。 https://www.epwk.com/meijie/172536.html
2.济州岛咖啡厅“舒妍之家”——电影《建筑学概论》拍摄地从日中坐到日落,不只是因为电影才牵绊住我离开的脚步,也是因为这里海边的景色是在太美! 因为咖啡厅位于居民区,所以这个地方特别安静。不同于闹市区的咖啡厅,这里适合拿本书塞上耳机待上一天。 下午两点多的海边 可以看到一抹余晖的海边 电影《建筑学概论》 电影宣传海报 看到这两幅电影的宣传海报,是不是更想去看...https://www.hanchao.com/m/hot_report_detail.html?id=19147
3.[中国电影报道]热点扫描电影“双十—”宣传上演“海报战”各显...电影“双十—”宣传上演“海报战”,各显神通拼创意。https://tv.cctv.cn/2023/11/12/VIDE9KycpEkuYsHu1runL9pb231112.shtml
4.影院大打“擦边球”给老电影“翻新”尽煽情把《白雪公主》改名《一个女人和七个男人的故事》,把《水浒传》取名为《105个男人和3个女人的故事》,这些我们曾经听过的“笑话”,近日记者却在我市一家电影院的海报上发现了类似的宣传。 前日,记者在沙坪坝区双碑嘉陵厂电影院门外看到,一幅几平方米大的宣传海报上写着“机密电影”——《血溅谅山》。 http://www.ce.cn/xwzx/ylxk/gdxw/200504/11/t20050411_3567959.shtml
5.电影海报平面设计,宣传海报,数码合成,电影海报PPLOCK · 02-26 迪士尼奇幻电影《时间的皱纹》 海报作品欣赏 迪士尼奇幻电影《时间的皱纹》海报作品欣赏,作品中的视觉效果体现了电影的奇幻风格。《时间的皱纹》马德琳·英格创作的经典幻想小说系列《梅格时空大冒险》的第一本,讲述了几个科学世家的怪孩子全宇宙寻找失踪的父亲的奇...https://www.heiguang.com/tags/dianyinghaibao/
6.屏摄是在帮电影宣传?专访资深电影宣传人:别用伤害电影的方式宣…《第二十条》把片中的关键情节做成了剧情海报 羊城晚报:现在的购票平台大多可以定制电子电影票,这也方便大家在看完电影后在社交媒体上进行分享。 刘嘉琦:对。作为宣传方,我们可以多准备一些海报和剧照给平台,让观众在定制和分享电子电影票的时候有更多的选择。 https://6nis.ycwb.com/app/template/displayTemplate/news/newsDetail/110062/52511795.html
7.文*电影宣传画189平原游击队一对(重拍)1974年+一张50年代4开...绘画稿印刷,宣传画/海报 ,,文*(67-76),(非条屏)成套 ,全开,故事, ,其他出版社,, , 简介: 文*电影宣传画189、平原游击队一对(重拍)1974年+一张50年代4开,长春电影制片厂,规格1、2开各一张,95品。重拍的《平原游击队》与1955年黑白的基本一致。 https://www.997788.com/pr/detail_152_88512366.html
8....蔡骏首部导演悬疑电影《X的故事》开机此前,电影《X的故事》在上海电影节“东方美之2023年度发布会”上作为片单正式亮相,从同期发布的概念海报中就能感受到影片极致的悬疑氛围,海报中出现了原著读者耳熟能详的动人金句“我已在地底,而你还看得见星空。”这句话由蔡骏导演亲笔书写,不仅勾连起悬疑读者的回忆,更昭示着蔡骏导演将从文到影,用全新的姿态为...http://www.fsxcb.gov.cn/whwy/nfyszx/content/post_813379.html
1.来自柏林电影节的“彩蛋”:电影海报艺术史特展现场最早一批与电影相关的海报,还包括电影院自身的宣传广告。 在1900年之前,几乎没有专门的电影院来放映电影,放映场地辗转于集市、音乐厅等公共空间,比如《工厂大门》就是在巴黎的一间咖啡馆内放映的。黑白单幕短片每天会在混合时段内多次放映,为了宣传电影,影片的外包装上通常会配有可反复使用的广告素材。 直到...https://www.douban.com/note/859605484/
2.(优秀)心理降活动月方案15篇3、报纸宣传: 出一期报纸(心之桥特刊),宣传本届心理健康节主题、内容、具体活动安排等。 承办单位:大学生心理成长协会《心之桥》编辑部 活动时间: 5月份编辑、印刷完成。 4、海报宣传:各系各出3张海报,宣传本届心理健康节 承办单位:各系心理健康部 https://www.fwsir.com/jiaoan/html/jiaoan_20240929152544_3995676.html
3.传说中的五菱漂移终于被搬上了屏幕!神车果然名不虚传电影宣传海报 不过!现在机会来啦,终于有人把“五菱漂移”搬上了大荧幕。 该电影名为《小镇车神之五菱漂移》,首次以五菱神车为题材,搞笑的画风、炫酷的漂移再加上接地气的小镇风光,不管怎么拍都很吸引人呀。 失忆车神上演五菱漂移 《小镇车神之五菱漂移》故事内容其实非常简单,它讲述了失忆赛车手沈腾飞(下文称作阿飞...https://www.yoojia.com/ask/16-11739862513133136601.html
4.关哲:对着海报大放厥评,他们真的在写影评吗?作为抗战的重要人物,毛泽东与他所代表的中共武装,当然也要在这部至少从珍珠港事变讲到日本投降的电影及其宣传中,得到应有的反映。这更是抗战纪念影片题中应有之意。 至于将毛泽东与美苏英三巨头海报一同推出的理由,片方在原微博中已经讲得很明白:“充分体现了《开罗宣言》从国际视角观察历史、以全人类的角度去尊重历史...https://www.guancha.cn/GuanZhe/2015_08_24_331717.shtml
5.价值千万票房的电影海报是如何设计?《上》——创意思维解读电影《影》的逻辑很简单,就是影的主要逻辑,影子需要有正身,正身与影子就是这层关系的两个主要矛盾,也是两个主要符号。上面这幅,是直接用异影同构来表达。 异影就是正身和影子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电影里邓超一人分饰两角,是不同的两个人,这张海报也是将人影替换成了书法“影”字。 https://www.doooor.com/thread-39534-1.html
6.心理降活动策划15篇(二)“心随影动”心理电影展播与赏析 时间:5月11日——25日 地点:教室(或文化广场) 负责:实践部 对象:全校师生 内容:“每个星期一部心理电影,你准备好了吗?”从5月7日至27日的三周里,每个星期五的晚上播放精选的心理电影,如《美丽心灵》、《美丽人生》、《雨人》等。通过电影宣传心理知识,提高自我身心保健...https://www.unjs.com/fanwenku/4285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