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的发展,网络的普及,人们的消费观念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确实,互联网改变了世界,改变了人们的思想。
如今,网上购物,成为了全世界的一种流行趋势。反观以前,互联网购物,在消费者心里存在多种疑问?付款安全吗?产品质量有问题,能否正常退货?能否及时退款......
现在,这些问题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实现了大多数的货品能按时交付,款项在第三方安全平台上支付,售后能跟进货品问题的处理并及时退款。
为此,数字营销、邮件营销,会议营销等推广宣传方法,更是层出不穷。那么,今天我们的主题是讨论邮件营销的痛点是什么?
1、垃圾邮件的泛滥
作为商家的我们,为了能够让自己的商品得到大众化的接受认可和自愿购买,我们的邮件营销该怎样设置,合理化推送呢?
第一,细化服务,量身定制。
第二,优惠消息,商量推送。
除了全球购物节,黑色星期五,以及各个国家常规的法定节假日优惠活动促销外,很多虚假的优惠活动,已经让消费者很是反感。
没错,其中常见的一种,比如消费者看到一款满意的商品包包或是数码商品,已经产生了购买欲望,加入购物车准备付款。但是突然回头一想,这款商品的价格是我一个月的工资了,再看看此家商店是否有优惠抵扣券?搜索一番,还真有优惠券满6000,减2000;满3000,减1000;满1000,减100。消费者不乐意了,比较一下,商品价格标注5998或5988,还得买点凑数到6000,才能能享受减2000的要求。放弃吧!自我安慰收藏在购物车等待,或是看看比较其他家类似商品。结果呢?因为这个2或是12,明明可以即时交易成功的商品,一瞬间订单就丢失了。
后期,商家隔三差五的推送营销通知,临近购物节的前两个月内,不停的推送营销垃圾邮件和通知。此时,消费者自离开这家网店后,接着找到了下一家价格合理,服务周到的商家,并已经付款拿到自己钟意的商品。然后,那家售卖5998或5988的商品,继续它的漫长等待销售。这种促销方式,现在被消费者认定为虚假宣传销售。
的确,在消费者看来,售价6000,若商家真想售卖,何必在意这点小毛利2或是12的数字;但是,在商家看来,一件商品小毛利多挣到2或是12,那售卖10件,30件,50件同款商品,那得多挣多少?
商家重利,无可厚非。结果是“捡到芝麻丢了西瓜”,是否应该审时度势?
2、毫无价值地推送
第一,需求定位偏差,背离实现成功交易宗旨的营销。
消费者相中商家网上一款A商品,收藏至购物车,等待促销季的来临。然而,商家给消费者推送的一直是B款商品,C款商品的降价促销信息,致使消费者无动于衷,没有购买欲望。
第二,目标人群偏离,错失潜在成功交易机会的营销。
在实名认证体制下的互联网,网络的监管带来了很多方面。可是,在网络商店上五花八门,实体的,虚拟的商品都有。
当这部分买家,兴冲冲地跑到奢侈品的商店,准备使用VIP金卡享受优惠的折扣时,被奢侈品商家告之,此VIP卡仅限指定的某个地区,某家店铺,某款商品,某实名持有人使用。
愤怒之下,这少部分的买家就会结伴团结,联盟起诉这家新开的商店,声讨并要求退货、退款。
3、理性价值的缺失
第一,邮件营销的优点,商品价格限时促销,给消费者的心理带来一种错失良机的感觉。
既是优点的同时,也是它的缺点。前面我们提到,网络商店五花八门,替代的商家和商品什么都有,消费者的选择余地多。但是,真正满足消费者心理需求的产品,是它的理性价值。购买本家的商品和他家的商品,能给消费者的心理定位,理性价值权衡打分多少,直接影响到是否值得购买。这些商品比比皆是,所以,理性价值的商品是叩开消费者购买大门的锁匙。
第二,邮件营销推送,理性价值的商品,是否与消费者产生共情?
在全球经济发展的今天,各国的经济竞争也异常激烈。近年来,就各国关税问题和贸易问题,打破了之前签发《WTO协定》的稳定,进而影响到各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的速度。
比如,全球智能手机苹果、华为和三星,分庭抗礼的市场占有率。日前,研究机构CounterpointResearch发布了最新2020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情况。其中,三星以市场占有率19%,排名全球第一;苹果则是15%,排名第二;华为是14%,名列第三。
在实施的各类经济制裁打压下的今天,或许理性价值的商品,共情是消费者最好选择的第一大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