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已经发到我们的朋友圈了,没有加我或者没有加管理员的同修,可以搜索“喜玛拉雅”里边的《老宋讲故事》,也可以百度搜索,我们的文字版很快也与大家见面。一切神奇在这里都将变得普及,没有神话。如果说有神话,那只是说常人无法理解,无法窥觑的那部分而已。无法窥觑,不代表没有。
神话讲多了,我们不妨聊聊生活。其实生活当中也有很多乐趣,我们身边的一草一木都在修行,家里边的电器或者空调,或者一个玩具,或者一个宠物都在修行,当然它们必须处在一个修行的环境当中。如果你不是修行人,家里没有那个氛围,很抱歉,你家里的宠物、花朵、树木、玩具,可能都沾不上修行的缘。如果你是修行人,家里边有这种氛围,你家里的所有的东西都可能因为你而改变。
我们有一位同修,家里有我们佛宝居的天眼见证人,有一天孩子去逛商场,想买下一个玩具。在她的描述里说是小熊,实际上那是个大熊,体积老大了,老占地方。不过孩子喜欢,家长还是买了。因为这个孩子太懂事了,在学校里边那是样样争先,那语文水平好得不得了,这个可不是老宋给你故意夸大,经常是代老师在课堂上讲课。一个小学五年级还是六年级的学生,天眼开启之后那就更加聪明了,原来数学不太好,现在数学也成了全班第一。有天地能量的注入,有每次见证诸佛菩萨的加持,哪能不好呢?如果不好,那不是成了奇迹了?
所以说每一个天眼见证人,我相信他们都会越来越好。如果前生业障太重的,也会大灾化小,小灾变了。这个不是不遵循因果,而是因为你的见证,积累了非常大的功德,这个功德力让你的冤亲债主得益,他们受利益了,就不怎么去下狠心去报复了。你见证,你懂得因果了,你就忏悔了,你忏悔,就不敢轻易造业了。
我们另外一位天眼见证人叫笑笑,她在学校吃饭,一开天眼就吃素了,就再也不吃肉了。那天她老师为了照顾她,给她打了两根鸡柳,她清楚地看见那是一个拔完毛的鸡,愤怒地看着大家。那碗饭她没吃,实在是吃不下。天眼平时是不开启的,为什么在这个时刻她又看见了呢?这个就是菩萨的慈悲,让她明白其中的真相。有时候无法给她讲理,但是一眼就能明白。吃肉是有报应的,那些鸡的灵识会执着于这个肉身是它,你吃人家杀人家,你将来自然会受报,有恶因,必有恶果。这就是天眼见证人能得到的好处和利益,是普通人很难得到的。
好,我们再回过来说那只小熊,叫大熊似乎更合适一点,在孩子的要求之下,将这只大熊买回了家。在修行的氛围下,它开始修行了。不过它们这些无情的修行和我们还是有点区别的,刚开始不一定就是念佛诵经,而是游走。“东走走,西逛逛”,那小日子过得是很舒坦的。通过游历来增加阅历,看世间百态,品人间百味。很多事情它无法去经历,人生的喜、怒、哀、乐,但是它可以在旁观。它无法经历人间的勾心斗角,但是它可以在一边欣赏、学习、品味,进而知道善与恶,进而知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进而知道修佛习道可以出轮回。
总有一个过程,没有一蹴而就的,包括我们人,世间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都是我们的一种经历。如果你很苦,也不要一味的埋怨老天不公,这是你前生所造的业,也是你今生所必须经历的。不经历苦,你怎么能知道甜呢?
就好像一个小孩儿从小生活在一个富人家庭,从小衣食不缺,要啥有啥,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他就觉得这一切是理所当然,正常现象,有什么了不起的,他就觉得人生本应当就是如此。如果这个小男孩儿生活到五岁,很享福,突然间一下子被父母给弄丢了,他享受不到原来的幸福生活,物质开始匮乏,很可能流落到一个穷人家里边,没有了佣人,没有了豪宅,没有了名车,生活的的巨大落差就会让他饱受煎熬。由简入奢易,由奢入简难啊!那么好的生活一下子就这么大的落差,他就觉得万分的痛苦。在这种痛苦中经历,直到有一天,他的亲生父母找到了他,他才能感受到之前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多么的来之不易,这样他才懂得珍惜。
穷与富是对应的、有比较的。你没有比较,你就无法说谁穷、谁富?没有比较,你不能说谁美、谁丑,你没有比较,不能说谁高、谁低。任何事情都是一种经历,乐也过,苦也过,苦乐都过;穷也活,富也活,穷富都得活。无论你身处什么样的状态,都是你自己的选择,没有人强迫你。没有人给你降灾,没有人给你赐福,你的灾与福都是你自己所造的。
这只大熊在一个修行人的家里尝到了修行人的甜,另外一些大型玩具在商店里可能就没有这么幸运。记得这位同修第二次逛这个商店的时候,同一个商店里的其它大熊玩具都对她家这位表示了羡慕和嫉妒之情。人生命运不同,玩具也是如此啊!不过这个不是重点,重点在因果,重点也是在这种因果当中,体会其中的乐趣。
我们团队里边好多人能与万物沟通,这位小同修就经常和家里边的玩具聊天,老宋也是如此。经常听《老宋讲故事》的都知道,老宋曾收养了一只狗,不是名犬,但是挺可爱。今生它虽然是狗身,未来却是未来佛,它与我们的自性没有分别,所以老宋对它也挺好。它认老宋当师父,老宋不敢为人师,找只狗过过瘾,经常在沟通当中寻找一些生活的乐趣。这个狗每天起床比我早,那是肯定的。起得特别早的时候,它会跑上来,跳上床,然后就把你挠醒,挺讨厌的。
讲个小插曲,有一次它又把我挠醒了,我说“快快快,下去下去,一只狗能往床上来?不可以,不可以,这是人的床。”你猜人家怎么说:“师父啊,人家也是人的啦”。我说“你算哪门子人啊?”“师父啊,人家是狗人啊。”说人家是狗人,特别有意思。这是它怎么想出来的?大家遇到这种狗,可能也会很开心。平时是叫师父,有一次我出门儿,一天没见。晚上我回来了,然后两个孩子是欢迎爸爸的,它也赶紧摇着小尾巴“汪汪汪”,跑过来,“来呀,爸爸回来了”,欢迎仪式比两个孩子更高一筹,它也喊爸爸。我说:“去去去,叫师父,叫师父,谁是你爸?”所以说有时候挺好玩儿的。
佛弟子不是不可以养宠物,而是你不应该把自己融入到宠物的生活当中,天天专注于这个宠物,以宠物为中心,你就容易落入畜生道。但是你转一个念,是为了度化这些众生,就好像上次菩萨问我:“佛弟子养宠物,为什么?”刚才老宋说的就是一个菩萨开示,佛弟子养宠物,你不是沉迷于宠物,而是想办法把它们度化,让它们出离,让它们脱掉这身皮,最次也入上三道。尽量让它们出六道,能不能出六道,也要看你修的好不好?看你带的好不好?这个很关键哦。学佛、修行,没有让我们很死板,也可以很快乐,在快乐中生活,快乐中学佛,快乐地去体验这个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