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装修又雇不起“店小二”怎么办?
这些都不是问题
只要找到一家淘宝代运营公司
选定一款“服务套餐”
就会有专业导师“手把手”教你开网店
……
然而,如此专业的代运营公司
其实是家“诈骗公司”
仪征一小伙信以为真
结果被骗2.8万元
案发后
仪征警方展开侦查
截至今年12月初
该团伙共有110多名犯罪嫌疑人被抓或主动投案
因案情重大、涉案地区广、涉案人数众多,该案被公安部列为挂牌督办案件。昨天上午,其中80人在仪征市法院同堂受审,被指控诈骗作案共计1500多起,诈骗金额共计1300多万元。
小伙请人代运营网店被骗
仪征警方跨省端掉骗子公司
大致内容是,该公司营销团队能为客户提供开网店指导、店铺装修、营销推广培训等一站式服务。
在聊天过程中,对方表示,巴威公司有自己的服装加工厂,且该公司能帮店主代发货、打理淘宝店铺、保证店铺的销量和服务,加盟该公司的客户平均每个月能有4000-7000元不等的稳定收入。
客户只要交服务押金,就能加盟该公司,具体有5种套餐可选:旗舰型3680元、专业型5800元、核心型9800元、VIP型16800元、定制型28800元。无论选择哪一种套餐,只要客户能完成一定数量的订单,押金就会如数返还。
为防止被骗,他跟提出跟对方视频聊天,以看看该公司的实际情况,对方痛快答应。
在视频中,小林看到,该公司有许多员工在上班,墙上挂着营业执照等证件,还有许多荣誉奖牌。
此外,何老师还发了他们公司仓库发货的照片。小林看罢,认为该公司规模大,且比较正规,就选购了5800元的套餐。
同月,小林网店开张,但只做成一单生意。为提高网店信誉、吸引顾客,小林在何老师的建议下,补缴了2.3万元押金,升级为公司的VIP加盟商,店铺也交由公司“总监”刷信誉。
然而,几个月后,店铺仍是“菜鸟级”不说,一单生意都没接到。小林感觉对方不靠谱,想要退出加盟,没想到,对方却以各种理由拖延,甚至不再理睬他。
去年10月20日,小林上网查了一下巴威公司,结果发现,网上有很多举报该公司诈骗的帖子,小林这才意识到被骗,向仪征警方报案。
次日,仪征警方对此案立案侦查,但此时,巴威公司已解散。通过侦查,民警锁定了该诈骗团伙成员在浙江的活动场所,并于今年1月初展开抓捕行动。
截至今年12月初,共有110多名犯罪嫌疑人被抓或主动投案。因案情重大、涉案地区较广、涉案人数众多,该案被公安部列为挂牌督办案件。
80人受审,其中5人系“高管”
3部门分工明确,协作实施诈骗
昨天上午,仪征市法院开庭审理此案,王某某、段某、贺某等80人出庭受审,其他人员被另案处理。
经查,这80名被告人,40名男性,40名女性,他们分别来自将湖北、江西、浙江、安徽、四川等14省,其中,有4对夫妻。80人中,19人系“80后”,61人系“90后”,年龄最大的32岁,最小的20岁。
据交代,王某某、段某、贺某和郑某(在逃)原本是浙江一家公司的员工,该公司的“经营模式”就是打着“淘宝代运营”的幌子行骗。
在工作过程中,王某等4人渐渐熟悉了这种诈骗模式,并认为“这种方式来钱快,与其给别人打工,不如自己单干”。抱着这种心理,4人辞职开始合伙“创业”。
4个部门中,除财务部外,其他3个部门直接参与诈骗作案,并在作案过程中,分工明确,相互协作。
销售部具体实施诈骗;售后部主要负责配合、策应销售人员对被害人实施诈骗,当诈骗得手后负责稳住、拖延被害人,为销售人员进一步实施诈骗提供条件。
“话术”培训员工网上行骗
发展5500名客户,大多数未报案
公司成立后,王某某等人先后招聘本案的另外75名被告人及其他涉案人员为销售人员,对其培训后,开始行骗。
客户购买服务套餐后,销售人员便采用发虚假销量图、搞优惠促销、假“推广”、“假拍”等欺骗手段迷惑被害人,诱骗被害人继续购买升级服务套餐。
其中,所谓的“假拍”就是公司员工伪装成真实客户到被害人淘宝店铺内下单,让被害人误以为这种代运营能招来生意。
根据现有证据,公诉机关认定,2014年8月至2016年6月间,王某某等人利用上述方式在全国范围内诈骗1500多起,骗得小林等1500多名被害人共计1300余万元。公诉机关建议,以诈骗罪追究王某某等80名被告人的刑事责任。
对于公诉机关的指控事实及罪名,王某某等80名被告人均表示没有异议。因案情复杂、重大,法庭昨审理后,宣布休庭,未当庭宣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