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信息超载:指系统或个人所接受的信息超过其自身的处理能力或信息未能有效利用的状况。
2.“指数增长规律”:美国科学家普赖斯对科技文献增长规律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著名的“指数增长规律”,
3.“梅特卡夫定律”:梅特卡夫针对网络资源的增长特点,指出,随着上网人数的增长,网上资源将呈几
何级数增长。
4.机械检索:利用探针或检索器件,对代表检索标识的穿孔卡片进行选取的一种检索方式。
5.光电检索:即把检索标识变成黑白点矩阵或条形码,存储在缩微介质上,利用光电效应,通过检索机
进行查找的一种检索方式。
6.计算机检索:把检索标识转换成二进制编码,存储在磁性或激光载体上,由计算机根据程序进行查找
和输出。
7.信息描述:广义的信息描述包括信息标引,狭义的信息描述是指对信息的外部特征的描述,即不包括
对信息内容的揭示性标引。信息描述是信息组织的重要环节和前提。
8.信息标引:信息标引即对信息内容进行分析并充分而有效地予以揭示。从学科揭示信息内容就是分类
标引,从主题特征揭示信息内容就是主题标引。
9.检索语言:般称为情报检索语言(InformationRetrivalLanguage,IRL),随着信息检索范围的扩大
10.计算语言学:是在语言学、数学、计算机科学、自动化技术和认知科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一门
通过建立形式化的数学模型,来分析、处理自然语言,并在计算机上用程序来实现分析和处理的过程,从而达到以机器模拟人的部分乃至全部语言能力的目的的学科。计算语言学应用于许多领域,例如:机器翻译、文本分类、信息检索、信息提取、语音合成、语音识别和人机接口等。
11.句法结构:按某一语言的句法规则把自由形式的词放在一起的结果称为句法结构。句法结构有
关系意义和外部形式。关系意义就是句法结构的语法意义,分为显性意义和隐性意义。检索语言句法既研究句法结构的显性意义,更注重对句法结构隐性意义的研究。例如句法手段的运用,即引用次序和控制符号,就是在对句法结构隐性意义分析的基础上确定的。
12.引用次序:引用次序(CitationOrder),或称组配次序(CombinationOrder),和语言学中的词序这
一术语相对应。引用次序是检索语言重要句法手段之一。引用次序主要有四类,即“显著性引用次序”、
“范畴职能引用次序”、“概念关系引用次序”和“上下文从属引用次序”。
13.显著性引用次序:简称显著性次序(SignificanceOrder),是按各成分的重要性排列的次序,或者说是
按具体性递减的顺序排列。
14.范畴职能引用次序:是用范畴这种思维形式认识主题,把一切主题都看作一系列的范畴组成,并根据
15.概念关系引用次序:是对一个复合主题进行概念分析,然后根据概念间的各种关系确定其引用次序。
概念之间的关系一般都用符号表示,即用预先设计代表一定关系的符号来连接概念,概念关系引用次序比较抽象。
16.上下文从属引用次序:这是一种更接近自然语言的检索语言,这些语言相比于叙词语言最大的特点就
是尽可能地保留了自然语句的特征,而其中最有意义的特征就是保留了部分自然语言句法手段(虚词)和自然语序。如关键词语言(尤指KWIC和KWOC)、词串式语言(如ASI和PRECIS等)。
17.手工信息检索系统:是指以人工查找和提供信息的系统。其特点是人直接参与检索过程。所使用的信
息检索工具包括书本式目录、文摘、索引以及各种卡片检索系统等。手工检索系统具有操作简单,费用低廉、查准率高等优点,但耗时较多,效率较低。
18.联机信息检索系统:是指信息用户利用终端设备,通过国际通信网络与世界上的信息检索系统,进行
直接的人机对话,从检索系统的数据库中查找出用户所需信息的全过程。一个联机信息检索系统,通常由检索服务机构、国际通信网络和终端组成。联机信息检索系统的信息资源丰富且经过严格的加工、处理和组织,质量较高。在信息组织方面多数采用了规范化的检索语言,标引质量较高。
19.光盘信息检索系统:光盘信息检索系统是单机信息检索系统的一种,它解决了单机检索系统数据存储
量少的缺点,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计算机信息检索系统。光盘信息检索系统的数据库基本与联机信息检索系统相似,绝大多数就是联机信息检索系统的数据库的不同表现形式。
20.网络信息检索系统:网络信息检索系统一般由计算机服务器、通信网络、通信协议、网络信息检索服
务器、用户终端等构成。网络信息检索系统有以下主要特点:可供检索的信息资源空前丰富;超文本检索;界面友好;良好的反馈能力和快速响应能力。
21.检索效率:对信息检索效果满意程度的表示。主要指查全率和查准率。广义的检索效率包括查全率、
查准率、检索速度、检索方便性、检索成本效益比(全、准、快、便、省)。
23.
24.查准率:查准率(Pertinencyratio,p)是衡量某一信息检索系统的信号噪声比的一种指标。查准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