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的第一堂课就是被指控侵权,没上过这堂课的都不算踏入跨境圈。”
近日,又有一批卖家因常用词、热词踩到了侵权坑。
PINK商标持有者诉侵权,卖家多个店铺挂了
谷歌趋势显示,在美国甚至全球,以“PINK”作为关键词搜索,其搜索热度一直处于较高位置。
在亚马逊上,带有“PINK”关键词的多类型产品近日来的热搜排名也不断攀升。
粉色潮流势不可挡,卖家们自然不会错过这一波热度。早在4月,就有不少卖家在社交平台上表示为其所售产品增加了粉色。
“——芭比电影就要上映,赶紧打版粉色,赶一波热度。
——今年最火的颜色!快给我的产品加上,等待爆单。”
这些卖家爆没爆单不知道,“PINK”这一单词倒是引发了侵权事件。
美国法院官网显示,7月25日,CeremonyofRosesAcquisitionLLC就“PINK”商标侵权委托M.LawrenceOliverio,Esq进行了起诉,案件编号为23-cv-11661。
根据USPTO官网的信息,早在2001年,PINK就被注册了文字商标,目前仍处于有效状态。此次芭比电影带来的粉色潮流使得一批卖家跟风,但未曾想在这一颜色词上栽了跟头。
“亚马逊已经开始针对PINK系统扫号了,我两个店铺‘战死’了。”一卖家在社交平台上发帖称自己5月上架了新品时在listing中带了PINK这一颜色词,“这款是所有新品里卖得最好的,还想后续继续发力,没想到挂了。”
该卖家的帖子下也聚集了一批涉案卖家,纷纷表示因PINK这一词汇卷入侵权,“颜色词都能注册商标,要是所有颜色词都被注册一遍,这不是让我们无路可走吗?”
在亚马逊上,亿恩网以“PINK”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弹出10万+条listing,这些listing都会涉入侵权风险吗?
“就算被亚马逊系统误伤,也可以很快申诉成功”,一位因该词被误扫号的家居卖家如此说道。
但需注意,PINK有风险,Barbie这一高热度词汇同样有风险。
关键词搜索量增长100倍,卖家蹭“Barbie”热词被扫号
芭比带来的热度不仅仅是在搜索上的体现,也不仅仅限于亚马逊这一平台。
第二季度,Shopify上的芭比娃娃销量激增了56%。知名玩具制造商Mattel预计,受电影的推动,在未来的几个月甚至几年里,芭比娃娃的销售额还将继续增长。
谷歌趋势显示,今年3月起,“BarbieCrocs”这一关键词的搜索热度便开始狂飙,虽然之后较有下滑,但仍处于超高位置。而随着电影在7月的上映,这股热度又开始极速攀升。
火热的“芭比经济”自然不会被卖家错过。部分卖家连夜借势开新品,还有的卖家在老品上动了一些心思。
前不久,有卖家在社交平台表示,自己因蹭“BarbieCrocs”这一热度词被亚马逊扫号了,“只是想抱个侥幸心理,玩一下,没想到词刚加上去,睡了一觉醒来,号没了。不冤但是我好蠢。”
亿恩网留意到,还有卖家在社交平台“虚心求教”:可以蹭词吗?把Barbie埋到关键词中会被识别成侵权吗?还是埋5点里?
“——已经亲身验证过了,listing被扫到被标记为侵权了
——昨天一个链接已经被下架了。
——胆子这么大吗?有些流量可以不要。
——想蹭热度赚快钱,小心还没赚到就被挂了,细水长流吧。
可以预想,一旦蹭上这种知名IP热词,不等到品牌方,首先亚马逊就下场管理了。
前有常用颜色词PINK,后有知名IP热词Barbie,有的是想蹭热度,有的只因为使用了个常用词,但使用这些词语的卖家不约而同地踩到侵权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