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经济法考点之反不正当竞争法

2.行为要件。根据上述规定,公用企业或者其他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企业限制竞争行为的构成要件有三:

第一,主体具有特殊性,即必须是公用企业或者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企业;

第二,行为的特定性,即主体利用自己优势地位实施了法律、行政法规明文禁止的限制竞争行为;

第三,行为具有现实或潜在社会危害性,表现在一方面排挤了其他经营者的公平竞争,另一方面损害了消费者和用户的合法权益。

3.法律责任。公用企业和其他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企业若违反法律、行政规章的规定,实施上述行为的,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可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并可根据情节,处以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被指定的经营者借此销售质次价高的商品和滥收费用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可没收违法所得,并可根据情节,处以非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考虑到这种限制竞争行为的主体具有特殊性,法律规定有权查处公用企业或依法具有独占地位企业限制竞争行为的职能部门是省级或设区的市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不包括县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

(二)政府及其所属部门的限制竞争行为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7条的规定,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不得滥用行政权力,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限制其他经营者正当的经营活动。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不得滥用行政权力,限制外地商品进入本地市场,或者本地商品流向外地市场。该条是对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不得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行为的禁止性规定。其中第1款禁止其实施行政性强制经营行为,第2款禁止其实施地区封锁行为。

行政性强制经营行为是指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滥用行政权力,对市场经营活动进行非法干涉,强制经营者从事或者不从事某种经营活动的行为。这种行为,违反了依法行政的原则,损害了法律保护的市场竞争秩序。同时,由于这种行为是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所为,又滋生着官商结合、权钱交易等腐败因素,其危害性极大。

地区封锁行为,是指地方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以行政权力为后盾,无法律依据地限制商品在本地和外地之间正常流通,以牟取地方利益的行为。这种行为,人为地分割市场,影响全国性市场经济体系结构的统一和完善,必须予以禁止。

1.行为要件。认定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行为,应把握的要点有三:

第一,行为主体限于政府及其所属部门。这里的“政府”指除中央政府外的各级人民政府,“政府所属部门”指中央机构中的各有关职能部门(部、委、局等)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职能部门。

第二,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实施了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限制竞争行为,亦即客观上有滥用行政权力的事实。

第三,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滥用行政权力实施限制竞争的行为,其目的在于保护本部门、本地区的利益,从而损害外地经营者和本地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2.法律责任。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30条的规定,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实施了该法第7条所禁止的滥用行政权力的行为,限定他人购买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限制其他经营者正当的经营活动,或者限制商品在地区之间正常流通的,由上级机关责令其改正;情节严重的,由同级或者上级机关对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被指定的经营者借此销售质次价高商品或者滥收费用的,监督检查部门应没收违法所得,还可根据情节处以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三)搭售或附加其他不合理条件的行为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2条规定:经营者销售商品,不得违背购买者的意愿搭售商品或附加其他不合理的条件。该条涉及的是附条件交易行为。根据民法通则以及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在交易中一方或双方均可附加一定的条件,但附条件必须合理合法。否则,可能导致合同无效,或导致受害一方依竞争法提起诉讼。

搭售是附加不合理条件行为中的一种,是指经营者出售商品时,违背对方的意愿,强行搭配其他商品的行为。在制定反不正当竞争法时,搭售行为相当普遍,因此被作为限制竞争的方式之一而特别予以禁止。其他不合理条件,是指搭售以外的不合理的交易条件,如限制转售区域、限制技术受让方在合同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新技术的研制开发等。

1.行为要件。判断交易行为中是否存在搭售,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判断:

第一,搭售行为的主体是经营者,并且通常是具有经营优势的经营者;如果是其他主体(如国家行政机关、有一定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等)则可能构成其他限制竞争行为而非搭售行为。

(四)招标投标中的串通行为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5条规定:投标者不得串通投标,抬高标价或者压低标价。投标者和招标者不得相互勾结,以排挤竞争对手的公平竞争。招标投标是一种竞争性缔约方式。在招标投标过程中,如果招标人与投标人或投标人之间相互串通,使招标投标的竞争性降低或丧失,就完全失去了招标投标制度的意义和作用。因此,反不正当竞争法将其作为限制竞争行为予以禁止。1999年8月30日颁布的招标投标法,使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关于禁止串通招标投标的规定更加完备,更易于操作。

1.行为要件。依照前述法律规定,招标投标中的限制竞争行为可分为两类:

第一类,投标者之间串通投标,抬高标价或压低标价。

第二类,投标者和招标者相互勾结排挤竞争对手。

认定第一类行为,其要点在于:

第一,行为主体是投标者,既可能是投标者中的一部分,也可能是全体投标者;

第二,在客观方面,投标者之间实施了串通行为,其方式如进行联络、进行私下协议、作出共同安排等;

第三,串通的目的是通过某种安排排挤其他投标者或使招标者得不到竞争利益,即理想的价位及其他合同条件。

认定第二类行为,其要点在于:

第一,行为主体包含两方,即招标者和投标者;

第二,在客观方面,招标者和投标者之间有共谋行为;第三,这种共谋行为目的是为了让参与共谋的投标者中标,以排挤其他的投标者(如果共谋其他与招标事项无关的内容,不构成招标投标中的限制竞争行为)。

2.法律责任。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7条的规定,在招标投标中,招标者和投标者有上述两种行为之一的,造成的法律后果首先是中标无效;此外,监督检查部门可根据情节处以1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招标投标法对招标投标中的串通行为亦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根据后法优于前法的原则,应优先适用招标投标法。

THE END
1.网购风险需警惕提高意识维权益《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第十二条规定,经营者以商业宣传、产品推荐、实物展示或者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对商品或者服务的数量、质量、价格、售后服务、责任承担等作出承诺的,应当向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消费者履行其所承诺的内容。 http://www.bj315.org/xfwq/aldp/202411/t20241113_46225.shtml
2.经营者销售或购买商品,可以以明示方式给对方(),可以给中间人(),但...经营者销售商品,不得违背()搭售商品或附加其他不合理的条件。 参考答案: 购买者的意愿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题库练习 填空题 有奖销售主要表现为()式和()式两种方式。 参考答案:附赠;抽奖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题库练习 填空题 在商品上不得伪造或冒用()、()等质量标志,伪造(),对商品作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 参考答案...https://m.ppkao.com/tiku/shiti/2a698d085db94a7a88eabc2559de4b0b.html
3.黑龙江省反不正当竞争条例(2018修正)第十七条经营者不得以排挤竞争对手或者独占市场为目的,在依法降价处理鲜活商品、季节性商品、积压商品或者因清偿债务、转产、拆迁、歇业等原因降价销售商品外,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 第十八条经营者在销售商品时,不得违背购买者的意愿搭售商品或者附加对商品的价格、销售地域、经营对象和售后服务等方面不合理的限制条件...http://www.0543168.com/swdf/23053.html
4.所谓强行搭售是指经营者出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时,违背对方的意愿...所谓强行搭售是指经营者出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时,违背对方的意愿,强行搭售其他商品的行为。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强行搭售的是( )。 单项选择题 A、在韶关上班的吴先生和刘小姐一同来广州购置iPad2,却发现买一台iPad2必须同时购买299元或600元的配件,否则不予销售 ...https://m.gd.huatu.com/tiku/2586155.html
5.反不正当竞争法培训ppt课件讲解.ppt(2)行为人实施行为时,利用的必须是经济上的优势 (3)行为违背了交易相对人的意愿 (4)行为人所附条件不合理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经营者利用其经济优势,违背购买者的意愿,在销售一种商品时,要求购买者购买另一种商品,或者就商品的价格、销售对象、销售地区等进行不合理的限制,以及限制技术受让方在合同技术...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8/0724/8125103020001116.shtm
6.金融机构在营销推介过程中,不得违背金融消费者意愿搭售产品和服务...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规定的消费者享有下列哪些权利?( ) A.安全权 B.知情权 C.公平交易权 D.自主选择权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交易条件,拒绝经营者强制交易行为的权利。属于消费者的()。 A.知情权 B.自主选择权 C.公平交易权...https://www.xuesai.cn/souti/1C15138F.html
7.下列不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是()B、投标者串通投标,抬高标价或者压低标价C、投标者和招标者相互勾结,排挤竞争对手D、违背购买者的意愿搭售商品或者附加其他不合理的条件 查看答案解析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赠送小额广告礼品是属于合法行为,经营者销售商品,不得违背购买者的意愿搭售商品或者附加其他不合理的条件。经营者不得捏造、散布虚伪事实...https://m.med66.com/zhiyeyaoshikaoshi/shiti/wz1901304209.shtml
8.“套餐促销”触发反垄断法要件分析高朋观点高朋研究则经营者的搭售行为将违反《反垄断法》;(2)如果经营者不符合《反垄断法》所规定的市场支配地位法定条件,但其在相关市场内对被搭品仍具有相对市场优势地位的,则经营者的搭售行为仍可能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二条规定:“经营者销售商品,不得违背购买者的意愿搭售商品或者附加其他不合理的...http://gaopenglaw.com/content/details11_2217.html
1.“顺手买一件”背后暗藏哪些法律风险?该规则最大的卖点是“以低价买到高价”商品,但不少消费者反映,商家将商品价格虚标后,再进行大降价,表面上是价格很便宜,迎合了消费者的心理,但实际上商品的定价并不低于直接购买价。《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规定,经营者不得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然而该规则下...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24/11/id/8186144.shtml
2.基次9国产xxC.仅宣传处方药商品名称的 D.仅宣传非处方药药品名称的 56.经营者销售商品,违背购买者的意愿搭售商品的行为为 A.限制竞争行为 B.虚假宣传行为 C.侵犯商业秘密行为 D.混淆行为 57.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滥用行政权力,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限制其他经营者正当的经营活动属于 ...https://blog.csdn.net/robin9409/article/details/123349760
3.执业药师药事管理与法规模拟练习题和答案A.不得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以低于成本价格销售商品 B.经营者销售或购买商品,可以以明示的方式给对方折扣,可以给中间人佣金,但必须如实入帐 C.不得利用广告或其他方法对商品进行虚假宣传 D.不得采用非法手段侵犯商业秘密 E.不得违背购买者的意愿搭售商品或附加其他不合理的条件 ...https://www.oh100.com/kaoshi/yaoshi/tiku/257594.html
4.一茅台经销商遭处罚后:被清理的处罚依据和一份未获公开的函《贵州省反不正当竞争条例》第十八条“不得搭售条款”的上位法依据为《反不正当竞争法》原第十二条:“经营者销售商品,不得违背购买者意愿搭售商品或附加其他不合理的条件”,但2017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时已删除了上述条款。 根据《立法法》规定,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行政...https://www.cqrb.cn/shishi/2024-10-29/2066250_pc.html
5.企法顾问反不正当竞争法知识点汇总经营者销售商品,不得违背购买者的意愿搭售商品或者附加其他不合理的条件。 七、不正当的有奖销售;经营者不得从事下列有奖销售: (1)采用谎称有奖或者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的欺骗方式进行有奖销售;(2)利用有奖销售的手段推销质次价高的商品;(3)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超过5000元。 https://www.yjbys.com/edu/qifaguwen/155099.html
6.ktv自带酒水违法吗李超律师精选解答合法。《反不当竞争法》第十二条:经营者销售商品,不得违背购买者的意愿,搭售商品或附加其它不合理的条件。KTV房禁止顾客自带酒水,实际上是从另一方面强迫消费者消费KTV房里的酒水,这是一种带有强制性搭售商品的做法,是为《反不当竞争法》第十二条所禁止的。https://m.64365.com/tuwen/vdoxt/
7.根据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对经营者销售商品以行贿论处所针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经营者销售商品,不得违背购买者的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经营者销售商品,不得违背购买者的意愿搭售商品或者附加其他不合理条件 B.经营者在账外暗中给予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回扣的,以行贿论处 C.经营者销售或者...https://www.educity.cn/souti/5C287D91.html
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经营者销售商品,不得违背购买者的意愿搭售商品或者附加其他不合理条件 B. 经营者在账外暗中给予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回扣的,以行贿论处 C. 经营者销售或者购买商品,不能以明示方式给对方折扣,给中间人佣金 D. 以低于成本价销售鲜活商品、季节性降价或者处理有效期限即将到期的商品不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 E. 违反约...https://www.shuashuati.com/ti/ac7b822ffd1c4fa0835882664c6a3d11.html
9.反不正当竞争法试题(精选6篇)11、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投标单位和招标者相互勾结,以不正当手段中标,依法应()。A以高价中标 B、招标无效 C、中标无效 D、以低价中标 12、根据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经营者销售商品时,允许采取的方式是()A违背购买者的意愿搭售商品 B、在帐外暗中给予对方单位或个人回扣 C、以明示方式给予对方折扣 D...https://www.360wenmi.com/f/filedd3b6m4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