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报》:在合理生活消费需要范围内支持购买者惩罚性赔偿请求价款赔偿金民事纠纷案件

在合理生活消费需要范围内支持购买者惩罚性赔偿请求

——沙某诉安徽某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买卖合同纠纷案

裁判要旨

在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食品药品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条时,应当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条和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条相结合,在“生活消费需要”范围内支持“购买者”关于支付价款十倍惩罚性赔偿金的诉讼请求。

基本案情

原告沙某于2020年12月15日在被告安徽某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开设的网店购买了30盒“黄芪薏米饼干”,付款516元。2020年12月18日签收后,发现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又分别于2020年12月30日、2021年1月12日、2021年3月3日,先后购买40盒、60盒、100盒“黄芪薏米饼干”,分别付款636元、1134元、1890元。四次总计付款4176元。后沙某以产品中添加有黄芪粉,违反了有关规定为由起诉请求经营者退还价款4176元,支付相当于价款十倍的赔偿金41760元。

上海铁路运输法院于2021年6月18日作出(2021)沪7101民初345号民事判决:一、安徽某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应于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退还沙某货款4176元。同时,沙某将所购饼干退还安徽某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届时如无法退还,则以18.16元/盒的价格折抵应退货款;二、安徽某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应于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支付沙某赔偿金5160元。宣判后,沙某提起上诉。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于2021年8月18日作出(2021)沪03民终86号民事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裁判理由

应依法支持生活消费范围

内的惩罚性赔偿请求

法官解读

食品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为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条第二款专门规定了惩罚性赔偿规则,以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还以高昂的违法成本有效遏制食品领域的违法行为,促使生产者、经营者依法生产经营,从而实现源头治理。为进一步落实“四个最严”要求、惩治食品领域违法行为、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最高人民法院专门制定《关于审理食品药品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食品药品解释》)并在第三条规定,因食品、药品质量问题发生纠纷,购买者向生产者、销售者主张权利,生产者、销售者以购买者明知食品、药品存在质量问题而仍然购买为由进行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随着法律和司法解释的实施,实践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引发了争议。例如,对于明知食品存在质量问题仍然购买者能否被认定为消费者,其所主张的十倍惩罚性赔偿诉请是否能够得到支持。对于何为消费者,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条已经作出规定,即“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权益受本法保护;本法未作规定的,受其他有关法律、法规保护”。因此,在适用《食品药品解释》第三条时,应当考虑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条关于“消费者”的规定,并与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条相结合,在“生活消费需要”范围内支持“购买者”关于支付价款十倍惩罚性赔偿金的诉讼请求,如此才符合有关法律及司法解释规定的精神。

对于何为“生活消费需要”,法律没有明确,需要综合一般人的生活消费习惯、购买目的、商品的价值属性、保质期等因素进行考量。这一判断本身也是一个经验法则的判断,需要法官依据自己的社会经验,作出符合绝大多数普通人价值判断的考量。针对这种考量很难制定一个统一、量化的操作标准,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考量的结果甚至会存在一定差异。

THE END
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改第三款修改为:“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明码标价。” 六、将第二十一条改为第二十二条,其中的“购货凭证或者服务单据”修改为“发票等购货凭证或者服务单据”。 七、将第二十二条改为第二十三条,第一款中的“但消费者在购买该商品或者接受该服务前已经知道其存在瑕疵的除外”修改为“但消费者在购买该商品或者...https://www.gov.cn/jrzg/2013-10/25/content_2515455.htm
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安徽人事考试网同步学习强国发布学习强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更多关于学习强国,学习强国试题的相关资讯,请关注华图考试资讯号(htgwyks)。 题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https://ah.huatu.com/2022/0107/2213874.html
3.业务综述“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与律师业务创新”讲座综述(3)没有法律法规依据,通过设置项目库、名录库等方式,排斥或者限制潜在经营者提供商品和服务。 (四)不得设置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审批或者具有行政审批性质的事前备案程序,包括但不限于: (1)没有法律法规依据增设行政审批事项,增加行政审批环节、条件和程序; ...http://www.szlawyers.com/info/cf206b142caf49e2a3ee103fd16619b9
4.电子商务法中消费者权利的保障对消费者的赔偿问题,还是应适用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规定的内容:“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一倍。”这是针对消费领域中的欺诈行为而特意设立的一个惩罚性条款,在网络消费中充分表现于网络服务...https://www.lawtime.cn/info/xiaofeizhe/xfzql/20090319495.html
1.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商品应当履行什么样的义务?2、经营者应当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真实信息,不得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 3、经营者应当标明其真实名称和标记等。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六条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依照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义务。经营者和消费者有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履行义务,但双方的约定不得违背法律、...https://www.64365.com/zs/2720048.aspx
2.法律规定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履行哪些义务第二十一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或者商业惯例向消费者出具购货凭证或者服务单据;消费者索要购货凭证或者服务单据的,经营者必须出具。 第二十二条经营者应当保证在正常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情况下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应当具有的质量、性能、用途和有效期限;但消费者在购买该商品或者接受该服务前...https://m.66law.cn/laws/17479.aspx
3.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消费者权益保护审判工作白皮书部分经营者为获取市场竞争优势,通过广告宣传和其他方式,对其提供商品或服务的质量、功能、用途等进行夸大宣传,从而欺骗或误导消费者。部分经营者提供商品或服务时,未严格、全面履行合同义务,存在商品错发、漏发、迟发等现象。部分经营者提供的商品不符合国家、行业标准,部分产品包装存在标签、标识瑕疵,主要表现为更改生产...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745871525806331
4.315你需要了解的法律知识19、谎称正品销售“处理品”、“残次品”、“等外品”等商品; 20、夸大或隐瞒所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的数量、质量、性能等与消费者有重大利害关系的信息误导消费者; 21、以其他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方式误导消费者。 八、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消费者是否可以要求赔偿?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6543061
5.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27、大众传媒对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进行〔C 〕 A、行政监督 B、社会监督 C、舆论监督 D、司法监督 28、经营者提供商品或服务,应向消费者出具发票等购货凭证或服务单据;消费者索要发票等购货凭证或服务单据的,经营者〔A〕出具。 A、必须 B、不一定 C、可以 D、视情况而定 ...https://www.oh100.com/kaoshi/peixun/253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