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有效合同,是指依照法律的规定成立并在当事人之间产生法律约束力的合同。根据《民法典》第55条对“民事法律行为”所规定的条件来看,主要应具有以下条件: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
3、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二)无效合同
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三)效力待定的合同
所谓效力待定的合同,是指合同虽然已经成立,但因其不完全符合法律有关生效要件的规定,因此其发生效力与否尚未确定,一般须经有权人表示承认或追认才能生效。主要包括三种情况:
1、是无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和限制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订立的合同,必须经其法定代理人的承认才能生效;
2、是无权代理人以本人名义订立的合同,必须经过本人追认,才能对本人产生法律拘束力;
3、是无处分权人处分他人财产权利而订立的合同,未经权利人追认,合同无效。
4、可撤销合同
可撤销合同,是指当事人在订立合同的过程中,由于意思表示不真实,或者是出于重大误解从而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依照法律的规定可予以撤销的合同。
(一)有名合同与无名合同
根据《民法典》或者其他法律是否对合同规定有确定的名称与调整规则为标准,可将合同分为有名合同与无名合同。有名合同是立法上规定有确定名称与规则的合同。又称典型合同。如《民法典》在分则中规定的买卖合同、赠与合同、借款合同、租赁合同等各类合同。无名合同是立法上尚未规定有确定名称与规则的合同,又称非典型合同。
(二)单务合同与双务合同
根据合同当事人是否相互负有对价义务为标准,可将合同分为单务合同与双务合同。此处的对价义务并不要求双方的给付价值相等,而只是要求双方的给付具有相互依存、相互牵连的关系即可。单务合同是指仅有一方当事人承担义务的合同,如赠与合同。双务合同是指双方当事人互负对价义务的合同,如买卖合同、承揽合同、租赁合同等。
(三)有偿合同与无偿合同
根据合同当事人是否因给付取得对价为标准,可将合同分为有偿合同与无偿合同。有偿合同是指合同当事人为从合同中得到利益要支付相应对价给付(此给付并不局限于财产的给付,也包含劳务、事务等)的合同。买卖、租赁、雇佣、承揽、行纪等都是有偿合同。无偿合同是指只有一方当事人作出给付,或者虽然是双方作出给付但双方的给付间不具有对价意义的合同。赠与合同是典型的无偿合同,另外,委托、保管合同如果没有约定利息和报酬的,也属于无偿合同。
(四)诺成合同与实践合同
根据合同成立除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以外,是否还要其他现实给付为标准,可以将合同分为诺成合同与实践合同。诺成合同是指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即可认定合同成立的合同。实践合同是指在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以外,尚须有实际交付标的物或者有其他现实给付行为才能成立的合同。确认某种合同属于实践合同必须法律有规定或者当事人之间有约定。常见的实践合同有保管合同、自然人之间的借贷合同、定金合同等。但赠与合同、质押合同不再是实践合同。
(五)要式合同与不要式合同
根据合同的成立是否必须符合一定的形式为标准,可将合同分为要式合同与不要式合同。要式合同是按照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必须采用特定形式订立方能成立的合同。不要式合同是对合同成立的形式没有特别要求的合同。确认某种合同属于要式合同必须法律有规定或者当事人之间有约定。
(六)主合同与从合同
根据两个或者多个合同相互间的主从关系为标准,可将合同分为主合同与从合同。主合同是无须以其他合同存在为前提即可独立存在的合同。这种合同具有独立性。从合同,又称附属合同,是以其他合同的存在为其存在前提的合同。保证合同、定金合同、质押合同等相对于提供担保的借款合同即为从合同。从合同的存在是以主合同的存在为前提的,故主合同的成立与效力直接影响到从合同的成立与效力。但是从合同的成立与效力不影响主合同的成立与效力。
(一)区分法律有名合同与无名合同意义在于法律适用的不同。有名合同可直接适用《民法典》分则中关于该种合同的具体规定。对无名合同则只能在适用《民法典》总则中规定的一般规则的同时,参照该法分则或者其他法律中最相类似的规定执行。
(二)区分单务合同与双务合同的法律意义在于,因为双务合同中当事人之间的给付义务具有依存和牵连关系,因此双务合同中存在同时履行抗辩权和风险负担的问题,而这些情形并不存在于单务合同中。
(三)区分有偿合同与无偿合同的法律意义。首先在于确定某些合同的性质。在债权合同中许多合同只能是有偿的,不可能是无偿的。如果变有偿为无偿,或者相反,则合同关系在性质上就要发生根本的变化。
此外,有偿合同和无偿合同的区分还有如下意义:
1.义务的内容不同。在有偿合同中,当事人所承担的注意义务显然要较无偿合同中之注意义务为重。
2.主体要求不同。订立有偿合同的当事人原则上应具备完全行为能力,限制行为能力人和无行为能力人即使未取得法定代表人的同意也可以订立一些纯获法律上利益的无偿合同。
(四)区分诺成合同与实践合同的法律意义。除了两种合同的成立要件不同以外,实践合同中作为合同成立要件的给付义务的违反不产生违约责任,而只是一种缔约过失责任。
(五)区分要式合同与不要式合同的法律意义。要式合同与非要式合同的区别在于,是否应以一定的形式作为合同成立或生效的条件。法律关于形式要件是属于成立要件还是生效要件的规定,应根据法律规定的涵义及合同的性质来确定。
例如《民法典》第四百九十条:“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是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
可见,法律对这种合同的形式要件的规定属于成立要件而非生效要件的规定。在这种情况下,当事人未根据法律的规定采用一定的形式,则合同不能成立:但有时法律规定的形式要件属于生效要件,当事人不依法采用一定形式,则已成立的合同不能生效。
(六)区分主合同与从合同的法律意义。主合同和从合同之间存在着特殊的联系,即从合同具有附属性,即它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以主合同的存在并生效为前提。主合同不能成立,从合同就不能有效成立;主合同转让,从合同也不能单独存在;主合同被宣告无效或被撤销,从合同也将失效;主合同终止,从合也随之终止。
以上就是由法律快车编辑整理收集的关于合同效力类型有哪些这一问题的法律知识。综上所述,合同效力类型有三种,包括有效合同、无效合同和效力待定的合同。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的,欢迎咨询法律快车律师,他们会给您非常专业的建议。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关于合同的内容法律有明确的规定,合同签订之后是否有效,是不一定的,要看合同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而合同的效力也有几种情况,需要对合同的效力有清楚的了解,那么,
人咨询过
合同的效力有有效合同、无效合同、效力待定合同、可变更可撤销合同四个种类。当事人可以按照合同订立条件的情形判断合同的效力,对合同产生纠纷的可以进行诉讼处理。
合同当事人依法签订合同之后,有可能是有效的,也可能是无效的,合同效力有多种状态,当然不只是有效和无效之分,我们要清楚的区分,这样有利于依法维护我们的权益,那么,
合同就是双方为了达成共同目的签订的协议,签订合同并不是闭眼签字就可以的,要注意合同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合同内容是否对自己不利,如果不符合法律条件,可能合同无效,造
合同效力是指合同的法律拘束力,是当事人违反合同之后是否要承担对自己不利的法律后果的状态。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拘束力,当事人应当履行其所承担的义务,如果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也越来越多了,我们合作为了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一般都会签订合同,那么在合同中,合同的效力有哪几种呢?下面就让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带
合同的效力一般包括以下几种类型:有效合同、无效合同、效力待定的合同、可撤销合同等。一般合同合法有效需要符合的条件包括:签
双方协商一致后签订的合同即可生效,有时签订合同难免会遇到各种不确定因素,需要进行条款的补充,这也称为协议补充。当合同违反法律时,我们就需要重新签订其条款。那么什
在现实的生活中,很多人都以为只要是双方协商一致签订的合同就是有法律效力的。但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的,生活中签订的合同的效力有时候是有瑕疵的。以下就让法律快车小编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