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的讲,商标抢注就是指在原有商标所有者之前注册该商标以获取经济利益的竞争行为,而这些被抢注的商标往往是具有较高知名度或者有巨大潜在的价值。针对商标抢注的现状以及该如何解决这类纠纷,记者为此连线北京中细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商标法律事务部负责人,向其详细咨询了有关情况。
据悉北京中细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知名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其负责人介绍,本年度中细软的商标注册数量可冲破万件大关,进而迈入国内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第一梯队,特别是其旗下的中华商标超市,目前已经成长为国内最大的商标注册转让交易平台。在谈到商标抢注问题时,其负责人为我们详解了目前商标抢注的主要表现形式,并列出了一些应对措施。
当前诸如“傍名牌”式恶意抢注、“傍名人”式恶意抢注商标想象层出不穷。近期,国内有关“特斯拉“的商标抢注事件就是很好的诠释。在一些列博弈之后,有消息指出,特斯拉已经放弃这个商标,进而采用”托速乐“这个商标,目前其已在北京朝阳地区注册了托速乐汽车销售公司,而其商标抢注者可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而除了特斯拉,曾经的国际名牌”爱马仕“、”凌志“等这些都曾遭到商标抢注现象。近些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国内知名品牌在国外也是频频被抢注,海信的商标在德国被抢注;五粮液在韩国被抢注等,而国内企业要想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就必须赎回这些商标。像此类国际商标抢注案例,中细软每年都会遇到。“傍名人”式的恶意商标抢注现象则在北京奥运会后刮起一阵旋风,包括“林丹”“孙杨”“叶诗文”等在内的体育明星名字商标均被抢注,让人哭笑不得的是,拥有“林丹”商标的竟然是一家生产猪饲料的企业,而曾经的飞人“刘翔”,这个商标甚至曾被知名的耐克公司申请注册。
商标抢注的乱象有愈演愈烈之势,如何加强其监管,规范商标注册行业的秩序是当务之急。值得一提的是,在最近公布的《新商标法》中,关于商标恶意抢注首次引入了惩罚性赔偿制度,新规定对恶意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行为视情况而定,裁定不同等级的赔偿数额,最高罚款可达300万,是之前规定的6倍之多。而在法律支持之外,依然重要的是提高商标保护防范的意识。中细软公司为我们列出以下几种应对商标抢注的措施:
第一:先发制人提前注册
第二:他山之玉即时监测
对个人来讲,也可以对名人姓名商标或近似商标进行报警提示,能及时的保护名人姓名商标等。
第三:亡羊补牢申请撤销
美国体育明星迈克尔乔丹就是向商评委以侵犯“姓名权”为由对中国乔丹体育的“乔丹”商标提出撤销申请。申请撤销商标也是保护名人的一种办法,这个需要专业的商标代理机构和法律事务所的通力合作,因为涉及到法律问题较多,且整个周期耗费时长较多。
第四:和气生财实现共赢
如果出现商标抢注现象,又不想通过法律手段解决,可以实现双方的友好转让,使双方在合理的范围接收商标转让价格,从而实现共赢。试想双方因为商标的问题纠缠不清,且走上法律程序的话,除了漫长的诉讼周期外,对商标自身的品牌价值损害更大,回想当初有关“乔丹”商标的争端,后来直接影响了乔丹的上市。当然如果一方出现诸如特斯拉或者唯冠式的恶意抬价现象,这个就需要买方权衡利弊了。
在法律支持之外,解决商标抢注问题更重要的还是需要个人商标保护意识的提高,同时唾弃恶意商标注册行为,没有了抢注,企业与个人也不再为商标被抢注而头疼,知识产权市场才会有序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