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人们总是渴望“花适当的钱,办恰当的事”,但事事皆有意外。一旦商标被抢注,就不是花费注册商标时的千把元钱就能解决的。但商标代表了品牌,品牌决定了市场,市场就是利益。因此商标被抢注后,特别是在海外被抢注,企业必须运用各种手段尽力挽回。下面,中细软小知就为你支招,教你商标抢注后的补救措施:
第一、依靠法律,义正严辞地夺回商标
法律是一把双刃剑,企业一定要用好这把剑维护自己的权利。特别是关于在先使用和驰名商标的法律规定,已成为企业夺回商标的两把利剑。虽然运用法律手段往往成本很高,周期也比较长,但却是赢回市场比较实在的途径。
第二、利害谈判,心照不宣地挽回商标。
值得注意的是,商标谈判绝不是一个简单的金钱游戏,而是双方在政府、社会等方面的公关能力的综合较量。在“海信与西门子”案中,海信在事件之初就积极应诉,同时广泛而主动地配合媒体进行新闻报道,继而协助媒体发起声势浩大的“中国企业海外维权研讨会”,商务部、商标局等部门代表悉数出席,从正面给西门子施加压力,迫使西门子考虑放弃。
第三、主动换标,以攻代守的品牌战略。
假使企业无法通过谈判拿回自己的商标,又无心力应对法律程序,比较简单的办法就是换标。当联想公司欲在国际市场大展宏图之时,却遭遇“legend”商标在很多国家已无法注册的困境,直接影响了联想全球化的发展进程。面对潜在的全球商标诉讼或谈判,联想选择了主动换标,将“legend”换为“lenovo”商标。虽然是无奈之举,但是事实证明了联想的策略是正确的。另外,我国企业的商标大多使用中文,由于国外市场对我国企业具有“价值增值”功能的中文标识往往缺乏认知度,适时推出全新英文标识,既不会冲击市场,也为打造新的品牌奠定了基础。
当然,任何的事后补救总是没有事前预防来得经济。中细软小知说保护知识产权的根本还是要建立适合自身的防御体系。品牌的根本还是诚信。古罗马有一句法律谚语“欺诈毁灭一切”,意思是说“所有的民事行为,若是基于欺诈发生的,比较后不能获得任何利益。”因此,任何恶意的商标抢注行为都会遭受道德和法律上的谴责。
中细软集团,作为中国领先的大型综合性知识产权科技服务云平台,致力于通过多媒体等网络科技技术,为企业、为个人智慧财富提供比较有力的信息支持与解决方案。应对商标抢注,交给中细软妥妥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