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very___________toknow/learnthat__________.Iamwritingtovoicemysuggestions/proposals/viewsconcerning_________.Inmyopinion,_________.Ontheonhand,__________.Ontheotherhand,__________.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
一、引言
中外合作办学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教育领域出现的新生事物。作为一种对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形式,中外合作办学已成为新时期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实质目的是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包括国外高校的办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及教师。这就要求当代大学生要充分接受并消化国外高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具备优秀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然而,中外合作办学中的英语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更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些问题的出现将直接影响中外合作办学的质量,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并及时加以解决。
二、中外合作办学下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现状
迄今为止,我们对中外合作办学这一新生事物的认识和研究都比较有限。近年来关于中外合作办学的调研报告与论文中,宏观研究多、微观研究少,针对中外合作办学中的英语教学更是缺乏具体性研究。归纳起来,中外合作办学中的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教学观念陈旧,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多年来我国的外语教学一直遵循着“以教师为主题”的教学原则。受这种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中外合作办学下的英语教学也很难摆脱以教师为中心的束缚。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成为课堂的主体,学生成为被动的接受对象。这样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严重阻碍了学生运用语言能力的发展。
2.教材更新缓慢,学生缺乏有效的语言输入途径。语言学家Krashen(1985)认为,语言学习是建立在足够量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的基础之上。而教材正是最直接的语言输入源泉,也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它集中体现教学思想、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有的教材连续使用多年,内容陈旧,脱离现实生活,不仅无法与国外知识接轨,更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需要。
三、针对中外合作办学中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的策略
1.转变教学观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堂上的主要任务就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地组织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活动,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作学生的引路人和导师。“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必须体现学生的需求。学生的需求信息来自于学生和社会,不仅包含他们日常学习过程中的需求,还包含学生的智力和情感需求(Cunningsworth1989:6)。这就首先要求教材的编选要体现学生的需求,教师的教学也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用最真实的情景让学生巩固和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这样既能够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能发挥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2.选择适应中外合作办学新模式的教材。新的教学思想,新的教学模式必须有与之相配套的教材才能保证该模式的顺利实施。因此,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的英语教材选择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征:(1)教学内容要多元化,突出实用性和针对性。(2)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播,而且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3)教材内容的编排应注重文化的渗透。(4)教材必须具备趣味性和思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精品小班,权威测试,分级教学。分级教学是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水平把学生科学地分成与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具体情况确定与各层次学生基础相适应又可以达到的教学目标,组织难度不同的教学活动,最大限度地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和提高。入学初可组织学生参加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等英语基本技能测试,然后根据测试结果将学生分配到若干个不同等级的班级。实施分层教学一方面可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尊重,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另一方面,分层教学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学生个体差异发展的需要,具有实践性、开放性和灵活性等突出特点。
4.加强中西方文化交流与渗透,注重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引进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初衷主要是为了引进国外优质教学资源,改良我国教育体制和模式,从而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因此,我们应当打破目前中外合作办学的现状,充分利用国外先进的办学理念、管理体制和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加强中外教师的合作交流。教师在导入文化知识时要结合语境的文化背景、文化内涵,一方面要经常给学生灌输一些英美文化习俗,另一方面还要不断纠正一些不合英美文化习俗的语言。应充分利用现行大学英语教材,将语言与文化相融合,构成一个有机体。同时应补充或选用一些在交际场合、交际主旨等方面与汉文化不同之处的材料,以帮助学生能正确地理解并得体地运用所学的语言形式,掌握更加地道的英语,避免在今后的交流中出现语言文化障碍,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四、结语
毋庸置疑,高校中外合作办学中英语教学的效果将直接关系到合作项目未来发展的成败优劣。英语这一载体的完善程度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程度将直接影响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学习活动的效果,甚至会影响到学生学业的顺利完成和未来在国内外的学习与就业。因此合作办学中的英语教师要不断完善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方法,科学地研究如何提高英语语言教学效果,在切实提高学生英语语言应用能力的同时,加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为国家培养出高水平的国际化人才。
参考文献:
[1]胡文仲.文化教学与文化研究[J].文化与交际,1998,
[2]Krashen,S.P.TheInputHypothesis[J].LongmanGroupLtd,1985.
[3]Cunningsworth,A.EvaluatingandSelectingEFLTeachingMaterials[J].Heinemann,1989.
[4]许静雪.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以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中澳合作办学项目为例[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英语写作思辨能力
一、英语写作与创造性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该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而要使学生具有创新能力,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英语写作与创造性思维二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二者相辅相成。
一方面,创造性思维有助于促进写作,写作离不开创造性思维。具备创造性思维能力,学生才能运用发散和集中思维,灵活主动地以一种新颖的方式解决某个问题。而写作本身就是把灵感写实的过程,是一个创作的过程。学生需要运用创造性思维能力思考事物间的本质和联系,探讨语言和社会的关系,用自己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思维的成果。写作的核心就是创新,因此创造性思维对于写作来讲是至关重要的一种能力。
另一方面,写作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有效的英语写作教学就理应是创造性思维的运用过程。在英语写作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顺应情景发散思维,多角度思考问题和收集资料,构思并成文。毫无疑问,英语写作本身就是一个高级的创造性思维的过程,英语写作过程是学生思维逐步成熟的过程,合理的写作教学法将有利于刺激思维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二、英语写作思辨能力缺乏的原因
就当前大学生的英语写作情况来看,现状令人堪忧。许多大学生在用英语写作时,结构模式化,语言缺乏条理性,内容空洞,缺乏逻辑思维。造成大学生英语写作创作时思辨能力缺乏的原因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
1.主观因素。主观因素,即从学生本身思考。一方面,中国学生深受文化传统影响,从小就学会服从,而不是创造。这造成了学生学习的依赖性较强,平时也不注意扩大知识面,以至于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创造能力受到严重束缚。另一方面,我国大学生应试压力和作业负担普遍较重。长期的应试教育,导致很多学生只是为了应付老师的作业才会动笔写作,交差了事,对于教师的批改也置若罔闻。学生不会注重知识的积累,到了考试之前或是为了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学生会死记硬背一些写作模版,突击应试作文。这样的学习是被动的,学生学习积极性很低。写作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讲是一件枯燥的任务,创新思辨能力受到束缚,而得不到开拓和发展。
2.客观因素。究其客观因素,则主要是社会环境、教学环境和教师的影响。当前的社会大环境导致学生重结果轻过程,对于他们来讲,写作文就是背背写作模版,写出作文就行,自己的思想一点都不重要。英语写作课堂缺乏思辨的引导,特别是有的教师忽视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性,教学手段单一,不能为学生创造活跃的课堂气氛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三、英语写作思辨能力的培养
写作是一种复杂的思维活动,是一种表达思想的重要方式,也是学生英语语言综合能力的一种重要表现。对于高校英语教师来讲,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辨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至关重要。
第一,教师要学会如何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教师应该合理更新教学理念,教学方式要改革,教学内容要调整,师生互动要加强。不要满堂灌输语法句型等基本语言知识,而应该引导学生注重篇章结构及内容逻辑,大量介绍并培养评判性思维的写作风格。在写作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进行头脑风暴,积极进行小组讨论和辩论,然后启发学生集中思维将材料整理归纳,提炼出自己的观点并进一步合理充分论证,使得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和思辨能力能同步提高。
第二,学生要学会如何提高英语写作思辨能力。首先,要端正学习态度,保持写作的积极性和兴趣。在英语写作过程中,学生要学会边反思边学习,积极跟随教师的引导,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辩论。善于从教师评改和同伴评阅中学习,积极进行自我反思,修改完成写作的每一稿。学习优秀作文的篇章结构和逻辑论证,而不是死记硬背好词好句和篇章模版。不要束缚自己的手脚,不要禁锢自己的头脑。
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于提高英语写作能力至关重要,大学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应当以培养思辨能力为首要任务。英语写作能力要与创造性思辨能力共同发展。英语教学目标不再局限于教授学生掌握语言知识,而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主动思维和创新精神,展现个性,发展心智。
[1]刘萍.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J].高等农业教育,2003(8).
[2]文秋芳.英语专业写作教学与思辨能力培养座谈[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4).
【关键词】英语写作调查
随着新课改在普通高中的进一步深化,“高中英语课程要求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1]而且高中阶段,学生的语言技能目标对写作的最低要求是“能用恰当的格式写便条和简单的信函;能简单地描述人物和事件,并简单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能用恰当的语言书写问候卡;能给朋友、笔友写信,交流信息和情感;能对所写内容进行修改。”[2]由此可见,英语写作顺应时代要求,而且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显得越来越重要。为进一步了解高中学生的英语写作状况,以便教师有效地调整英语写作教学,达到提高学生英语写作的能力。从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写作过程和写作结果三个层面,学校展开了学生英语写作状况的问卷调查。
一、调查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的对象是内蒙古牙克石市第一中学高三年级学生。调查对象具有代表性,能反映出学生在经过两年学习后对英语写作的积累状况。
二、调查研究问题
本次调查问卷主要解决以下问题:(1)关于学生英语写作兴趣的问题;(2)关于高中英语写作过程的问题;(3)关于学生英语写作结果反馈的问题以及学生对于英语写作的建议和方法的提出。
三、调查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于2013年1月进行。主要使用问卷调查法。可记名也可不记名的方式进行。问卷共18个问题,是以单选或多选的方式进行的。开放性问题2个:17.平时我练习英语写作的途径有:____。18.我认为提高英语写作水平的方法有:____。这两个问题主要是了解学生个体练习写作的状况。
四、调查研究工具
本次调查研究使用B4纸《高中学生英语写作情况――调查问卷》一份,含问题18个,分为3部分:关于兴趣,关于过程和关于结果。要求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按照第一印象如实选择。
五、调查研究结果
本次调查按学生的不同层次优中差,从高三年级里抽出100名学生,其中有效调查问卷数为88份,结果如下:
由上表学生各题的回答可知:
从写作过程来看,31%的学生的写作主要运用了教材中的写作部分和单元阅读素材,而且使用的方式主要为仿写,这对于基础较差,没有信心的学生来说是很有利的。但绝大部分学生在教材之外没有更多的练习,写作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写作的过程中51%的学生能够在写作前做到先审题,确定题材,体裁和时态等,这是进行写作的必然准备阶段。
从写作反馈来看,教师能及时批改作文,42%的学生拿到批改完的作文首先能够做的是看老师批示的错误并改正。而对英语没兴趣的同学甚至不看一眼。而且42%的学生每一周练习一次写作,即使是利用模版来写,基础差的同学根本不写或是根本写不出来。89%的学生写作都有老师的点评,但能够按照老师的步骤逐渐有所提高的学生比较少。
从开放问题看,在写作方面有所提高的学生学习主动性是很强的,平时练习写作也较多,背范文,背模版,看语法的时候也比较多,注重平时积累。而有的学生只是按老师留的写作要求,老师要求写才写,要求读才读,学习没有主动性。大多数学生都能够知道看英语电影,听英文歌,背短语,日常练习,背单词,多总结,熟悉句式短语等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英语写作也知道平时积累的重要性。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学生英语写作的基本状况,同时也反映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正是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值得教师思考的问题,如:
1.如何利用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
2.如何避免和纠正学生英语写作中错误的语言现象?
3.英语教师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等等诸如这样的问题,在英语写作教学中都是值得思考和商榷的。
[关键词]初中英语书面表达
一、前言
如何做好新形势下英语研究发展工作,为初中英语书面表达方面研究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是现在初中英语书面表达方面研究面临的迫在眉睫、亟需解决的头等课题。
二、汉英思维模式的差异表现
1.汉语思维的直观性与英语思维的逻辑分析性之间的差异
汉语思维的直观性,就是主体凭借直观理性认识而把握外在世界思维中的直观性,这就形成了现代汉语以意统形(意合)的特点。
英语思维的逻辑分析性,就是指在思维上将一个完全的对象分解为各个组成部分,这就形成了英语以形统意(形合)的特点。
以《秋思》中文原版与马致远的英译版对照为例: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这首《天净沙秋思》语言凝练、色彩鲜明。前三句用了九个并列的名词简单排列而成。
再比较《秋思》的译文,可以窥见英文强调的是丝丝入扣的逻辑关系:
Oeroldtreeswreathedwithrottenvineflyeveningcrows,
Neathtinybridgebesideacotaclearstreamflows,
Onancientroadinwesternbreezealeanhorsegoes.
Far,farfromhomeistheheartbrokenone.
出于严密的逻辑分析性和英语句法结构的需要,译者在译文中用了“o’er”“with”“'neath”“beside”“on”“in”“from”等七个介词,原句中的名词组合改换成了三个完整的逻辑语句,且通篇用的都是沉闷的低调词,如wreathed,rottenvine,tinybridge,leanhorse,读起来感到有一种浓浓的凄凉之情,从而突出了英语语言的以形统意(形合)的特点。
2.汉语思维的圆周式特点与英语思维的直线式特点的差异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为曲线式,类似一种涡轮线或称圆周式;以英语为母语的人的思维方式是直线式的。了解汉语思维的圆周式特点与英语思维的直线式特点的差异,对于英语书面表达教学与跨文化交际中有效克服思维模式的干扰,更好地教授和运用语言具有积极意义。
3.汉语以主客体统一为基础的思维方式和英语以主客体相分离为基础的思维方式的差异
汉民族的主客体统一性思维促使人们在思维过程中,强调人的主体性的同时,不是把自然界对象化而是把自然界人化,使之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而英语的思维模式则严格区分有生命和非生命的主客体关系。在语言表现上,汉语多以有生命的名词(主体)为句子主语,而英语多以非生命的名词(客体)为主语。
三、当前初中生英语书面表达常见错误类型
1.审题不清
2.文体不对
3.单词拼写错误
4.语法错误
(1)缺少动词。英语不同于汉语,汉语中一个句子没有动词是允许的,但英语中每个完整的句子都必须由动词来构成。许多学生忽视这点,如把Iamtired写成Itired.Imhappy写成Ihappy.
(2)代词的误用。代词的误用是学生常见的错误。在英语中,代词的形式很多,有主格、宾格、物主代词、反身代词等。学生没有熟练掌握,经常出现:Myfather写成Ifather,Thisbookisyours写成Thisbookisyour等情况。
(3)中式英语。有一些学生习惯用中文的表达方式来写英语作文。例如Ispent80yuanbuytheshoes.Hebybikegotoschool.
四、提高初中生英语书面表达的几点建议
1.高度重视,树立信心
教学实践证明现行的中学课本就是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综合训练的最好材料。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在学习中的闪光点,适时适宜地表扬鼓励。比如一段好的对话,一次测验的好成绩,都可以成为促进英语学习及其他方面成功的契机和内驱力。
2.夯实基础,练好内功
扩大词汇量,熟练掌握单词及词组用法,单词是语言的基本构成单位。没有词汇量,写作就无从谈起。一方面要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另一方面要让学生掌握一些词的不同用法,同义词、近义词的区别及一些常用词组和固定搭配,让学生在写作中应用起来得心应手。如中文同样是“开”,英语表达就不同,openthedoor,drivethebus,turnontheradio等等。只有丰富了学生的词汇量,为写作提供良好的前提,才能在写作中少出笑话,少犯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