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长沙是自带流量的世界“媒体艺术之都”,也是网络直播的沃土,一群网红主播在这里应运而生。他们或找到感兴趣的领域,或利用自己的专业大展身手,发挥才能,讲述精彩长沙,让网友们看到一个更为饱满和立体的长沙城市形象。
用英语做推介,搭建开放长沙走出去、请进来桥梁的“博明汉父子”;以最新潮的方式,传播长沙传统文化的“花鼓戏一东”;自编自导自演安全防范小视频,助力平安长沙建设的“朱朱警官”;展示硬核长沙的软实力与黑科技的“海瑞两口子”……一起走近几位长沙网红主播,感受他们眼中的长沙。
“博明汉父子”拍摄短视频的现场。(政协融媒记者闫利鹏)
老口子英语讲长沙
“Okay,hereisChangsha,thenewfirsttiercityofChina……”2个月前,一条用英文介绍长沙的短视频,让61岁的退休英语教师赵明突然火了起来。网友评价:“明叔一开口,长沙比伦敦洋气多了”“口音堪比BBC纪录片里的解说”。
在抖音账号“博明汉父子”里,赵明身着衬衣西服,或短裤搭配墨镜,用带着伦敦腔的英式口语,混杂着长沙话,和34岁的儿子赵恒博轻松互动,推介长沙的文化和美食,深受网友们的喜爱。
从一名退休教师到走在街上经常被认出的网红主播,这大半年的经历,让赵明切身感受到主播的时代魅力。他说,通过参与短视频制作,成为推介长沙的一分子,还能陪伴儿子,乐在其中。
英语+短视频
“今天又找地儿和我爸练口语。”每一期短视频,首先听到的是赵恒博的这句开场白。鲜少在视频中露脸的他是“伯明汉父子”短视频号的幕后推手。录制前,儿子构思脚本,父亲担任翻译;录制中,儿子是持镜主持人,父亲是出镜者。
自幼,赵恒博就时常和父亲一起练英文口语。父子俩最初对视频创作的定位,就是想通过英语介绍长沙,在带动更多人学习英语的同时,让更多人认识长沙、熟悉长沙。
《这里是长沙》《霓虹初上的解放西》《长沙令人向往的高校》……不同主题的短视频作品里,“明叔”用英语侃侃而谈,每一条视频都是推介长沙的英文范本。
长沙土生土长的赵明,大学学的是英语专业,自诩是“狂热的英文爱好者”。作为中国第一代国际导游,早年间他经常飞赴世界各大旅游景点,“那时候每一次回来,都能感受到这个城市(长沙)的变化”。2004年,赵明回到长沙,担任大学英语教师直到退休。
谈及创作的初衷,赵恒博说,是想让父亲的退休生活更充实更有价值,帮助他顺利地度过退休后的迷茫期。“我向他描绘未来的退休生活,就是可以带着他到处去找寻美食,让更多的人通过网络平台认识他。”
创作源于生活
一直在长沙从事传媒业的赵恒博,曾经是一名专业的主持人。从传统媒体转型制作短视频创作,他坦承,最开始有些不适应,父亲尽管生活中个性热情大方,但在镜头面前也有些拘谨。
父子俩在创作上,经过一段磨合期后,越来越找到感觉。最开始创作出来的视频,赵恒博直言:“有点像访谈节目,连续发布好几期视频,在抖音上的流量也不高。”直到有一次,两人去录制吃柿子的视频后,才慢慢找到感觉。通过摸索,赵恒博发现短视频节奏更快,观众希望出镜人物的表现方式和语言要更为生活化。
如今,镜头前,优美的英文字词、短句,赵明信手拈来。这源于赵明的习惯,每期视频的脚本,他都会翻译好,手写在一张纸上,遣词造句,反复斟酌。即使在拍摄现场,也会掏出老花镜,随时更改,反复练习。
“只要有更改,就得换一张纸,重新写过。”赵恒博形容父亲对待录制十分严苛。在赵明看来,英文翻译、表达的过程,也是一次次的温故知新,提升自我。
打造长沙对外小名片
如何将长沙的国际化和烟火气融合在一起?赵恒博给出的答案是,这座城市原本就兼具国际化和烟火气,自己只是就地取材,用短视频将它的这一面展现给大众。通过打造“明叔”的IP,让他将长沙的城市气质用英语表达出来。
在赵恒博看来,“明叔”之所以受欢迎,正是因为他代表长沙50后、60后这个群体,以及这一代人“恰得苦,霸得蛮”的那种精神。
赵恒博告诉记者,希望父亲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更希望“博明汉父子”能成为长沙的一张对外的小名片,根植于长沙的文化土壤,不断地去解锁这座城市的教育、历史、美食等人文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