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乘客们对国产大飞机C919釆用全英文标识的质疑与“国产大飞机不能使用中文吗”一文的观点,这就与陈先义老师三文有关联了,陈先义老师在三文中提到中美当下的文化战争就是美国大肆对中国的文化入侵,洋节所带来的文化入侵是个典型。正如陈先义老师所指出“中国传统文化节日正是推动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更是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国产大飞机C919釆用全英文标识就是一种以英语为载体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隐形文化入侵,这比洋节所带来的文化入侵更严重,因为洋节是每年过一次,而釆用全英文标识国产大飞机C919则是天天在飞,是每年300多天都对中国乘客进行隐形文化入侵,其影响与后果肯定比每年一次的洋节更严重,这是系关“坚定文化自信”的大事,理应对此高度警惕与防范,理应坚决反对国产大飞机C919釆用全英文标识。
所谓“西方文明中心论”是维持英语“世界语”地位的基础,而建立在漏洞百出的西方伪史基础上的“西方文明中心论”,因饱受中国学者与网友全面质疑而开始摇摇欲坠,这必将以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方式把英语所谓“世界语”的地位推下神坛,那我们为何要继续盲目迷信英语是所谓“世界语”的说法?盎撒人所鼓吹的英语是所谓世界通用语言,英语是所谓高效高级语言这两个陈词滥调纯属一派胡言,英语仅是盎撒五国及前殖民地精英人士所用语言,根本不是什么“世界语”,与高效高级汉语相比,英语才是一种低效低级语言,那国产大飞机C919为何非得用这种低效低级文字来搞全英文标识?对比之下,中国空间站全面釆用全中文语标识,在打破对英语过度迷信与盲目崇拜上给国产大飞机带了个好头,中国航天能做到,国产大飞机也完全可以做到。
本文可作为10月6日红歌会网发表的“国产大飞机不能使用中文吗”一文观点的傍证,两文可相得益彰,互为补充印证。
一俄乌战争必将以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方式严重冲击英语国际地位
除美国盟国之外,全世界基本上没有其它国家在美国重压下参与对俄制裁,美国对世界的影响力的确是今昔非比,美国超级大国与霸权地位不仅是受严重冲击问题,而且就是坠落式大幅下降。无论俄乌战争结局如何,均已宣告自前苏联解体以来美国一家独大单极世界彻底瓦解与俄、中等为代表的多极世界的形成。
面对普京的强势反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不仅是无可奈何,且制裁的反噬效应使西方国家蒙受巨大损失,这又使建立在美元基础上的美国金融霸权受到严重冲击。无论俄乌战争结局如何,都意味着美国霸权的逐步瓦解与单极世界的终结,这必然会以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连带效应使英语的国际地位受到很大影响。英语在美国衰落的拽拉下,正以盛极而衰方式从峰巅向下滑落。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超级硬通货即能源、粮食支撑下,卢布与能源、粮食持续上涨,极大增强俄国综合国力与对世界的影响力,且以水涨船高方式来带动扩大俄语对世界的影响力,俄语的地位开始了从波谷的向上攀升。与其多学英语还不如多学俄语及其它有用小语种。2022年3月,首次由教育部审定推出初中生俄语课本出台,正是顺应了俄语的地位提升的大势。
从俄乌战争与美国衰落的大势来讲,如同美元是美金的荒谬说法,英语是“世界语”的说法也是英美与国内公知对我们洗脑。所以真的没有必要高看英语,更没有必要对其过度崇拜。
二中文在“天宫”上树立“中国标准”
这几年“两会”期间,人们所讨论的一个非常激烈的话题,就是“能否取消英语学科在义务教育阶段的主科地位”,人们对这个话题的讨论是各抒己见,不能统一。现在,那些支持“取消英语学科主科地位”的人们,似乎又找到了一个新的理由和证据:中国“天宫空间站”上边的标识全部采用中文啦!
2022年3月23日下午,神舟13号的三名宇航员王亚平、翟志刚、叶光富在“天宫空间站”给全国学生带来了一节生动有趣的科普课堂,令人激动难忘。在“天宫课堂”的播放过程中,人们发现了这样一组有趣的画面:在展示“天宫空间站”的科学仪器时,人们发现,仪器上边的所有名称标识都是中文。请看以下来自央视的视频截图:
三“二十大”报告为何提出“建设航天强国”
国产大飞机搞全英文标识一个堂而皇之的理由之一是:英语是国际通用语言与国际标准,所以必须与“国际接轨”。大家对这个说法是否很“耳熟”?没错,美国人请求美国航天员入驻中国空间站也采用类似的说法。后面将谈到中国航天人如何回怼傲慢的美国人?对比之下,中国商飞还真应向中国航天学习;国产大飞机在汉语标识上还真应向中国空间站学习!
四中国航天在对外合作中为何敢于对外方立下高标准、严要求
就行业来说,中国航天人最具有“二十大”报告中所说“三气”精神即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精神与“自信自强”精神,这正是推动中国航天事业发展最强大的精神动力,使中国航天事业从零起步,突破国外层层技术封锁,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特别值得称赞的是,在中国空间站国际合作规则制定上也充分体现了中国航天人“三气”精神与“自信自强”精神,即国际合作必须以我为主,参与国必须遵守中方制定的规则,否则就拒绝合作。
中国空间站现已具备开展各类空间科学实验国际合作的能力,成为国际太空合作的重要平台。目前,中国空间站已收到了近30个国家的合作申请,其中包括美国,中方批准了其中17个国家(主要是西方国家)航天员进驻中国空间站的合作申请。
2022年10月12日,正在国际空间站执行任务的意大利女航天员萨曼莎·克里斯托福雷蒂在国际空间站发了一条推特,分别用中文、英文、意大利文写了一段话。其实三种文字表达的是同一内容:“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克里斯托福雷蒂引用的是一段中国古代的文言文,来自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用如今的大白话来解释就是:抬头可观看宇宙的浩大,低头可察看大地上万物品种门类的繁盛,用来舒展眼力开阔胸怀,足够用来满足视觉和听觉所带来的享受,真是乐事啊。
“我们注意到了有关报道,为意大利航天员点赞。”这是2022年10月13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对萨曼莎推特引用《兰亭集序》的回应。她还引用了伟人《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中的句子说,“上九天揽月”已经成为现实,探索和和平利用外空也会促进全人类的共同福祉。
2021年,1977出生的萨曼莎·克里斯托福雷蒂成为第一位被任命为国际空间站指令长的欧洲女性,媒体报道称,为了成为首位入驻中国空间站的欧洲航天员,她一直刻苦学中文,她能在推特发出《兰亭集序》(文言文)文字,表明她起码有一定的文言文阅读水平,她的中文水平的确比较高。而且怀着同样目的,与她一样学中文的欧洲航天员不上她一个人,而是一批人。
五中国航天人如何回怼傲慢的美国人
美国也向中方提出美国航天员入驻中国空间站的合作申请,美国合作申请之所以被中方拒绝,除政治、经济、法律、外交等因素外,还有语言因素。美方蛮横提出:英文是所有国际标准通用语言,中国空间站应实行国际标准,进行中、英双语交流,空间站所有仪器操作界面均应为中、英双文标识,以便使美方航天员尽快掌握。
大家都很清楚,所谓国际标准实际上就是美国标准的代名词,打着国际标准的旗号,实质上是变相强推美国标准,想强加在中国航天人头上,这当然被充满“三气”精神与“自信自强”精神的中国航天人断然拒绝。中国航天人明确表示,中国空间站不接受任何外来标准,也包括来自美国的所谓国际标准。中国空间站不是即将寿命到期的国际空间站,中国空间站只采用包括语言标准在内的中国标准,你不学中文那就别来中国空间站。
众所周知,自以为是的美国人大概是全世界最不屑学外语的国度,在美国人眼中,世界即美国,全世界是以美国为中心的,美式英语是理所当然的“世界语”与国际标准。具有“三气”精神与“自信自强”精神的中国航天人自然不吃这一套,借用一句网上流行语:我的地盘我做主。是你美国求我合作,而不是相反,不学中文就别来合作。这给了蛮横无理美国人当头一棒,大涨了中国人的威风与志气,让不可一世的美国人明白谁才是如今空间站领域的老大与主人。
具有“三气”精神与“自信自强”精神的中国航天人,在中国空间站的国际合作中坚持以我为主,从技术到经济、语言上均实行中方制定的高标准、严要求,决不无底线的迁就外方,此举赢得全体国民特别是全国网民一致称赞。
六国产大飞机C919过度采用英文标识对中国科技创新与教育的隐形误导不容忽视
人的任何思维与书面或口头表达均是通过语言来实现实的,科技思维与科技创新也不例外,从语言选择角度看,中国科技创新离不开语言载体的选择,即究竟是靠汉语来实现科技创新,还是靠英语来实现科技创新?
随着投入运营国产大飞机C919数量越来越多,其在各方面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力会越来越大,当十年后,C919运营数量突破上千架,其巨大的客流量对中国社会的巨大影响将超出想象。且不说那时C919驾驶仓是否仍像目前那样继续釆用全英文标识,最严重的是十年后,如果那时乘客触目可及的C919机身与客仓仍过度采用英文标识,一个重要负面作用是,由于飞机乘客大都是中国社会的精英群体,C919会无意之中利用其巨大影响力所产生的视觉冲击力,以隐形方式告之(或暗示)数量巨大的中国精英乘客们:连中国最顶级的工业产品都离不开大量的英语标识,表明英语仍是一种国际通用语言与标准,英语比汉语更高级高效的创新语言,中国科技创新最佳语言载体是英语而不是汉语,英语作为必修必考主课地位不会动摇,中国人还必须努力学英语……这就有误导中国精英与中国科技创新之嫌。因为从汉语、英文优劣对比来,汉语才是科技创新的最佳语言载体。
(一)汉语高识别率的先天优势助推中国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
与西方国家不同的是,在中国众多公共图书馆的医学部,查医学资料不仅是医护人员,更有大量患者或其家人,虽他们并未受到专业的医学教育,但汉字的特点与优势使他们能大体明白专业医学词汇含义,起码能猜个捌玖不离十,这就使他们能查阅与治病有关的名医、新药、新技术等各种新医疗信息,以为己所用。非医学专业的外行读者能查阅医学内行的资料,靠的就是汉语高识别率优势。非医学外行读者尚且如此,那么对医学专业人员来说,他们阅读医学资料速度肯定快得多。
虽说现实中看汉语能一目十行的人极少,但也确有少数人能做到一目一行,如笔者在网上阅读容易理解的新闻时也能做到一目一行。汉语成语更能体现汉语高识别率优势,数量最多的四字汉语成语,如一马当先、点石成金、人山人海、杞人忧天等,汉语只用四个字就能讲出一个故事,让人马上明白其含义,阅读速度很快。如果翻译成英语,往往需要一句话,甚至一大段话才能表达含义,阅读耗时多得多。
(二)五千个常用汉字所产生无限组合能力足以从容应对知识爆炸
中国留学生发现,到欧美留学,除要掌握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常用英语单词外,留学生必须学习与熟练掌握至少一万个以上的专业英语单词,对理工科专业更是如此,英语国家大学生称之为学术英语或专业英语(AcademicEnglish)。要掌握学术英语或专业英语只有华山一条路即死记硬背,背字母背读音背含义。无论美国学生再不屑学外语,也并不意味着美国大学生可以回避海量专业英语单词的学习,美国大学生照样必须死记硬背专业英语单词的字母拼写、读音及含义,这没有其它捷径可走,否则连专业课都听不懂。且大学所掌握的学术英语或专业英语数量,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因知识知识爆炸影响,永远不够用,得不停死记硬背。
(三)从5000个常用汉字与5000个常用英语单词的对比来看英语严重缺陷
在科技发展缓慢的农业社会时代,科技单词数量少,增长慢,拼读简单,易于记忆,或许英语在表达上比汉语还有点优势。但在科技突飞猛进的今天,无论对仅26个英语字母如何排列组合,也无法赶上知识爆炸时代对科技单词滚雪式增长的巨大需求,而仅5000个常用汉字所带来的天量排列组合方式,则完全可满足近乎无限的新科技汉语词汇表达需求。
借用英语时态说法,英语是落后于时代的过去进行时,而汉语则是超前于时代的将来进行时,且知识越爆炸,越能凸现汉语的先天优势。
(四)五千个常用汉字的优势与清华大学的牵强理由
清华大学700多门主课的全英语授课曾引发社会广泛批评,清华一个很牵强的理由是现代科技最新进展所涉及的大量英语科技类新单词没有与之对应的汉语科技词汇。但创造新的科技词汇恰是汉语的优势与强项,可以很容易创造出来,为“全汉语授课”扫除词汇障碍,这方面清华大学还真应该学习钱学森。当年钱教授刚回国时,他所掌握的最新科技知识有不少属国内空白,连对应汉语科技词汇都没有,而钱教授一个被忽略的隐形贡献是,为了使他掌握的最新科技知识能在国内迅速传播运用,钱教授创造了国内尚属空白,与英语科技单词相对应的大量新的汉语科技词汇,至今仍在广泛运用。不难想像,如果刚回国钱教授如同今天的清华大学那样搞所谓全英语授课,钱教授所掌握的最新科技知识能在当时的中国迅速传播与应用吗?
七汉语先天优势助推中国航天总师PK美国航天总师
以空间站为代表的中国航天技术对美国全面赶超态势已形成,美方对中国航天技术突飞猛进既忧心冲冲,又感到一丝无奈,美方虽提出一些应对措施,但已无法阻碍中国航天对美国的赶超势头。
顶级工程师是总工程师与总设计师。在中国航天赶超美国的过程中,航天总师作用很重要,如从中美两国航天总设计师成长对比来看,英语先天劣势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美国航天总师的成长,而汉语先天优势则有助于中国航天总师成长,所以汉语先天优势隐形助推中国航天总师PK美国航天总师。
(一)汉语先天优势有助于中国航天造就杰出航天总师
据光明日报2022年8月10日第二版报道,作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嫦娥五号探测器系统总指挥、总设计师,杨孟飞30多年来一直在航天沃土上耕耘,直到2020年嫦娥五号任务成功完成。
如把通常只学一门专业的中国工程师与美国工程师比较,彼此都是精通某个专业的专才,没有什么明显差异,但把中国总师与美国总师相比,中国总师学习与工作效率明显高出一等。引用一句也许并不恰当的网络流行语,1头狮子领导下的100只绵羊,要比1只绵羊领导的100头狮子可怕得多。这句话形象说明相当于总师的1头狮子的重要性,高明的总师永远是中国在超复杂系统领域的竞争优势所在,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前苏联竞争优势所在。
如在美苏航天领域争霸前期,靠着杰出总师科罗廖夫一柱擎天,使国力弱于美国的苏联能一度领先于美国,但科罗廖夫早逝后,美国马上实现了对苏联的赶超。此外,靠着以图波列夫、米高扬、安东诺夫等为代表的杰出飞机设计总师,使前苏联在飞机设计制造上取得不亚于美国的娇人成就。
(二)美国在空间站领域落后于中国的深层次原因
任何航天大项目不能光靠通才型超级总师来单打独斗,总师以下各个航天分(子)系统总师也非常重要,他们必须成为所在某个航天分系统领域的小超级总师,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分系统总设计师黄伟芬就是其中杰出代表。据她在央视上介绍,天地的巨大差异,决定了我们无法事先在地面上精准确定所有航天员出舱活动方案,我们要预先设想每一个环节、每一台设备都有可能出问题,所以我们准备了200多个预案,最极端的也想到了。我们给航天员配备的飞行手册有五十多册,多达三百七十多万字,航天员对关键的内容他必须熟记,甚至要烂熟于心。
从她的这段介绍可看出,她居然准备了200多个预案,最极端的也想到了。她是航天员分系统当之无愧的小超级总师。不难想象把200多个预案汇编成五十多册的飞行手册,多达三百七十多万字,这更能彰现汉语优势。可以设想,假如把多达三百七十多万字飞行手册全部改成英语,那么必须先死记海量偏长英语科技单词的拼写、读音、含义,才可能理解与熟练掌握其内容。其中仅死记海量英语科技单词就足以让总师与航天员背得昏头转向,更不要说熟记掌握其内容?这也正是美国与空间站有关的航天同行所面临的由英语先天缺陷所带来的超级难题,如今美国航天同行能否克服这个超级难题?那得打个大大问号!
美国为何不完全靠自己力量去设计建造国际空间站?有人辩解称那是因为美国航空航天局在推进多个项目所导致人力资源不足所致。以笔者之见,深层次原因很可能是美国严重缺乏甚至找不出能胜任空间站这个超复杂项目的超级总师,也找不全类似黄伟芬那样的分系统的总师。所以美国依赖俄国技术与俄国有经验的总师建造国际空间站是唯一选择。中国空间站的体量不到国际空间站四分之一,但靠中国航天总师们高明的总体设计,其功能与生活的便利性已超过国际空间站,也就是说中国空间站更适合航天员工作与生活。
新中国航天技术开拓者之一任新民曾被赞誉为总总师,意为总师中总师,如果称其为超级总师是名符其实的。中美两国在航天领域的较量在相当程度上是两国超级总师的较量,不能说美国没有超级总师。但汉语的先天优势更有助于中国造就与培养像任新民、杨孟飞那样的杰出超级总师以及黄伟芬那样杰出分系统总师,中国航天在超级总师的数量与水平均己形成对美国超越之势。
可以预计的是,一旦中国在某个超复杂航天系统上实现对美国的超越,美国就难以赶上中国,如中国北斗导航系统发挥后发优势,对美国GPS超越之势已形成,这在某种程度是两国总师(包括副总师及分系统总师)较量,美国总师明显逊于中国总师,只能眼看着美国落后于中国而无力翻盘,这方面汉语先天优势功不可没。
(三)汉语先天优势决定了中国在超大型航天器建造上必将超越美国
据多家媒体报道称,我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了“十四五”第一批重大项目指南,其中数学与物理科学部有一个项目名为“超大型航天结构空间组装动力学与控制”,讲到计划建造尺寸达千米量级的超大型航天器,该重大战略性航天装备将用于未来空间资源开发利用、宇宙天体奥秘探索、空间长期在轨居住等。
一公里长的超级航天器,其空间容积相当于如今国际空间站内部空间的万倍以上,上万人生活在其中都完全没问题,想想就让人觉得震撼!这使人想起一些美国科幻电影中的超大型航天器,比如《独立日》中的巨型外星圆盘状飞船,《星球大战》中的帝国歼星舰等,都有着极强的视觉震撼效果。
但美国科幻大片与美国航天实力现状完全是两回事,无论好莱坞科幻大片把美国人塑造的如何“无所不能”?但现实中的美国航天总师想要“无所不能”得有一个大前提,虽说美国演员不用死记硬背海量科技单词,但美国航天总师必须背。
美国能在部份航天领域领先中国,主要是靠多年的技术积累与吃技术上“老本”,我们千万不要被好莱坞科幻大片洗脑,真以为美国人“无所不能”?美国航天总师及科学家、工程师们在海量科技单词学习上永远无法“无所不能”,唯有死记硬背这个华山一条路。靠着汉语先天优势,决定了唯有中国的超级航天总师才可能把科幻变成现实并引领世界未来航天技术发展的超大型航天器。
八结论
通过以上英语先天劣势阻碍美国等英语国家其科技创新能力提高与汉语先天优势稳形助推中国航天全面赶超美国的对比,得出一个重要结论是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离不开语言载体的选择问题,靠汉语先天优势能做到事半功倍,而靠英语的先天劣势只能事倍功半!所以,国产大飞机C919过度采用全英文标识对中国科技创新与教育的隐形误导不容忽视。其后果是,中国全体学生仍拚命学习落后于时代的“过去进行时”英语,只能重蹈英语国家科技人员因英语先天劣势而危及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的覆辙,严重阻碍了“二十大”提出的“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所以,国产大飞机C919应以中国空间站为榜样,其码国内运营的C919应尽可能清除英文标志,基本上采用汉语标识。退而求次,即使客机驾驶仓出于所谓安全考虑仍继续釆用全英语标识,但机身与客仓的英语标识完全与飞行安全无关,为什么不可改以率先改为全汉语标识!让全汉语标识随C919翱翔祖国蓝天,这才能增强民族自信心与文化自信。
(作者刘云电子信箱:liuyun767@163.com)
【文/刘云,本文为作者投稿红歌会网的原创稿件】
「支持红色网站!」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