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记者来到位于五缘湾木浦路附近的无人值守便利店。正式运营之后的无人值守便利店,在外观上有不少变化。橙色透明小屋,简洁小巧,但是步入店内后,明显感觉店面面积变大了。“原本只有12平方米,现在扩大到15平方米。”这家无人值守便利店的商务经理白洋说道。
-与此同时,店内布置也发生了变化。试运营期间,一个店内只能容纳2台冰箱和3个货架,而现在能放下1台冰箱和8个货架。另外,商品种类也有所增多。“原本只能容纳100多种商品,现在能容纳400多种商品。”白洋说。
-不仅如此,自助付款区也有变化。原先只有一条黄线分割的自助付款区,如今加上了一道隔离门,自助付款区变成一间在便利店里分隔出来的小屋子。白洋说,试运营期间,工作人员发现部分用户未遵守规则在黄线外等候付款,造成误付、未付、少付等情况,因此,对付款区进行了改良。
-此外,试运营期间本报所发现的部分水果、蔬菜等商品都未有标签的问题,此次也做了简易标注:商品名称、价格、生产日期以及保质期等都可在商品表面上清楚地看到。
-技术感应更强安防更好
-在技术方面,此次正式投入运营的无人值守便利店也做出了改良。最近很热的“刷脸”技术被引入其中。随着用户信息的不断完善,进入便利店除了“刷掌”之外,人脸信息也将被逐步录入系统。白洋告诉记者,如今的AI识别系统再次进行完善、提速:“刷掌”开门更快了。“以前大约需要2秒钟,进行掌纹感应,现在识别速度平均不会超过1秒。”他说。
-不仅如此,安防系统也做出了升级,除了AI识别系统感应用户的行为之外,还增设了多个监控摄像头。“目前店内虽然只有3个摄像头,但以后将加装到10个无死角摄像头。
-此外,无人值守便利店的组装,也更加容易了。试运营阶段的无人值守便利店是一体的,现在投入运营的便利店是组装的,由三部分组成:入口区,购物区,结算区。
-问题智能系统有待完善
-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上,正式投入运营的无人值守便利店都变得更加智能。然而,体验过程中,记者还是发现了一些问题。
-此外,便利店的果蔬等生鲜商品,尽管标明了商品名称、价格、生产日期以及保质期,但也有消费者质疑:“没有标明生产厂家、生产地等信息的生鲜食品是否符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