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屋烧烤创始人:当老板不给员工谋福利,我还活着干什么!

本文由红餐网(ID:hongcan18)原创首发,作者:何沛凌。

作为2003年便创立的老品牌,与多数同行相比,木屋烧烤一直显得颇具“个性”。创始人隋政军曾放话“绝不花钱买流量、搞打折促销”,同时,他也一直坚持开直营店,不做加盟生意。

但是近年来,我们惊讶地发现,一向稳定的木屋烧烤悄悄“变了”,眼下的木屋烧烤还是那个木屋烧烤,但却又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个木屋烧烤了。

近日,在红餐网推出的系列化直播栏目《红咖说》第3期,红餐网联合创始人、红餐品牌研究院院长樊宁和木屋烧烤品牌创始人隋政军,以及@33楼老宋主理人老宋,进行了一次特别对话。

对话中,隋政军表示,前两年木屋烧烤陷入了“内部思维陷阱”,以为自己已经做得很好了,总是想当然地将客流量下滑归因于外部环境,但现实并非如此。而事实上,全国各地都有恢复得比木屋快、生意比木屋好的品牌。

同时,他也表示,过去十几年,木屋烧烤在做标准化、连锁化的过程中,太重视提高出品速度、降低成本、提高运营效率,而在一定程度上顾此失彼,忽视了顾客体验感,部分丢掉了为顾客提供价值的初心,这是他今年最大的反思和教训。

对于加盟一事,他当场“打脸”,表示明年木屋烧烤将开放内部加盟;对于爆品策略,他直言这是最大的一个“坑”。

当然,在“变”的表象下,隋政军和木屋烧烤也仍然“固执”地坚持着一些事情。比如,不花钱买流量、打折促销这件事,隋政军就准备坚持一辈子。

△点击查看更多木屋烧烤创始人隋政军精彩观点

坚持与变革并不相悖,品牌稳定、安心的力量也从来不是外部给予的。

正如老宋所说,面对仍旧不确定的环境,餐饮品牌们需要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是否选择品类融合经营,要不要采用流量打法,推不推爆品策略等,最终都要看企业所处的阶段,看企业到底最终到底想去到哪里。

△点击查看更多@33楼老宋主理人老宋精彩观点

以下为直播对话实录:

多从自己身上找问题

隋政军:总的来看,虽然餐饮市场环境下行,但参与者和竞争态势是愈发激烈了。一方面,新加入到烧烤这个赛道的品牌和创业者越来越多;另一方面,烧烤赛道各个品牌的创新玩法也越来越多了。

供给端,我觉得所有烧烤品牌,无论从品牌定位的差异化还是对产品的品质体验和追求上,都处于持续上升的过程中;需求端,消费者对于产品品质的体验、产品性价比以及产品选择的品位也在逐步提高。因此,对于我们这些餐饮经营者来说,其实压力非常之大。

33楼老宋:首先我认为烧烤是一个很好的餐饮类目,这三年烧烤整体的发展速度很快。因为烧烤、夜宵一类的赛道,都比较容易加入酒水,在特殊时期,吃烧烤、撸夜宵适合作为人们一种情绪发泄的方式。

我观察到很多地区,人们解封后的第一选择就是去吃一顿烧烤,这说明烧烤能给年轻人带来较高的情绪价值。因此在这三年,烧烤的发展速度相对来说更快一些。

但是,大多数烧烤品牌面临一个共通的难题,就是跨区域发展。

很多品牌都是在本地区域做得还行,一旦跨出舒适区,口味、供应链和管理上都容易出问题。这方面我认为木屋烧烤是值得借鉴学习的对象,尤其木屋采取的是直营模式,跨区执行的难度系数更大,对品牌标准化、门店氛围打造、酒水衔接等都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最近三年,河南也诞生了一些发展得比较快的烧烤品牌,如李军力烧烤、怪兽烧烤等,它们或多或少都借鉴了一些木屋烧烤的经验,但到目前为止,它们整体上仍停留在自己的区域内,采用密集布点的方式来发展,很少有跨出大区域发展的动作。

隋政军:今年对于我们来说是忧喜参半。

我们的盈利状况总体还算好,但同比客流量下降了,我一开始简单地将原因归结为市场的整个大环境不好,但到了下半年,我慢慢发现事情并非完全是这样。我们注意到,进入烧烤领域的新玩家越来越多了,好多新店就开在木屋烧烤的旁边,生意还非常好,这也让我开始反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最近几个月我也带着我的高管团队开始探究这个问题:在所谓经济下行、消费降级的背景下,为什么一些烧烤店还能取得非常好的经营业绩?

通过仔细调研,我发现这些年我们陷入了一个“内部思维陷阱”,那就是认为自己做直营、跨区连锁生意还不错,就想当然地将客流量下滑归因于外部环境,但现实并非如此。全国各地都有恢复得比我们快、生意比我们还好的品牌。

这些品牌、餐饮店到底厉害在哪?经过分析,我认为核心还是在于顾客体验以及产品好不好吃两个方面。

因此,我今年最大的感悟就是,生意能不能做好,能不能做长久?本质在于品牌进化的速度够不够快。当然这其中有些东西是要始终坚守的,比如对出品的追求,即便在特殊时期,也不例外。

所以,任何时候要客观地看待市场环境,多从自己身上找问题。我对于未来还是充满信心,要坚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提升顾客体验,坚守餐饮初心。

红餐网:直营模式本质是为顾客提供稳定品质的输出,从而持续不断地维持信任感,但同时这其中也有一个悖论,就是当连锁门店越多的时候服务和产品的稀缺性就会受到挑战,如何维持品牌稀缺性和门店规模二者的平衡?

隋政军:从前不少餐饮人将麦当劳的连锁化发展模式奉为终极学习榜样,但我认为麦当劳是快餐属性,它的经验不完全适合烧烤品牌来借鉴。假如烧烤品牌将产品做得中规中矩,一切追求标准化,那就把自己的棱角和特色都磨掉了,最后就会流于平庸。

为什么做特色就不能做连锁?为什么要追求绝对的标准化?我认为特色和标准化彼此之间并不冲突。

其实,连锁化、标准化的大型企业近年来在中国频频受到挑战,比如星巴克,这放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如果我们为了标准化而标准化,就可能陷入一种大型连锁企业的过度自信当中,而忽视了产品好不好吃这一根本问题。

顾客选择进店吃饭的原因,不是因为这家店是一家标准化的大型连锁店,而是因为这家店好吃。很多连锁品牌打着标准化、提升效率的旗号来扼杀“好吃”,但在顾客心里,不好吃的店就算开了一万家,也依然不好吃。

过去十几年里,我反思木屋烧烤在做标准化、连锁化的过程中,部分丢掉了为顾客提供价值的餐饮初心,我们太重视提高出品速度、降低成本、提高运营效率,而在一定程度上顾此失彼,忽视了顾客体验感,这是我们今年最大的反思和教训。

我认为越是大型连锁的品牌,手里掌握的行业资源越多、优势越大,越应该负起责任来把品类做好,把品类的特色发挥到极致。

33楼老宋:在疫情时期的特殊环境下,很多餐饮企业的确面临着被限制堂食的直接困难,对于餐饮市场来说,消费者减少外出吃饭频次也对整体造成了很大影响。

但我们发现,即便这样的情况下还是会有一些品牌逆势上扬,品牌的热度也依然很高,一旦经营恢复正常之后,消费者总是会优先选择这些品牌。

究其原因,我认为虽然连锁化让餐饮门店越来越没特色,一定程度上丧失了稀缺性,但连锁化可以让更多的人体验经过市场反复验证的产品,连锁做得好的品牌也往往由此走向经典化。

比如麦当劳在全球的很大部分收入来自游客。当你旅游的时候,不知道要吃什么,你看到一家麦当劳,就会定下心来,因为你知道麦当劳能为你提供稳定的产品,以及还不错的用餐体验。而这就是连锁店提供给大多数人的价值。

市场总是会不断涌现出新的挑战者,但是经典的产品和稳定的出品仍然会打动消费者。像木屋烧烤由原来的单店然后逐步规模扩张,逐渐提炼出自己的产品调性,且多年来一直保持着产品和服务的稳定,因此顾客会对其持续产生信任感。

品牌发展到最后比拼的就是谁能为消费者提供持续不断的信任感,谁做到了,谁就能成为经典。反之,像很多网红品牌,依赖于反复推出新品来制造声量。但随着事件的推移,这些品牌的长期复购率、热度会下降。

在餐饮的漫漫征途中,做经典、做稳定、做很多人心目中产品品质的保障,比做爆品网红店更难。

一辈子不干!

隋政军:不花钱买流量,不打折促销这件事,是我至今坚持,而且准备坚持一辈子的。

现在中国餐饮市场竞争激烈,整个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这也倒逼着餐饮业升级。对于消费者来说,尽管消费频率降低,但消费的质量却在上升,他们希望花同样的钱买到更值得的产品,在此背景下我认为供方进行打折、促销毫无意义。

本质上,作为企业管理者,我们需要为所有伙伴们的劳动负责。我认为我们应该让伙伴的劳动成果增值,而不是把他们的付出给打折贱卖了。

作为餐饮企业,我们也应该把产品做到极致,提高产品的价值,从而一分不少地拿到应有的回报,而不是靠打折促销生存。

33楼老宋:同意隋总的观点,我也不认为打折促销对于一个品牌的长期发展有利。

好品质不应该打折促销,因为这样一方面会让品牌偏离原来的定位空间,另一方面也会导致可分配利润不够。换句话说,打折促销吸引来的顾客很多是羊毛党,一旦不打折了,这部分顾客也会很快流失掉。打折促销对于一个品牌的长期价值是有损害的。

但是关于餐饮企业利用流量的问题,我认为所有的品牌最终都需要通过“流量x转化率=客流”这个过程来获得客流,只是采取的具体方式不一样。

像木屋这样的烧烤头部品牌,其本身就自带流量,只需要不断推出好的产品,让别人产生持续性的复购,就能够保持出类拔萃,这属于被动流量。

总的来讲,品牌可以不投流量、不花钱买流量,但品牌还是需要曝光的,品牌需要不断的激活顾客的想法,就像跟顾客打招呼,“嗨,你有没有想起我”“有没有想来吃碗饭”,要唤起顾客的需求。

外卖值得做

但堂食与外卖店要分离

隋政军:外卖的重点不在于做还是不做,而是在于怎么做。

我们在2020年疫情刚开始的时候做了一波外卖,效果非常好,如果当时没有外卖拯救收入的话我们的日子可能也会很难过。但是堂食门店做外卖后一些问题也随之而来,比如订单多的时候很多外卖小哥挤在窗口等取菜,影响了堂食正常上菜的秩序。

当时这个现象引发了我的一番思考:对于餐饮品牌来说到底是外卖重要还是堂食重要?

我认为,堂食不在了,外卖也做不久,但堂食做好了,外卖随时都能做,而且堂食店做好了以后是对外卖店最好的引流、宣传。所以我当时在外卖生意还不错的情况下选择断掉外卖,优先保住堂食。

所以我的总体感受是,外卖市场值得餐饮品牌去做,顾客对于外卖有很大的需求,最重要的是想清楚该怎么做。我的建议是堂食店与外卖店分离。未来,外卖专门店也是木屋烧烤重点发力的方向。

33楼老宋:这三年,外卖成了很多餐饮门店几乎是唯一的经营方式,因此外卖越来越受到重视。

什么样的门店不适合做外卖?我认为,第一,偏体验型的餐饮做外卖对品牌的伤害比较大,因为它原本的客单价是包含了体验部分的,而外卖没有体验的部分,客单价却不能因此而随意降价,降价就变成打折促销了,就回到了我们前面所说的长期价值折损的问题。所以这类型的门店做外卖会比较痛苦。

其次是偏堂食,出餐5-10分钟内口感最佳的品类不适合做外卖。

什么样的门店适合做外卖?首先,烧烤是在外卖上表现非常突出的品类。它的口味随外卖配送时长而散失的程度相对而言没有那么严重。其次,快餐品类也很适合做外卖,很多快餐现在设置了专门的外卖通道,呈现堂食、外卖两种出餐渠道并行的方式。

另一方面是,相对于堂食来说,外卖门店选址侧重于区位,而非点位,只需要在某个区域内建店,能够覆盖该区的外卖范围就可以了。

所有餐饮品类,能做外卖的都应该把外卖做起来,可以让顾客先吃到产品,再去店内体验。

不如耕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隋政军:我没有想要“反向融合”,加入别的餐饮品类的念头。就烧烤这个品类而言,我人生剩下的20年光干好这一件事就足够了,别人的地儿再好,耕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更重要。

去年我们也有做小酒馆的想法,但今年我看小酒馆的风潮也渐渐消退了。类似的风潮每年都有,但回过头去看,餐饮企业比拼的都是在品类中根扎得有多深,而不是向外延展得有多广,向外延展有可能会弱化品牌的特点。

就拿木屋烧烤来说,我们仅研究一串羊肉烤串的做法,其中就有无数的学问,烧烤这个品类我们继续深耕十年、二十年可能都耕不完,放着自己的“地”不种,跑去别人家的“地”里薅两把草,这不能解决自己的生存发展问题。

33楼老宋:烧烤这个品类天然有与酒融合的属性。这就导致很多“外来物种”想要往烧烤品类入侵,而很多人认为品类融合创造的“新物种”一定会带来新风口,所以蜂拥而上、追逐热点,其实没有很大的必要。

我认为餐饮人不需要交那么多朋友,很多餐饮人注重广泛交际来获得信息和资源,但最终解决问题的办法本质上仍取决于品牌自己。一些创业者盲目追逐新风口的原因,可能恰恰是因为自己的“地”里不长“庄稼”,所以害怕错过每一班车。

至于“炸串+酒吧”的小酒馆经营模式能不能长期成立,我目前也持观望态度。我个人认为未来酒吧还是酒吧,烧烤店还是烧烤店,这两者并不能完全有机地融合到一起。

爆品策略是个巨大的“坑”

隋政军:在此我要澄清一下,我们并没有坚持8年不涨价,而是采取了比较慎重的涨价策略。

一开始我也被爆品策略诱惑,觉得打造出一个爆品,整个门店依靠这款爆品,供应链简化了、效率又高,何乐而不为呢?于是我们一心扑在打造爆品这件事上,专注于精简SKU,结果供应链越做越短,渐渐丢失了作为休闲餐饮品牌的产品丰富度。

其实,烧烤是一门休闲餐饮,这就要求产品的自由组合度高。当我们一味地收缩SKU来提高运营效率,以及用销售数据排名做单品淘汰标准的时候,这虽然符合爆品打造逻辑,但却违背了烧烤品类的常识。

那些通过数据淘汰掉的小众而有特色的单品,它们的销售占比确实不高,但很多顾客却是为了这种特色产品才来到店里的,聚焦爆品策略会让我们忽略长尾单品对顾客的吸引力。

木屋烧烤把羊肉串做好了是我们的基本功,但是没有哪个顾客是因为我们只把羊肉串做好了来消费的,我们做连锁品牌、做大店,会让顾客对我们的产品丰富度产生较高期待,他们希望我们的每一个单品都要好吃。一个餐饮品牌想要发展为一个成熟、稳定、长期的品牌,不能单靠爆品“一招鲜吃遍天”。

因此,2023年我对我们品牌的要求就是不做爆品了,而要追求道道单品都好吃。同时,以前淘汰掉的很多单品,我们要重新捡起来,真正站在顾客的角度满足他们的需求。

33楼老宋:我同意隋总的观点,但我认为也要分阶段看。

对于初创品牌,爆品策略仍然是有效的。举个例子,一家新创的烧烤品牌开在木屋烧烤旁边,被人识别的概率不大,它必须靠突出某个单品来表达自己的不同,从而快速获取到客户和流量,让顾客能快速选择自己。

但走到成熟阶段,品牌的战略选择会发生转变。比如巴奴早期用毛肚火锅来标识自己,但现在把毛肚标签去掉了,变成主打“12护法”,说明它在当下的阶段已经不需要毛肚爆品来进行差异化定位了,而是像隋总说的那样,追求产品“道道都好吃”,侧重为顾客带来更好的综合体验感。

所以爆品策略不是不能用,而是要分阶段用,一个初创餐饮品牌仍然可以通过它快速打造知名度。

明年,木屋烧烤将开放内部加盟

隋政军:明年,木屋烧烤将开放加盟,只对内部员工开放,而且加盟店只开在三四线城市。

为什么开放加盟?第一,对于我来说,我做加盟的目的,是立足于品牌长远的发展。品牌发展离不开优秀的伙伴,伙伴事业好了,品牌也能更好地前进。我希望木屋烧烤的团队中优秀的员工,能够有机会通过加盟拥有一份自己单独的事业;第二,我们通过今年的探索认为,外卖专门店是一种非常适合内部加盟的模式,1-2个人就可以把店开起来。

为什么只对内开放加盟?我觉得一个企业最根本的是要为员工着想,只有为员工着想,企业才有真正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我也不担心加盟店多了以后会对品牌造成影响,因为我们采用的是内部加盟、小型外卖专门店的形式,加盟者自己就是门店核心员工。我认为那种希望通过加盟来当老板,加盟者自己不参与门店日常运营的店,不容易取得成功,因为这样的加盟店很难留住人才,人员流动频繁会导致团队稳定性、积极性下降,长期下来其经营结果可能不会令人满意。

因此,我认为加盟不是不能做,而要看怎么做,小店加盟形式有机会。

33楼老宋:我也赞同隋总的观点,首先开放加盟这个形式要区分为内部孵化加盟和外部招募加盟。相对而言,外部招募加盟模式适合那些标准化程度比较高的餐饮店,通过加盟这类品牌能够保障加盟者的收益“下限”。

然而人员管理任务比较重、对产品出品要求比较高的餐饮店,就不太适合外部招募加盟模式。因为很多加盟者并没有当老板、当管理者的经验,而内部孵化就能避免这一问题,也保障了门店的管理水平。

同时,内部孵化加盟也是一种很好的员工激励形式,真正激励员工将门店收益与个人努力挂钩。

隋政军:“忧”指的是木屋烧烤面临的现状,自身的确存在不少问题,同时市场竞争变得更激烈。

“喜”是指在面临危机的过程中,我们真正想明白了一些事情到底该怎么做。

未来要如何做?第一就是要提升顾客体验,做出我们自己的特色,真正为我们的顾客提供价值。第二是要为通过内部加盟,为员工创造价值,让他们成为自己烤串的“老板”,激发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这两件事做好了,品牌没有发展不下去的道理。

33楼老宋:烧烤品牌破局的发力点,第一是隋总上面提到的内部员工激励的问题,其实也是内部效率如何提升的问题。

在餐饮标准化过程中,我们可以教给每个员工标准化动作,但员工有没有按照标准执行,我们无法做到当下监督,那么我们就只能通过激发员工的自主性,激励他们主动地去执行。这背后就需要我们让员工的收益与公司发展挂钩,让优秀、努力的人能够取得回报。公司上下共同积极做大盘子的过程中,品牌的竞争力就自然出现了。

第二是供应链锻造问题,小企业在起步的时候如果没有供应链优势,未来在品类上会越来越难突破。

实际上,餐饮的红利期已经过去了,以前我听一个餐饮老板说“我早上买的是菜,晚上收回来的是钱”,过去这种粗糙的经营方式能够在餐饮赛道挣到钱,但未来肯定是不行了,餐企要有数字化管理能力,效率要更高,产品服务都要更好,才有可能突围。

THE END
1.轻食外卖加盟轻食外卖发展至今,已经拥有完善的运营和管理机制,成熟的经营技巧可以直接为加盟商服务,成熟的品牌才可以保障加盟商的创业成功率,大大降低投资风险,加盟商创业更无忧。 轻食外卖加盟支持: 1、品牌形象支持 享有合法使用轻食外卖注册商标标识的权利。 2、整店输出支持 总部将多年来积累下来的店铺运营管理技能全部给予加盟...https://www.jiamengfei.com/xm/275679
1.已有老板踩坑,外卖加盟新型骗局!今天一个老板的外卖店铺,被无良的品牌方给活活的整挂了,得知此事我真的很气愤,就在今天晚上刚发生的事情,我来给大家好好讲一讲外卖加盟新型骗局,也希望你们一定要注意。 昨天有一个做木桶饭的老板,说自己跟品牌方闹得有点不愉快,想终止合作,我问他什么原因,他说品牌方要求他出餐的所有食材,必须从品牌方那边...https://www.wmbx888.com/zhishi/177.html
2.成人用品外卖店加盟成人用品外卖店加盟费多少加盟电话加盟商在加盟成人用品外卖店,成人用品外卖店品牌总部为加盟商提供创新设计标准和规划,共享设计及施工厂商资源。 6、培训优势: 专业的培训老师、系统的培训课程,全面培养专业化的优秀人才,保证成人用品外卖店加盟店千店如一的服务品质。 7、服务优势: 专业的售后团队,无论在经营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都可以随之咨询总部,...http://www.1637.com/crypwmd/
3.餐饮加盟的坑,跳了才知道我原以为他只是找我提供设计服务,便给了个报价,老王却连看都不看,直接说,“一起合伙干吧。”我这才明白老王真正的用意。 彼时市场上的餐饮加盟公司大致分两种,一种是快招公司——快速招商,不做直营店,主要的利润来源于加盟费,加盟商开店后经营状况与公司无关;另一种则是常规公司,除了和快招公司大同小异的前...https://www.douban.com/note/714181762/
4.深度解析10种餐饮模式:会做的人都赚钱了任何行业都有一群先吃到红利的人,以及一大群想要追随的人。有需求就有市场,从疫情前到现在,餐饮行业最火的非纯外卖品牌加盟莫属。我一个朋友公司去年七月份做一个纯外卖项目,到年底已经发展500多家加盟店,公司规模和营收也增长了好几倍。 “如果想做外卖但是又不懂,加盟个品牌能赚钱不?”经常有人问这个问题。https://36kr.com/p/1303221711473029.html
5.我,做代理,8个月负债140万南方plus多位代理商向深燃复盘了加盟失败的经历。共享充电宝代理商向辰君因为一直收不到品牌方发放的分佣,创业8个多月负债140万左右后,选择了二次创业;快递行业代理商蔡宇航,和合伙人投了1300万拿下一个区的代理权后,经营不到两年已经开始清算转让;想加盟烤鱼品牌的张城,被坑了60万加盟费,店也没开,还在打官司。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203/03/c6272089.html
6.曾经代言的奶茶品牌涉嫌诈骗,涉案金额高达7亿!马伊琍发微博道歉“就连奶茶都是假的,他们给加盟商试喝的奶茶其实是从知名品牌购买外卖后灌装的”。上海市公安局经侦总队四支队民警宋怡钦说 而在加盟商交纳加盟费用后,犯罪团伙则通过拖延门店选址时间、翻看地图随机选址、抬高装修采购报价、供应原料以次充好等方式消极履约 ...https://www.thehour.cn/news/446470.html?from=singlemessage
7.请托式营销你见到的网红店大排长队有可能是请了“托”“网红店”请人充场 或是为了吸引加盟商 “有些所谓的人气店,肯定是找了人充场的,不然怎么可能长时间一直持续高人气呢?但是,他们发布兼职信息的时候不会很直接地说明具体内容。如果店家直接说要人去排队和充场,一旦聊天记录或者帖子被充场人员截图传出去了,生意还怎么做?”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充场兼职并不是新鲜事,...https://www.qzwb.com/gb/content/2018-07/19/content_5844542.htm
8.单店23W月流水,鱼你在一起加盟商从急诊科医生到餐饮老板的蝶变“虽然都说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但是慕强是人的天性,鸡蛋肯定会向空间更大更牢的篮子里倾斜对不对...”,万硕笑着对记者说到。 万硕是鱼你在一起北京市海淀区清河物美店的加盟商,于2020年7月正式开店。而万硕则称:加盟鱼你在一起,成就了自己的第二人生... 万硕告诉...https://www.rbc.cn/shangxun/2021-09/16/cms1241532article.shtml
9.曾三仙米线:餐饮创业避坑指南另一些小品牌虽不会有这种极端情况,但某些方面也狠不厚道。比如不顾加盟商死活,高频进行促销;不设区域保护,门店密度过大… 餐饮创业坑四:纯外卖难 纯外卖确实高光过,但餐饮内卷加剧,外卖平台竞争日趋激烈,纯外卖没有线下流量辅助,只能靠烧钱推广获客,而线上流量越来越贵,利润逐年下降,很难与有堂食的品牌竞争。尤...https://zengsanxian.com/newsinfo/832986467390193664.html
10.蜜雪冰城的八次危机到了2014年,蜜雪冰城正式进军茶饮领域,加盟商就再也不用在冬天节衣缩食了。 早期的蜜雪冰城,吃到了早期加盟店的红利,付出的代价是随意扩张、野蛮生长带来的各种挑战。 先开放加盟,再探索完整的产品体系,让加盟商盈利,这条走反的路子让两兄弟踩了不少坑,也经历了加盟商的生死洗礼。 https://www.tmtpost.com/6333284.html
11.济宁美团外卖配送员送餐洒漏又重新装盒顾客拒收“美团外卖”北京总部:配送员是加盟商的人员,目前已被开除 对于网友反映的情况,记者找到了“美团外卖”济宁站,负责人向记者表示,由于公司有详细规定,分站不能接受采访,会将事情向总公司汇报并向记者进行答复。 随后,记者接到了“美团外卖”北京总公司张姓工作人员的电话,她告诉记者,济宁当地公司已经对事情进行了调查...https://m.jnnews.tv/2016-07/12/cms531279article.shtml
12.揭秘快招公司黑幕!餐饮加盟小心这样的骗术文章的作者鸭屎哥曾任职某餐饮加盟公司的时候,看过无数被坑的加盟商,非常了解餐饮“快招公司”的内部运作以及“坑蒙拐骗”常用的七个套路,一起来看看! 以下为鸭屎哥自述: 如何鉴别“快招公司”? 相信很多餐饮人都遇到过以下几个情景: 1、自从把手机号码留给xx餐饮公司之后,几乎天天受到他们业务员的“骚扰”; ...https://www.chujumao.com/?p=10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