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义乌对我们这种毕业不久的年轻人算是友好的。
一是这边成本比较低,比如租房,不到一千就能租到很好的一室一厅,还可以月付;味道不错、装修颇有格调的咖啡馆,7.9元随便挑。二是在义乌,大家对小白都是倾囊相助,只要你嘴巴甜一点,好学一点,别人都很愿意搭个线和引荐。
我毕业于香港一所大学。因为学校名气大,我成绩也不错,所以本科毕业后比较轻松地进入了一家大厂的电商部门,主要工作是开发客户。
大概是在2023年初,我常在社交媒体上刷到来义乌创业赚大钱的帖子,还发现网上有人专门带想创业的人来义乌游学,价格也不贵。我非常心动,趁着长假报了个游学团直接来考察了。
在义乌,我首先是被巨大的规模震撼了。
在游学团中,我学到最重要的东西,就是要“懂行”。比如这件东西的成本大概是多少,你心里有了数,才知道压价能到多少。看上的货不要立马定下来,要多要名片,因为其他家也有,质量说不定更好。
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是拿货的话术。比如不要问老板,“这个怎么卖”,应该问“这个拿货价几折”,因为很多产品是有标价的,拿货一般是标价的2-3折。
考察了几天后,我决定做“宠物用品”这个品类。因为这几年单身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很多人都会养宠物陪伴自己,市场非常庞大。
辣辣去宠物店、宠物咖啡厅调研
我摆摊的地方叫宾王夜市,是全义乌最大的夜市,摊位费一天60块。之所以选在宾王,是因为这里聚集了全义乌的外国人,人流量极大。在其他城市创业,你很少有机会线下面对这么多外国客人。
我通过这种方式,慢慢积累资金,现在在老家苏州开了一家宠物用品店,主要是我妈妈在管,还开了一家网店,我待在义乌直接管理。因为摆摊时对外国人需求了解的比较多,未来我也会考虑做跨境电商。
我觉得我现在还“活”着的最大原因是,我不怕失败,不怕丢脸。
在大厂,大家很容易变得有优越感,不愿意互相帮助。很多在大厂待了很久的人,可能因为适应了那种环境,不相信会有人不求回报地帮助他们。
我当时没有资源、人脉,又几乎什么都不懂,头脑一热,就采用了最简单粗暴的方法,一家一家工厂跑。我给自己定下了一个目标:每天至少跑两家工厂。
为了拿到价格最低、质量最好的货,我跑了几十家工厂。每一位老板,就算是大半夜下播之后很累了,都会和我坐下来喝茶聊天,不管我拿货多少、经验多少,都会耐心地听我的需求,给我提建议。
我觉得很多像我一样毕业于名校的年轻人,找工作时都会有包袱。不体面的不去、工资不高的不去,不然就是浪费学历了。工作上遇到问题习惯了自己解决,不好意思去问。
阿甜
阿甜,91年,义乌创业半年
快过年了,但我前几天还在义乌卖年货,主要是通过直播,每天一般是四小时,最多甚至有七小时。
有的人问我,你一个研究生去直播卖年货,不浪费学历吗?后不后悔?
来到义乌前,我和老公在深圳同一家公司工作。我做课程讲师,工资一万多,我老公做了五年多的程序员,已经到管理层了,工资两万多。
▲
在经济下行的环境下,随时都怕寒潮来袭,随时把你开了,一点商量的余地都没有,然后你进入另一家公司,又是周而复始。所以我就在想,是不是应该去做点事,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所以我们虽然没想好下一步怎么走,也毅然地辞职了。
突然一下子三四万的收入没有了,心里很慌乱。我们先尝试了半年的副业,包括声音演员、汉语老师、微课录制等等,但觉得投入的心力和收入不成正比,也放弃了。
阿甜和老公通过直播卖年货
后来和一个在义乌创业了十几年的朋友聊天,他说他一天就能赚我一个星期的钱。再加上我性格外向、适应能力强,他觉得我很适合义乌变化很快的环境。
第一次爆单的阿甜
我们有朋友带,算是非常幸运的。所以一开始也没有思考目标客户,就直接到朋友的工厂里进了一批文具练手,了解到如何拍品、运营、看后台数据,算是积累经验了
10月底开始,我们不想再依赖朋友,就开始独立出来选货,卖的是非常有季节性的年货,比如春联、窗花、福字等等。投入了一万多,目前赚了四万多块,在创业者中不算很多。
我们算是偏小白的类型,是义乌创业者里是最底层的。因为请不起人,所以进货、拍品、卖货、打包、复盘都是我们两个人亲力亲为。
来到义乌后,我的三观完全被颠覆了。
在这里,工作和学历是无关的。在深圳工作,大家都会问你学校、专业、学历、工作经历,但在义乌,我周围很多都是初中学历的,大家只会问,“你爆单没”、“搞的什么货”、“数据怎么样”、“能去你直播间看看吗”。
大厂经历对我创业的最大帮助,其实就是“复盘”。
每天直播太累了,2024年我们也打算尝试AI直播,相当于我用软件克隆我自己,丢一个文案给她,生成视频后轮流播放就行了。之所以想到这种方式,也是源于我老公做程序员时了解到的前沿资讯。
义乌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商业模式,哪个地方创业不是用信息差来赚钱呢?但义乌不同的是,这里的创业氛围格外浓厚。不管是喝茶还是捏脚,听到别人聊的都是生意。
雪丽,92年,义乌创业1年半
来义乌1年半,我有了一个11人的团队,主要业务是卖汽车用品,去年的营收达到了2000万。
对义乌的向往,其实从研究生时期开始就有了。我的专业是工商管理,2016年参加了一个营销大赛,被派到义乌,挨家挨户去卖智能摄像头。
我是河北人,那边是没有创业基因和氛围的。当时来到义乌,最大的感受是整个市场非常热烈,人人都在拿着计算器做生意,愿意坐下来和你谈品牌、谈战略、谈他们的第一桶金和起起落落的创业故事。我被这种氛围打动,心中埋下了来义乌创业的种子。
毕业后,我先后进入了房地产公司和一家电商大厂。做房地产,是因为想卖点来钱最快最多的东西,为创业积累资金,当时年收入达到了百万;去大厂,我选了国内电商阅历最久的公司之一,为创业积累经验。
雪丽曾考察过应季的帽子围巾工厂
最开始的一年奔着赚钱快,卖百货,什么都进,这个是义乌最擅长,也是市场体量最大的。第二年开始,我们转向了做汽车用品,因为它利润率高一些,也涉猎到跨境,可以开拓海外市场。
网上有很多人说,义乌创业非常容易,我既同意也不同意。
一方面,义乌创业的门槛确实很低。只要你勤快、沟通能力强一点,准备1万块钱,去经销商那里倒几批货来卖,很容易就能赚点小钱。因为所需的资金少,所以来义乌创业,就算失败的人,也不会有巨额负债。
但雪丽依旧会留在义乌工作
我接触到的,近几年来义乌创业的有三类人。整体算下来失败率大概在80%。
第一类是来直接拿货开淘宝店的,失败率几乎99%。为什么?因为现在电商平台竞争已经白热化了,你一个人拿货、打包、发货,是没有任何竞争力的。
第二类是在第一类的基础上,你没赚钱,但你不要放弃,你积累了经验后去做知识付费,教别人来义乌创业。但这类成功的也屈指可数。
义乌生产的圣诞节用品(图源:纪录片《圣诞快乐,义乌》)
在义乌,你能买到所有需要或者不需要的东西。我们会开玩笑说,这里是一个全球的资讯中心:世界杯谁赢了,就会加急印那个国家的国旗;欧洲一降温,就会来好多围巾帽子的订单……
很多人对义乌的刻板印象就是,义乌产的东西便宜、质量差,这点让我很难过。其实,义乌也造了很多质量好的东西,像是国外大牌的瑜伽服、化妆品,但它们贴牌的时候都不会写义乌,不然大家会不愿意买。
雪丽和员工一起包饺子
现在我的团队本科以上占比50%,部分是985研究生,在义乌算非常高配,要留人是很难的。我平时对他们非常包容,大家经常聚餐,关系很平等。最重要的是,义乌这边的人老是害怕,教会一个员工之后,他就出去单干了。但我就会毫无保留地传授经验,如果员工哪一天去创业了,他说不定也会找我合伙。
雪丽的工作环境
有这么多人来义乌创业,大家不是不知道风险和不确定性,而是你打工也同样不舒服,不如大胆一点走出来。
在大厂工作,当时觉得辛苦。顾不上吃饭,每个月油费2000块钱,开着车一个个工厂跑,多的时候一天五六个工厂,月薪也就1万5。
但创业后觉得那段日子是最轻松的了,你只要考虑个人吃饱不饿就行,但现在财务、税务、团队管理、绩效都需要亲力亲为,最开始不熟悉的时候,经常出纰漏,我只能像个消防员一样扑上去救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