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舍弃了曾备受追捧的大厂和一线城市,
占领新兴领域,或者前往“冷门”地点,
追求着反传统的事业与人生。
出身农村、毕业于普通大学的小钟来到了非洲,
不花家里一分钱,在新一线城市买房、结婚。
才毕业一年的辣辣选择了义乌,
通过游学团积累经验,
靠摆摊赚第一桶金,
在新一线城市开了店,
计划把货卖到中东、欧洲。
00后的April,
一毕业就进入AI行业创业,
她认为,“在已有体系内卷的收益非常有限,
那个时候就听说一些学长,去非洲以后一年能挣十几万,而且基本都能攒下来。所以在大四上学期的时候,我去应聘了一家有驻外岗位的国企单位。
我的爱人在西非做援外工作,在多哥的首都洛美。旅行结束后,我跟着她一起去了多哥。多哥属于非洲的法语区,而我之前待的地方是英语区,所以刚来的时候,我语言不通,需要自学法语。不久后,我爱人给我找了一份工作,老板是香港人,我帮他做非洲本地的市场调研、顾问,监管当地的员工,一个月工资差不多有3万块。
我小时候在四川农村长大,父母在我一岁多的时候就去江苏打工了,直到上初中的时候,我们一家人才在县城有了自己的房子。我的太太的成长环境和我相似,她的父母也是农村的。
如今,我们靠自己的努力在成都买了300多万的房子,办了婚礼,没有要过家里的一分钱。
以及面向中产阶级和外国人的超市、购物中心
今年,是我在非洲的第7年,算是一名“老非洲”了。在我们非漂群体里,有一个说法,“onedayinAfrica,onelifeinAfrica”(一日非洲,终身非洲)。很多人一开始来觉得不适应,但是慢慢适应非洲的生活节奏以后,就很难离开这片土地。
在非洲,我们每天能睡到自然醒,早上起来喝个咖啡吃个早饭,拜访一下客户,再堵个车,一早上就没有了。平时也很容易摸鱼,因为本地人不跟你卷,你自己也卷不起来。此外,这边正规的中资公司,一年都有1个月以上的年假。
辣辣,98年,义乌创业一年
刚入职的时候信心满满。但进去后才发现,入行已经相当晚了,大部分客户都被攥在经验丰富的前辈手里,能够发掘的客户少之又少。本以为进来几年就能年薪百万,但工作了一年,月薪平均下来也就一万出头。
大概是在2023年初,我常在社交媒体上刷到来义乌创业赚大钱的帖子,还发现网上有人专门带想创业的人来义乌游学,价格也不贵。我非常心动,趁着长假报了个游学团直接来考察了。
在义乌,我首先是被巨大的规模震撼了。
在游学团中,我学到最重要的东西,就是要“懂行”。比如这件东西的成本大概是多少,你心里有了数,才知道压价能到多少。看上的货不要立马定下来,要多要名片,因为其他家也有,质量说不定更好。
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是拿货的话术。比如不要问老板,“这个怎么卖”,应该问“这个拿货价几折”,因为很多产品是有标价的,拿货一般是标价的2-3折。
考察了几天后,我决定做“宠物用品”这个品类。因为这几年单身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很多人都会养宠物陪伴自己,市场非常庞大。
辣辣去宠物店、宠物咖啡厅调研
我摆摊的地方叫宾王夜市,是全义乌最大的夜市,摊位费一天60块。之所以选在宾王,是因为这里聚集了全义乌的外国人,人流量极大。在其他城市创业,你很少有机会线下面对这么多外国客人。
我通过这种方式,慢慢积累资金,现在在老家苏州开了一家宠物用品店,主要是我妈妈在管,还开了一家网店,我待在义乌直接管理。因为摆摊时对外国人需求了解的比较多,未来我也会考虑做跨境电商。
我觉得我现在还“活”着的最大原因是,我不怕失败,不怕丢脸。
在大厂,大家很容易变得有优越感,不愿意互相帮助。很多在大厂待了很久的人,可能因为适应了那种环境,不相信会有人不求回报地帮助他们。
我当时没有资源、人脉,又几乎什么都不懂,头脑一热,就采用了最简单粗暴的方法,一家一家工厂跑。我给自己定下了一个目标:每天至少跑两家工厂。
为了拿到价格最低、质量最好的货,我跑了几十家工厂。每一位老板,就算是大半夜下播之后很累了,都会和我坐下来喝茶聊天,不管我拿货多少、经验多少,都会耐心地听我的需求,给我提建议。
我觉得很多像我一样毕业于名校的年轻人,找工作时都会有包袱。不体面的不去、工资不高的不去,不然就是浪费学历了。工作上遇到问题习惯了自己解决,不好意思去问。
▲
简单来说,我们通过AI和3D这些前沿技术,让大家可以把自己的创意变成具象的3D模型,而这些生成的模型都可以3D打印出来,做成IP文创衍生品。
左:April和许杨玉琢合影
现在很多动画影视、文创行业也会需要把他们的IP形象做成3D的数字角色,然后再去拓展这个数字角色的AR(增强现实)互动场景,或者是一些实体的衍生品。
其实决定创业跟我小时候学竞赛的心态很像。
我在长沙读高中,从高一就开始参加信息竞赛了。我觉得算法编程是一个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过程,同一个题目可以有非常多不同的解法,不像高考可能都是有正确答案的。这个过程中的创造力和对思维的挑战都很吸引我。
当时如果让我每天在教室里上课,我可能确实会一直走神,但你让我自己去搞竞赛,我可以每天都学到12点。
我之前也有在阿里、字节、谷歌之类的大厂实习过,大厂工作和创业的差别还挺大的。因为在大厂负责的都是一个比较固定的技术或算法的模块,是在很多的规则和流程之下的,但创业完全是创造一些新的事情。
创业吸引我的地方是它的端到端和全链路,我要面对的不只是这一项技术,还有运营、市场这些,我要想怎么把技术落地。
我们想让大家都能有创作IP的能力,普通人传一张自己的照片,就可以生成一个自己的Q版形象,同人爱好者上传自己的创作,就可以把手绘图变成3D形象,也可以把它变成实体,花并不高的价格就买到一个自己做的3D打印产品。
有了数字人之后,肯定得有服装配饰,就像人需要服装一样。我们把服装的版型和材质都数字化,即使是没有实物的衣服,你也可以看到它和你真人合成的AR效果。
April团队在介绍他们制作的3D模型
大部分人第一次看到我可能不会觉得我是搞技术的,但也因此有时候跟人聊合作,他们对我一般不会有什么防备心。很多年龄比我大的前辈反而很想跟年轻人聊,会觉得跟我聊完之后,自己也变年轻了。
我是一个纯内生型的人,我一直想要去创造一种结合技术和艺术,又能直接和用户交互的东西。即便没有做这件事,我可能也在自己画画,或者做3D模型艺术。一开始我只是想先把事情做起来,没有去想很多复杂的路径规划、风险分析什么的。
大家常常提到“内卷”这个词,但我会觉得在一个已有的体系中内卷获得的收益是非常有限的,这和你去开辟一个新的领域,是不太能相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