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要:近半个世纪以来,全球自动化设备行业发展迅速,推动着其他行业的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同时行业发展水平也成为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近几年来,随着人机智能交互、工业机器人、物联网、5G通信、新材料等技术手段不断向智能化、无人化、一体化发展,智能制造产业升级需求带动自动化设备市场持续稳定增长。因此随着我国在智能装备方面的持续投入,国内自动化行业得以迅速发展,下游应用市场容量不断扩大,产业规模增长速度较快。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自动化设备市场规模已从2019年的5642亿元增长至7316亿元,为国内各产业领域自动化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硬件支持。
关键词:自动化设备产业链;自动化设备行业政策;自动化设备市场规模;自动化设备市场竞争格局
一、行业概况
自动化是指机器设备或生产过程在不需要人工直接干预的情况下,按预期的目标实现测量、操纵等信息处理和过程控制的统称。自动化设备作为实现工业自动化的主要载体之一,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需要融合了机械工程、电气控制、传感器、信息系统及网络系统等技术,能有效提高生产制造的效率和可靠性,减少生产过程对人工的依赖。自动化设备主要包括流水线设备和自动化专机两大类。
二、产业现状
近半个世纪以来,全球自动化设备行业发展迅速,推动着其他行业的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同时行业发展水平也成为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近几年来,随着人机智能交互、工业机器人、物联网、5G通信、新材料等技术手段不断向智能化、无人化、一体化发展,智能制造产业升级需求带动自动化设备市场持续稳定增长。因此随着我国在智能装备方面的持续投入,国内自动化行业得以迅速发展,下游应用市场容量不断扩大,产业规模增长速度较快。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自动化设备市场规模已从2019年的5642亿元增长至7316亿元,为国内各产业领域自动化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硬件支持。
自动化设备属于充分竞争行业,具有技术门槛高的特点。目前,全球范围内自动化设备行业市场份额主要由外资品牌占据,其中包括西门子、安川、松下、三菱等。外资企业凭借其先进的技术以及功能齐全的产品主导着全球工业自动化产品市场,拥有庞大的客户群和较高的市场知名度。
近几年,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和市场需求拉动下,我国自动化设备厂商迅速发展,已经出现了一批拥有核心技术的自动化设备制造企业,以运泰利、博杰股份、赛腾股份、博众精工等为代表的国内厂商以智能制造为契机,通过持续不断地研发投入,逐步缩小与国外厂商的差距。少量企业凭借研发创新、先进的生产工艺与核心技术、高稳定性的产品,逐步在各细分领域形成了良好的口碑与核心竞争力,逐步扩大市场份额,在特定细分应用领域的行业集中度有所提高。
三、发展趋势
我国自动化设备技术在未来仍将沿着精密化、自动化、信息化、柔性化、集成化和智能化的道路发展。一方面,产品技术由单一技术向系统集成技术、单一功能向多功能转化;产品规格由中小型向小型或者超大型化两头延伸。另一方面,智能制造、集成制造、精密制造、虚拟制造、敏捷制造、绿色制造等先进技术,计算机辅助工艺(CAPP)、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测试(CAT)、工厂自动化系统(FAS)等信息化制造体系将得到更广泛及普及应用。
未来几年,随着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加速,工业与信息化融合的深化,高档数控机床、机器人技术、新型传感器技术、3D打印技术、基于物联网的装备监控技术等新技术将在更多的行业中得到重视与应用的同时,自动化生产设备将保持快速发展趋势。
《2025-2031年中国自动化设备产业发展动态及竞争格局预测报告》共十五章,包含2020-2024年中国工业自动化行业发展形势剖析,2025-2031年中国自动化设备行业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2025-2031年中国自动化设备行业投资机会与风险规避指引等内容。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