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集团发布2021财年第三季度财报,其中创办于1999年的国际批发平台——阿里巴巴国际站,以53%的增幅成为营收增速最快的单个业务板块。
财报显示,第三财季,跨境及全球批发商业(即阿里巴巴国际站)收入为37.62亿元人民币,比2019年同期增长53%,较第一第二季度增长均超40%后,稳步攀升。
疫情阻隔为B2B领域的数字化发展按下快进键,也为中小微企业发展带来新的增长机遇。在过去的一年里,阿里巴巴国际站积极响应集团推出的“春雷计划”,先后投入20亿元,帮助中国的传统外贸商家以及年轻创业者抓住新外贸的机遇。据不完全统计,去年已经有来自14个行业的72家上市公司和274家品牌商入驻阿里国际站,加入数字化新外贸的大潮。
去年10月,阿里巴巴国际站启动“百亿生态投资基金”计划,以加快完善“数字化新外贸”赛道,帮助中小企业开源、提效。12月,重点拓展和完善国际货运网络,帮助平台商家订到集装箱和船舱,保证商家以最快的速度货通全球。
截至目前,跨境电商海外仓数量超过1800个,2020年一年增速就达80%,面积超过1200万平方米。外贸韧性从一个侧面折射了中国经济发展韧性,2020年,我国货物进出口32.2万亿元,逆势增长1.9%,总量规模和国际市场份额双双创历史新高,稳住了外贸基本盘。
2021年我国面临的外贸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商务部将全力推进稳外贸外资基本盘工作,帮助企业抓订单拓市场,进一步促进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建设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并新认定一批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等。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达1.69万亿元,增长31.1%。全国共新增46个跨境电商综试区,增设“9710”“9810”跨境电商B2B出口贸易方式,推动通关便利化。
据了解,2020年11月,《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RegionalComprehensiveEconomicPartnership)完成签署,成为目前世界上经济规模最大的自贸协定。将进一步促进形成国际国内开放的双循环格局。
外贸方面,2020年全年货物进出口32.2万亿元,增长1.9%,总量规模和国际市场份额双双创历史新高,外贸运行呈现出主体活力持续增强、贸易伙伴更趋多元、商品结构更加优化、服务贸易升级加快等特点。其中,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东盟、APEC成员进出口分别增长1.0%、7.0%、4.1%;对欧盟、美国、英国、日本进出口分别增长5.3%、8.8%、7.3%和1.2%。中国不仅集成电路、计算机、医疗器械等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分别增长15.0%、12.0%和41.5%,还向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超过2200亿只口罩、23亿件防护服和10亿人份检测试剂盒,为全球抗疫斗争作出贡献。
外资方面,全年实际利用外资9999.8亿元,增长6.2%,新设外资企业3.9万家,成为全球最大外资流入国,实现引资总量、增长幅度、全球占比“三提升”,不仅引资规模再创新高,而且引资结构不断优化。数据显示,高技术产业利用外资2963亿元、增长11.4%。其中,研发设计、电子商务、信息服务、医药、航空航天设备、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等领域表现抢眼。宝马、戴姆勒、西门子、丰田、LG、埃克森美孚、巴斯夫等一批龙头企业在华增资扩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