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中国外贸数据14日出炉。尽管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外贸“成绩单”仍有不少可圈可点之处。
外贸最新数据10日出炉。据海关总署统计,8月当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4.8%,其中出口同比增长8.4%。
今年1至6月,全国贸促系统累计签发原产地证书、ATA单证册、商事证明书等各类证书343.22万份,较上年同比增长19.39%,充分印证了中国外贸上半年“质升量稳”的持续向好走势。
随着中国外贸向好势头不断巩固,自主品牌产品出口不断增长,不少国货潮牌凭实力“圈粉”海外市场。
2023年,以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为代表的“新三样”合计出口1.06万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
传统文化与中国制造的碰撞,为中国外贸增添新亮色,在世界舞台上展现中国制造魅力。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货物进出口增长5%,外贸发展质量稳步提升、进出口规模再上新台阶。在世界贸易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取得这样的成绩殊为不易。
今年前两个月,我国外贸实现8.7%的同比增幅,实现良好开局。受访企业和专家表示,开年外贸订单情况超预期,期待2024年的出口表现,预计新能源等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仍有望保持高增长。
新春伊始,中国外贸便展现出良好势头。以电动载人汽车、太阳能电池和锂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继续扬帆出海,为中国制造增添了一抹亮色。
今年以来,我国外贸顶住压力,展现出较强韧性:前11个月,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7.96万亿元,连续2个月实现同比正增长,回稳态势持续巩固。
2023年前10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4.32万亿元,累计增速由前三季度同比微降0.2%转为增长0.03%;其中,10月当月,进出口3.54万亿元,月度增速由6月起连续4个月同比下降转为增长0.9%。
在以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异军突起、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我国外贸还有不少亮点。
截至8月底,中国贸促会已审批组展单位全年赴59个国家和地区出国展览项目计划1209项,计划展出面积74.6万平方米。其中,1至8月实际执行出国展览项目453项,实际展出面积28.8万平方米,参展企业超过1.8万家。
-7%、8%、15.5%,一季度3个月份,中国外贸跑出了进出口增速的向上曲线,也跑出了复杂背景下全年保稳提质的笃定和信心。
从原材料、设备、市场“三头在外”,到产业链国际竞争优势显著、对全球能源转型作出重要贡献,中国光伏是如何做到畅销海外的?
2022年全年某跨境电商平台出口分别增长22%、33%和184%……这些先行指标和细分数据,显示出我国外贸增长动能足、发展活力强。
中国外贸规模再上新台阶。海关总署13日发布数据:2022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42.07万亿元,比2021年增长7.7%,连续6年保持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
今年上半年,我国外贸实现稳步增长,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9.8万亿元,同比增长9.4%。其中6月当月,进出口同比增长14.3%,增速较5月加快4.8个百分点。
外贸,是观察中国经济的晴雨表。外贸之“稳”,折射出中国经济之“韧”。
隆冬时节,外贸一线却是热火朝天。一艘艘远洋货轮满载着集装箱陆续出港,一趟趟中欧班列密集地穿梭于亚欧大陆之间。2021年,中国外贸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2021年我国外贸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展现出强劲韧性。
中国外贸再次迈上了新台阶。海关总署14日发布数据显示,2021年,以美元计价,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规模首次突破6万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
2021年我国外贸规模再上新台阶,预计全年有望达到6万亿美元,与2020年相比增量预计达到1.3万亿美元,是过去10年增量的总和,实现了量稳质升的目标。
海关总署7日发布数据,今年前8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4.78万亿元,同比增长23.7%,比2019年同期增长22.8%。这也是我国外贸连续15个月正增长,进一步呈现稳中加固的态势。
今年前2个月,中国进出口总值8344.9亿美元,增长41.2%。外媒注意到,中国贸易的繁荣为其他国家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红利。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国际贸易,面对困难,我国坚持改善口岸营商环境,大力推进贸易便利,主动开放市场,积极扩大进口,不断培育外贸发展新优势,稳住外贸基本盘。中国外贸的稳定发展,不仅惠及中国经济和中...
海关总署7月1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4.24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2%,降幅较前5个月收窄1.7个百分点。其中,出口7.71万亿元,下降3%;进口6.53万亿元,下降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