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资产负债思维(老鼠赛跑、摘自穷爸爸富爸爸)
老鼠赛跑:把一只老鼠放在一个转轮上跑步,它会越跑越快,不知不觉就转得飞快,轮子转动越快,老鼠跑得就越快,老鼠跑的越快,轮子就赚得更快,最终老鼠会精疲力竭,从轮子上滚下来完事儿。
这多么像我们大多数人的生活啊,本来一个月通过工作赚2500元,租房、水电费、物业费、餐费、日常琐碎开支、交通费等,一个月基本上没有了。如果我要是一个月赚5000多好啊,通过努力工作赚到了一个月5000元,买了房,房贷3000元,又回归了以往的生活。如果我要是一个月赚8000元就会幸福,通过努力一个月赚到了8000元,又买了车,车贷2500元,又回归了以往的生活。我要是一个月10000元多好啊,赚到了一万元,生了孩子,孩子一个月花销2500元,又回归了以往的生活。如果我要是一个月。。。。。如此循环往复,有钱了买好房、好车、孩子更好的教育、父母更好的养老、美容、奢侈品,唯一不变的是自己永远很穷,如果生活出现一点点变故,就会出现整体的崩塌。
97%的人达不到百万年薪,百万年薪尚且如此,这不是我们想要的生活,但究竟是为什么呢。
什么是资产、什么是负债。
资产是能带来被动收入的东西,而负债是带来主动支出的东西。从这个角度来看来分析房产:如果是自住房产有贷款,这就算是负债,如果是房产出租,带来被动收入,那就是资产。车子:自有车子有贷款就是负债,运营车子带来收入就是资产。
1、穷人买入负债。
2、富人买入资产。
3、中产阶级买入自以为是资产的负债
许多人都是工资或者不可持续性的如彩票、一次性机会等赚了钱开始买车、买房、买奢侈品等,没过多久就再次返贫。就陷入了老鼠赛跑的陷阱之中,说白了就是马粪球--表面光。
赚钱---买入资产---资产带来被动收入(无需本人到场就能有钱流入)--支出(高额的消费,这是对于财富自由的人的奖励)
资产项有:房产、保险、股权、股票、债券、理财、酒窖、森林等等。
多说一句:股票是资产还是负债呢?许多人买股票亏了,担心回本无望,用额外的钱继续加仓,循环往复,最后杠杆,这是资产吗?这是负债。
记住、一定要把股票做成资产。
二、现金流思维:
什么是经济?先建立霸权,然后发行一堆纸,然后说纸可以进行交易,如果不认同这个纸就是犯法,拉出去毙了,纸就变成了钱。然后让一堆人在平地上挖个坑,给他们一笔钱,然后让另一堆人把这个坑填平,再给他们一笔钱,平地还是那个平地,但社会上已经有了流动的钱。这也就是为什么经济不好要搞基建的原因,让钱流动起来,拜登发行了1.9万亿美元刺激计划,势必要搞基建。
另外就是自身一定要保持稳定的现金流,不怕负债多,就怕还不起,资产再多,无法一时变现,负债到期一样违约,违约导致连锁反应,银行抽贷、民间融资受阻,资产再多也无法按照既定价格卖出,最终折价甚至一折甩卖,最后资不抵债。任何影响现金流与负债兑现的问题都是大问题。
对人、对公司、对股票、对社会等统统如此。
三、留下来的钱思维
赚到的钱不是钱,留下来的钱才是自己的钱,这里留下来的钱不是指卖出后的盈利,而是通过自己的认知明白的能挣到的钱,是可复制的,可以让你晚上能睡得着的钱。而不是你每日祈祷明天上涨,上涨之后卖掉的钱,一定要具备可复制性。明白自己在做什么。
赚到的钱不是钱,留下来的钱才是自己的钱,这个钱要具备可复制性。才算是彻底的留了下来,否则只是空欢喜一场。
四、选择权思维
一个职员有了选择权,就不会抱怨公司的不满,因为他随时可以离开,离开后会变的更好。或许是因为资源、或许是专业、或许是能力。
一个公司提供了优厚的报酬、良好的晋升渠道、优越的精神生活,公司就有了选择权,可以选择优秀的员工
五、打折思维
更多的不应该是看上涨与下跌,如果企业经营发生了不好的变化,下跌当然要卖出。如果估值进入超高区域,下跌也应该卖出。
但是企业如果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且估值还算合理呢?打折应该怎么办呢?仅仅看压力支撑线只会让资金越来越少,股票做成负债,此时应该是持续买入的。就跟超市物品打折一样的,而不是去看大盘、看技术。
六、失败与成功思维
并不是成功的人就不会失败,他们失败只会更多。炒股也一样。
我从未遇见喜欢亏钱的人,但在我的一生中,从未遇见一位没亏过钱的富人,却遇见了许多从未亏掉一毛钱的穷人。---投资活动中
因为太害怕失败,所以才会失败。失败只会使人更强大,更精明,失败会激励胜利者、击垮失败者。
在股票市场上,经常听到有人说“我不想亏钱”,其实所有人都不想亏钱,挣不到钱的原因是不去分析实际情况。即使如此也会失败,要做的是在失败中反思失败的原因并找到它,确保下次不会因为此而失败。
邓亚萍打乒乓球,在练习的时候经常丢球,他丢的球比其他人更多,即使后来成功了,她也依然在丢球,但因为练习与反思,并不阻碍她的成功。
许多人认为证券公司的人专业,其实他们之中有1%的人专业就不错了,更多的人只是销售员,绝大多数连股票都没明白,只是知道一些股票基础知识,仅此而已
许多人认为基金经理专业,确实专业(毕竟经过大浪淘沙留下来的),但不代表他们不会失败,回撤很正常,并不会影响他们的五年收益、十年收益。这次很多基金经理道歉估计被不明白的散户逼到了一定份上,其实都是无理取闹。
七、交友探讨思维(拐杖思维)
很多散户喜欢交炒股的朋友,跟别人问问股票,问问大盘。因为自己不明白,想着别人能明白,其实他问的人也不明白,但既然问了,总要说一下。说白了就是拐杖思维,但拐杖不能乱找。
炒股是个介入低门槛、赚钱高门槛的东西。十个人只有一个人赚钱,去问了股票,如果9人说涨,1人说跌,大多数人会听涨,其实是错误的。
轻易不要与朋友问股票,因为他们也是赔钱的,问了只会让自己亏钱更快。如何鉴定呢,很简单,看看他们的五年收益怎么样,如果一直亏钱,且现在还是按照以前的方法在炒股,这种朋友做股票之外的朋友,不要去聊股票,因为他会偶尔对,但长期还是会一直亏钱,聊了只会让自己加速失败。
应该与哪些朋友聊股票呢?1、亏过大钱,决定改过自新的人。夏虫不可语冰,经历过方可知道。2、五到十年持续盈利的人。如果一个人短期赚了钱,很容易膨胀,没有持续力,这种人的钱迟早是要还回去的,这种人的话也不要去听。
纪律:可以把完全不影响生活的钱拿出来,告诉自己,这是唯一的资本,没有后援,如果这次输光了,必须把自己彻底的剖析一次,把所有失败的根源挖出来,最后再给自己一次机会。如果这次又失败了,退出市场。必须面对最客观的冷库事实:我不行。(40岁以前)
如果40岁以后,我是不建议去尝试的,因为失败了学习再次尝试,又过了5--10年,再去复利赚钱,年龄上已经不是很允许了。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办呢,善御、买基金,或者找到一个可以信赖的人去指导。自己愿意承受最坏的结果。
八、知识付费
为知识付费,通过知识可以获得更多的东西,但是很多人却不愿因,因为这东西摸不着看不到,他们更愿意花几千块看个演出,却不愿意付费去参加一次研讨、一次讲座。其实很多时候一次讲座足足可以改变一个观点,而这个观点足以让自己在后来的生活中事半功倍。
看过一本书,写的是法拍房的购买操作与市场,是在2003年好像,讲座需要付费1000元,听得人聊聊无几,后来听讲座的人大都实现了财富自由,仅仅1000元,做到了。流程如何呢:先付定金,之后过户,付全款,付过定金之后已经开始着手去卖了,卖的时候还是比市场便宜,因为要快速脱手且要求全款,其实在操作的时候只付了一点点定金,几千块,一套房赚了几万块,而当时的人呢都自己认为需要全款,又怕麻烦缠身,没人去做。后来知道的人知道了情况想要10万元去听讲座,却早已没了机会。
还有一个故事:美国一位富翁离婚,公司卖了,自己与前妻一人分得了2000万,前妻呢什么都不懂,寻找到了一位专业的股票经纪人与专业的房产经纪人,每人年薪70万,而富翁因为了解,认为出价太高了,而一般的经纪人还没自己懂得多,选择自己操作。五年之后,前妻资产过了5000万,而富翁却濒临破产。其实很多人都明白,这些东西大多存在必然性,却不愿面对。
绝大多数讲座与知识传递都可以为我们带来隐形的财富,要愿意并舍得为知识付费。
九、压力测试
一个乞丐又冷又饿,向上帝许愿,说让我变的有钱吧,上帝出来了:我可以满足你的愿望,给你1000万,但我不会白给你,你需要支付每年6%的利息,让你用5年,且你只能买卖股票,如果五年后你还不上我的钱与利息,我将收走你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