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1976年,中国进行了七场大小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抗法援越战争、东南沿海战争、中印边境战争、抗美援越战争、中苏边境战争、西沙海战。还进行了长达十年的剿匪平叛反特战事。战争花费不菲。
因此到1976年时,仅留下几十亿美元外汇、六百吨黄金、可供全国人民吃三年的储备粮,政府债务总额为0。
四三项目:
上世纪70年代西方爆发严重经济危机,美元同黄金脱钩,1973年,毛拍板,陈云坐镇,李强操作,通过黄金卖卖和开展期货交易,赚回了30亿美元,相当于现在的300亿美元以上。
利用这笔资金,推出了“四三方案”,引进43亿美元项目,包括:13套大化肥设备(解决粮食问题的根本原因)、4套大化纤设备、3套石油化工设备(解决穿衣问题的基础)、1个烷基苯工厂设备、43套综合采煤机组、3个大电站、武钢一米七轧机以及透平压缩机、斯贝发动机、燃气轮机、工业汽轮机等。
利用这些设备,并通过自力更生的生产以及技术改造,兴建了26个大型项目,总投资额200多亿元。1979年合同履行完毕,到1982年这些项目全部投产。
可以说毛主席留给中国人民的财富是不可估量的,物质的是全国的工农业基础,保证人民基本的生活,及国家的安全,人民的健康等方面的看得见的财富。而看不见的精神财富更为重要。
中国的国际地位就是那个时期奠定的,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在那是实现的,最重要的宝贵的毛泽东思想是给中国乃至世界人民独立解放,进步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思想和精神的武器,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最为宝贵的财富!
毛时代创造的财富超乎想象,但都哪去了?有人竟还污蔑说那时候多穷吃不饱穿不暖,脱离历史论事,安的什么心?
建议不了解70年代情况的年轻人看看意大利导演安东尼奥尼1972年拍的3集纪录片《中国》和法国纪录电影大师尤里斯·伊文思1972年——1976年拍的长达12小时的纪录片《愚公移山》。
我在网上搜索看了《愚公移山》系列记录片(尚未全部看完),感觉该片有如下特点:
3、深刻。《愚公移山》系列纪录片不仅给观众客观真实地呈现了当时中国的社会面貌,更为可贵的是,影片还透过表象挖掘出一系列社会变化的深层原因。老农为什么由衷的热爱共产党和毛主席,以前工人为什么要打卡上下班,而后工厂为什么不用对工人进行严格的管制……
感谢伊文思,他给中国和世界留下了这么珍贵的历史资料!这是荷兰有着纪录片先驱之称的导演伊文思70年代拍摄的系列片《愚公移山》中的一部《上海国营第三药店》
在这部纪录片中,也可以强烈的刷新我们对文?革的看法,在纪录片中记录了一个有24人编制的一个国营药店的日常,领导和员工的关系,营业员和顾客的关系,以及药店和基本的问诊开在一处,极大的方便了人民群众!
这里面也同样有关于文革前后的思想转变的讨论,药店的干部也坦言,文革之前习惯于发号施令,不重视群众意见,文革后转变了思想,要主动听从群众意见,看来,文?革是对于树立人们相互尊重意识的一次洗礼!
关于这部电影也许有的仇视那个火热的年代的人会酸酸的说”摆拍“”设计好的啊“种种话语,但是我告诉大家,伊文思被称为”纪录片的先驱“,就是因为他拍摄纪录片不受任何人的操纵,他来到中国的时候,周总理曾经建议他去拍摄”农业学大寨“的大寨公社,伊文思也去了,可是,当他看到天还没有亮的时候,陈永贵就扛着锄头上山去干农活了,他认为陈永贵是干部,不会这么积极的,(这说明他还是没有理解当时中国干部带头的风气),所以,他固执的认为这是中国方面的刻意设计,而拒绝了拍摄“大寨”的日常生活,之前拍好的胶片全部销毁了!告诉大家这段插曲,就是想说伊文思拍摄的纪录片是完全真实的,甚至他随机拍摄的访谈他感觉到被访谈的人说的话不是心里想的实话,他都会毫不犹豫的掐掉!
这就是那时真实的历史,真实的社会状态,真实的人民心理!
嫌脏不愿意当药店营业员的女员工,想到也是能够为人民服务,也就安心的干下来了,脾气不太好的营业员小尤,会做自我批评,但也会经常犯错,另,外,纪录片中说的是上海话,因此翻译有时候也会听错,比如开始花菜。一斤八两是两毛五,翻译听错成了两块五,还有剧中的一些翻译也并没有完整的表达出说话的人想表达的意思,比如谈起药店的福利待遇那里,翻译的意思也和说话的人不同,这希望大家要注意!如果这部纪录片有懂上海话的再做一下二次翻译,那就更加真实了!
看到这个纪录片,再看看现在的药店,搞促销,卖药送鸡蛋啥的,这真是恍如隔世,药店是国营的,有处方就可以免费拿药,这一幕,会令多少有病却无钱买药的人神往啊?
为人民服务,才会造福人民,当只为人民币服务的时候,那就是祸害人民了,今天的假药泛滥,人人都深受其害,十块钱以下的药难觅踪迹,出厂价格十几块的药卖上百块,几十块的药卖上千块,这不是祸害人民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