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国家税务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购销业务增值税管理有关事项的公告[全文废止]
云南省国家税务局公告2017年第4号2017-07-12
一、关于收购发票的领用管理
(一)纳税人向农业生产者个人(指自然人,下同)购买其自产农产品,可以向主管国税机关领用收购发票。
(二)纳税人向主管国税机关首次领用收购发票时,需向主管国税机关提供书面情况说明(书面情况说明1式2份,1份交主管国税机关,1份由纳税人留存备查),说明内容包括:
2.外购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的年设计生产能力、主要农产品原材料、产品品种、购销计划、收购及销售渠道等。
(三)主管国税机关根据纳税人提供的书面情况说明,对纳税人领用收购发票的种类、数量、版面金额及领用方式等按规定进行发票票种确认。
首次领用收购发票的纳税人,单次领用数量不得超过10份,单份发票开票限额不得超过1万元。
(四)已经领用过收购发票的纳税人,根据纳税人连续12个月(不满12个月的以实际生产经营月份计算)平均每月发票使用情况,按每月平均发票使用情况对其发票票种进行重新确认,单份发票开票限额不得超过10万元。纳税人每个月在发票准购数量内领用收购发票,每次最高领票数量和持票最高数量不得超过每月发票准购数量的50%。
(五)因生产经营需要,纳税人每月发票准购数量不能满足其当月收购发票使用量的,可以向主管国税机关提出增加每月发票准购数量的书面情况说明(书面情况说明1式2份,1份交主管国税机关,1份由纳税人留存备查),主管国税机关据此对其每月发票准购数量进行调整,每次上调幅度不超过原每月发票准购数量的50%。
纳税人生产经营方式、经营项目、经营规模等发生重大变化的,应自发生变化之日起30日内,向主管国税机关书面报告变化情况(书面报告变化情况1式2份,1份交主管国税机关,1份由纳税人留存备查)。
(六)对以季节性收购为主的纳税人,考虑其生产经营的特殊情况,在收购旺季,主管国税机关可适当增加其收购发票的每月发票准购数量,保证纳税人的正常生产经营不受影响,待收购旺季结束后再调低其每月发票准购数量。
(七)对于纳税人收购发票连续3个月每月实际使用数量低于或高于其每月发票准购数量的,主管国税机关可以根据调查后的实际情况对其每月发票准购数量进行重新调整。
二、关于收购发票的开具管理
(一)纳税人向农业生产者个人购买其自产农产品,开具收购发票;纳税人向农业生产者个人以外的单位和个人购买农产品,应当向对方索取增值税专用发票或普通发票,不得开具收购发票。
(二)纳税人通过增值税发票管理新系统使用增值税普通发票开具收购发票,系统在发票左上角自动打印“收购”字样。
(四)本年纳税信用等级评定为A级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收购发票可在本省范围内跨县(市、区)使用。其他纳税信用等级的纳税人,收购发票仅限于在纳税人所在县(市、区)范围内开具。
(五)纳税人收购农产品可汇总开具收购发票。汇总开具收购发票时,需同时使用增值税发票管理新系统开具《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清单》,并加盖发票专用章。
2.对向同一收购对象发生的多笔农产品收购业务需汇总开具收购发票的纳税人,汇总开具收购发票的时限原则上不超过10天,有特殊情况需延长时限的,需向主管国税机关提交书面报告说明情况。
三、关于销售农产品的发票使用管理
(一)销售自产初级农产品
本省农业生产者销售自产农产品,除农业生产者个人外,应通过增值税发票管理新系统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并在发票具体农产品名称后注明“自产农产品”。
本省农业生产者个人销售自产农产品,购买方属于非增值税纳税人的,可以由主管国税机关代开免税增值税普通发票。
(二)批发零售农产品
本省纳税人批发零售蔬菜、部分鲜活肉蛋产品、种子、种苗等享受免征增值税优惠政策的,应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
本省纳税人批发、零售农产品不享受免征增值税(以下简称应税农产品)优惠政策的,纳税人应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或增值税普通发票。
四、关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进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抵扣管理
(一)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向本省农业生产者购进其自产农产品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向本省农业生产者个人购进其自产农产品,应按本公告规定自行开具收购发票,凭收购发票抵扣增值税进项税。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向本省农业生产者(除个人外)购进其自产农产品,凭销售方开具的有“自产农产品”标识的增值税普通发票抵扣增值税进项税。
(二)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在本省批发零售环节购进农产品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在本省批发零售环节购进应税农产品,凭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增值税进项税。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进口农产品,凭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抵扣增值税进项税。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在本省批发零售环节购进免税农产品,取得的增值税普通发票不得抵扣增值税进项税。
(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从省外购进农产品
本省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从省外购进农业生产者销售的自产农产品,凭取得的增值税普通发票抵扣增值税进项税。
本省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从省外批发零售环节购进免税农产品,取得的增值税普通发票不得抵扣增值税进项税。
本省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从省外购进应税农产品,凭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增值税进项税。
(四)试行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办法的纳税人
试行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办法的纳税人,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在部分行业试行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办法的通知》(财税〔2012〕38号)的规定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
五、加强农产品增值税的日常管理
(二)纳税人购买农产品,对单笔交易金额超过1万元的,必须经过银行支付,不能直接使用现金支付。
(三)在日常税收管理中,主管国税机关应加强对农产品生产、销售及收购企业的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工作。
六、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未按本公告规定领用、使用、开具发票以及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其增值税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一)开具收购发票的对象不属于农业生产者个人销售自产农产品的;
(二)发票各联次的内容填写不齐全、不真实、不清楚,或分联次填开的;
(三)开具收购发票未向销售方支付货款,或者收购农产品支付货款方向不一致的;
(四)汇总开具收购发票所附《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清单》未按本公告要求开具、填写或未加盖发票专用章的;
(五)汇总开具收购发票未按本公告要求时限开具的;
(六)购买农产品,对单笔交易超过1万元未通过银行支付的;
(七)除本年纳税信用等级评定为A级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外,跨县(市、区)开具收购发票的;
(八)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向本省农业生产者(除个人外)购进其自产农产品,取得没有“自产农产品”标识的增值税普通发票的;
(九)其他按税收法律、法规及现行税收政策规定不得抵扣增值税进项税情形的。
七、试行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办法的纳税人,有本公告第六条规定情形的,其增值税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八、上述规定涉及向主管国税机关提交书面报告的,须经法定代表人(负责人)签章并加盖单位印章。
本公告自2017年8月1日起施行。《云南省国家税务局关于纳税人收购全环节免征增值税农产品汇总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收购)有关问题的通知》(云国税发〔2015〕247号)同时废止。
云南省国家税务局
2017年7月12日
云南省国家税务局解读《云南省国家税务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购销业务增值税管理有关事项的公告》
一、《公告》发布的背景
二、《公告》明确的主要内容
《公告》对农产品收购发票的领用管理、农产品收购发票的开具管理、销售农产品的发票使用管理、购进农产品进项税抵扣管理、农产品增值税的日常管理等方面明确了若干具体的管理规定。
三、关于农产品收购发票在领用管理方面有关规定的解读
(一)纳税人向农业生产者个人购买自产农产品领用收购发票的解读
1.按规定无需办理税务登记证的农业生产者个人,不能领用发票,所以纳税人向农业生产者个人购买自产农产品时可以向主管国税机关领用收购发票。
2.有农产品收购业务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及小规模纳税人均可以向主管国税机关领用收购发票。
3.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领用并开具的农产品收购发票,只能作为企业的记账凭证。
(二)纳税人向主管国税机关首次领用收购发票时,需向主管国税机关提供书面情况说明的解读
本款主要是主管国税机关应掌握企业农产品生产经营能力与收购发票使用情况是否匹配。
2.除情况说明外需提供纸质资料有:经营场所(包括生产经营用厂房、办公场所、生产经营设备、仓储设施等)彩色照片;经营场所权属证书或租赁协议的复印件。
(三)纳税人首次领用农产品收购发票的解读
《公告》实施之日起,首次领用收购发票的纳税人,单次领用数量不得超过10份,且单份发票最高开票限额不得超过1万元。本款主要避免不法企业虚构农产品购销业务,虚开农产品收购发票,虚抵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
(四)已经领用过收购发票的纳税人领用发票的解读
已经领用过收购发票的纳税人,《公告》实施之日起,向主管国税机关领用收购发票的,主管国税机关应按《公告》要求对纳税人发票票种重新确认。
(五)纳税人发票数量不能满足当月使用数量的解读
因生产经营需要,纳税人每月发票准购数量不能满足其当月发票使用量的,可以向主管国税机关提出增加每月发票准购数量,主管国税机关可按《公告》对其票种进行调整。
(六)以季节性收购为主的纳税人领用发票的解读
(七)对于纳税人收购发票连续3个月每月实际使用数量低于或高于其发票准购数量的解读
本款主要解决纳税人收购发票持票数量与生产经营情况相匹配。
四、关于农产品收购发票在开具管理方面有关规定的解读
(一)纳税人向农业生产者个人以外的单位和个人购买农产品不得开具收购发票的解读
纳税人向农业生产者个人购买其自产农产品可以开具收购发票,除此之外,购买方均不得开具收购发票,应当向销售方索取增值税专用发票或普通发票,不得开具收购发票。
(二)纳税人通过增值税发票管理新系统,使用增值税普通发票开具收购发票,系统在发票左上角自动打印“收购”字样的解读
本款主要是将收购发票和其他增值税普通发票加以区分。
(三)收购发票跨县(市、区)使用的解读
1.除本年纳税信用等级评定为A级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外,收购发票仅限于纳税人所在县(市、区)范围内开具。纳税人需在不同县(市、区)收购农产品的,应在农产品收购地设立机构,并向其主管国税机关办理税务登记,分别向各县(市、区)主管国税机关领用农产品收购发票。
2.本年纳税信用等级评定为A级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收购发票可在本省范围内跨县(市、区)使用。本年纳税信用等级以本年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结果为准。例如:在2017年度内,税务机关对纳税人2016年的纳税信用情况进行综合评定,如评定纳税人纳税信用等级为A级,则在2017年纳税人可在本省范围内跨县(市、区)使用。
(四)汇总开具收购发票的解读
1.对向不同收购对象发生农产品收购业务需汇总开具收购发票的纳税人,仅限于本年纳税信用等级评定为A级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本年纳税信用等级以本年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结果为准。例如:在2017年度内,税务机关对纳税人2016年的纳税信用情况进行综合评定,如评定纳税人纳税信用等级为A级,则向不同收购对象发生农产品收购业务可汇总开具收购发票。
五、关于销售农产品的发票使用管理方面有关规定的解读
(一)销售自产初级农产品开具发票的解读
农业生产者销售自产农产品,开具的销售发票,应在发票具体农产品名称后注明“自产农产品”。目前,农业生产者销售自产农产品开具的销售发票和流通环节销售的免税农产品开具的普通发票,一个可以计算抵扣进项税额,另一个不能计算抵扣进项税额,购货方难以区分,税务机关也很难管理,税收风险较大。因此,有必要对农业生产者开具的销售发票进行特殊标识,以区别于流通环节纳税人开具的不能计算抵扣进项税额的普通发票,理清税企责任,有效加强对抵扣凭证的管理。
(二)批发零售农产品开具发票的解读
本省纳税人批发零售免税农产品,应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本省纳税人批发、零售应税农产品的,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或增值税普通发票。
六、关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进农产品的进项税抵扣管理有关规定的解读
(一)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向本省农业生产者购进其自产农产品抵扣增值税进项税的解读
本款主要明确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向本省农业生产者个人购进其自产农产品时,农业生产者是个人还是非个人,如果是个人,应凭自行开具的收购发票抵扣增值税进项税;如果不是个人,应凭销售方开具的在发票具体农产品名称后注明“自产农产品”增值税普通发票抵扣增值税进项税。
(二)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在本省批发零售环节购进农产品抵扣增值税进项税的解读
本款一是明确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进应税农产品或进口农产品,如何抵扣增值税进项税。二是明确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在批发零售环节购进免税农产品,不得抵扣增值税进项税。
(三)本省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从省外购进农产品抵扣增值税进项税的解读
本省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从省外购进农业生产者销售的自产农产品,取得有“自产农产品”标识的普通发票可以抵扣增值税进项税;取得没有“自产农产品”标识的普通发票,需省外农业生产者提供所销售的农产品为其“自产农产品”的证明材料,其取得的增值税普通发票才能作为抵扣增值税进项税的凭证。
(四)试行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办法的纳税人的解读
试行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办法的纳税人,外购农产品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在部分行业试行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办法的通知》(财税〔2012〕38号)的规定申报抵扣进项税额。
七、关于加强农产品增值税日常管理有关规定的解读
制定政策依据:按照国务院“放管服”改革政策措施中放管结合、创新和加强监管职能和手段的要求,并结合《2017年全国货物劳务税工作会议》精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制定本条。
(一)纳税人单月收购发票开具总金额超过50万元,需向主管国税机关提交书面报告说明情况的解读
1.为有效管控农产品购销业务税收风险,切实有效堵塞税收征管漏洞,《公告》规定了当月收购发票开具总金额超过50万元,需向主管国税机关提交书面报告说明情况。
说明情况应包括收购农产品的名称、数量、单价、金额、用途、存放地、销售方姓名、销售方住址、销售方种植(养殖)地址等情况。
2.实地查验主要是查看纳税人的农产品实物库存情况、生产领用情况、水电耗用情况、设备生产能力、销售和收购渠道、收购计划等情况,查看纳税人申请的月领用使用数量是否与收购资金、设备实际生产能力、收购业务量变化等相匹配,实物、账务、发票是否相吻合等情况。
(二)纳税人购买、销售农产品银行支付的解读
为有效管控农产品购销业务税收风险,切实有效堵塞税收征管漏洞,《公告》规定了纳税人购买农产品,对单笔交易金额超过1万元的,应通过银行支付。
(三)加强农产品日常税收管理的解读
在日常税收管理中,主管国税机关应加强对农产品生产、销售及收购企业的日常评估管理。发现纳税人存在虚开收购发票、虚抵进项税额等偷逃税行为的,应按规定及时移交稽查部门处理。
八、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情形的解读
制定政策依据:按照国务院“放管服”改革政策措施中放管结合、创新和加强加强监管职能和手段的要求,并结合《2017年全国货物劳务税工作会议》精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简并增值税税率有关政策的通知》(财税〔2017〕37号)及现行有关增值税规定制定本条。
(一)开具收购发票的对象不属于农业生产者个人销售自产农产品的解读
一般纳税人向农业生产者个人购进其自产农产品,可自行开具收购发票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除此之外,开具的收购发票均不得抵扣增值税进项税。
(二)发票各联次的内容填写不齐全、不真实、不清楚,或分联次填开的解读
(三)开具收购发票未向销售方支付货款,或者收购农产品支付货款方向不一致的解读
开具的收购发票,其收付款凭证或其他证明材料不能证明收购方已经向销售方支付了货款。
收购农产品所支付款项的收款方与开具收购发票的销售方应一致。
(四)汇总开具收购发票所附《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清单》未按本公告要求开具、填写或未加盖发票专用章的解读
(五)汇总开具收购发票未按本公告要求时限开具的解读
汇总开具收购发票的时限规定,即对不同收购对象发生的收购业务需汇总开具收购发票的,应做到按日、按收购地点进行汇总开具,即同一日、同一收购地点收购的农产品可以汇总开具;对同一收购对象发生的多笔收购业务,汇总开具农产品收购发票的时限原则上不超过10天,有特殊情况需延长时限的,需向主管国税机关提交书面报告说明情况。未按时限汇总开具的收购发票,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税额中抵扣。
(六)购买农产品,对单笔交易超过1万元未通过银行支付的解读
为有效管控农产品购销业务税收风险,切实有效堵塞税收征管漏洞,对纳税人购买、销售农产品,应尽量避免现金交易。购买农产品,对单笔交易金额超过1万元的,应通过银行支付,否则,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税额中抵扣。
(七)除本年纳税信用等级评定为A级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外,跨县(市、区)开具收购发票的解读
本年纳税信用等级评定为A级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可在本省范围内跨县(市、区)开具收购发票,除此之外,纳税人跨县(市、区)开具收购发票的,均不得抵扣增值税进项税。
(八)向本省农业生产者(除个人外)购进其自产农产品,取得没有“自产农产品”标识的增值税普通发票的解读
为了便于区分农产品自产环节免税开具的普通发票和农产品批发零售环节免税开具的普通发票,所以《公告》规定了取得没有“自产农产品”标识的增值税普通发票不得抵扣增值税进项税。
(九)其他按税收法律、法规及现行税收政策规定不得抵扣增值税进项税情形的解读
除《公告》第六条规定不得抵扣增值税进项税情形外,凡是违反其他按税收法律、法规及现行税收政策规定不得抵扣增值税进项税情形的,均不得抵扣增值税进项税。
九、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纳税人解读
试行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办法的纳税人,有《公告》第六条规定情形的,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财税〔2012〕38号只规定了农产品进项税的计算方法,并没有对发票使用作出新规定。所以试行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办法的纳税人,发票使用应遵循现行规定。
十、《公告》规定涉及向主管国税机关提交书面报告的解读
制定政策依据:按照国务院“放管服”改革政策措施中放管结合、创新和加强监管职能和手段的要求,并结合《2017年全国货物劳务税工作会议》精神制定本条。
本《公告》规定涉及向主管国税机关提交书面报告的,须经企业法定代表人(负责人)签章并加盖单位印章。单位印章为企业公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