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直播+”呢?首先“直播+”的这个“+”是相对于PC时代的直播来说的。
很多人一提直播很容易把很多的概念混在一起,比如说是斗鱼、龙珠、YY、还有映客,还有光圈直播,还有大家都比较熟的微博做的一直播,这些都可以叫做直播,但是这些直播之间的区别在哪里?这些直播到底它们针对的人群、它们的运营模式,包括它们的空间,包括各自的痛点和难点到底在哪里?目前很多人对这块不是特别的了解。
因为我们是一线的创业者,对这个感受还是比较深的,例如直播+移动直播和PC直播的巨大区别,我觉得区别至少有三个:
第一个首先使用移动直播的人群和玩PC直播的人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的差别还是比较大,并不是完全重合的一个人群。
第二整个的使用场景上,包括内容上,PC直播和移动直播有了巨大的变化,整个的移动直播它的场景可能要比PC直播要扩大千倍甚至万倍,这会带来方方面面巨大的影响和差别。
第三个很重要的PC直播目前来看比较成功的模式主要是秀场模式和游戏模式,其它的模式还没有特别成功。但是在移动直播时代,可能这一点会有巨大的变化,在移动直播时代,整体的模式上,无论是内容的模式,还是商业模式,还是运营模式,都会有巨大的变化,这就是我们理解的直播+,就移动直播和PC直播的区别来说是有巨大的变化的。
直播+泛娱乐
其实说起来泛娱乐,整个的直播场域中最主要的人群是两类人,一类是在直播的人,也就是主播。还有一类是观众,也是看直播的人。谁在直播呢?也就是说直播的内容提供者是谁呢?这一点实际上是有巨大的变化。
第二个非常重要的是一个人群就是网红群体,实际上网红这个概念现在已经泛化了,网红它的产生从互联网时代开始算的话,原来从博客时代开始出现了一批网红,然后在微博时代已经进入到一个文字+图片的时代后,在微博又有像王思聪这样的大V,也有像潘石屹这样的大V,也有像张大奕、小辣椒这样一些网红,我们所说的网红可能是比较偏整个微博体系的网红,但是现在有一个新的情况,当移动直播火了之后,其实直播是最适合网红产生的这样一个场域。
不止是电影,包括大屏的综艺真人秀,现在很多的电视综艺真人秀也是有编剧的。手机直播和真人秀的结合,可能这种广度和深度上是非常深,现在也有一些做内容的公司也都在研究怎么把真人秀和直播结合起来,在这方面我们团队会投入非常大的力气,我们一方面是和国内的很多大型的真人秀制作公司有一个合作,另外我们也会做一些优质的内容,利用PGC的方式来带动UGC的热度。
直播可以直播什么呢?
衣、食、住、行都可以直播的,这一点也是可以尝试的。不止是衣、食、住、行,健身、运动、旅行、购物、娱乐......方方面面,很多都是可以和直播有一个深度的结合的。目前很多的直播平台都在做一些尝试,在这方面大家都有一个共识,如果能够做到一个完美的结合,一方面大家有一些可以参与的可以解决日常生活的需要、可以和直播结合的内容,另一方面又能够通过直播的方式,再增加一些不同的体验,肯定这样的1+1>2的场景是所有人都喜欢的,不仅是用户,也不仅是直播平台,还有商家,还有电商平台,实际上大家都是非常环境的这样一个形势。
怎么把直播和泛生活结合起来做呢?
关于竞争,以及未来
另外,直播领域也不太可能会出现寡头这种721的竞争态势。其实我个人觉得直播领域它很有意思,可能会是视频网站的一个竞争格局,加一个游戏公司的竞争格局,加电影公司的竞争格局,加一个社交产品的竞争格局,可能是几种竞争格局的混杂体,所以说它的未来的可能性目前来看大家都还有一个基本共识。
未来整个的竞争市场也是非常巨大的,整个直播的领域里面一定会产生巨头,这个巨头肯定是未来市值过千亿的巨头,至于是传统的行业巨头把这块重新吃掉,还是有创业公司成长为传统领域的巨头,还是用其他方式产生一个巨头,我们基本上能预测到。所以我个人把直播这样一个时代理解成是一个大的时代,它的这种大既深且广,而且体量也是非常巨大,这样一个时代是值得大家多多投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