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在报名前看到这个帖子就好了,感觉自己被割了韭菜。”网友“小红花”的发言引起了我的注意,于是私信联系上她。
以下是她的自述。
1
2021年5月,我在短视频APP刷到江汜的视频,封面做得夺人眼球,上面用醒目的文字写着:“杭州45岁的张女士,偷偷学了江汜的配音课,还完家中负债痛哭,经采访原因竟然是……”
视频的最后,是一格定帧的画面,海报上罗列着江汜的头衔:“省级卫视首席频道声”“按秒计费的顶级配音员”“XX大学播音主持专业导师”……与高端大气的头衔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堪称亲民的学费——9.9元。
我收藏了这条视频,转而在视频APP上搜索“江汜”,点进主页一看,简介更加“辉煌”——除了是官方认证的“年度知识创作者”外,还是“衷声学院”的合伙人,以及某本普通话教材的主编。
痴迷广播剧、动漫等泛二次元文化多年,对于配音,我一直有着极大的兴趣和向往,就是苦于没有学习的地方。毕业后做了5年基础文员,眼见公司里“皇亲国戚”遍布,升迁无望,工资不升反降,年逾而立的我早就萌生了转行的想法。花上9块9,就能拥有跟业内顶尖人士学习的机会,或许还能换个事业赛道,着实不亏。
入学档案的问题设置复杂,姓名、性别、年龄、手机号、职业被置于顶部,是“必填项”。下方设置了“习惯记录篇”和“学习基础篇”两个大类,每个大类下又细分了诸多小问题,“在学习类的花费占比多少?”“之前接触过声音培训教学吗?”“参加训练营的目标是什么?”……问题众多,无法跳过。
我有种被窥探隐私的烦躁,退出了填写界面,瞄了一眼群消息,发现群成员大多改好了昵称备注,300多人的学习群里,宝妈、自由职业和退休人员占据了半壁江山,剩下的人员来自各行各业:销售、老师、酒店前台、国企员工、中药健康管理师、理财风险规划师等。
见他言语坚定,态度诚恳,我又折返,填完了入学档案。
在群里多待了一会儿,我的通讯录栏猛然蹦出10几个好友申请,注明的来意都是“免费给你发声音变现学习资料”,想起青禾的话,我无视了申请。
2
5月10号,到了开营学习的日子,一到点我就打卡下班,紧赶慢赶回到家等着上课。青禾细心地提前发来“石榴课堂”的直播链接,鼓励我积极发言,说学习态度端正会有奖励。我问是什么奖励,他卖了个关子,说在之后的学习过程中揭晓。
19:45,我提前进入直播间,看到青禾已在暖场,介绍着江汜的过往经验:
“除了你们在网上看到的成就外,江老师还有很多没宣传的经历。偷偷告诉你们,除了是XX大学播音主持专业的老师外,他还教过中国传媒大学的研究生,那可是中国播音主持的顶尖学府!
“他还是国务院、省政府、央视等企事业单位的御用配音员,说不定你们就在哪个政府宣传片里面听到过他的声音,只是你们自己没发觉。
十分完美,再添十分。听完介绍,我暗自庆幸,自己没有错过江汜的声音训练营。
黑色的背景布,暖调的灯光,一支麦克风,一把椅子,构成直播间的全部。江汜在晚8点准时进入直播间,笑逐颜开,发型整齐,衬衫考究。
“非常高兴见到大家。刚刚听到青禾老师对我的夸奖,但那些光环都不重要,如果不能让你学会东西,这些头衔一文不值。今天你们能够从直播间学到一些技巧,让自己的声音变好听,这才是最重要的,也是对我来说最有意义的事情。我希望今天能受到大家的成全,成全我作为老师的使命,好吗?”
公屏上快速刷过一排“好”。我觉得很惊喜,没想到他成就不凡,却能如此谦逊,身上丝毫没有上位者的孤傲。
江汜模仿着《新闻联播》的腔调,开启当天的教学,当听到他一本正经地用播音腔说出“今天《新闻联播》的主要内容有:江汜声音特训营正式开营,希望同学们好好学习,不负学费”时,我忍俊不禁。
然后,江汜抛出第一个问题:“大家有通过声音赚到钱吗?有的打‘1’,没有的打‘2’。”
一大片“2”里面,零星飘过几个“1”,他着重肯定了变现成功的人:“没想到优秀的同学这么多。”
紧接着,他讲起市场的现状:
“现在市场上的(声音)变现方式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是有声书变现,也就是把书录制成音频,门槛要求较低,收入一般是每小时200到800(元)不等,大家经常听到的公众号美文、荔枝FM、蜻蜓FM、懒人听书的很多音频就属于此类。这种比较适合退休人员来做,因为他们的社会阅历足,有沉淀,能体会到文中的情感。
“除此之外,还有课程转述师、活动主持人、游戏解说、网络主播这些职业可供你选择。如果大家尚有余力的话,还可以打造个人IP,形成自己的账号矩阵,在微博、抖音、快手、荔枝、喜马拉雅、公众号等平台经营自己的账号,人火了自然有需求单找上门,方向也有很多种,比如个人电台、音乐情感、讲故事、品诗词、读绘本等。这种就很适合宝妈,兼顾家庭,又不与社会脱节,带孩子读绘本的同时就把钱给赚了。
“AI语音采集也是一片蓝海,未来人们的生活肯定少不了人工智能机器人的加入,它们的声音从何而来?从素人音频中征集而来。
“有句话叫‘劳动创造价值’,社会发展到今天,大家赶上了风口,现在是‘声音创造未来’了,只要两侧的声带一闭合,你就能赚钱!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多尝试,找出适合自己的模式后,每个人都可以用声音变现。”
每讲到一种变现形式,江汜都会现场示范,伴随着BGM,他穿梭在各种情绪间,扮演着不同的人物。在一片夸赞中,偶尔飘过几个疑问,江汜及时觉察到个别学员的担忧:“我刚看弹幕里面说自己的声音跟我差距太大,不好听,担心变不了现,是吗?”
“很神奇”“有收获”“学会了”“好有趣”,正向反馈随即出现在公屏上,江汜笑着说:“谢谢大家的成全,看到大家都学有所得,我很高兴。大家不要觉得声音好听离自己遥不可及,今天通过10分钟的练习,我们的声音都有所变化,更何况是几个月、几年的学习呢?”
1小时的直播课程行至尾声,弹幕里闪动着肯定:“老师辛苦了”“教得好棒”“引人入胜、浅显易懂”。
江汜语重心长地开口道:“那你们愿意跟着我继续学习吗?今天上课前,我专门换了一身挺括的衣服,又反复调试灯光,就为了能给同学们带来最好的体验。我刚在直播的途中看到很多同学都是中途进来的,说实话,我挺心碎的,我感觉自己就像是周末等孩子回家吃饭的父母,辛辛苦苦准备了一桌好菜,孩子却不来。你不来,大餐就是摆设。”
“明天记得准时回家吃饭,不要辜负我给你准备的知识大餐。”他抬起手臂,朝镜头做了个握手的手势,“我们说定了,好吗?”
业务能力强,为人亲和,授课风趣,我几乎在一瞬间下定决心,要好好跟着他学。
3
次日19:50,江汜又提前坐到直播间,跟大家互动。面对赞扬,他笑着答:“我会把这些溢美之词内化为动力,争取给大家带来更好的课程。”
“江老师,我家里人不同意我学习您的课程,说我根本不是那块料。”公屏上闪过一串文字。
“大家猜我大学学的是什么专业?”看着满屏的“播音主持”四个字,江汜说,“很遗憾,没有一个人猜对,我是学工商管理的。我上大学的时候想自立,于是去报名了当地广播电台的考试,我的同学们知道后都嘲笑我,说‘就凭你?不自量力,怎么可能?’后来我考上了,同学们又调转了口风,夸我说‘你好厉害!’”
“这多符合人性啊——这世上的人大多是恨人有、笑人无、嫌人穷、怕人富的,别人嘲笑你、阻拦你,是因为怕你变得比他更优秀。我希望大家摒除杂念,不听纷扰,专注学习,好吗?”
简要回顾昨天的学习内容后,江汜带来了今天授课的新内容——气息运用。他拿起一张餐巾纸,置于鼻前,亲自演绎呼吸方法,并将其量化为金钱——“这是不值钱的气息”“这是值10块钱的气息”“这是值100块钱的气息”。
“今天要教给大家的就是‘胸腹联合呼吸法’,这是配音中最常用的呼吸法……”为了更好地示范,他甚至在直播间手舞足蹈,模仿大猩猩。我被他逗得前仰后合,也在不自觉中紧跟步骤,学会了这套呼吸法。
课程的最后环节是点评昨日的新闻播报作业,他在直播间播放了一段音频,听声音是个60来岁的阿姨,声音洪亮,但平翘舌完全不分,播起新闻来不伦不类。江汜依旧回以鼓励,肯定阿姨的吐字归音,表扬她学以致用,话末才委婉地提了一句:“就是平翘舌有待提升,不过问题不大,任何人都是从无到有的,老师相信你后面肯定能行!”
课尾,江汜又征集大家的意见:“大家觉得我这样教课可以吗?我刻意避免了冒犯性和指令性的话语,想跟大家平等交流,互相点燃灵魂。”
他简直是我见过最温文尔雅的老师,全程都给人一种春风拂面、金针度人的感觉,身怀绝顶技艺,却无凌人气势。这节课结束时,他照例许下期待:“明天我依旧会戴好围裙,掌好大勺,为你备好大餐,明天的课程是最精华的部分,记得一定要来,我们不见不散。”
第三天,江汜在直播间教授“声线变换技巧”,在他看来,通过调整发声的快慢速度和前后位置,声音可以组合成多种状态。他自如地在“老年音”“公子音”“总裁音”“土匪音”“奶狗音”等各种声线中切换,游刃有余地表演着各色人物状态。
“好厉害,我想学!”“这也太强了吧,感觉好好玩!”“老师什么时候教这个?”……无数追问在屏幕上倏忽而过。
“不要觉得声音多变只是好玩。”他纠正道,“这个是可以帮助你多挣钱的,你一人分饰三角,你就能挣三份钱,甲方肯定也会优先选择你。”
“普通人怎么(声音)变现啊?”留言区有人发出疑问。
“20年前你要问这个问题,我肯定会说普通人变现很难,那时候咱们国家总共就几百家电台,但今天已经是全民自媒体的时代了,大家都站在了声音变现的风口上,千万不要觉得声音的艺术是高山仰止的,现在声音变现的门槛远远没有那么高。”
江汜举起麦克风,对准手机,一段略带口音的大白嗓音随着电流传出来:“你们觉得这个声音好听吗?”
一水儿的“不好听”弹幕滑过,他露出了然的微笑,说:“大家都觉得这个声音算不上好听,但她已经是电台的签约主播了,不仅成功变现,还完美转行了。她都能签约,你还担心自己不能变现吗?”
说完,又趁热打铁:“现在市场对声音的需求就像是大海一样,我们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大变局时刻,传播的方式发生了改变,音频视频已经取代了文字传播,现在谁还有耐心去读百万字的著作?录成有声书,几十个小时就能听完。红利期就在眼前,只是许多人还没看见。现在学习声音变现,你就是走在了时代的前面,与机会共振。”
“怎么才能学习声音变现?”
“多少钱才能跟着您学习?”
“在哪儿才能学习声音变现?”
公屏上,学员各种问题纷至沓来。
似是预料到了这一幕,江汜不慌不忙,开始介绍起自己的“声音变现实战营”:“大家都知道,我除了在电视台工作外,还是XX大学播音主持专业的老师,近两年疫情反复,弄得大学里面也只能上网课。但这个事情突然给了我灵感,我为什么不能把我的线下课做成线上课呢?那样就能普惠到更多人了。我的线下课一课难求,很多学生专门从外省过来找我,一趟下来,又是路费、又是住宿费,我为什么不能替他们把这个钱省了呢?”
江汜自述,有了这个想法后,他和“精心教育”联手,成立了“衷声学院”,专门教授声音变现。课程共计5个月,有40节视频录播课,20节“VIP小班带教课8”,20节“大咖直播课”。视频录播课的主讲老师是他,除此之外,每个同学还配备了1对1的“声音教练”。VIP面授讲师和大咖公开课则是各种行业大拿,有广播电台的主播,《熊XX》的配音导演,有声书领域的配音前辈,短视频赛道的大V,以及央视级别的主持人,总之,“让你在低头努力的同时也能看到高山,你能想到的声音变现形式,我都请到了名师来”。
“5个月的声音变现实战营,不耽误主业,不影响生活。我全程授课,针对0基础人群,大小班教学结合,这是大学里面最有效的教学方式,我把它完全还原在了实战营里。”江汜笃定地说,“教声音变现的老师很多,但能做到我这个高度,又有大学教育实战经验的,只我一人,我来教你,是最有说服力的。”
学员们已被说得心潮澎湃,无数个“怎么报名?”“多少钱?”从屏幕上飘过。
“这个课程是我的心头肉,所以希望一会儿真正想学习的人去抢优惠券。”他又强调说,“未成年人不要抢,不需要的人不要抢,不要耽误真正想学的同学。”
“我们第三个月就向你开放‘试音权’了,你可以边学习边试音。”他拿自己的学员举例,“这是我们往期的学员,第四个月就接了一个有声书大单,到账14000元,轻松挣回学费,而且还多出5000元零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