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上两次班,这是什么人间疾苦?”
话虽如此,但从现实情况来看,下班后找个兼职来做已经成为不少年轻人的共同选择。
一天打两份工,赚的都是血汗钱
“有什么下班能做的兼职吗?求推荐!”在网上写下这篇求助贴后,张燕陆陆续续看到不少建议:
下班后选择送外卖的“90后”
当然,也有线上的:“可以接晚间辅导,一般下午4点到9点或者下午5点到10点,小学每天150~180元,初中每天220元左右,不过这个有一定的接单门槛”“上门喂猫简单,按要拍照拍视频发给宠主就行,每次10分钟左右,一只猫30元,可以两只或以上每只加5元,价格不统一但大差不差,缺点是岗位竞争激烈”“小红书不露脸直播卖货,不需要有经验,17点到22点半、16点到22点、上午8点到16点这几个时段,每次200元”……
与还在观望的张燕不同,柳依已经在网上打螺丝很久了,“我是比较爱玩游戏的,就想到看能不能把爱好当成副业,这样就算是在打螺丝也没那么痛苦了。”
柳依在游戏里搬砖
野路子玩出花,难改打工人本色
“‘副业热’一方面说明随着数字经济、平台经济的发展,一些新兴职业出现,让年轻人有了更多做副业的机会;另一方面也表明,部分年轻人存在职业危机感,而副业可以缓解职业变动带来的冲击。”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庄家炽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此表示。
而在这样的大势所趋下,更为明显的是,在搞副业“回血”的辛酸过程中,即使是打螺丝,年轻人也想玩出点花活来。
其中,既有软件开发、P图修图、头像手绘、直播间气氛组、AI画师、三坑手作师、朋友圈图片定制等“技能点副业”,也有表白陪练、宠物媒人、盲盒代抽、兼职伴娘等趣味满满的副业入选。
图源:福布斯
不难看出,相较于主业上诸多学历、年龄、就业经历、项目经验等门槛,年轻人在副业的选择上更趋向于选择与个人爱好及技能相符合的岗位,如走技术流路子的年轻人,往往倾向于PPT美化、软件开发、配音定制、COS委托等兼职,主打的就是一个要充分发挥兴趣技能的余热,为自己开辟第二职场。
德勤发布的《2024年Z世代与千禧一代调研报告》指出,高达45%的Z世代与36%的千禧一代表示自己正从事兼职或全职的付费副业,足以证明副业文化的盛行。而对于这些选择副业的人群来说,“快乐”与“赚钱”并不冲突,他们可以在保留个性的同时,将爱好变现,也能在追求自我成长的过程中,对当地社区生活产生积极影响。
能看到一些“新”需求
往好处说,这些副业的出现和兴盛,不仅满足了年轻人的兴趣爱好,还为他们带来了额外的收入,同时,更为他们提供了展示才华和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别提还能借此拥有更多的社会体验和人生阅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