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2018-2019(2)综合素养网络研修课程章节测验答案
《心理、行为与文化》(尚会鹏,北京大学)
目录
课程章节(2)
章节测验及答案(3)
1.绪论(3)
2.1心理文化学的发展脉络(3)
2.2心理文化学视角与文化的定义(4)
2.3文化与文明(4)
2.4心理文化研究的原则(5)
2.5心理文化研究方法和心理视角(5)
3.1需要的概念(6)
3.2情感性需要与安全需要(7)
3.3交往需要和地位需要(7)
3.4人的需要与文化的关系(8)
4.1PSH模型的概念(8)
4.2意识与外部世界的连结点(9)
4.3PSH模型与PSH原理(9)
4.4超意识、生命包、个人(10)
4.5间人、亚类型、人的维度、评价(10)
4.6基本人际状态与伦人的概念(11)
4.7伦人的PSH模式(11)
4.8伦人的维度、美国人的PSH模式(12)
4.9美国人的维度、健康生命包(12)
5.1集团、亲属集团与家庭的概念(13)
5.2家庭的功能、基础、形态(13)
5.3对家庭的解读与许氏假设(13)
5.4许氏假设的内容与评价(14)
5.5许氏假设验证之中国家庭模式(14)
5.6中国家庭的优势地位(上)(15)
5.7中国家庭的优势地位(下)(15)
5.8许氏假设验证之美国家庭模式(15)
5.9美国家庭的优势地位(上)(16)
5.10美国家庭的优势地位(下)(16)
6.1次级集团的概念与连带原理(16)
6.2次级集团的缔结原理与发展(17)
6.3中国宗族的概念与特点(17)
6.4中国宗族的连带感与变迁(18)
6.5宗族在现代社会状态及影响(18)
6.6中国人际关系模式(18)
6.7中国人际关系的影响和利弊(19)
6.8美国次级集团的缔结(19)
6.9美国社团的特点(20)
6.10美国社团的契约原理(20)
6.11契约原理的影响(20)
7.1交换的概念与五个命题(21)
7.2人类交换行为的发展(21)
7.3等意义交换(22)
7.4价值转换及其与情感的联系(22)
7.5基本人际状态与交换模式的关联(23)
7.6伦人社会的交换模式(23)
7.7个人社会的交换模式(24)
7.8阶续人的交换模式(24)
课程章节
1心理、行为与文化绪论
2心理文化学:源流、原则与方法
2.1心理文化学的发展脉络;2.2心理文化学视角与文化的定义;2.3文化与文明;2.4心理文化研究的原则;
2.5心理文化研究方法和心理视角;2.6拓展阅读。
3需要、情感与文化
3.1需要的概念;3.2情感性需要与安全需要;3.3交往需要和地位需要;3.4人的需要与文化的关系;
3.5拓展阅读。
4PSH原理与基本人际状态
4.1PSH模型的概念;4.2意识与外部世界的连结点;4.3PSH模型与PSH原理;4.4超意识、生命包、个人;
4.5间人、亚类型、人的维度、评价;4.6基本人际状态与伦人的概念;4.7伦人的PSH模式;4.8伦人的维度、美国人的PSH模式;4.9美国人的维度、健康生命包;4.10拓展阅读。
5集团:亲属体系
5.1集团、亲属集团与家庭的概念;5.2家庭的功能、基础、形态;5.3对家庭的解读与许氏假设;5.4许氏假设的内容与评价;5.5许氏假设验证之中国家庭模式;5.6中国家庭的优势地位(上);5.7中国家庭的优势地位(下);5.8许氏假设验证之美国家庭模式;5.9美国家庭的优势地位(上);5.10美国家庭的优势地位(下)。
6集团:次级集团
6.1次级集团的概念与连带原理;6.2次级集团的缔结原理与发展;6.3中国宗族的概念与特点;6.4中国宗族的连带感与变迁;6.5宗族在现代社会状态及影响;6.6中国人际关系模式;
6.7中国人际关系的影响和利弊;6.8美国次级集团的缔结;6.9美国社团的特点;6.10美国社团的契约原理;6.11契约原理的影响;6.12拓展阅读。
7交换:人与人的关系模式
7.1交换的概念与五个命题;7.2人类交换行为的发展;7.3等意义交换;7.4价值转换及其与情感的联系;
7.5基本人际状态与交换模式的关联;7.6伦人社会的交换模式;7.7个人社会的交换模式;
7.8阶续人的交换模式;7.9拓展阅读。
8阅读………………………………………………………………………………………………………………………
章节测验及答案
1.绪论
1【单选题】马克斯·韦伯曾说过“具有惊叹世界多样性的能力,是探索世界意义的前提”,表现了(C用一种新的视角观察世界,看待世界)。
◇A、我们应该了解“异文化”B、我们应该从文化视角研究国际关系C、用一种新的视角观察世界,看待世界D、探索人类行为的心理逻辑
2【单选题】谁提出了“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D老子)◇A、孟子B、孔子C、王守仁D、老子
3【判断题】学习《心理、行为与文化》的目的之一也是培养我们自己对人类多元本质的容忍度。(√)
4【判断题】《心理、行为与文化》这门课是一门跨学科的研究。(√)
[判断题]印度教徒的宗教圣地是瓦拉纳西的恒河。(√)………………………………………………………………………………………………………………………
2.1心理文化学的发展脉络
1【单选题】心理文化学的发展经历的第一个阶段是(B文化与人格学派)。
◇A、心理人类学B、文化与人格学派C、哥伦比亚讲座派D、国民性研究2【单选题】在二战时期,最具有国民性研究的作品是(C《菊花与刀》)。
◇A、《社会化研究领域指南》B、《种族:科学与政治》C、《菊花与刀》D、《美国梦的挑战》
3【单选题】从许烺光的作品(D《心理人类学》)出版后,心理文化学进入到“心理人类学”阶段。
◇A、《文化模式》B、《种族:科学与政治》C、《文化人类学新论》D、《心理人类学》
4【多选题】哥伦比亚讲座派的代表人物有(A林顿、C卡迪那、D克拉克洪)。
◇A、林顿B、博厄斯C、卡迪那D、克拉克洪
5【多选题】心理人类学主要研究那些内容(A儿童社会化、B知觉和认知、C文化与人格、D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