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不是全新买不起,而是二手更有性价比。”当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自信地加入循环经济主力人群。
新疆网讯(全媒体记者赵莉)“不是全新买不起,而是二手更有性价比。”当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自信地加入循环经济主力人群。
从家电、家具等生活大件,到美妆、书籍等日常小件,二手交易品类日渐丰富,越来越多的闲置物品实现了“旧物变资源,浪费变消费”。
年轻人为何青睐闲置交易?连日来,记者对此进行了走访。
物尽其用年轻人在二手市场淘到“宝”
“学生急出,佳能IXUS700CCD相机,配件齐全、外观无损、功能完好……”近日,宋婷婷想买一款相机,她将目光对准了二手交易平台。打开“闲鱼”App搜索二手CCD相机,价格在50元—100元不等。
宋婷婷说,经常在网上看到氛围感十足的图,于是也想入手一台CCD相机,但最低也要三四百元左右,且线下很难找到实体店。于是她就想网购二手闲置相机,如果之后不想要了,也可以继续挂网上卖。
在选择购置二手商品的年轻人眼中,此举并非消费降级,而是对旧物进行“断舍离”的良策。
浏览二手交易平台,从种类繁多的家居百货到各式各样的电子设备,物品们静待“重启”。
最近在置办婚礼,采买婚庆用品的李雨婷直言,零零碎碎的小物件加起来也是很大一笔支出,而婚礼办完,很多婚房装饰品都会闲置。于是她选择了“淘”二手婚庆用品,省钱但仪式感不打折。
兴趣变现年轻人开辟出新“社交圈”
“抽盲盒全凭运气,就怕连着抽中同款,每次将希望寄托于下一个,可一直买新的盲盒花费也很大。”00后动漫爱好者曹雨欣说,在动漫圈,由于一些“谷子”(动漫周边产品)是以“盲袋”的形式随机出售,一些人便会将买到但不喜欢的周边进行二手交易,她经常浏览二手商品平台“捡漏”。
二手交易平台上还有盲盒爱好群,大家可以在这里交流抽盲盒心得,卖家还会给出更多优惠,甚至预留盲盒。
配饰、盲盒手办、私服……细观闲置交易的物品可以发现,这里藏着年轻人的爱好与个性。通过询问和交易结识志同道合的伙伴,开辟出新“社交圈”。
当下,在孔夫子旧书网、闲鱼等二手平台买书也是很多年轻人的选择。在豆瓣话题“二手书上遇到的有趣文字”中,记录了许多人与二手书相遇的奇妙经历。
钱塘江路有家店名为“拾间老旧杂货铺”,从瓷器到发报机,从连环画到上海牌手表,藏品接近万件,像是一个小型旧物博物馆。
这里已经成为游客热衷打卡的“新地标”,在小红书平台上,不少年轻人将这间杂货铺作为来乌鲁木齐游玩必打卡的地标来做推荐。
今年3月,国务院发布《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实施回收循环利用行动,支持二手商品流通交易。以绿色消费为主要特征的“二手经济”迎来新发展机遇。与此同时,面对交易中的矛盾纠纷,蓬勃发展的闲置交易市场还需补上规范化短板。
刚刚大学毕业的林阳阳最近打算布置改造出租屋,她在网络平台拍下一款二手沙发,下单时卖家承诺如果实物不满意,可随时退款,结果到货后发现沙发内部损坏严重,发起退款却遭到卖家拒绝。
二手闲置交易中类似的争议屡见不鲜。“晚报融媒·帮您办”律师团成员王丽建议,平台作为交易双方的纽带,应建立有关认证、评价和惩处的制度,同时完善售后机制,畅通交易双方维权渠道,及时响应维权诉求,处理有关纠纷,努力破解闲置交易中的信任难题,通过规范引导让闲置品实现真正的物尽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