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怎么理解产品经理这个岗位?什么样的产品经理才是优秀的产品经理?
从整体来看,产品经理就是负责把用户需求或业务需求转化为产品需求的人,为产品的具体设计、执行和成果负责。具体主要有三项职责:产品规划、产品设计和产品执行。
我认为优秀的产品经理以下两种能力强于别人:
抽象能力:把复杂的场景和需求抽象为产品的能力;
2、你认为产品经理最重要/最核心的能力是什么?说出三点。
逻辑思维能力:制定方案;
协调沟通能力:制定管理计划;
执行力:产出结果。
3、分析一下如何进行版本控制?
目标:
1)保证各个环境(开发、测试、主干)的独立,避免相互影响;
2)减少最终发布时合并主干出现冲突的概率;
3)降低冲突处理的难度。
原则:
多个版本(开发版本,测试版本,发布版本);
多次合并。
4、如何进行产品架构?
可以结合用户体验的5大要素来讲,包括战略层(定位与目标用户)、范围层(功能列表及优先级)、结构层(功能关系、信息架构)、框架层(流程与逻辑)、表现层(UI、交互)。
这里,我以人体来举例:
肌肉:最重要的几个核心功能分别是什么,例子:微博最重要的几个功能时什么?
皮毛:每一处细节。
5、请简述你所理解的产品策划和产品运营,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产品策划/设计,和产品运营,是产品工作的两个重要方面。
区别:策划更强调产品从0到1;运营更强调产品从1到100。
联系:产品运营实际上是对产品设计的验证和检验,站在产品的第一战线(用户),去理解和把握用户的需求,进而转化为优化产品的需求。
6、对互联网行业的看法,互联网行业的下一个爆点会是什么
远:物联网/智能设备、虚拟现实(VR)
近:短视频资讯阅读、互联网医疗/教育
7、请谈谈你理解的大数据是什么?
几个特点:
1)核心原理:从“流程”核心,转变为“数据”核心;
2)价值原理:由功能作为价值,转变为数据作为价值;
3)预测原理:从不能预测,转变为可以预测;
4)信息原理:从人找信息,转变为信息找人。
8、如何理解“互联网思维”?
可以借鉴小米的七字诀:“专注、口碑、极致、快”。其中,“专注”和“快”强调互联网思维下打造产品的方式,“口碑”和“极致”强调互联网产品用户体验的重要性。
9、平时如何获取行业资讯?会看什么书?收获了什么?
36Kr、虎嗅网等媒体网站;知乎、PMCAFF、产品壹佰等社区。
几乎所有的互联网UGC类的产品和服务,都是在利用人类的“认知盈余”资源。对人性心理及其行为的分析探索,打开一种思维维度。
答案自己想,时代在变化
11、怎样的产品才能称得上是好产品?
首先,要解决用户的迫切、强烈、高频的需求/痛点;
其次,是要一定规模的黏性用户;
再次,要拥有不错的体验;
最后,是可行的潜在盈利模式(实用性、易用性、创新性,营利性)。
12、请罗列用户研究方法有哪些?如何进行定性和定量的研究?
定性:用户访谈、焦点小组、可用性测试、用户画像;
定量:调查问卷、数据分析、眼动测试。
13、你对Android&iOS的交互规范有基本的了解吗
简单了解:界面规范不同(尺寸、风格等);导航方式、tab栏、浮窗、返回键、实体键、通知栏。
但目前两者越来越多的相似。
14、互联网常见的商业模式有哪些对应的代表产品是什么
2)线上线下佣金——亚马逊电商网站
3)虚拟货币、物品增值服务——游戏(王者荣耀)
另外一种回答:
15、第一批用户如何获取?
第一批用户获取方式,需要从产品特点、发展策略、资源配置等多方面考虑。
16、如何发现用户需求?如何分析转化产品需求?如何判断需求优先级?
1)用户调研,挖掘本质;
2)需求与产品定位和核心功能的契合度,带来的价值,进行灰度测试;
3)性价比=价值/成本;不同阶段需求优先级排期不同。
17、生活中有哪些糟糕的用户体验,请试作优化分析。
1)自动取款机——指纹识别、忘记拿卡的提醒、界面操作、手机一键报警;
2)找不到遥控器——物联网,手机一体操控;
3)看病——线上预约后机器取号;等待就诊人数,就诊提醒,药单与就诊记录。
18、你不是目标人群,怎么做好这个APP?
目标人群优势在于对产品对用户理解深,但不是理解用户的唯一方法,这个优势我可以通过更细致的访谈,和参与式观察获得。
不是目标用户可以站在产品经理视角观察,毕竟用户想要的不都是产品所需的。
19、你怎么理解用户体验?
用户体验的设计应以用户为中心,忠实用户的真实感受,是感动用户的产品设计。
用户体验已经成为一种新的产品价值,当技术已经不再是产品核心竞争力时,产品的竞争实质上就是用户体验的竞争,用户注重的不再是产品的性能,而是产品所带来的愉悦感和价值感。
20、你的项目总是不能按期上线,你会如何解决?
1)将目标量化:在进行项目管理的时候,数字可以有效的反应项目进度和项目成果的,可以避免撕逼和推卸责任;
2)定期跟进:每个项目在前期准备、正式开始、项目进程、和项目结果这些整体流程中,都需要有人跟;实时跟进项目进程,不仅可以了解项目进展到哪一步,也方便随时纠错,可以避免在项目的最后发现需要推翻重来。
3)培养团队意识:团队在进行项目管理的时候,应该着重培养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同时,加强培训,在业务水平上进行提升,只有整体气势和能力都有明显的提升,才能一起协作,提高效率,做出优质的项目。
21、你认为商业型产品经理和用户型产品经理的异同是什么?
商业产品经理和用户产品经理本质上是相同的,都需要良好的对需求的理解和挖掘能力,以及我们通常所说的产品设计能力、项目推动能力等等。
不同之处在于:
1)从产品模式上会有一定的区别:商业产品的特点是直接切入商业本身,在产品出现的时候商业模式基本就已经确定,基本不存在裂变的可能性;用户产品的特点是通过切入用户需求来满足商业变现的可能,在产品出现的时候盈利模式并不确定,并且裂变的可能性比较大。
2)由于产品模式的区别,带来产品设计时的区别:商业产品经理在设计商业产品时会跟更多考虑商业模式、客户需求满足路径、销售体验等与公司营收关联更为紧密的因素;用户产品经理在设计用户产品时,会更多的考虑交互、用户体验的差异等。
22、有没有写过PRD文档?包括什么内容?
写过
产品需求文档分两种,一种是清晰型,事无巨细都讲清楚,一种是逻辑型,需求和功能逻辑给开发讲清楚就好,对形式的要求不高。我一般都是写逻辑型,但是清晰型的我也可以写。
清晰型的PRD结构包括:
1)引言部分——需求背景、需求目的、需求概要、全局规则、名词说明、交互原型地址
2)业务建模——流程图、关系图、页面与用例图
另外一种清晰型文档:
23、你觉得为什么需要写产品需求文档?
1)清晰明确地传达产品需求;
2)保证各部门沟通顺畅且有理有据;
3)确保工作传承。
24、怎样策划一个线上/线下活动?
线上:
1)立项阶段——明确活动目的,目标人群;确定活动形式;
2)执行阶段——活动页面设计(满足目的且吸引);活动规则说明(简洁易懂逻辑清晰);统计数据需求、是否需客服配合。
线下:
2)执行比方案更重要,明确每一位团队成员的工作执行以及现场应对尤为重要。
2)留存率、跳出率、日/月活——反应用户粘性;
3)内容类/商业类指标——反映产品内容质量、商业价值。
26、如果产品要改版,依靠什么方式进行评判?
用户调研反馈、数据分析、团队成员(boss、运营、市场等)提的需求、PM自己对产品的思考与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