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千多年前,我国汉代就有的石刻和现代加拿大爱斯基摩人的石刻版画,都是用雕刀将平正的版面凿刻成凹凸的面,而这里要述的是不用雕刀刻凿的、利用油水相斥的原理来印制版画的石版平版术(Lithgraph)。
这种石版,取材纯净的石灰石,经打磨后,其表面十分光洁平整,然而它有个奇异的特点:经处理,会有吸墨或拒墨的功能。原来它的平滑的表面,在高倍的放大镜下,犹如起伏山地(见示图263),在含油脂药墨和含烯酸胶液的两个部分,就是吸墨和亲水奥秘之所在。药墨中含有油脂,是吸油墨的:树胶是亲水的,树胶中的稀酸与石灰石版面发生化学变化后所生的脂肪酸钙也是亲水的,因而当版面抹水后,柔软弹性的大橡胶攘筒滚墨时,就只见画过药墨部分附着油墨,而其余仍是肉色的版面。
图262H.奥特《逊纳费尔德像》19世纪初石版图263石版印刷原理示图
图264琼西·帕培克(加拿大爱斯基摩)《棘面者》1965石刻版
此石版术,于1796年,为德国人阿洛伊斯·逊纳费尔德CAloysSenefelder,1771-1834)所发明。(图262)相传其父(为王室剧场演员)早亡,家境贫困。他为继父志,而从事戏剧与音乐著作,由于出版之困难,遂自办印刷所。一次,在印刷所里,他正坐在取自巴伐利亚采石场的石灰石上休息,突然其母叫他记下送洗衣店的帐目,因身边无纸,就随手用油墨将这些数目记在他所坐的石面上。其后他想用酸洗去数字。结果不但洗不掉,反而更加牢固。于是曾风盛于世界各地的石印术,就在这样一个偶然的机缘里被发现了。他用此法印制了他的乐谱,至1799年,当他27岁时,便将此项发明公诸于世。由于在制版中利用了一些酸水,因而他喜称此术为化学印刷法CChemicalprinting)。
最初石版术只是复制名画、肖像和插图等的工具,到十九世纪中期才逐渐为更多的艺术家用此来制作版画。十九世纪二十年代,戈雅在他的晚年,曾制作了不少著名的石版画。这或许是名家中从事这一新版画媒介的最早一位。到十九世纪中期,画家杜米埃用石版制作了大量政治讽刺画。上世纪晚期,劳特列克、雷诺阿(Renoir,1841-1919)等在石版画创作上是卓有成效的几位。因石版较之铜版便利又十分接近给画。因此近代乃有更多的名家,如康定斯基、马蒂斯、毕加索、克利、米罗和达利等,均有不少石版画杰作留世。
于上世纪晚期,石印术传入我国后,迅速遍及各地,并最先冲击了我国千余年来的传统木版印刷术。清末,上海吴友如的"点石斋画报"则是此时我国石版画的范例。
2.工具、材料和设备
A.版材:
B.平版印刷机
(如图266),这种机器原在我国十分普遍,连一般小县城的私人印刷坊里都有。以后印刷技艺的进步,遂被淘汰。但它却成了版画家创作石版画的必须设备。
C.制版用具:
药墨(或称解墨Tusche),是用密蜡、牛油、肥皂和少许油烟混合而成,成品外观如一块墨,在白碟子中和水磨成药墨汁,用笔蘸着即可使用。若将此药墨作成棒状的药墨条,用它制版犹如炭精棒在纸上作画一样方便自如。(图265)
另外,凡含脂肪的画笔,如蜡笔,特种铅笔,油画棒及各种油类等等,均可用来制作石版。
D.阿拉伯树胶液和硝酸阿拉伯树胶液:
涂布版面,作护版与制版之用。稀释硫酸胶液,可用阿拉伯树胶液加20%硝酸搅拌即得。
3.石版术程序
石版石之研磨一一描版一一涂刷阿拉伯胶液或硝酸胶液一一换墨一一印刷一一石版画。
A.磨版:
两石相叠,中间置砂,以手推磨上石,反复磨之即可(图268),磨好版后,应用铿刀将其四边角铿钝,以免伤及滚筒和影响版面。
B.描版:
C.换墨:
用抹布蘸汽油(或松节油),涂抹版面上的药墨,然后用另一块于净的抹布(或海绵)沾清水,抹洗版面,将药墨和胶液一起洗去。此时版面呈轻淡的图像。接着,趁版面未干时,以大胶皮滚筒在版面上反复滚墨(滚墨时务须随时保持版面的水分,否则油墨会粘污没画过的版面),待墨滚到版面的图像深浅符合要求为止。此时将版面吹干,撒上松香粉加滑石粉(爽身粉),或只用松香粉,然后用抹布轻轻将松香粉抹去。至此,制版换墨程序已完。此时如觉得画面还需修改加工,可用药墨在版上添加,或用青石棒,将多余的药墨磨去,也可用小刀刮除。有些石版师傅还用普通的食用酱油来洗擦版面,使版面图像线条清晰而不混浊。修版后,须用排笔蘸硝酸胶液均匀涂刷一遍,以牢固版面,并即刻用清水洗去。最后用阿拉伯胶液通刷一遍,吹干待印。
D.印刷:
先用汽油(或松节油)洗擦版面图像,再用清水抹去油墨和胶液。接着可用皮滚上油墨(上墨前应用干净抹布沾清水,随时保持版面一定湿度),上墨至满意为止。此时不必再抹水版面,即可铺纸(一般的白报纸、画纸等均可)于版上,再在印纸背复几张旧报纸,盖上铁皮,即可转动石版压印机。压印一次,即可得一张版画原作。若继续滚墨、压印,即可得无数张原作。(图268-1-7)
套色石版,其分版原理也和木版套印相同,此处从略。
石版画的技法很多,如黑白反转法(药墨与树胶反转使用)、喷雾法、刻白线法(在涂过药墨的版面上刻线)、水墨法(用煤油或汽油调水在版面上作画)等等,不一而足,它都是前人在实践中摸索探求的结果。愿有条件、有志趣者,在石版画领域里尽量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出更奇异的石版画来。
4.其他平版
自石版术发明后,人们根据它的原理,以后又陆续发现了别的平版技术。
A.毛玻璃平版:
其原理与石版画同,也是油水相拒。步骤是:先用蜡笔、油画棒或油彩等,在玻璃上描画。然后抹水滚墨,即可铺纸印刷。印刷厂里有一种毛玻璃平版(即坷罗版)则是利用感光胶膜感光程度的不同,湿润后感光膜所形成的皱纹不同,因而吸墨量也不同的原理,来表达明暗层次的,是照相平版的一种,与上一种毛玻璃平版稍有不同。
B.纸平版:
(参见纸版画一节,此略。)
C.金属平版:
一般以加工处理过的辞、铝版为多。其原理与石版同,由于比石版轻便,故印刷厂多用来作打样的版材,特别是照相平版,因厚厚的石版不便搬运,因此多以金属平版来制作照相平版。
D.照相平版
(另见版画照相制版术一节)
石版制作
图268-5墨台上滚墨图268-7摇动石版机压印图268-6石版上滚墨
图268-7摇动石版机压印
图269戈雅《高朗像))1825石版图270毕加索《鸽子》1949石版
图271E.席勒《斜依的女体》1918石版图272H.F拉图尔《纪念》1873石版
图273毕加索《少女像》石版图274J.阿伯斯《自写》1918石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