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儿童心理护理:根据心理护理的基本原则,对临床常见的正畸心理,如怕疼、怕拔牙、怕别人嘲笑、担心效果、担心复发、犹豫、紧张、焦虑、自卑心理做正确的心理辅导。使患者一开始就能感受到关心和被重视,心理上得到安慰、放松,取得儿童、青少年及其家属信任,争取主动配合。
2治疗护理
2.1治疗前护理
2.2治疗中护理
2.2.2使用漱口液漱口:为了控制治疗期间菌斑在牙面上的堆积,一些学者强调口腔卫生宣教的同时,还可采取一些措施。口腔含漱剂对口腔卫生维护也很有效,如洗必泰、口宝、双氧水等漱口液,进食后嚼多元醇香口胶等,临床上可向正畸患者推荐使用可以促进牙釉质脱矿后后再矿化的漱口液,但洗必泰溶液的长期使用有牙齿着色等副作用。
2.2.3菌斑检测:定期用碱性品红(菌斑显示剂)监测菌斑指数的情况,临床正畸过程中可配合定期使用氟保护膝,以防止牙齿龋坏[3]。牙菌斑显示剂是检测刷牙效果的最好工具,通过让患者牙菌斑染显示牙菌斑堆积的情况使患者直观地了解菌斑易于积聚的牙齿及牙面,在宣教时有针对性地讲解刷牙的重点部位可以帮助患者有效清除牙菌斑。
2.3治疗后护理:正畸治疗结束后,患者进入保持阶段,常用的保持器有活动式保持器、舌侧固定式保持器以及压膜保持器,无论采用何种保持器,仍然需嘱患者坚持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使用正确的刷牙方法,并每隔6-12月复诊一次。
正畸治疗过程中,要想达到理想的矫治效果,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口腔卫生环境,因此,口腔护理的好坏是治疗中的关键,应当引起正畸医生和专业护士的足够重视。只有完善的口腔护理及正畸患者的积极配合,才能提高矫治的整体水平,最终达到口颌系统的平衡、稳定及美观。
参考文献
[1]秦德川,高爱兰.成年人错牙合畸形的正畸治疗及心理护理.淮海医药,2001,19(3):235-236
[2]李秋芬.儿童正畸治疗中的口腔护理.临床护理,2011,1(20):118-119
【关键词】成年人;错牙合畸形;修复;正畸
正畸就是矫正牙齿、解除错牙合畸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牙齿已不再是单纯的满足于咀嚼功能,其对外观的要求也逐渐增高,近年来成人进行正畸治疗的患者逐年增多。本文就对河南省巩义市人民医院近年来收治的行口腔正畸矫正的成人患者50例的临床治疗进行分析,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在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口腔正畸矫正患者60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36例,年龄在20~39岁之间,平均年龄26.7岁,其中I类错牙合18例,II类错牙合29例,III类错牙合13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正畸后修复治疗,对照组给予直丝矫正技术治疗,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病患类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观察组所有患者术前正畸治疗排齐上下牙列,并完全去除牙齿代偿,若有患者存在上下颌牙弓宽度不调则矫正宽度不调。治疗后,正畸在术中因骨块移动产生的小间隙或(和)关闭上下牙列术前余留的少量间隙,可通过垂直牵引消除,并对牙齿进行精细调整,配合弹力橡皮圈牵引,对上下牙合关系进行调整并修复。
1.2.2对照组所有患者采用传统的直丝弓矫正技术进行治疗,用镍肤丝排齐牙齿,并调整矫正错颌畸形,用直丝调整牙颌关系。
1.3疗效判定标准显效:咬合关系良好,无牙齿扭转,上下牙列排列整齐,牙列中没有间隙;有效:咬合关系得到改善,牙齿扭转程度减少,上下牙列排列较为整齐,牙列中无明显间隙;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者。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6.0系统软件统计分析资料,组间比较应用χ2检验,P
2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且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具有良好的发音和美观效果。其中观察组显效27例(90.0%),有效3例(10.0%),无效0例(0),总有效率为100%(30/30),对照组显效23例(76.7%),有效6例(20.0%),无效1例(3.33%),总有效率为96.7%(29/30),两组比较,观察组显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正畸主要研究错牙合畸形的病因机制,诊断分析及其预防和治疗。随着正畸学的发展,其已不仅仅局限于排齐牙齿,还涉及解决颌骨、颅面的不协调,从而达到面部整体的和谐美观。目前错牙合矫治的目标是平衡、稳定和美观。错牙合经过正畸治疗后,牙、颌、颅面间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取得协调关系达到新的平衡,应为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磨牙关系中性,颌间关系及下颌对颅面关系位置正常[1]。修复前的正畸是为了修复缺失牙,为牙齿的修补创伤条件,并降低修复难度,更可提高修复后的功能和美观效果,更符合现代口腔正畸矫正追求的目标。
综上所述,成人修复正畸矫正治疗可恢复患者的口腔功能,满足美观要求,值得临床推广,同时值得一提的是在正畸矫正治疗前还应对患者各方面的条件进行综合考量,以到达美观、舒适、经济的治疗目的。
[1]唐弘夫.成人修复口腔正畸矫正78例临床分析.当代医学,2010,16(20):98-99.
[关键词]口腔;固定正畸;护理
Fixedorthodontictreatmentoforalcare
WANGBang-you
(ThePeople'sHospitalofPingwuCounty,SichuanProvince,Pingwu62255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oralfixedorthodontictreatmentofthenursingtheory,astoimprovethefixedorthodonticeffectsandquality.Methods:For121casesoffixedorthodonticcarewithcoordination,reportfixedorthodontictreatmentcareofthemajorpointsofwork.Results:121casesoffixedorthodontictreatmentwithsatisfactoryresults,reducethetreatmentofcomplicationsanddiscomfort.Conclusion:Psychologicalcare,technicalspecialistcare,oralhealtheducationguidingtheworkistheFixedorthodontictreatmentcareofthemajorpoints.
[Keywords]Oral;Fixedorthodontic;Oralcare
1临床资料
我院1996~2006年固定正畸治疗的12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4例,女性87例。年龄最小为14岁,最大为30岁,平均18岁。121例按安氏错颌分类,安氏一类错颌89例,安氏二类错颌29例,安氏三类错颌3例;固定正畸不拔牙的为76例,需要拔牙的为45例;固定矫治最短为6个月,最长的为15个月。
2护理
2.1心理护理
2.2专业护理技术
2.2.1牙周结治每一个患者在固定正畸治疗前应进行牙周结治,防止固定矫治后由于不当的口腔卫生发生牙周炎。
2.2.2医疗安全医疗安全是临床护理的核心,防止医院性感染。在固定矫治过程中使用安全简单易清洁的矫治器,合格的正畸材料。
2.2.3代环的应用支抗牙使用代环,不要将代环伸入龈下过多,拆除代环和托槽时应进行龈下刮治。
2.2.4粘接托槽技术协助医生粘好托槽,酸蚀液的范围不宜过大,应取出多余的粘接剂。
2.3固定正畸的口腔卫生保健护理
戴用固定矫治器后有的患者口腔卫生差,牙龈肿胀、出血、增生,不仅损坏了牙龈组织的健康,导致牙龈炎、牙周炎,同时不利于牙齿的移动,也会产生釉质脱矿,牙齿龋坏,影响正畸治疗[4]。由于固定矫治器的安放、代环、粘固材料等对牙龈的机体和化学的刺激降低了刷牙的有效性[5]。常有菌斑的堆积,引起牙龈炎症。口腔卫生指导应教会患者漱口方法,正确的使用牙刷和刷牙方法、牙龈按摩、叩齿等口腔保健知识的应用。漱口液的患者应常用洗必泰溶液漱口,进食后嚼多元醇香口胶等。固定正畸期间的口腔卫生直接影响牙周的健康,所以必须强调口腔卫生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袁小平,杨四维,罗玲,等.正畸患者就诊的原因调查研究[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6,24(2):178.
[2]刘新民,蒋志文,赵丹.正畸治疗中龈炎的护理体会[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3,19(5):307.
[3]吕愉,孟玉娥,魏萍.成人正畸患者的心理特征及护理[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3,19(10):629.
[4]赵弘,谢以岳.固定正畸治疗中牙周与微生物学变化[J].口腔正畸学,1998,5:172.
[5]张鸿军.固定正畸治疗中口腔保健的临床研究[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3,19(8):499.
资料与方法
配戴固定矫治器患者333例,男121例,女212例,12~17岁267例,18~22岁66例。
矫治后患者的心理护理:护士应对患者回家后可能出现的心理负担给与疏导,克服担心牙齿不美观的心理。指导患者要注意的事项:①指导其要注意口腔卫生,进食后刷牙要用特制的毛刷刷牙,不让食物残渣留在牙缝内。②指导患者精神要放松,注意休息,不要影响睡眠,要从心理学角度多关心、指导患者。③告诉患者矫正牙齿后第1周内要食清淡柔软食物,尽量食半流质食物。④回家后1周内患者口腔如有皮损或有不舒服感,要及时回医院复查,以便及早让医生作适当的矫正调整。⑤克服患者在进食时怕托槽脱落的问题,如有脱落,要及时到医院粘贴补救,并要按时复诊。
结果
口腔正畸患者的焦虑不安、害羞、性格内向以及自卑等心理问题经过心理辅导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使医患之间建立起了良好的医患关系,提高了临床疗效。
讨论
心理行为分型:①被动依从型:临床工作中,正畸治疗的对象大多为儿童和少年患者。绝大多数该类患者是按家长要求来就医治疗的,对治疗缺乏主动性,配合程度较差,从而影响矫治效果。②美容需求型:多为青年人,主要想通过正畸治疗调整牙列不齐和获得理想面容。该类患者的矫治难度较大,对于部分患者的严重错牙合畸形,仅靠单纯的正畸治疗难以解决,矫治效果和患者的理想目标存在一定差距。③功能改善型:中年老患者较多,主要想通过正畸治疗重建咬牙合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他们常伴有严重的牙周病,且牙周病导致切牙唇向漂移,牙间散在间隙,后牙咬牙合关系错乱等。这类患者对治疗的畏难情绪较重,治疗信心不足。④合并型:兼有①、②两型的心理特征。
【关键词】正畸固定矫治西吡氯氨含漱液心理护理口腔护理
使用固定矫治器的正畸治疗中,患者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牙周组织健康问题,最常见的是牙龈炎。主要表现为牙龈红肿,探诊出血,有些患者则表现为牙龈增生。[1]本研究对接受不同口腔健康教育的固定正畸患者口腔卫生状况进行比较,采集两组正畸患者在固定正畸治疗后的口腔卫生情况进行评价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4月至2011年4月在我院口腔科矫正的110例患者,男41例、女69例,年龄12~17岁。患者处于恒牙列期均使用3M直丝弓金属托槽进行全口固定正畸治疗,其疗程为非作1.5~2.5年;矫治前具有患者能每天早晚刷牙;无牙龈、牙周、粘膜疾病。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并进行口腔卫生状况追踪观察。因部分就诊患者不能按时复诊以及部分病例仍在治疗中,故资料不完整,未纳入统计学处理。因此本文只对资料完整的85例进行比较分析,实验组40例,对照组45例。
对照组45例,实验组40例。对照组按常规治疗,实验组从治疗开始后定期进行一系列正畸护理。
1.3口腔卫生评价标准
Ⅰ0-无牙龈炎,牙周探诊无异常。Ⅱ0轻度牙龈炎,牙龈探诊易出血。
1.4心理护理
与患者及家长不断沟通,针对不同年龄患者的心理特点,帮助患者正确认识错牙台与正畸,消除初诊患者的犹豫和恐惧感,争取主动配合[2]。
1.5口腔药物护理
实验组戴固定矫正器后患者长期使用杭州民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西吡氯氨含漱液在进食后漱口。转贴于
2结果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口腔卫生比较
组别
Ⅰ0
Ⅱ0
患病率(%)
实验组(n=40)
39
1
2.5
对照组(n=45)
26
19
64.4
两种治疗方法中实验组口腔卫生好于对照组,x2=13.16,P
[1]傅民魁,主编.口腔正畸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304.
[2]潘新娟.口腔正畸护理的体会[J].浙江实用医学.2004,9(3):21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