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过牙医的朋友都知道,当牙医大大启动Ta手中的工具,不敢睁眼,想把耳朵捂住,更想把嘴巴紧闭……
呵,那一刻你终于知道日常不好好护理牙齿的后果了?
活该!
01检讨有没有好好刷牙
刷牙有多重要,就有多少人不重视。
我总结了一下,刷牙有3个讲究:
1)牙刷的选择
无论是手动牙刷还是电动牙刷,最重要的是刷毛,中、软毛的更好,对牙龈和牙齿的损伤更小。
我记得小时候,我父母那一辈喜欢的牙刷品牌——长命牌,那个刷毛坚硬到可以刷地板,我妈后面经常去找牙医,我觉得跟她年轻的时候天天用这个牙刷不无干系。可谓牙刷“长命”,牙齿“短命”……
另外,除了软硬程度,刷毛的磨圆程度很重要,根据成人牙刷国标标准(GB19342-2013),平形毛型牙刷刷毛单丝顶端轮廓合格率,也就是磨圆率要≥60%,异性毛型牙刷要≥40%,而儿童牙刷的国标标准(GB30002-2013)则分别要≥70%和≥50%。所以,大家在买的时候,都要看一下产品说明,或者跟商家核实一下这个指标,磨圆率高的刷毛可以更好的保护牙釉质和牙龈。
在显微镜下看刷毛顶端轮廓,a)合格,b)不合格
而关于手动牙刷更好还是电动牙刷更好的问题,我觉得各有优势,不必一定要买电动牙刷,而且也没有研究表明电动牙刷一定比手动牙刷刷得更干净。
而手动牙刷只要你学会了科学刷牙的方法,不仅刷得干净,而且操作更灵活,携带也更方便。
我个人是手动和电动换着用,大多是早上手动,晚上电动,究其原因,可能是早上精神好一点,刷牙活动一下筋骨,而工作了一天累了,晚上刷牙的时候,能省点力省点力,边刷边照镜子放放空。
2)刷牙的方法
很多人刷牙依旧是牙刷表面贴着牙齿表面,大错特错!
最容易藏匿食物残渣,产生牙结石的地方是牙齿和牙龈的交界处,所以这个部位最要刷,用口腔医生最推荐的巴氏刷牙法效果最好,将牙刷放在牙龈沟的位置,与牙龈呈45°角,轻轻刷,可以让刷毛深入到牙龈缝隙中,每2~3颗牙齿为一组,至少刷2秒,从外侧到内侧到咬合面,都要刷到,所谓“面面俱到”。
正确刷牙(图源:网络)
切记不要用力横刷,一次刷牙不要超过3颗,不然会让牙齿磨损,引起牙齿楔状缺损,造成牙齿敏感酸痛,甚至折断,一旦发现,必须得去牙医那里补牙。
牙齿楔状缺损(图源:网络)
刷完牙齿,也要轻轻刷一刷舌苔3~5次,或者用专门的舌苔刷,不然口腔异味存留,口气“感人”。
一天至少要保证早晚刷两次,但是我个人建议,有条件的话,三餐饭后都要刷牙,如果中午上班不方便刷牙,也尽可能用漱口水漱一漱。
另外,关于早上刷牙,到底是刷了牙再吃早餐,还是吃了早餐再刷牙?
我的步骤是,早上起来先温水漱口,然后吃早餐,吃完早餐再刷牙。因为前一天睡觉前已经刷过牙,一夜未进食,牙齿并不脏,所以漱口吃饭,而早餐过后,口腔内残留食物残渣,需要进行完整的刷牙步骤,不然餐前刷一次,餐后还得刷一次!
02逼自己使用牙线
再牛叉的牙刷只能清洁牙齿表面和牙龈沟,而牙缝是它无法触达的角落,唯有牙线才能清洁牙缝。
我第一次去医院洗牙的时候,牙结石布满牙缝,部分牙龈萎缩,边洗牙边“吐血”,途中被牙医警告,给我科普“洗脑”,让我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结束后,手把手教我使用牙线,帮我建立起使用牙线的意识。
回家后,买了牙线,真用不习惯啊,太麻烦了,于是用了几次就搁置了。
第二次洗牙,吐血历史重演,牙医加重警告!
回家后,下定决心坚持用,把牙线随身带,放办公桌上……想尽办法逼自己用,虽然也不是每次吃完饭都用,但是断断续续在坚持,比之前好很多。而且,用完牙线之后的那种“口腔清爽感”建立起来后,内心会非常踏实,不然总觉得牙齿没弄干净。
正确使用牙线(图源:网络)
牙线有2种,一种是传统牙线,一种是牙线棒,我个人建议牙线新手先用牙线棒,比较方便,傻瓜式操作,传统的牙线其实灵活度更高,但是很多人用起来觉得割手,掌握不好操作方法。等牙线棒用熟了,可以改用传统牙线。
总之,如果你不用牙线,牙齿的清洁永远不会达标!
那么,现在流行的水牙线(冲牙器)有用吗?
有一定的清洁作用,而且冲着真的很爽,给牙龈做Spa的感觉,但是它依旧没法完全取代传统的牙线。因为冲牙器不太能清洁到牙齿之间的接触面,而这个接触面正是牙齿邻面龋的高发区域。
03我的日常洁牙步骤
先用牙线清洁牙缝
再用电动牙刷刷牙
最后用冲牙器冲牙
我目前的口腔护理产品全家福
所以,现在每年去牙医那里洗牙,都会被夸奖,很干净,牙结石几乎没有。所以啊,这些年在牙医那里基本上没花什么钱,更不用担心那些可怕的工具。
最后总结一下:
1)每天用巴氏刷牙法,至少刷牙两次,每次≥2分钟;
2)使用牙线清洁牙缝,可辅助使用冲牙器;
3)少吃甜食、含糖饮料等,吃完及时漱口,可使用漱口水;
4)每年定期去洗牙,做一次口腔健康检查。
以上就是我个人的口腔清洁经验,做好日常护理,目的无非是防患于未然,这是健康的不二法门,跟吃好一日三餐一个道理,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