喵子(化名)过往人生中最失败的一次投资,就是混LO圈(Lolita服饰圈)。
她常常幻想可以回到四年前,当朋友说出那句“放心入坑,裙子总能出掉”时,自己没有傻傻听信。而是睿智而自信地说:是吗?我不相信。
毕竟四年后的今天,已经退坑的喵子看着几大柜子的LO装,当事人的心情就是后悔。这些曾让其满心欢喜,不惜溢价几倍接回来的小裙子,现在因找不到接盘侠成了沉重的负担。
裙子仅穿了两次,目前仍有九成新。去年,喵子将它定价550块挂上闲鱼,结果根本无人问津。500、480、430、400……她接连降价,总算以228元出了手。不是腰斩是膝斩。喵子的心情比重仓白酒的年轻人还沉重。
赔钱的LO装,喵子手头还有近百件。LO圈混了两年,轻松亏掉十来万。但眼下圈子遇冷,媒体又呼吁“共治亚文化”、清朗“圈层文化”,这些裙子能够卖掉已是幸事。
韭菜是怎样养成的
做萌新时,喵子整日泡在微博、贴吧学规则,刷到心仪的裙子就立马去二手市场扫货。最疯狂的时候,她半天在闲鱼张贴三十多条求物帖。只是帖子都已积灰,也没人主动送货上门。
等待没有出路。年轻人刚进某个圈子时,总是热血沸腾的,很难做到理性克制。而在三坑文化里,服装是表明身份、接近同好的硬通货。新人只有囤得够快够多,才能迅速打进组织内部,获得强烈的存在感和归属感。
因此,喵子火速开启疯买模式。尤其是当时萌款只涨不跌,她的胆儿也肥了、心也大了,经常追着增长曲线跑,以远高于原价的价格买回二手。“行情好得过分,大家都觉得先抢到再说。你要是不喜欢,再叠邮转卖掉,横竖不亏。”喵子解释道。(叠邮:叠加邮费)
到2019年结束时,喵子已先后购买过117条LO裙,最后基本选择了自留。“现在很后悔,但当时也是真的快乐。”这倒跟年轻人买基金的心态很像。进场随便承包几个养“基”场,先*程度调动参与感再说,挣不挣钱都快乐。
买着买着,喵子对LO圈的了解也多了起来。在此期间,联合炒价、捆绑出物等不良风气在闲鱼盛行,买家对此怨声载道,却很少有人能决然离场。在消费狂热的驱使下,喵子也无意识间买进了大量“垃圾股”。
所谓垃圾股,指的是那些销量多且价格低的白菜裙子。正常情况下,这种款式遍布二手市场,诚心降价也很难卖掉。于是,黑心卖家学奢侈品搞配货模式,一件萌款必须捆绑几件白菜款,组合起来加价卖。
收天使街道时,对方好歹还打包了几件有用的小物。最离谱的一次,两千来块的日牌萌款直接捆五条白菜国牌,对方开口就要8000,喵子最后砍到5000下了单。“收回来按斤卖都没人收,我多少有点病。”
种种惨痛经历不堪回首。几番折腾下来,喵子的衣柜塞得满满当当,卡里余额越刷越少。激情消退的她这才有了理财意识,不再无脑地在二手市场追涨杀跌,转而开始“打新”——挖掘潜力新款。
即便如此,喵子照样逃不出闲鱼的地盘。眼见LO圈兴起,商家们纷纷搞起饥饿营销,限时、限量、会员专购的路数一个接一个,变着法儿地刺激消费。没有购买资格的她,重新回到闲鱼求助于黄牛倒爷,掏钱让其代购抢货。
总之,不敢说对于圈内多数人,反正对喵子而言,买LO裙和炒股大差不差。看盘时信心满满,但永远是赔多赚少。或者说……压根没有赚的时候。
炒LO股不赚钱
LO圈肉眼可见地冷下来了。2020年开始,闲鱼持续出现大量退坑出物的帖子。喵子也从买家变成了卖家,计划集中“减持套现”。
也是自那时起,她开始对二手市场的LO裙卖家心生怜爱,“韭菜没那么好割,想尽快回点血太难啦。”粗略算算,喵子目前成功卖出过22件LO裙,多数都有八九成新,总售价却不到入手价的三成。
若以二手常服的市场来看,这种情况绝不算亏。但这可是有圈层文化附加值的LO裙啊,若按圈子*时期的标准,喵子血亏。不过,卖卖卖,卖得晚不如卖得早,喵子知道再拖下去只会更亏。
在A股市场,散户爱买熟悉名字的公司。LO圈受众同样如此,小众款式根本卖不动,基本处于被套牢的状态。说到底,老玩家手头啥都有。而进圈新人锐减,可供收割的小白买家屈指可数。
“我才穿LO那会儿,日牌中古很多都是加价卖。千把块的裙子,狠心点能赚个好几百。现在折半的跳楼价,还会被人嘲讽大梦想家。”喵子觉得心酸又好笑。
喵子早就发现LO圈彻底支棱不起来了,“无人打新”便是信号。以往,老店开团总能引起轰动,无数姐妹卯足劲儿从图透蹲到上架,那叫一个忠诚狂热。
到2020年,很多人不再主动购买新款,直接在闲鱼等着出货捡漏。二手市场过于繁荣,Lolita文化反而陷入低迷怪圈。商家不敢冒险砸钱做“中高端”新品,争相卖起了99、199的白菜裙。
散户手里略微贵点的小裙子,通常都得自降几百,方能及时止损。喵子体会到了卖家的心酸,定价越便宜越容易遇到事儿妈,从对方询价开始就得考虑跑单、换货、砍价种种问题。
喵子告诉硬糖君,山货多的款式根本不敢瞎卖,恨不得全程录视频留个痕迹,免得验货时闹出矛盾。此前,喵子就曾遇到“狸猫换太子”的买家,双方吵到闲鱼小法庭,她最终还因缺乏足够证据败诉。
眼下,没有哪位散户能靠炒LO股暴富,也就黄牛倒爷还可以费劲挣点差价。不久前,日牌BOZ被传闭店,有人开始在闲鱼囤货。无非是想低价买进,等价格炒上去再在高点抛出。
但今时不同往日。两年前,再差的款式挂上限量、*的标签,也能坐地喊价。随着LO圈急剧降温,老用户消费缩减,新玩家尚未养成,割韭菜怕是没那么简单了。
二手热的圈子没未来?
曾经,在闲鱼炒LO股确实是桩好买卖。2017年以前,整个Lolita市场发展比较缓慢,二手市场的成交更是寡淡。但由于这种服装足够个性,且(看似)具有收藏价值,很快便在社交网络引起了更多年轻群体的注意。
殊不知,圈层文化历来都是追求物以稀为贵。上市公司增发股票,你或许不知道是利空还是利好。但小众圈子盲目搞“增产”,从长远来看必然是赔多赚少,并不利于整体发展。
就说喵子那条初心“天使街道”。曾经它是少有的萌款,因而让无数人心心念念,愿意高价求购。可随着店家再贩、掉落,裙子在市场变得常见起来,便难以再承载原有的附加价值。在急速增产和过度曝光下,小众文化会被充分市场化祛魅,核心受众的情感浓度随之降低,直至完全失去兴趣。
你买回来的那玩意儿,一旦连真假都无法鉴定,哪还有收藏、炒作的价值啊。疫情期间,高端国产LO装品牌古典玩偶,跟代工厂出现沟通纠纷。对方为了降低损失,直接在闲鱼批量上架低价“原版”,在圈内掀起轩然大波。
曾经喊着抵制盗版的消费者,相互在“就是正版”的一通安慰后,争相跑去闲鱼秒货。面对切实的诱惑,再等级森严的圈子制度都能被轻松摧毁。而无法控制产量和产品标准的“潮物”市场,炒作价值等于零。
种韭菜,素有不吃头茬的说法。养到二三四茬,最是鲜香肥美。所以,进圈出圈的时机太重要。好在LO圈割完,还有汉服圈、潮鞋圈、盲盒圈等等等等。前提是,圈子一直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