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物素描教学(精选5篇)

素描的基本概念:在绘画艺术中素描是指所有的单色绘画。素描一般可以分为以线为主的素描和以光影为主的素描,线造型是中国绘画的主要特征,西方绘画也很讲究线的运用,但其特点和中国绘画有很大的区别,首先是由于使用的工具不同,所以目的取向性不同,有硬笔和软笔的区别。以线为主的素描着重表现形体的形状和结构,以光影为主的素描表现形体受光后所产生的形态,空间立体关系等。

素描的基本分类:①从绘画风格方面来讲,素描分为写实素描和写意素描,写实素描尊重客观实体的特征,写意素描则强调画家本人的主观感受和想法。②从表现手法方面讲,素描分为以结构素为主的素描和以明暗为主的素描。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学习素描具有重要意义。素描是艺术设计、绘画等造型语言的基础,除了色彩方面的内容外,素描包含了绘画、设计等造型艺术的一切基本法则、规律和要素。因而,对造型的基础训练来讲,素描可提供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研究内容。素描是绘画领域中一种独立的表现手段和艺术样式,是一个独立的画种。写实素描帮助我们解决造型艺术中诸多最为基本的问题,告诉我们如何画出(设计出)你所看到的东西。也可告诉我们如何去表现自己想要表现的感人画面。

2.基本透视原理。①物体的远近不同,人感觉它的大小不同,愈近愈大,愈远愈小,最远的小点会消失在地平线上,即近大远小;②有规律地排列形成的线条或互相平行的线条,越远越聚集,最后会聚为一点而消失在地平线上,即近疏远密;③物体的轮廓线条距离视点越近越清晰,越远则越模糊,即近实远虚。

3.素描中的透视基本上可分为:平行透视、成角透视、三点透视、圆透视、投影透视、倒影透视等。如果所研究的立方体有一个面与透明的画面平行,即与画面平行,立方体和画面所构成的透视关系透视就叫“平行透视”(它只有一个消失点)。成角透视就是景物纵深与视中线成一定角度的透视,凡是与画面既不平行又不垂直的水平直线,都消失于视平线上的一点,叫余点,余点在视平线上,景物的纵深因为与视中线不平行而向主点两侧的余点消失。

4.写生中的光影、黑、白、灰色调规律及在画面中的表现。①三大色面:所谓“黑、白、灰”三大面,是指物体被光照射后产生的深浅变化。六面体受右上方光线照射后,我们所看到的三个面,呈现出不同的深浅,分别称为“黑面、灰面、白面”。②五级调子:五级调子说明物体会出现五个层次深浅不同的明暗色调。球体虽是简单的几何形体之一,但它表面所呈现的明暗变化非常丰富和多样,要仔细研究和理解,才能表现球体的立体感。五级调子一般包括:

明暗交界面:球体表面最深的部分是在受光和背光交接的地方,我们称之为“明暗交界面”。

灰面:明暗交界线向亮面过渡的较浅的部分我们称之为“灰面”,也称“中间色调”,这部分色调的变化最为丰富、细致。

亮面:这个部分之所以最亮,是因为受光线直射,距离光源也最近,表面光滑、细腻的物体在亮面还会出现高光,表面较粗糙的物体不易有高光。

灰面和亮面(含高光)同属于受光部,从明暗交界面开始递减到灰面,然后灰面继续递减到亮面。

反光:物体放置在桌面上(或衬布上),周围的环境会对物体暗面有影响,所以物体的背光部并不是乌黑一片的,此部分亮度一般不超过受光部的灰面。

暗面:反光与明暗交界面之间的色调我们称之为“暗面”,它是明暗交界面向反光过渡的色调,深浅仅次于明暗交界线。在塑造物体立体感、空间感时,投影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具体描绘时,要注意投影的长短、大小、角度、虚实等。学生在表现三大色面和五级调子时,立体感、空间感和质感等都应加以注意。

三、素描静物写生的角度选择及画面构图

角度选择和构图是一幅优秀作品的关键和灵魂,初学者最容易犯的错误是物体太小或太大,不擅于发现最适宜表现物体空间关系的角度。我们所选择的角度一定是最能说明物象特征的,所设计的构图也应是最能体现此组静物的艺术魅力的,所以,必须要多思考、多学习,掌握构图的原则和方法,探索基本型所带给画面的美感。

四、素描静物写生的观察方法

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是画好素描静物的关键,年轻的学生们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局部观察,局部表现,且表现上没有联系,眼睛只看到局部细节,因此在观察方法上应树立“整体”的概念。①整体观察:将目光掠过对象的细枝末节,排除琐碎的局部信息,抓取一个明确的整体印象,将画面中的所有物体及衬布、空白当成一个整体来对等待。②相互比较:把此物与彼物或同一物体的此处与彼处相比较,观察其造型特点,确切位置,色调分寸,质感特色等,将对象的每一个信息都纳入一个相互照应、互为依据的系统中,而不是孤立片面地理解对象。③由表及里:表既物体的外部现象和形态,里既物体的内部构造,表面的东西总有其内部缘由,而内部的构造又总是呈现出某种种表面的特征。④特征意识和节律(节奏)意识:明暗节律、疏密节律。

五、素描静物写生的方法步骤

恰当的作画步骤是画好一幅作品的基础,静物写生一般可分为以下四个步骤:①起稿阶段:画面中物象摆放合理并富于美感。轮廓准确,内外关照。②塑造形体阶段:应在整体—局部—整体的循环中把握调整大的形体关系。③边缘线(包括内轮廓)处理阶段:根据物体的前后关系与形体转折关系,结合背景色调的处理,表现得虚实相映,强弱有致,表现物体的空间效果。④深入刻画与整体调整阶段:局部的深入刻画可训练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腻的表现力。

六、素描静物写生的基本要素

作为一名长期工作在高中美术教学一线的教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通过自我的不断反思总结以及和同事之间的交流沟通,使我感触颇多,我认为只要指导学生做好以下几点,就可以画好静物素描写生。

一、重视基本功的训练,在线条练习上多下功夫

当欣赏任何一幅优秀的素描作品时都发现,画好素描都离不开优美的线,主要是拉长直线和排线。特别是我们平时练习最多的就是线性素描,它是用线透视的方式,用变化的线条认识和表现客观物象的结构特征,通过对客观物体透视规律进行理性分析,达到对其本质的认识,然后从形体结构中提取框架结构、空间秩序,丰富线条自身的美感。

二、把握好构图规律,让画面生动起来

构图的美学原则主要是既要有对比和变化,又和谐统一,最忌呆板、平均、完全对称及无对比关系的画面,因为这将令人感到非常乏味和沉闷。画面如果有聚散疏密和主次对比,有内在的接合及非等量的面积和形状的左右平衡,就会产生生动、多变、和谐统一的画面效果。

构图的摆布应首先考虑主要物体与次要物体及陪衬物体的定位,即主次关系。静物的组织与安排,有了主次、大小变化就能使我们较容易地制造丰富的对比和变化。在物体的摆设安排上,每个人的艺术趣味不同,对比、节奏、平衡的表现也会因人而异。一般来讲,主体物旁边应有次要物体重叠组合,陪衬物应不规则地摆放在四周。

三、从理解透视规律入手,努力提高造型能力

由几何体过渡到静物,对物体的造型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在透视上也更加难以把握。主要是静物中椭圆的透视变化,由于之前所画的是圆柱的透视,它是由一样大小的椭圆组合而成的,而静物由于造型更加复杂,由不同大小的椭圆组合而成,所以,学生把握的时候有些困难。所以更要求学生对物象内在构造加以理性分析,以达到对物象的深刻认识,从而从形体结构中感悟骨架结构、空间构成,并准确地通过线条表达出来。

四、重视培养体积意识和表现力

把握形体、表现体积感和空间感,是基础素描另外一个重要因素,不但要明确物体的形状、比例、大小,同时还要克服平面描绘,对造型要有最基本的理解和掌握。没有体积空间意识,就不能养成对体积空间的观察习惯,更不能表现好空间关系。对空间的表现是绘画的基本能力。例如初学者往往表现不出物体的空间感,没有空间感就表现不出体积感。“圆形”和“圆球”是不一样的,圆形是一个平面,而圆球是一个体积,所以应该建立空间意识从而提高表现物体体积的能力。

表现力在素描教学中是很关键的。有了敏锐的观察力,还要建立整体意识和体积空间意识,因此要实现这些还需要有表现的能力。

五、加强表现不同物体质感的表现力

质感表现就是指物体本身的材质所形成的物理表象,其重要性在于它表面的纹理组织。具体地说,就是物体本身的材质、造型、色度在具体环境中产生各种对比关系的观察和表现。如玻璃制品、金属器皿、木材、皮毛、粗陶、花卉等制品,在视觉和触觉之间形成平滑或粗糙、坚硬或松软、干涩或湿润各自不同的视觉感受。如何表现观者内心感受呢?要观察物体纹理的规则是紊乱的、粗糙的还是细腻的,这是表现的一个重要突破口。通过线条有序的排列、或揉擦或涂抹,或点、刮等多种手段去摸拟纹理的质感,从而达到视觉的真实感受。

六、树立正确的观察方法和思维方式

关键词:高职静物素描感情整体和结构表现能力

高职美术教育中的《素描》课程要求学生通过对结构分析、明暗研究、刻画表面、线条推敲、平面意向、空间构筑等课程环节的学习,具有较强的刻画塑造物体的能力,具有对自然形体解构重构及再创造的能力。故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观察方法、思维方式和审美情操的培养,乃是高职素描教学的根本所在。

应以引导学生对客观物象的研究作为素描入门之本。譬如在素描静物教学中,以几何形体作业作为素描学习的开始,使学生认识几何形体的体积、结构和在空间中的透视原理,以及几何形体的普遍意义在其他物体上的反映;由摹写过渡到造型语言的思考和把握。笔者结合静物素描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三个问题及其解决方法作一探索,以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一、培养学生对静物的感情

情感是绘画创作的源泉,有感情才会用心感悟,用心体会,才能让静物说话,也才能让看起来死板的东西变得生机勃勃,让画面充满活力。入门初始,学生的审美意识、艺术素养的形成也成为学生学习、修养的重要课题。在色调淡雅、朴素的石膏几何体与灰色衬布间体会雅致、脱俗之后的丰富;在各种形体关系的组合中品味生活、自然的多变和协调;在铅灰色的明暗调子中感悟光影世界的缤纷。一切原本寻常的物件,但在有着良好审美意识、审美情感、艺术素养者的眼中,都变得如此美好。高低、粗细形式各异的陶瓷器皿有着雄性的阳刚、女性的柔美,普通的水果、蔬菜也都流露着强烈的生命气息,令人尊重、感叹。不同的人面对我们熟悉却不留意的生活用品,在如何挑选它们组成画面时,都会主动地选择自己偏爱的静物。由于每个人的爱好不同,因此对事物的看法、理解也不同,挑选的静物也各异,但只要组成的画面是有生机、有活力的,就是一张好画。因此,关键是要做到让画者“因为爱它所以画它,因为画它所以爱它”。

二、强化学生整体意识和结构意识的培养

在素描教学中加强学生整体意识和结构意识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画面整体效果的控制能力,增强全局观念,并深刻地、真实地表现对象的空间结构及体积关系。注意整体是观察物象和处理画面的一种方法,这个方法的掌握情况直接影响作品的质量。因此,教师在向学生传授技法时,更要重视引导学生学会正确观察物象的方法,它与学习成绩的优劣和进度的快慢有着直接的联系。

不正确的观察方法,往往是盯住一点而忽略了全局,目的是为了看清楚那个要画的局部,并不作全面考虑,结果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看局部的细枝末节而看不到整体的情节气势。而作画时对物象的观察分析,不仅是为了认识物象,更重要的是为了表现物象。这就要求学生在开始完成一份素描作业时,要根据对物象的观察和感受,对习作的整体效果有一个设想,要考虑到画面的整体构图,静物在画面中不要画得过大或者过小。

整体―局部―整体,作为习作的整个进程大致是这样,但在深入描绘各个局部的过程中,自然地形成了很多小的阶段。应当要求学生在习作的每个阶段都要考虑整体,并为掌握整体而调整整个画面,使每个阶段停下笔来都是一张形象生动的画。所以,掌握整体是对局部而言,在一定阶段必须把主要精力用于刻画物象的整体性特征,有了具体物象的整体性才有提高的基础。

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遇到两种不良的现象:

第二是学生画好物象的大致轮廓后立即上调子,机械、被动地抄袭对象,从来不研究对象的内在结构关系,哪里深点,哪里浅点,只是用平涂的调子加以表现,把立体的对象平面化。其原因是学生缺乏结构知识。在提高学生结构意识方面,笔者要求学生面对物象应积极主动由表及里地分析研究对象的内外结构,研究外部表象的内在成因,做到知其所以然。让学生建立起结构概念和整体的空间想象能力,从而使他们明白应该怎样观察分析、怎样表现。

三、在素描训练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

在素描训练时,应当要求学生用对物象深入的形容和新的发现不断地激起表现的愿望,激起类似创作的激情。经常有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问笔者这样的问题:“老师,是不是我把静物画得越写实它的表现力就越好呢?”笔者给他们的回答是:“现在科技越来越发达了,数码相机,摄像机越来越普及,它们拍摄出来的作品是再写实不过了,可是我们还为什么要从学习素描入手呢?这就是要求大家在学习素描时要有一定的表现能力而非一味地追求写实。”

以审美为主线,以构图形式美为抓手,构图形式美以物体组合产生对比而和谐美的感受为突破口,这是在静物素描教学中追求高效率的审美教学安排策略。

在静物素描基础教学中,学生能够把握以上这些原理,对静物素描学习就有很大帮助。同时,学生还应该不断阅读、学习和参考其他的知识,以提高自己的多种修养,使画不但体现画品更体现人品,让静物素描为进行更高深的艺术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让平淡的静物增加更多的色彩,更让静物素描发出你的声音并引起美的共鸣。

总之,在素描教学中,只要善于研究,善于反思,定能教学相长。教师应尽一切所能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怎样进行素描教学,对于该艺术的学习与探索本身就是一门教育艺术。在探索中让学生从迷惑中清醒过来,渐渐有轻松愉悦之感,不断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专业水平与艺术修养,这应该是我们教学上所共同追求的。这正如米开朗基罗所说的:“素描是绘画、雕刻、建筑以及其他种类绘画的源和本质。”

参考文献:

[1][英]诺曼.布列逊著.丁宁译.注视被忽视的静物:静物画论.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03.

关键词:素描静物;基础教学;重要性

G633.955

一、静物素描教学概述

(一)静物素描基本步骤

掌握静物素描的基本步骤是了解静物素描教学的第一步,这是静物素描教学中的基本功。静物素描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步,第一步:观察分析,细致的观察分析是完成一幅静物素描的基础[1]。第二步:构图和打轮廓,构图和大轮廓就是要将物体合理的布局在自己的作品当中,掌握运用基本的静物素描的理论基础,做到协调有序,给人一种和谐的美感。第三步:几何造型和结构造型,这是一个由初步的基础过程向着细致刻画过程所过渡的一步,由大体到细致,由简到全,完成一个将物体的整体结构具体刻画的过程[2]。第四步:深入绘画与整体调整,这一步需要从两方面完成,一个方面是结构素描的深入刻画,另一个方面是明暗素描的深入刻画,前者是要将线条的表现力充分展现出来,将一幅作品的细节一一刻画出来,后者是将作品的明暗感、对比感充分表现出来,加强做到感染力和渲染性。

(二)静物临摹写生

静物临摹也静物写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静物写生是对事先摆放好的物品进行组合绘图,自由度较大,自我发挥的空间也较大,对学生的束缚较少,使得学生可以不必过分的拘谨,而使得作品缺乏灵动性。静物临摹是对大师的作品进行临摹,学习基本技法,掌握画法和画理,相较于静物写生而言自由发挥的空间就小很多,主要是对大师的绘画技巧的学习过程以及对作品的灵魂的体会与领悟过程。

(三)装饰画素描

装饰画素描是一种用形式美的规律和装饰艺术手法,借助可利用的材料和手法,以条、明暗、色彩等创造因素,设计出一种符合人们审美的绘画[3]。装饰画素描和传统的绘画相区别,有其鲜明的特征,使得装饰画素描在传统素描中脱颖而出,占据一席之地。装饰画素描区别于传统绘画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装饰性,而传统绘画追求的是写实性,所以装饰画素描会更多的体现形式美,利用一定的想象力,结合一定的夸张等的表现手法,完成一幅装饰画素描的主题渲染和灵魂表达。

二、素描静物在技工院校基础教学中的地位

素描静物在技工院校的地位逐渐凸显,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素描静物在技工院校的重要性越来越大,如今已经是美术技工院校基础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基础课程。素描是造型艺术的基础,而静物素描又是素描的基础,所以静物素描可谓是基础中的基础[3]。随着改革的推进,以往对于学生的单方面能力的要求已经不能适应现在改革的需求了。以前技工院校培养出的学生存在一个普遍问题:专业素质普遍偏低,综合能力有待提高,即学生的能力普遍不高,这不利于我国专业人才的培养。所以现在学生能力的培养必须做到全面,而且培养出的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都要有普遍的提高,所以教学的方式方法都有着很大的改变。而静物素描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想象创造能力,绘画技法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都有很大的锻炼,所以静物素描其重要性逐渐被提高,在技工院校基础教学中占据突出地位。

三、素描静物在基础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素描静物教学对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二)素描静物教学对于学生未来工作的重要性

静物素描教学可以传授给学生许多绘画技巧以及表现手法,这对于学生的专业能力的塑造和提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坚实的基础可以更好更快的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的提高和发展。此外,静物素描对于学生的各个方面的能力都有锻炼和提高,这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工作事业的发展,通过其扎实的专业能力在自己的岗位占据一席之地。观察分析能力以及创造力有利于学生在未来的艺术设计工作中独具视角,设计出别具一格、富有新意的作品,可以瞬间吸引人的眼球,让自己的作品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鉴赏力可以提升学生自身的品味,同样也是学生在日后工作中比不可少的一个重要能力。总之,静物素描提高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所以对于学生的日后工作是大有裨益的。

四、总结

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素描静物在技工院校的重要性越来越大,如今已经是美术技工院校基础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基础课程。静物素描教学对于学生的能力培养以及日后的工作都有莫大的好处,学生可以通过静物素描教学学习到很多能力,比如观察能力,创造能力等等,正是由于静物素描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所以对学生日后的工作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王龙军.浅议素描静物教学的方法[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03:242.

素描静物创意课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理念相对滞后

现阶段一些高校对素描等绘画类课程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对设计本质也没有进行深入的认识,对素描静物创意教学理解不够,教学理念依旧在传统绘画性技能培养的层面停留,教学模式较为单一,不利于学生对素描静物创意的学习。因此,作为高校美术教师,我们应该彻底转变教学观念,对教学模式进行有效的优化,使素描静物创意应有的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2.教学内容相对陈旧

素描静物创意教学的主要内容依旧是基础技能训练,没有随着时代的进步发生根本的转变。从现代美术教育的观点来看,艺术抽象思维的学习应该包含在素描基础教学的内容中,思维空间的自我表现应该是素描学习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如果教学内容只是要求学生客观分析自然形体和空间关系、准确临摹自然形态,那么学生的思维将被局限在一种极为狭窄的思路里,无法对事物规范之外的多种表达及思维形式进行有效的认知。

培养学生素描创造力与艺术品味的方法

1.加深学生对素描的认识

2.科学安排学习的过程

在素描静物创意教学中,应该依据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规律,比如,可以对一个学期的素描课程这样安排:石膏几何体临摹—石膏几何体写生—静物临摹—静物写生。掌握石膏几何体的写生是表现其他复杂形体规律的前提和基础。首先要求学生掌握正确的形体结构,能够将大致的明暗关系找出来,然后再提高要求并增加难度,进行深入塑造。在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对第一阶段的素描课程表现出了各种畏难情绪,这时我们应该反复对基础课的重要性进行强调,督促学生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为今后的学习准备良好的前提和条件。

3.有创造性地进行辅导教学

(2)让学生掌握虚实结合学习法在素描静物创意教学初期,为了让学生全面认识素描静物创意,了解下手的方向和方法,应该在静物石膏体素描中,同时将石膏体的事物和衣服与静物石膏体一样的素描画放置在学生面前,这样有利于学生进行临摹学习,同时让学生通过认识实物与画之间的关系促进自身认识结构与明暗水平的提升,并通过比较实物与图画对其中的内涵与相互关系有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在表面与实质的深入探索中促进学生创造力与艺术品味的提升。

(3)让学生深入理解认识对象在学习素描初期,大多数学生都会出现各种问题,比如观察不细、理解能力不足等,表现画面时显得轻浮、苍白,这就要求学生要认真观察并深入理解,对认识对象有一个深入的理解,并切实了解其内在结构,并能够与外在的形象特征有机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表现画面,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逐渐培养其素描的创造力,进而促进自身艺术品味的显著提升。

(4)有针对性的辅导学生由于学生之间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因此必须由面到点向单一辅导过渡。绘画最基础的就是分解静物和几何体。在表现任何复杂的物体时,都可以将其分解为简单的几何体,这样,如果学生在学习中碰到了难题,就会依据自己所掌握的几何体规律,在几何形体中归纳复杂的形体,这样就极易抓准形体结构,从而对物体的构造进行熟练掌握。如果学生的基础较好,可以将一些静物写生的内容适当安排给他们,这样可以将这些学生的精力有效利用起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此外,也可以将几组具有不同难度的写生对象摆放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

THE END
1.明暗素描中五大调子是什么明暗素描中五大调子是:高光、亮面、灰面、明暗交界线、暗面。这五个层次其实可以概括为三个层次即:亮面、灰面和暗面。当然在这五调子里面也可以分出更多更细的层次来,根据绘画的细致程度来概括区分。 素描的操作定义:使用单一色彩表现明度变化的绘画。绘画工具而在画面载体上按照一定的绘制原则而有意塑造物体形态...https://m.yyk.iask.sina.com.cn/q/873sZDfFO9a1.html
2.一篇文章带你解决素描学习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就形成了深浅不同的层次,一般称为“明暗五调子”。 即亮面、灰面、明暗交界线、反光、投影。 与“三大调子”融合在一起 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03 # 素描的内容 # 除了素描石膏,人头像 其实还有很多素描绘画的内容 写生素描在表现内容上分为 静物、动物、风景、人像及人体素描等。 https://card.weibo.com/article/m/show/id/2309404135520438492005
3.素描的“调子”具体指的是什么?学习掌握素描的五大调子三大面...要理解素描的五大调子:明暗交界线, 过渡调, 亮调, 反光, 投影。就要先了解所画物体的受光、背光和反光。 画面物体明暗变化的表现方法就是靠光照体现物体的明暗状态,称三大面:亮面、中间面、暗面。三大面光色一般又显现出五个基本层次,既是五大调子。 https://www.jianshu.com/p/ee94c6ec394f
4.素描中的明暗关系五大调子:在三大面中,根据受光的强弱不同,还有很多明显的区别,形成了五个调子。除了亮面的亮调子,灰面的灰调和暗面的暗调之外,暗面由于环境的影响又出现了“反光”。另外在灰面与暗面的交界的地方,它既不受光源的照射,又不受反光的影响,因此挤出了一条最暗的面,叫“明暗交界”。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五大调子...https://www.meipian.cn/1ad3rev9
5.素描中的五大调子是什么意思?李**1891796*** 2024-11-23 08:01:21 素描中的五大调子是什么意思? 调子是指画面不同明度的黑白层次。五大调子指高光、亮灰、明暗交界线、暗灰、反光。五大调的明暗对比的顺序是:高光>亮灰>反光>暗灰>明暗交界线。 我要提问 姓名* 电话* 内容*https://www.xuemanfen.cn/school/cq/3474/issue_57630.html
1.素描术语中常说的明暗五调子到底是指哪五个元素?我们该如何熟练的...摘要明暗关系在素描绘画里面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最基本作用就是表现体积、空间关系。而明暗关系又分为五个大的层次,就是常说的:“明暗五调子”。素描术语中常说的明暗五调子到底是指哪五个元素?我们该如何熟练的掌握? 明暗五调子光和影的五种色调包括:高光,光接收表面的最亮点。 https://m.hqwx.com/news/2020-6/15924464511278.html
2.素描五大调子分别指什么素描艺术中的五大调子(明调、暗调、中调、冷调和暖调)是表达形态和光影的重要工具。它们通过不同的灰度和色调变化,创造出形体的立体感和氛围。明调和暗调的对比营造出明暗的层次感,中调的渐变过渡表现物体的平面和体积感,冷调和暖调的运用则能赋予作品不同的情绪和氛围。https://www.hxsd.com/content/34431/
3.素描教学设计9篇深入阶段要珍惜每一笔的调子,每画上一笔都必须是表现的形体结构与转折,否则只是加重便失去了意义。要加强对形体结构的认识与理解,运用素描的造型手段及明暗与虚实的对比,主观地去把想要表现的东西表现出来,而不能简单地照搬照抄对象。 在作画的时候要经常用一些观念审视自己的画面。诸如体积、厚度、光感、整体、空间...https://xiaoxue.ruiwen.com/jiaoxuesheji/354463.html
4.美术明暗素描教学设计要求:准确画出石膏立方体的黑、白、灰调子关系。 (五)课堂小结 篇3:美术明暗素描教学设计 一、对物体轮廓框架的定位要尽量准确 在明暗素描中, 物体轮廓框架结构相当于人体的骨架, 是整个物体的支架, 能确定物体的整体效果, 对初学者来说, 他们更应该注重起稿时对物体轮廓框架的定位, 若定位不准确, 就会破坏画面...https://www.360wenmi.com/f/filea32roead.html
5.浅谈素描基本五调子浅谈素描基本五调子 明暗五调子是指画面不同明度的黑白层次,具有一定形体结构、一定材质的物体受光的影响后在自身不同区域所体现的明暗变化规律。欢迎大家阅读!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相关栏目! 1、高光:受光物体最亮的点,表现的是物体直接反射光源的部分,多见于质感比较光滑的物体。 https://www.yjbys.com/edu/meishu/368136.html
6.静物素描教案带图9篇(全文)一. 二. 三. 四. 五. 授课班级: 学科:美术 课题《素描静物》 课时:1课时 教学目的 通过静物写生练习,了解静物组合的一般要求,掌握组织和布置静物的一般方法。探索形体结构特征。色调变化及物体质感、量感的一般规律,明确画调子的任务,逐步掌握素描的因素,提高构图和造型的能力。六. 重点、难点: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eykdguoh.html
7.1.1美术理论基础美术基础博客具体表现可以从图中的素描关系中得出。 光线照射,受光面为“亮”,形成“白”, 背光面为“暗”,形成“黑”, 其余过渡的为“灰”色。 2.什么是明暗五调子 如果将上图的黑白灰上细分可得, 高光:受光面最亮的拿一个点。 亮面:受光的高光与深灰面中间的层次。 https://blog.csdn.net/s178435865/article/details/134832083
8.创意速写素描手法体积感是物体的基本属性,任何物体在空间中均有一定的高度、宽度和深度等可测量的因素。 具体表现 单纯的机构素描表现在考试中应用是比较少的,绝大多数是采用明暗形态造型法。按照客观物体明暗形成规律,运用明暗调子的造型方法,对所描绘的对象的形体、结构、质感及空间关系等方面予以准确、生动的表达。 https://m.wenshubang.com/xuexijihua/437189.html
9.素描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明暗调子缺乏统一,过于强调局部明暗对比。 2.排线基本功不扎实,排线质量差。 3.高光太多,暗面反光太强。 二、解决方法 1.把握画面的同一效果,分清明暗两大面关系,高光有所取舍,反光要含蓄。 2.加强线条语言练习,丰富画面的节奏关系。 问题五:糊 http://www.szfdzx.com/h-nd-1867.html
10.素描五大调子中国少儿艺教网在少儿美术比赛的征稿作品中,我们不仅可以欣赏到孩子们天马行空的创意和细腻入微的笔触,更能从他们对素描五大调子的处理中,感受到他们对光影变化和物体立体感的敏锐捕捉。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一下素描中的五大调子,以及它们在孩子们作品中的独特表现。 https://www.art-child.com/ResourcesDetail?id=1112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