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彩画与水粉、油画、国画的联系与区别:
有人将水彩画与水粉画列为同一个画种,在国外,水彩画的厚画法即是水粉画,称水粉画为不透明水彩。这是因为水彩画与水粉画的作画媒介都是以水来进行调配,水粉画的颜料也与水彩画大致相同,只是水粉色的颗粒比水彩色略粗一些,没有水彩颜色那样透明,如湖蓝、粉绿等色度较淡,颜色比水彩颜色粉质多,不十分透明。
但是,水彩画与水粉画仍然在许多方面有所不同。水彩画依靠水的稀释来减弱其色度,画面越亮的地方,用水越多,用色越少,空出的白纸的颜色是画面的最亮处。而水粉画则不完全一样,甚至相反。水粉画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接近水彩的表现形式,一种是接近油画的表现形式。这两种表现形式中高光和亮色都不是空出来的,而是用白颜色与其他颜色相调后进行非透明覆盖来进行表现接近水彩画表现手段的水粉画,可以通过用色较薄、多层覆盖,产生水彩画那样的水色交融、色彩斑斓的效果,同时又有一定的浑厚感。由于白粉的介入,色彩的调配更为轻松、自由。色彩的处理上,可以深色覆盖亮色,也可以亮色覆盖深色,色彩更为厚重,色彩表现更加自由.但在另一方面,这种表现方式就不具备水彩画所独有的魅力一一透明与清新。
油画是用调色油调和油画颜料来进行作画的一种绘画形式。油画是西方绘画中最具典型性的绘画手段。油画颜色覆盖力强,色彩鲜艳、丰富、细腻,富有极强的表现力。画家运用油画材料,采用油画的表述语言,对色彩、线条、明暗、空间、层次、肌理等进行全方位的表现。油画以光影充分表现物体复杂的明暗现象关系和色彩现象,可以在二维空间的平面上表现出三维空间的效果,对大自然和事物的描写与刻画能做到惟妙惟肖。油画是迄今以来所有绘画中表现手段最丰富、表现力最强的艺术之一。
然而,油画用油作为调色媒介,虽有透明画法,但不可能产生像水彩画那样经多层叠加仍能保持的清新透明感,更不可能因水在画面上流动而产生意想不到的丰富的意趣。
水彩画与中国画似有一种天然的亲像关系,以至于到目前为止,国外还有人将中国画称为"中国彩墨画"。
水彩画与中国画的相似之处,最明显的表现是在材料上,两者均用纸本绘画,讲究用水的干湿变化和对比,使用水溶性颜料和管形毛笔作画。在用水用色的技法上,也有一定的相通之处,中国画尤其是中国水墨画所表现的抚媚华滋、空灵淡远的艺术效果与清新透明、滋润空灵的水彩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但由于国画颜料和纸的性能局限所致,国画的透明叠加和水色交融效果不及水彩画。生宣纸吸水性较水彩纸强,故水在纸上的流动渗化不及水彩,叠加的透明度也不及水彩。熟宣纸上的流动渗化比生宣纸好,但因纸较光而薄,故没有水彩纸上所能产生的那样丰富的变化。所以,国画的透明叠加和水色交融的效果与水彩画不同。
然而,水彩画不同于中国画,其区别主要不在于媒介物,而是各自所表达和蕴含的内涵不同。中华民族的文化意蕴、哲学思想、民族精神对中国画的影响与渗透是非常深刻的。中国画又将这种民族意识通过造型、线条和色彩体现得淋漓尽致。
中国画是以线为表现语言的绘画。在表现形式方面有工笔与写意两种。工笔画亦称细笔画,其表现方法工整而细致,作画步骤是先勾后染,色彩绚丽,并富有装饰趣味。水彩画中也有一种表现形式是先勾出轮廓线,然后用水彩色进行塑造的。尽管同样地用水用色用线,然而水彩画中的线条与中国画线条是有所区别的。水彩画中的线条所注重的已不是轮廓的自身,而是在光线的意念中来进行线的表现。水彩画中的线条把明暗光影融入线中,把光影中原本比较宽的背光面有意进行压缩,变成线的形式,成为水彩画里线的依凭。这里的线,是由影演变而来的,与中国画中的线作为单一轮廓的表达在表现意念上完全不同。
当然,水彩画中的线,在表述方面也可带有中国绘画的意味,中西艺术在这方面可以相互补充,相得益彰。我国著名画家林风眠在这方面的尝试非常成功,成为中西艺术合璧的典范。
中国写意画重视意境的营造。它要求画家在创作中把创作意图与创作思想融入所表现的对象之中,以对象为载体来抒发其情感,构筑成某种完善的艺术境界。写意画的表述手段主要体现在用笔、用墨和用色之上。由于笔、墨、色及宣纸的特殊性,画家在运笔、着色、泼墨、施彩的过程中,总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变幻莫测的效果。
水彩画同中国写意画一样讲究虚实,但东、西方对虚实的理解是不一样的。西方水彩画之虚实是指色彩对比、明暗对比,而中国画的虚实则注重线条的疏密和轻重,轮廓的清晰和模糊,要求"实者虚之"、"虚者实之",体现虚实相生的原则。可见,中国写意画中的虚实是一种意境和气韵的表现,而不像西方绘画那样,虚实只是层次、空间和远近的处理方法。
版画是画家在各种不同物质材料的版面上手工制版、刻版后,通过拓印而构成的一种绘画.其中水印木刻是将传统的中国画宣纸与木刻印制相结合的一种非常丰富的表现形式。水印木刻的特殊之处在于拓印阶段,画家对水分的把握是拓印成败的关键。在运用木刻水印特有的语言表达上,画面也可以表现清新、淡雅、和谐、恬静的水色交融的审美境界,如版画家赵海鹏的水印木刻《静静的黎明》。但与水彩画的水色效果相比,水印木刻版画中水分的干湿变化及水色交融的效果明显受到极大局限。
随着时代的发展、艺术观念的变化与水彩画工具材料的更新和技法的多样化,水彩画将出现更加绚丽多姿的面貌。尽管如此,水彩画的形式仍然没有拓展到它的极限,还有很多领域需要我们去探讨。水彩画还需要向其他画种汲取营养,不断丰富着水彩绘画的表现手法和表现形式,水彩画的工具材料也需要不断更新。只有多元取向才能为水彩画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才能赋予水彩画更旺盛的生命力。
这次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水彩画与水粉、油画、国画的区别。色彩作为水彩的新的生命,使水彩画“活”了起来。着色的知识只是一些理论的部分。确实想提高自己的水彩技术,还是要脚踏实地的带着理论进入实践,这样才能融会贯通,真正的达到实践与理论的完美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