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人形机器人进入家庭还有多远?

【环球时报记者陈子帅环球时报驻美国特约记者冯亚仁】编者的话:“不管你喜不喜欢,很快我们的世界将充满行走在人群中的机器人,它们不是科幻电影中的笨重机器,而是像人类一样优雅和灵活。”美国福克斯新闻网22日发出如此感慨。而业内同样普遍认为,人工智能(AI)大模型取得突破,让人形机器人的时代加速到来。不过,尽管人形机器人这一名词在公众视野日益活跃,但大多数人始终没有真实地接触过它们……所以,距离人形机器人走进家庭、参与生产还有多远?人人拥有一台机器人是否是遥不可及的梦?近日,《环球时报》记者走进了多家国内人形机器人企业,采访多位长年躬耕人形机器人领域的专家,与他们一起探讨人形机器人的发展与挑战。

一台人形机器人的诞生

3月中旬,美国人形机器人初创公司FigureAI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段视频,该公司研发的Figure01机器人在接入OpenAI大模型后,不仅能与实验员对话,还会在听到实验员“我想吃点东西”的指令后把桌上的苹果递给他。该视频发布后,有人惊叹“未来已来”。

4月末,在位于亦庄的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简称“创新中心”)发布会上,一款名为“天工”的人形机器人以6km/h的稳定速度跑上了台,无论是机器人的奔跑速度,还是研发团队敢于让机器人跑着亮相的举动,都收获了现场掌声。该创新中心总经理熊友军对《环球时报》记者说,“这来自于自信,平时的训练都是成功的。我们实现了全球首例纯电驱全尺寸人形机器人的拟人奔跑。”《环球时报》记者后来在探访创新中心时近距离发现,“天工”的奔跑步态更加拟人和自然,而国外发布的人形机器人往往是屈膝式或“鸵鸟式”行走。

这些能跑、能交流、能干活的人形机器人到底是如何诞生的?在北京海淀区的一处科技园内,一家人形机器人初创企业松延动力正日复一日训练它们的机器人。从人形机器人的构成来看,其主要包括机器人本体,电机、关节、传感器、控制器等零部件以及软件系统。像松延动力这样初具规模的企业,它们更多是购买零部件来自行组装机器人,算法等核心技术则掌握在自己手中。

该公司首席执行官张世璞指着一台原型机告诉记者,他们历时42天开发出来了这台机器人,其中零部件的国产化率达到98%。对于更大规模的机器人企业来说,它们的很多零部件则来自于自产。在达闼机器人公司的北京总部,记者看到该公司的展台上陈列着一排不同型号的关节,据介绍,关节是决定机器人灵活性的重要零部件,也是一台人形机器人的成本“大头”,所以它们从2018年开始自研关节,不依赖进口,“把核心技术掌握在手里。”目前,达闼的人形机器人产品已经在上海工厂实现一定量产,其中零部件是由机器加工的,而机器人的组装同样依赖成熟的工程师手工完成。熊友军告诉记者,流水线上生产一台人形机器人不复杂,复杂的是前期需求设计与参数确定。

组装完机器人后,能否训练好它,将决定这台机器人的本领大小。张世璞说,他们通过佩戴VR眼镜等操作设备与机器人共享一套视觉与感知体系,从而“教会”机器人如何做抓、拿、取、拧等动作,而这一训练周期至少要1至2个月。达闼则采用另一条技术路线,它们通过搭建云端数据库来让机器人在虚拟场景中训练,在他们看来,云端数据库能够承载更复杂的计算,“大脑”连着云端的人形机器人会更聪明。

中国工程师对自身技术有信心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即赛迪研究院)提供给《环球时报》的一份报告显示,人形机器人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早期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2000年):此时人形机器人初具人类躯干与肢体形态,但手部和腿部仅能做简单动作。高度集成发展阶段(2001年—2011年):随着感知系统及交互系统等技术进步,人形机器人在该阶段可实现与外界环境有限的互动,并且运动自由度提升,能实现行走以外的其他简单行动操作。例如2003年日本丰田发布的“音乐伙伴机器人”,其可以实现吹喇叭、拉小提琴等乐器演奏功能。高动态运动与交互能力提升阶段(2012年—2020年):强化学习让人形机器人在与环境的交互中不断优化动作和行为,情感识别和语言交互技术得到了显著提升。例如,2013年美国波士顿动力公司发布的双足机器人Altas具有较强的平衡性和越障碍能力,能够承担危险环境搜救任务。高度智能化发展阶段(2020年至今):进入智能化进阶和商业化提速阶段。

在近期的采访中,《环球时报》记者感受最深的,是国内人形机器人公司坚持自主研发以及工程师们对自身技术的自信。“相比国外的公司,‘天工’跑起来更加拟人,这得益于我们的算法是自研的,与特斯拉、FigureAI等美国公司比,都具有一定优势。”熊友军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天工”机器人的独特算法使其更加省电,续航比传统算法多了30%,负载也增加了30%—50%。此外,“天工”的学习方法结合了强化学习与传统动力学的优势,使其稳定性和适应力更强。

张世璞同样向记者表示,中国在机器人控制领域、在算法和软件方面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同时大模型的水平也在快速提升。

熊友军还表示,目前他们还面临着不小的技术挑战,“有些任务机器人在A场景能做,换了B场景可能就无法胜任,我们要重点解决人形机器人的适应能力,这样才能把它们放到不同场景中应用。我们目前主要以更新迭代,研发核心技术为主,接下来还将发布2.0产品”。

除了在技术方面外,不少国内企业看好中国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发展前景。达闼公司创始人黄晓庆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人形机器人的发展与产业落地涉及四项关键领域,分别是人工智能、5G/6G、机电制造和操作系统,而中国在后三项领域都占据领先地位。未来中国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水平还会不断提升。

养老将是重点应用方向之一

人类为什么要大费周章地研发人形机器人,它到底有什么作用?韩国“每日经济新闻”英文版网站“PulseNews”21日报道称,人形机器人的全球竞争正变得越来越激烈,中美两国都希望引领一场潜在的变革,这场变革可能会撼动制造业、物流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此外还将涉及军事与安全领域。

国家自然基金委高技术中心研究员刘进长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以汽车产业为代表的制造业将是人形机器人率先应用的场景。据路透社报道,今年1月,FigureAI已经与德国车企宝马达成合作,将在宝马美国工厂中应用人形机器人,而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4月表示,特斯拉人形机器人“擎天柱”可能最快在明年年底就上市销售,目前还停留在实验室研发阶段。优必选公司日前透露,其工业版人形机器人WalkerS已经在蔚来的新能源汽车工厂进行“实训”。

“过去3C产业(电脑、通讯、和消费性电子三大科技产品整合应用的资讯家电产业)尝试过在工厂装配线上引入工业机器人,但许多精细工作还无法胜任,如今人形机器人拥有了灵巧手和手眼协调能力,可以尝试在汽车总装配线上使用。”刘进长说。

然而,也有一些专家表达了人形机器人落地应用的“冷思考”。清华大学机器人控制实验室主任赵明国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汽车制造的最高水平是高度自动化,目前的机械臂就能够代替人形机器人解决问题,并且还是低成本方案。还有观点认为,现在人形机器人追求“跑得快”,但这项性能看起来和汽车生产没有关联。赵明国认为,科研、教育以及仓储物流是人形机器人能够发挥本领的领域,“电商仓库里的每件物品都不同,传统的自动化方式很难辨别和抓取商品。”

今年1月,由斯坦福大学华人团队与谷歌DeepMind团队合作研发的既会做家务、又会煎蛋煮饭的机器人一经亮相,就在网络上引发热议,不少人直呼“用机器人养老有望”,这也表明家庭场景是大众更关心的应用方向。

“未来人形机器人可能成为人类养老问题的终极解决方案。”在刘进长看来,养老将是人形机器人的重点应用方向之一,既包括能够为老人排解孤独的陪伴型机器人,也有24小时照料失能老人的护理机器人。“我更关心的是这些机器人能不能自动帮我做完家务。”一位年轻上班族告诉记者。

刘进长认为,全球虽然已经积累了一定的人形机器人技术,但其是否能够实际应用,还取决于它的经济可达性和本身的智能程度,“目前来看人形机器人还有很多活干不了,价格也没有降到合理程度。”

“今年是人形机器人发展的关键一年”

《环球时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头部人形机器人企业今年都制定了一定的量产目标。

“目前限制人形机器人尚未真正大规模应用的,主要还是现在的机器人AI,没有突破临界点。但最近几年AI的技术进步非常快,我们比较乐观,我们感觉最近1—2年就会有小突破,3—5年,足够实现突破质变。”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美国高盛集团官网消息,今年2月,高盛研究公司的分析师推翻了一年前的预测,重新预估到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380亿美元,远高于此前预计的60亿美元;出货量将达140万台,比原先的数据增加了4倍;此外人形机器人的材料成本将降低40%,企业盈利速度更快。

赵明国表示,真正实现人形机器人的量产需要面临诸多挑战,包括如何控制良品率、如何解决后期维护问题等。有人形机器人公司向《环球时报》记者透露,目前人形机器人的生产还是依靠人工来组装。

“一旦能够在软件上实现功能突破或者发展出人形机器人的专用大模型,那么制作一个人形机器人不需要花费很多钱,它可能是10万元、5万元、3万元甚至1万元,就像造一个玩具一样。”刘进长说,照此发展,“未来家家有个机器人,有几个机器人,都不足为怪。”

“今年肯定是人形机器人发展的关键一年,但绝不是产业化的元年。”刘进长表示,当前全球人形机器人还处在产业化的前期,一些人形机器人的确实现了一定的功能,能够做到一些看起来高难度的动作,但实际上远没有人类协调,没有达到能够走向生产场景的预期。不过,今年开始一些企业尝试引用人形机器人,“这种尝试是为了更好地找准人形机器人的应用方向”。

THE END
1.三民用机器人机器人指挥 其实并不是人们不想给机器人一个完整的定义,自机器人诞生之日起人们就不断地尝试着说明到底什么是机器人。但随着机器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机器人所涵盖的内容越来越丰富,机器人的定义也不断充实和创新。 1886年法国作家利尔亚当在他的小说《未来夏娃》中将外表像人的机器起名为“安德罗丁...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0504/20/6127131_114380460.shtml
2.广东:10月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民用无人机产量分别同比增长...【广东:10月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民用无人机产量分别同比增长62.9%、47.2%、1.2倍】 广东省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10月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5%,增速比上月加快1.9个百分点。分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4.8%,制造业增长3.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4.8%。分行业看,全省在产工业行业...https://weibo.com/5248841603/P1wn2eeM0
3.《机器人技术及其应用》.pdf第一讲 简述机器人的分类(列出四种分类方式即可)。 民用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娱乐机器人、农业机器人 军用机器人:地面军用机器人、无人机、水下机器人、空间机器人 第二讲 简述常见的机器人竞赛有哪些。 机器人足球、机器人灭火、VEX 机器人竞赛、FLL机器人竞赛、机器人走迷宫、RoboCon 比赛、机器人...https://m.book118.com/html/2022/0826/5232143212004330.shtm
4.北京康力优蓝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康力优蓝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创立于2006年,是一家集科技研发、工业设计、生产制造、产品营销为一体的智能服务机器人综合方案服务商. 康力优蓝以打造智能家庭生活为使命,致力于为个人和企业用户提供最具创新价值的民用机器人产品及应用案,已成长为中国最著名的机器人企业.http://myrobot.robot-china.com/
5.AirobotIPR智能陪护机器人BHL MEDIA HUB 公司拥有一支掌握电子行业软硬件核心技术的团队,目前公司在民用机器人方面有多项发明专利,致力于打造国际领先的最具创新价值的智能移动互联民用服务型机器人。集民用服务型机器人研发、制造、后期维护为一体。现拥有一批高端专业研发创新团队,形成以自主核心创新技术、领先产品及行业系统解决方案为一体的完整...https://www.meipian.cn/n0cm342
6.智能巡线机器人设计.rar近年来机器人的研究和应用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军用领域。许多应用于军用机器人上的成功技术已经在民用机器人中得到了一定的应用。在工业机器人的基础上,运用了传感器技术和单片机智能控制技术,设计出了一种能自动运送货物的职能巡线机器人。 论文首先对智能巡线机器人总体设计方案进行叙述,阐述其各要素的工作原理,然后就整...http://www.queshao.com/docs/37870/
7.北京康力优蓝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康力优蓝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是康力电梯下属高科技智能机器人企业,是全球领先的民用服务型机器人研发制造及机器人应用解决方案提供商,致力于为个人和企业用户提供最具创新价值的民用机器人产品及应用方案。核心团队2006年进入智能机器人研发领域,并与中科院、清华大学等顶级科研机构形成战略合作,在AI(人工智能)、语音识别...http://www.ceiea.com/zt/68/cp6074/
8.山西运城:技校生学习机器人知识图片新闻2017年10月10日,山西运城的一所职业技工学校,教师向学生教授民用机器人知识。 随着智能化在社会各个领域日益普及,技工学校开设了机械信息自动化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初步掌握民用机器人和工业机器人原理,为日后就业和尽快上岗创造了条件。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https://www.gov.cn/xinwen/2017-10/11/content_5230930.htm
1.人形机器人来了,它能做什么?—新京报人类所到之处,从门把手到楼梯,所有设施都是以“人”为本位进行设计的,人形机器人无需做大的改变,即可轻松融入家庭、办公室或工厂等环境。 不得不说,人形设计更容易拉近人与机器的距离。我们对相似的形态天然有好感,机器人通过微笑、点头等动作,能让互动变得自然,特别适合医疗、教育等领域。 https://www.bjnews.com.cn/detail/173206953019839.html
2.全景扫描50家民用机器人公司,这里可能有一些正确投资的姿势民用机器人市场份额逐年增加,精明的VC们早已布局其中 近5年来,民用机器人领域出现了大量的创业公司,将全球机器人市场份额的25%收入囊中,其中不乏国内公司的身影。CBInsight最近刊发了一张民用机器人创业公司图谱(见下图),列出了这个领域的50家公司。我们详细梳理了这50家公司情况。 https://36kr.com/p/1721230655489
3.东方智慧科技执行董事陈清:将机器人带入千家万户为了将“思诺博德”打造成中国民用机器人第一品牌,东方智慧全部使用自主核心技术,两年时间已获得十几项专利。“思诺博德”研发成功后,地方政府十分重视,江门市委书记刘海先后两次亲临东方智慧指导工作。 2014年高交会中,“思诺博德”机器人首次亮相,更是获得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的驻足体验,成为高交会家用...https://www.ceweekly.cn/2014/1226/100094.shtml
4.机器人在民用领域的运用机器人在民用领域的运用随着科技的开展,机器人已逐渐多地出现在了我们的生活中,代替了许多人工工作.机器人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它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那么纲领行动.它的任务是协助或取代人类工作的工作,例如生产业、建筑业,或是危险的工作.而随着机器人...https://m.renrendoc.com/paper/182607918.html
5.嫦娥三号月球车技术拟作民用机器人迎无限商机他还透露,在上海市核电办和经委支持下,上海航天八院正在和国核电站运行服务技术公司寻求合作,研发用于核电站检测维护的民用机器人。“因为我们也要结合自己的优势,研究空间辐射环境下的机器技术也是我们一个特色。”他说。“我们想找到既适合于市场,也适合于我们自身特点的方向。” ...https://www.chuandong.com/news/news127284.html
6.硅基生命时代的崛起:人形机器人的发展与未来硅基智能机器人在人形机器人的民用市场中,家政、安防、看护等场景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相比于传统的单一功能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具有多功能、通用性强的优势。例如,在家庭中,机器人可以充当清洁工、看护员等角色,实现多任务处理,减轻家庭劳动力负担。 人形机器人技术核心:机电与AI的结合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1496173/article/details/141400592
7.北京康力优蓝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康力优蓝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是全球领先的高科技家用智能机器人企业,是民用服务机器人的研发制造和应用方案解决方案提供商,原名紫光优蓝,致力于为个人和企业用户提供最具创新价值的民用机器人产品及应用方案。康力优蓝自2006年进入智能机器人研发领域,并与清华大学、中科院等顶级技术机构战略合作,在AI、语音识别、影像伺...https://myrobot.etlong.com/
8.我与机器人作文(精选54篇)我们机器人按使用范围分,可分为:家务型机器人;操作型机器人;程控型机器人;示教再现型机器人;数控型机器人;感觉控制型机器人;适应控制型机器人;学习控制型机器人;智能机器人等。按品种分,可分为:无人飞机;特种功能的机器人;民用机器人; 现代机器人等。 https://www.ruiwen.com/zuowen/xiaoxuesheng/519507.html
9.如果机器人越来越像“人”了,会怎么样?澎湃号·湃客文章写道:“价格预计在2万—3万元之间,民用机器人将于2008年走入寻常百姓家。” 《中国青年报》的报道成为一种新闻模板,逛过机器人展会的记者们,见到了能写毛笔字,能打乒乓球,能与小孩子教育互动,能收纳衣物的各类机器人后,总会在稿子里多问一句:机器人何时走进百姓家呢?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952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