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店邦」聚焦海内外高成长连锁品牌的创投服务平台
“乐尔乐没有竞争对手。”
这家2011年成立的硬折扣连锁店,总部位于长沙,年销售规模超过400亿元。其门店数约为3600家,主要有合伙制直营店和加盟店两种拓店模式。
有两组数据可以体现乐尔乐竞争力。一是乐尔乐绝大多数门店面积在100-500平方米左右,客单价35元-45元,日均来客数1300人/店;二是乐尔乐年均加盟商增长率为30%,单店开店成本为同类型企业的40%左右。
便宜是乐尔乐的显著特点。这体现在消费者端,是2.7元/包的螺蛳粉、4.8元/盒的奥利奥冰淇淋抹茶味夹心饼干、60元/箱/12盒的蓝莓等低价商品。而且,乐尔乐常年保持低价而非节点性促销,综合毛利率在18%左右,非食销售占比40%,食品销售占比60%。
在门店运营层面,乐尔乐的房租、装修和后期运营均强调低成本。以500平方米门店为例,其开店成本维持在2500元/平方米,同行业平均水平约为6000元/平方米。在选择物业时,乐尔乐原则上租赁“最好的商圈、最差的位置”,租金成本通常能做到优质物业的四分之一。
乐尔乐常务副总裁兼供应链负责人陆继春表示,“我们感觉生意越来越好做了,乐尔乐来客数同比增长30%。”
他认为,做折扣有三种情况,一是真便宜;二是让消费者占便宜;三是看上去便宜实际不便宜。乐尔乐属于第一种。原因是,乐尔乐明确了只做价格敏感型消费者的客群定位,同时将“降本”做到极致。
虽然乐尔乐前期存在入局较早,通过发展B2B业务快速做大规模,从而获取供应链集采优势的历史因素。但在后期发展中,乐尔乐未被市场淘汰,也显示出供应链、门店、组织架构设置等方面的精细化运营能力。
时至当下,乐尔乐计划将商品周转天数从25天缩短至20天,持续提升效率。其董事长陈正国对此表示,“乐尔乐的目标是‘尽我所能、为您省钱’”。
聚焦低价客群
靠“松散型”加盟起家
乐尔乐将“低价”作为卖点。其团队认为,底层消费群体是数量庞大的增长型市场。
与乐尔乐对比来看,拼多多等线上平台、芙蓉兴盛等民生便利店连锁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价格优势,但前者时效性不强,后者的品类丰富度较低;罗森等标准化便利店品牌、沃尔玛、步步高等大卖场则弱在价格竞争力,对标的也不是乐尔乐目标客群。
陆继春表示,“没有人与我们做同样的事情,所以乐尔乐没有竞争对手。”
2019年是乐尔乐发展分界线。在此之前,乐尔乐主要凭借先发优势和B2B模式快速发展。其当时采用“松散型”加盟模式,主要靠翻牌夫妻老婆店做大终端采购规模。
为了与其他折扣型业态做出差异,乐尔乐强调SKU丰富度,聚焦底层消费群体。以500平方米标准店为例,乐尔乐门店上架SKU数可以做到20000个。
《第三只眼看零售》了解到,在高频快消品流通链路中,供应商通常依据采购规模大小,为零售企业提供2-10个点的优惠幅度。乐尔乐的集采优惠幅度大概为5个点,因而能够吸引早期加盟商加入。
2019年后,乐尔乐发现消费习惯、消费能力逐渐变化。例如数据显示,乐尔乐门店客流量上升,但客单价从45元下降到30元-45元。陆继春认为,这代表消费者的钱袋子捂得更紧,他们更愿意少量多次购买。
乐尔乐做了两个调整。一是将目标客群年龄从30岁-60岁调整为20岁-45岁,通过食品品类和非食品类精准对标,以此提升用户黏性;二是将商品结构从以低价商品为主调整为同一品类兼顾高、中、低三档商品,并将SKU数精简至10000个,用真便宜的商品吸引不同层次顾客。
这对乐尔乐的供应链及运营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乐尔乐开始逐步将松散型加盟逐步改为紧密型加盟,同时发展合伙制直营店,以此提升门店管控力度。据测算,乐尔乐一家门店的回本周期在13-18个月之间,单店投入25万元/100平方米。
同时,乐尔乐筹建自有仓储供应链中心,重点强化供应链效率。举例来说,供应链中心的精确运转可以帮助乐尔乐门店实现“去库存”。乐尔乐总仓基本可以做到拆零配送、一天一配。
“一件老干妈有24瓶,一次发给门店可能要卖个把月。我们的起订量是4瓶,基本5天就可以卖完,综合来看有助于提升商品周转率。”陆继春举例称。
值得注意的是,乐尔乐允许门店在报备基础上外采。其总部采购主要发挥比价功能,不参与选品。门店“外采”提案和销售大数据排名,是乐尔乐选品的两大依据。
采用“松散型”加盟政策时,允许外采的部分成因是乐尔乐对加盟商约束力不够。但进入“紧密型”加盟时期,乐尔乐将其转化为提高选品能力的“群采”机制。简单来说,乐尔乐供应商外采的某款商品若销售情况良好,即有可能进入乐尔乐总部采购商品池,以此保障每月10%的商品汰换。
“以前或许有外采商品品质得不到保证的情况,但随着国家各项法律法规规范,商品品质问题基本可以避免。不会出现三无产品。”陆继春表示。
强调“做减法”
推动各环节降本
不做“负毛利”销售是乐尔乐的基本原则。陆继春表示,乐尔乐是从各个环节降本,做到真便宜。
“因为经销商有服务价值,我们不会跳过。但乐尔乐会要求他们直接从厂家发货,这样省出来的配送费、人工费都可以扩大让利空间。”陆继春表示。
同时,乐尔乐不收取进场费、陈列费等费用。针对畅销品,乐尔乐会支付预付款,从而减少供应商加价,提升供应链效率。
在门店端,乐尔乐强调“做减法”。其背后逻辑是突出“低价商品一站式购齐”这一核心卖点,在此之外砍掉可能增加成本的附加环节。
“我们的客流量没有因门店位置因素不佳而减少,目前新开店主要位于工厂、学校、大型社区等点位,品牌传播力强。今年,‘线上’陆续打通,将会为乐尔乐增加新的市场竞争力”,陆继春告诉《第三只眼看零售》。
在门店装修时,乐尔乐重软装、轻硬装,尽可能做减法,例如降低装修标准、用大风扇代替空调等。乐尔乐内部将门店吊顶戏称为“叙利亚风格”,目的是最大程度减去投入成本,缩短回本周期。
“装修上能去掉的都去掉。别人硬装100平方米需要10多万,我们只需要2.68万。”陆继春表示。
为了提升坪效,乐尔乐会从货架规格、商品陈列、商品组合等多个环节发力。例如传统超市的货架高度约为1.5米,部分卖场为了提升顾客体验会使用1.2米货架。但乐尔乐门店货架高度可以达到1.9米,为的是在有限面积中陈列更多商品。
而且,乐尔乐会在商品陈列排面上压缩单品陈列位,但从纵深维度上扩充单品陈列量。比如说每层货架中,传统超市只陈列一排商品,乐尔乐会垂直放置三排商品,使每层货架空余空间在两指左右。这意味着,传统超市三个排面陈列的商品在乐尔乐门店一个排面就能放完。
陆继春表示,“外行人看起来,会觉得乐尔乐门店杂乱无章,实际上都是做了精细化管理。”
他告诉《第三只眼看零售》,乐尔乐常常会采取逆向思维做决策。大多数连锁超市企业通常不允许第三方摊贩在超市出入口摆摊设点,但乐尔乐团队表示非常欢迎。
“因为来摆摊的小贩基本不会卖我们门店里有的商品,往往是一些补充品类。我们认为他们不会阻碍客流进店、影响门店形象,反而会为乐尔乐引流。”陆继春解释称。
分润30%
执行店长合伙制
随着乐尔乐提升门店运营标准,推行“紧密型”加盟,其组织机制也随之调整。
《第三只眼看零售》了解到,乐尔乐目前主要通过员工合伙制发展直营门店,针对加盟店,乐尔乐要求不参与经营的加盟主为门店团队设置分润机制。
这是出于两个目的,一是孵化新门店,将其做到盈亏平衡后再转给加盟商,以此提升门店存活率。二是测试新业务,推行总部决策。例如为了应对量贩零食店崛起,乐尔乐在门店中试水零食“店中店”;经营面积2万多平方米的乐尔乐总店旁边,也有一家乐尔乐生鲜店正在测试。
陆继春告诉《第三只眼看零售》,乐尔乐门店分红比例为利润的15%-30%,执行阶梯式分红政策。其员工薪资构成基本为低底薪、高提成。门店端通常根据营业额配置人力,从而提升人效。
同时,为了保障公司顺畅运转,陆继春透露称,乐尔乐自上到下有一个基本原则,即每一个层级只有一个声音,上级不会干涉下级业务。
这意味着,即便乐尔乐门店数达到3600家,覆盖湖南、湖北、河南,江西、四川、重庆、贵州,云南、广西,安徽等省份,但其公司内部不会因为决策机制过长而导致效率低下。
《第三只眼看零售》认为,在当前零售渠道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乐尔乐初步跑通了其特有的特价批发折扣店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