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跨境电商,做大做强不一定是每个人的终极目标。
日出六单的小卖家,和自己达成和解
但事实却是,有相当一部分亚马逊创业者都是这样的状态,并且他们似乎并没有想要改变现状的意思,反而早早进入了“半退休”状态。
“做亚马逊7年了,平均每天也就6单左右,再多好像也没那本事了,一个月赚个小两万,反正饿不着吧,比上班强。”亚马逊卖家小崔这样形容自己的现状。
对于未来的规划,小崔表示现在基本上已经躺平了,进入了半退休状态。以前可能还想着要扩大规模,追求所谓的“财富自由”,现在觉得当下的状态也挺好,每月稳定赚够生活费还能有盈余,也算是实现了某种程度上的自由。
小崔的这种理念,正在得到越来越多亚马逊卖家的支持。
“每天平均5单,每单净利润30美金,知足常乐。”
“我要求也不高,保持一天十几单就行,也不那么累。”
另一方面,自己创业的另一大好处就是没有被裁员的风险。小崔的亚马逊店铺和产品现在已经很成熟了,因为规模比较小所以风险也很小,小崔觉得除非是自己不想干了,不然自己可以完全可以干到老。
但现实情况真的如小崔想得那样乐观吗?
躺不平的小卖家,被成本上涨刺痛
近两年,亚马逊的创业环境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今年上半年,亚马逊宣布新增入库配置费,当时甚至有卖家一个货件的入库配置费高达1万美元。
更让卖家气愤的是,今年会员日过后,在亚马逊没有明确通知的情况下,多位卖家发现这项费用悄悄涨了。“会员日前,一公斤左右的产品发美西分三个仓库,入库配置费大概每个1.76元,现在已经要2.46元了。”
一位卖家指出,其产品分3个仓库走美西,之前每件费用大概0.2美金,现在再创建费用是0.28美金。另一位卖家表示,同样分仓情况下,自己的单件费用从0.16美金变成了0.24,足足涨了50%。
另外,近期亚马逊还公布了多项费用调整:有消息称,今年平台将对每个Prime专享折扣收取50美金的费用。
对不少习惯低成本参加大促的卖家来说,这不是个好消息,因为一些卖家可能只参加免费促销,首选就是Prime专享折扣。
这些费用调整,哪怕只是轻微的上调,压在小卖家的身上都是一座成本大山。
从种种迹象来看,亚马逊似乎在放出清退中小卖家的信号,一部分资金实力较弱的卖家已经扛不住选择了离场。
如今,少部分头部卖家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的趋势已愈发明显,中小卖家的生存空间也在被不断压缩。
留给小卖家们的,似乎只剩下艰难求变或是硬着头皮保持现状两条路,但哪条路更好显然没人能说得清。
亚马逊中小卖家的出路在哪?
2024年亚马逊中小卖家的出路在哪里?
受Temu等新兴平台冲击,哪怕是作为领头羊的亚马逊也感受到了压力,而平台正在将这份压力传递给卖家们。
亚马逊2024年第二季财报显示,其核心零售业务增长正在放缓,其中北美市场销售额达到900.33亿美元,实现9%的同比增长,但收入增速不及预期。
亚马逊CEO安迪·贾西曾指出:“受Temu影响,越来越多美国消费者不再追求高端商品,转而选择购买性价比更高的低价产品。”
基于这一大背景,不少卖家又陷入了低价内卷的漩涡,而这对中小卖家来说将是致命的。
在以前,有的卖家会选择前期战略性亏损收割流量,通过低价来冲排名,但现在这种打法基本上已经行不通了。
对中小卖家来说,与其卷价格,不如将更多精力放在打磨产品上面,做到卖一单赚一单,才能更稳更长久。此外物流、库存和供应链也应该是中小卖家不断优化的环节。
另一方面,进行品牌化转型是现在的大趋势,中小卖家自然也不能例外。现如今,以TikTok、Meta为首的社媒平台成了品牌方获取流量的一大利器,更是现在流量获取投入产出比最大的方式。
最后,对于资金和资源实力都不那么强的中小卖家来说,最好不要将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比如说将全部身家都押注在亚马逊一个平台,万一出现什么问题,可能很难承担得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