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球电子商务发展迅速,各大跨境电商平台促进了世界经济贸易普惠共赢,成为拉动全球贸易增长的重要引擎,推动经济全球化实现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
中国跨境电商的发展在近年来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商务部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跨境电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前三季度跨境电商进出口1.7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4%,拉动同期货物贸易进出口增速超1个百分点。
供应链优势
让中国企业海外强势崛起
中国跨境电商的发展,离不开完善产业链的加持。中国拥有全球产业门类最齐全、产业体系最完整的制造业。数百个各具特色的产业带,加之以不断提升的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为中国出海企业提供了强大的支撑。与流通环节冗长的传统外贸相比,跨境电商通过借助技术和平台优势,大幅缩减了外贸中间环节,使行业实现降本增效。从硬科技品牌,到生活方式新秀,无数出色的中国企业,依靠完善的制造产业链、科技创新能力以及对消费者需求的深入洞察与一流的品牌营销,构建起了应对不确定性的长期能力,在产品创新、品牌打造、新商业模式探索等方面加速创新,推动中国品牌不断向贸易价值链中高端攀升。
中国供应链已经形成产业集群竞争优势。拿珠三角来说,目前珠三角已形成通信电子、电气机械、金属制造、纺织服装和仪器文化办公五大细分行业族群,五大行业族群内部行业关联性较高,细分行业之间容易相互联动、促进提升。
比如近些年的国内平台翘楚之一的SHEIN,其成功的根源就在于背后有着广州番禺成熟的服装产业供应链。地处粤港澳大湾区的番禺,始终保留着传统小规模制衣生产模式,SHEIN通过数字化改造、管理这些小型工厂实现“小单快反”。小单快反指的是先小批量试生产多种款式,根据市场反馈的真实数据,对畅销产品进行快速补单,有效避免库存问题。
除了SHEIN,Temu(多多跨境)的成功也是在供应链的基础上对市场的精准把控。根据多多跨境一些卖家反映,如果款式能火起来,工厂三到五天就能赶上一批大货;如果不受市场欢迎,小单试水损失也不大。在财报会议上,拼多多高管解读了多多跨境的竞争逻辑,“我们试图开创有别于亚马逊的新一代柔性供应链体系的平台模式,来自具有不同文化背景国家的消费者可以通过我们的服务直接从高质量的工厂购买商品。”
跨境电商平台们正是凭借着中国强大且完善的供应链,才能实现柔性生产,高频上新,满足不同国家、不同文化年轻人的兴趣消费,以及贴近地域特色的偏好需求。
创新经营模式为后来者提供范本
2020年开始,依托国内强大的供应链优势,以及直播电商、全托管等模式出现,我国掀起品牌出海浪潮,B2C卖家向品牌化迈进,跨境电商平台也迎来发展的历史性机遇,Temu、Shein等平台借此机遇,赴海外与亚马逊等国际巨头展开正面交锋,而他们也用实实在在的成绩证明,中国电商品牌的自信是有底气的。
在经营模式创新方面,中国企业有着自己的理解。比如,全托管模式,让卖家只负责备货、发货和补货,其他选品、履约、售前售后环节均由平台完成。并非所有商家都有能力经营品牌,多的是“白牌”商家,依托三十多年来的出口型经济,中国存在大量具有生产能力却缺乏销售渠道的中小型商家以及工厂类商家。全托管恰好迎合了他们的需求。而对于平台而言,全托管模式的优势在于去除跨境电商链条中代运营、贸易商等中间环节,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产品成本。
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务与经济合作学系主任王健看来,中国跨境电商创新体现在模式创新、业态创新、政策创新、监管创新等方面。“对比过去20年全球市场的变化,我们发现,以前,国内走出去的企业以大企业为主,而今,众多小企业进入到了全球市场。多多跨境这个平台上就聚集了千千万万个中小微企业。这背后很重要的创新就是全托管模式,降低了中小外贸企业走向全球的具体业务实操门槛。”王健认为,中小企业开始广泛参与全球贸易是目前全球市场变化中最重要的变化。去年9月,多多跨境推出“全托管”“柔性供应”等创新模式,助力中国制造直连海外消费者。此后,国内其他跨境电商平台纷纷跟进。作为国内最早全面推行一体化集成式服务模式的跨境电商平台之一,多多跨境针对当前对外贸易及物流存在的困难,为商家提供包括网站引流、跨境物流、知识产权等在内的一站式服务,简化了出海流程,降低了外贸门槛,拓宽了订单渠道。
“制造工厂只要把精力放在核心的生产制造、品牌管理以及研发设计上,回归本职,就能轻松拥抱全球大市场。”拼多多副总裁王雷如是说。
中国跨境电商的发展现状蓬勃而充满活力。纵览我国经济贸易发展,正是不断的推陈出新才使得经济发展不断前行。当下,随着技术的创新和政策的支持,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中国跨境电商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为中国和世界经济繁荣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