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从相对陌生的身影Shein开始说起,Shein成立于2012年,一开始只是一个女装品牌,并没有形成平台。
此外,SHEIN在2023年成功将平台化战略升级为公司的第二增长引擎,构建了独特的“自营品牌+开放平台”双驱动模式。
据晚点财经报道,2023年SHEIN销售额达到了450亿美元,较前一年增长了55%。此外,SHEIN净利润实现了翻倍,超20亿美元。
根据数据显示,Temu在2023年的GMV为180亿美元,TikTok在2023年的GMV为160亿美元。
统计数据进一步表明,8月份Temu的全球下载量接近5500万次,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42%。
主要是美国国情对Temu的发展策略太契合了,在美国这种高度发达的国家,物价高的离谱,Temu没上线之前,2美金的毛巾、1美金的水杯等等,这些都是美国公民不敢想的。
但这种模式的弊端也很明显,资金和技术要求很高,这就导致了品类都是小件日用品等小规模的,拓展品类相对困难。
Temu为了留住卖家,拓展品类,在今年三月也正式推出了更加灵活的半托管模式。
最后说的就是老大哥,AliExpress,2010年就在全球上线了,相对于另外三个,ta是出海最早的,也是传统的电商出身,背靠阿里。
值得一提的是,淘宝出海的首个品类便直指电商领域的硬骨头——服装。服装行业因其款式多样、尺码复杂等特点,一直是电商发展的难点之一。根据网上消息,有服饰卖家在加入该项目试水短短三天后,便取得了日入二十万元的骄人业绩。
Temu、Shein、AliExpress和TikTokShop,加上最近出海的淘宝,中国跨境平台或将迎来“五虎相争”的局面。
比较有意思的是,他们各自都在某一领域是遥遥领先于其他人的。Temu的低价以及在美国市场和全球的下载量都是数一数二的。
根据云软件平台Salesforce的预测数据,今年假日购物季(11月1日至12月31日),超过21%的购买将在中国跨境平台,Temu、Shein、AliExpress和TikTokShop上进行。
但还是要说的就是,自互联网发展至今,电商作为其中的一个大分支,养活了无数人,到现在电商的模式以及普及率都覆盖的非常广泛了。
这些平台在品牌影响力、市场份额、用户基础等方面都具有显著优势,那么在这些地区能容得下的平台就非常少了,要想取得一席之地还是要有所讲究的。
国人内卷的属性,是优势,但也是缺点!部分平台过于依赖低价竞争策略,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低价一定是意味着质量不过关的,这是用了无数惨痛教训形成的经验。
低价可以走得快,但是走不远。当消费者的心智被折磨的够了的时候,一定是质量取胜。